书城养生妇女百科全书
3179800000060

第60章 工作与自卫(3)

1.收集信息。要求职,当然应知道全市有哪些单位用人,用哪方面的人,用多少人。下岗女士不可能掌握这些情况,就得收集有关信息。目前,登载用工信息最多的还是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体。为此,下岗女士最好订一份当地的日报或晚报,每天早上报纸一到,第一个任务就是看招聘广告,并把招聘广告剪下来,装订好,作为自己的信息。除了报刊外,还应每周到人才市场、劳务市场两次,随时记录那里招聘人才的信息。同时,有的用人单位也会通过熟人送来用人信息等。总之,广开渠道,广建网络,收集用人信息,使下岗女士能掌握充足的用人信息,了解目前全市用人的趋向,知道哪些行业、哪些专业需求量大,而哪些行业、哪些专业用人少,从而为自己求职提供选择方向。收集信息要持之以恒,不可心血来潮就收集,时间一长,就忘了。不愿收集,则前功尽弃。收集信息与上岗是一回事,不收集好信息,你上哪去求职,可谓求职无门。信息贵在指路,不可忽视。

2.比较筛选。有了充足的用人信息后,下一步工作就是比较、筛选,从中选出适合自己条件的企业和岗位。筛选时先从专业下手,从众多用人单位中寻找适合自己专业的企业,然后将这些企业放在一起,查看它们各自对该专业的招聘条件,如年龄、学历、职称、工作年限等,哪个更接近自己,最后再仔细研究企业状况,分析该企业是否有一定实力,是否有发展前景,再进行决策。比如:A企业要招聘一个微机操作员,30岁以内,大专文化,初级职称,3年以上工作实践;B企业要招聘一名微机操作员的条件是:25岁以内,高中文化,有1年操作实践经验;c企业招聘的条件是:28岁以内,未婚,大学本科学历,中级职称,5年以上工作经验。而下岗女士小X今年24岁,高中文化,有3年工作经验。她对照A、B、C三个企业,进行比较、筛选后认为,只有B企业最适合自己,而A、C企业要求条件过高,自己即使再学习一段时间也难以达到。所以,小X便对B企业进行研究:从招聘广告中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刚起步的民营企业,行业为高科技开发,是有一定前途的。于是,小X打定主意,决定去B企业应聘。

3.广告自荐。收集用人信息,分析筛选应聘,是下岗女士常用的求职手段。而广告自荐,则是把自己推上市场,让用人单位选自己。这种方式很管用,许多下岗女士广告上报后,便接到很多用人单位的电话,要求面谈。可见,广告自荐的突出优点是:覆盖面大,自荐应聘一上报,全市几百万人便在一个早上得知了,所有用人单位也同时得到你广告的信息,凡真正想用你的单位,肯定会与你联系。就这样,你便把应聘范围从几个、几十个单位一下子扩大到全市所有用人单位,于是,你被聘任的可能性也一下子提高许多倍,甚至会出现几个单位争夺你一个人。

4.市场自荐。国家大力搞再就业工程,为下岗职工建立了各种人才交流市场,为下岗女士择业求职创造方便条件。这些人才市场、如职工交流市场、再就业市场、劳务市场……设备先进,服务周到,大都是免费登记,对下岗职工优待。这类人才市场自荐效果也非常好。服务人员会把下岗女士的自荐输入电脑,然后不停地在大屏幕上放出,让用人单位选用。

5.登门自荐。在推销自己的过程中,还有一种方式用得不多,但很有效,它需要勇气,需要信心,更需要表达,这就是国外通行而国内少见的登门自荐。有的下岗女士看中了几家企业,也了解到这几家企业正缺少自己这样条件的人,可企业没刊登招聘广告,贸然上门似乎不好,可不登门将永远跨不进企业的门槛。于是,登门自荐便应运而生。这时,你写好个人自荐报告,仪容略加修饰,去叩响企业老总的办公室,要求亲自与老总面谈一次。没时间?没关系,约个时间再登门谈。高雅的气质、充满信心的目光、优雅的举止、不凡的谈吐,往往能征服企业老总,当他答应与你谈时,你就已经迈开取胜的一步;经过面谈,成功自然好,即便不成功,也是一次成功的自我推销。

应聘的艺术

不论是报刊上的招聘广告,还是企业门前张贴的用人启事;不论是人才市场组织的人才大集,还是劳务介绍所的正常业务,都是求职择业、重新上岗、谋求发展的好形式之一。当前,虽然用人单位很多,招聘广告满天飞,但由于下岗人员过多,总体素质又不高。因此,应聘成功率一般不高,有的女士应聘几十次都未成功。那么,如何提高应聘的成功率呢?

