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家居生活百宝:生活中的1000个小窍门
3179700000034

第34章 家庭理财(1)

一、家庭理财能手

1.生活中错误的理财观念

完全没有理财观念

郭小姐刚刚结婚,对于家庭理财,她和先生觉得好像没财可理。家庭开销不多,除了供房子,两个人的钱各花各的。而他们觉得工薪阶层,家庭收入在每月八千元左右,剩余不多,无“财”可理,如果把太多心思花在理财上,可能影响生活质量。

我们请教了有关银行员工,他们认为,像郭小姐这样的工薪阶层,虽然暂时无法享受银行提供的理财服务,但完全可以自己理财,比如即使是不多的存款,也可以分成定期和活期两种,很多人觉得利息不高,所以把所有的存款都放在活期存折中,白白损失了利息。

专家建议:如果您想存活期或定活两便,那还不如存定期三个月,并约定自动转存。这种存法安全方便,利息又高。因为定活两便存款支取时,利率按定期一年内同档期限打六折计算。这样,定活两便存款即使存够一年,按一年利率打六折也低于定期三个月。

367

另外,供房子采用什么样的方式,也有很多讲究。因此,即使是工薪家庭,在完全不改变消费习惯的情况下,也是有“财”可理的。理财不是处处节省,而是利益最大化。

渠道单一的理财方式

参加了单位福利分房,而暂时又不打算买车的刘先生称自己没有什么大的开销,每个月自己的收入全部存入银行,妻子的收入用来负担家庭开销,刘先生认为自己在对待钱的问题上相当理性,不会过于铺张浪费,因此小有积蓄,而刘太太也认为先生会“过日子”。

事实上,这就是媒体这段时间经常谈到的“过度”储蓄的问题,理财渠道单一,大部分钱都存进了银行,从而减少了家庭财产增值的机会。

专家建议:将银行储蓄转为同期的各类债券不失为家庭财产增值的好办法。

形似神不似的理财方式

月收入过万元的唐小姐准备更换电脑,她发现,商场中电脑这样的商品也可以分期付款,刚刚接受了分期付款、有超前消费观念的唐小姐就办理了分期付款手续。

后来她才发现,其实自己的行为恰好是不具备理财观念的。本来两万元的电脑自己可以一次性购买,现在,银行按月扣钱,自己的钱放在存折中也没什么作用,等于白白交了利息钱。

368

家庭理财

同样道理,唐小姐办理了一张贷记卡,有时候也利用一下卡的透支功能,但利用贷记卡进行超前消费时,忽略了还贷能力,因为贷款的利息还是比较高的,在消费前要先计算一下利息与差价,看看是否划算。为了一时的方便,就多付了不少利息,在看似擅长理财的形式下面,其实流失了不少财产。

专家建议:收入较高的白领,去分期付款购买一些家电、IT产品,意义不大,这种情况还包括保险费等,按月交的费用就可能高于按年交的费用,如果差价大于存款利息,在这种情况下不如一次付清年费。

至于贷记卡的主要功能是消费,因此,卡上的存款是不计息的,而一般信用卡却按同期同档次的存款利率计算利息,因此,持卡人最好在一般的信用卡存储一定的资金,与银行协商,在贷记卡消费达到一定数额时,从信用卡上自动划拨足额的资金过去,避免损失利息收入。

因小失大的省钱方式

理财的目的一是要开源,二是要节流,省钱是不少中国人的消费习惯,但事实上,我们生活中的很多省钱习惯其实是最浪费钱的。

1)货仓超市购物:造成浪费

货仓式超市商品的价格确实便宜,但一定要明白自己究竟需要多少。如果货仓式超市离你家距离远,你不得不乘出租车去购买日常用品,或者你的家庭成员不多,你不369 需要大量购物,你就不如在家附近的超市买日用品为好。

2)会员资格:导致额外消费

计算会员资格的成本与收益。比如好又多的会员卡,八元钱一张,按会员价买上三罐婴儿奶粉,节省的钱就够成本了。

3)%包月服务:诱惑但并不实惠

一些包月的服务,比如美容、美发,或者是宽带上网、手机话费,包月的诱惑力在于,如果使用量足够大,就可以享受便宜的单位价格。

事实上,经常是享受不到包月的实惠,反而使单位时间服务的价格上升。比如包月游泳卡,条件是如果每天都去,那么单次的价格相当于不包月的1/2,问题是一个月能够去几次?

解决办法:先不包月试试,比如上网费,如果一个月不超过一百元钱,就没有必要花100元去包月。

2.应急理财实用三招

我们常想:怎样使10万元变成20万元、然后是40万元……而另一个更重要的问题却被搁置在一边:假如突然有急用,能否马上拿出一定数目的现金?应急理财贵在未雨绸缪。怎样做到有备无患呢?要做三件事:储备、保险、应急处理。

储备:

国家有外汇储备、黄金储备,个人理财则以现金、银370 家庭理财

行存款为直接储备,非货币金融资产可以看作间接储备,而金银珠宝、房产、汽车等,能够评估出价值并可处置变现的实物,也可以看作是延伸的储备。

现金和银行存款:

银行卡存款。即用性几乎与现金等同,可以直接刷卡,可以自助取款、卡卡转账,而借记卡和准贷记卡的存款是计息的。

存单和存折。包括活期存款、定期存款等。活期存折具有“看得见”的特点,定期存款可以提高存款的收益。

存款组合。借助于多功能的理财卡,如中信实业银行的“理财宝”、招行的“一卡通”,具有一卡多户和智能理财的功能:当活期存款超过一定数额就自动转存为定期存款,而活期存款不足时又从定期存款转为活期,兼具活期用款的便利和定期存款的较高收益。

可快速变现的金融资产:

国债。包括凭证式国债和记账式国债,收益稳定,低风险,变现能力强,可以通过提前支取或卖出套现,也可以质押贷款。

开放式基金。可以灵活地在银行申购、赎回,但刚发行的开放式基金有几个月不等的封闭期,在此期间暂无应急能力。开放式基金品种较多,风险性和收益性各不相同。

封闭式基金、股票、期货。收益可能更高,但风险也371 更大。“T+1”制度及双休日、节假日休市制度,使股票的应急性受到一定的限制。

外汇。有多种投资渠道,可以存款生息,可以参与炒汇和投资B股;同时也是良好的储备方式,它可以在境内外消费,可以兑换成人民币,也可以用于质押贷款。

可变现、可抵押的实物:

随着市场体系的完善,有些实物资产的投资性和流动性大大增强,如房产,可以出租、出售,也可用以抵押贷款。收藏品、金银珠宝等也有保值、增值的功能。但作为一项应急储备,实物资产的变现能力受市场等各种因素的制约,涉及的环节多,手续复杂。

应急处理

熟悉应急处置方法,做到心中有数,可以避免在紧要关头手忙脚乱,耽误大事;同时,好的应急方案可以有效降低应急理财的成本。

应急取款和透支:

定期存款提前支取。定期