其实,应聘也是一门学问,应聘女士应努力掌握好应聘艺术:

1.充分准备。应聘虽然不是考大学,不必那么紧张、恐惧。但是,应聘也是一次短暂的全面考查,从人的仪表、举止、言谈、态度、心理、思维、观念、学识、专业等了解、观察、考核,到进行综合评价,最后方能决定取舍。因此,应聘前必须认真做好充分准备,做到有备而来,胸中有数,应付自如,正常发挥。首先反复阅读招聘广告,了解企业的性质、行业,招聘岗位、条件及待遇等等,分析企业是生产企业还是服务行业,是一般技术性企业还是高科技行业;招聘岗位是行政职员,还是技术干部,是公关小姐还是推销员、服务员。搞清了企业性质、岗位性质,才能有针对性地做好理论准备和业务准备。

比如,应聘公关小姐,你就在家读一些公关理论,熟知当今世界公关发展趋势及做法,要针对不同行业掌握公关业务要点。另外,还应了解一下该企业的行业发展前景及国内外现状。这样,你就把招聘考官所要考你的内容全部准备齐了,应聘时才能对答如流,显示出业务熟练、专业精通、学识渊博、知识面宽的特点,马上会博得招聘者的好感,为应聘成功打下坚实基础。

2.展现气质。气质,是一个人的学识、观念、信心等在言谈、举止上的反映。一个酒店服务员决不会有外企中公关小姐的那种高雅气质,一个小保姆也不会有女工程师的那种自信气质。当然,气质与一个人的教育程度、工作环境和家庭环境是分不开的,但也是可以改变和培养的。气质是一个人的形象广告,形象一般但气质佳,照样会赢得人心,会战胜对方。因此,在应聘时要切记有了好的气质,使招聘者对你一打眼、一接触、一交谈,就会被你的气质所征服,不敢轻视你,就会把你同那些低层次女郎的挑逗、性感截然分开,为成功应聘走出第一步。展现气质,首先调整好心理,充满信心,表现坦然,神态显得坚定。同时,摆脱社会上那些低俗作风,什么见面先递烟,什么肉麻的吹捧,什么拉拉扯扯,避开这些,表现你的高雅,展示出信心和才能。

3.真实诚恳。有些女士应聘,总以为对方不了解自己,又不可能做调查,因此应聘时假话连篇,大肆吹嘘自己,编造假学历、假职称,把自己吹得云苫雾罩,使招聘者看不清真面目。应聘当然不要中国传统式的“谦虚”和“自贬”,但也不能说假话,欺骗对方。应聘也需要一个真实的交流、诚恳的对话,假话、吹嘘的结果,招聘方便会产生怀疑和厌恶感,即便你真有些本事,如你的八分本事被你吹成十二分,最后人家可能连八分都怀疑了,认为你最多有四分本事。成功的希望让你自己吹掉了。

因此,应聘时女士们一定抱着真实诚恳的态度,如实地讲出自己的学历、职称、年龄、业务简历和个人的才能,如实地讲自己为何应聘,自己希望的岗位和待遇。向对方表述时应实实在在,是心里话,不能胡编。特别要突出诚恳,向对方推销的是一个诚实的人。不论你的条件如何,只要能真实诚恳,对方就会有好感,就会喜欢你这个人。

4.突出优势。招聘时,往往报名的人很多,而且人才济济,竞争相当激烈。有时招聘十个人,报名就有上千人之多。所以,仅仅讲自己的业务、学识,恐怕还缺少竞争力;仅仅想从业务、学识上鹤立鸡群,也难以办到。都是同龄人,应该说,在一般情况下差距不是太大的。所以,要想战胜对手,超越别人,就得靠自己的优势、自己的长项。比如,房地产开发公司招销售人员,如果你泛泛讲如何销售及促销手段,都不能战胜别人。但是,你若讲自己是学土建专业,或在设计院搞过设计的话,你就会优先被聘用。因为你突出了自己的优势,又恰恰是广大应聘小姐们难以具备的条件。于是,你鹤立鸡群,成功率一下子增大了许多。因此,女士们在应聘时要特别注意利用自己的优势、长项,以优取胜,以长制胜。讲自己长项,也应把它与应聘岗位结合起来描述,这样更具有竞争力、说服力和征服力。

招聘陷阱

同任何热门事物一样,伴随着千军万马的涌进,骗子便应运而生。事物越热,骗子就越多、越大。曾记否,房地产热时,全国涌现一批诈骗数十亿的超级大骗子;金融热时,也造就一大批亿元骗贼;经商热时,骗子更是无孔不入,每个环节骗子都成堆。如今,随着下岗潮的冲击,招聘又成了热门事物,骗子自然大量涌进,把招聘当陷阱,利用招聘行骗。综合全国各地发生的招聘陷阱,主要可分为四大陷阱:

1.陷阱之———选美。当上了老板,兜中的钱发烧,富贵思****,觉得太太没味,周围几个小姐也不漂亮,朝思暮想靓妹,特别是找几个本市最美的小姐,既是老板的艳福,也是老板身价的标志。要想把全市最美的小姐弄到手,正常渠道寻找、接触很困难,她们不是酒店小姐,即便见面也不一定跟你去。因此,为把佳丽弄到身边,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招聘一又时髦,又文明,很有吸引力,又很符合现代女性的口味。很多佳丽、靓妹都不愿意从三陪色情渠道走到老板们的身边,而是想利用自己的真才实学应聘到老板那里干一番事业。见到符合自己条件的招聘广告时,自然涌上。

受骗便打开序幕,老板选的当然不是人才,也不是真心选急需的雇员,而是精心策划,为自己选美,作为日后的“小蜜”、情人、情妇。于是,老板对“招聘”格外重视,亲临现场,亲自接见应聘女郎。所有应聘的年轻女士他都要仔细研究其登记表、照片,暗中品味,从中筛选。招聘结束后,老板从中选出几位美人,或出任总裁助理、总裁秘书、公关部长等非常接近老板的岗位;或胡乱编个部门,如策划部、信息部、研究发展部、监视室等,什么具体工作都没有,只有一项任务,陪老板闲聊。老板身边美女如云,当然其乐无穷。久而久之,在众多美女中总会有经不起诱惑,或羡慕老板的富有,投入老板怀抱,当上小情人、小情妇。

2.陷阱之二——骗钱。有钱的大老板主要是想玩玩天下的美女,而一些小老板眼光主要还是盯在钱上。既然下岗浪潮如此汹涌,既然下岗职工队伍如此庞大,既然千千万万下岗职工企盼工作,招聘便成了下岗职工的希望之光,“冬天里的一把火”,吸引力极大。可见,现在不愁应聘者,少的倒是招聘单位。于是,一个单位一招聘,门前马上挤满了人,大家都在争那几个岗位。既然下岗职工这么热切,这么专注,自然也就少了警觉,少了理智,少了分析,这是最容易行骗的大环境。

一些小老板便开始策划,登出招聘广告,什么高薪诚聘,什么急聘。下岗职工蜂拥而至,索表应聘。可老板说:对不起,收10元或20元报名费。为得一份工作,当然不把几十元钱当回事,应聘者老老实实地掏腰包,老板实实在在地装腰包。按每人10元钱计,1000人就收1万元,除掉表格制作费,怎么也剩下6000~7000元。钱到手后,宣布招聘结束,对外宣称共招收了几十人,实际上一个没要。半个月后,故伎重演,换个名目,再次招聘,又一次骗钱。每月都招聘个一两次,一年下来,骗上十几万元,很轻松。还有的老板骗术更高,他们看不上报名费这点钱,而是利用聘用员工交风险抵押金的名义,向聘用员工收5000~10000元,他们可以大量聘用员工,100人就50万—100万元。他们用这笔资金去做买卖,而对聘用职工百般苛刻,无故解聘。解聘时不退风险金,或退少量风险金。

3.陷阱之三——骗人。有的老板手段更为阴险,他们纠集社会上一些不法之徒,把招聘当做骗人的大陷阱,成为他们暴发的途径。他们或到农村、山区,打出招工旗号,开出种种诱人条件,什么工资高、待遇好、大城市,干活轻松,把一些急于进城打工的姑娘骗进他们的圈套,然后转手把这些姑娘卖到另一个农村或山区,捞一笔巨款后逃之夭夭。

更有甚者把一些年轻姑娘骗来后,转手“转让”给一些搞色情活动的夜总会、洗浴中心、大酒店去当服务小姐,他们从中收取大笔“转让费”。还有的从城里招聘年轻姑娘,“转让”到小县城色情场所,被迫当****女。这些毫无人性的老板,实际上已经成了拐卖妇女、逼良为娼、贩卖人口的人贩子,而招聘只不过是他们进行犯罪活动的手段,是欺骗广大女性的美丽陷阱。

4.陷阱之四——违法经营。许多农村姑娘,一方面急于进城打工,另一方面又是法盲,这必然给不法分子进行不法活动提供人力资源。于是,有些不法分子便从农村招来一些姑娘来给自己干活,干什么呢?或用五粮液、茅台、酒鬼的空瓶,装上酒精、白水——造假酒;或是用淀粉压成片,装进高价药盒——造假药;或是用廉价布料,制成服装后贴上名牌商标——造假名牌服装;或是用些不合格零件,装出热水器、电风扇——造假家电产品。还有的用招来的农村无知姑娘,搞盗版书刊(特别是黄色书刊,反动书刊),盗版影碟(特别是****影碟),印制假文凭、证件、护照,乃至造假钞,搞毒品加工……这些经营活动都是违法甚至是犯罪,不法分子铤而走险,牟取暴利,却为善良无知的农村姑娘设了一个可怕的陷阱。姑娘们在无知中干了违法犯罪活动,在美丽梦想的笼罩下踏入了不法分子营造的招聘陷阱。

谨防陷阱

招聘行当中骗子太多,令人生畏;招聘中设下的陷阱太多,叫人恐惧。所以,热切再就业的下岗女士,刚跨出校门急于上班的姑娘,还有梦想进城淘金的农村少女,在积极应聘寻找岗位的同时,切莫忘记那些曾跌进招聘陷阱的姐妹,切莫忽视在美丽花环编织的招聘路上,还有一个个骗人、害人、吃人的陷阱。提防招聘陷阱,提高应聘的警觉,及时识破不法分子的阴谋,才能确保自身权益不受侵犯。

谨防招聘陷阱,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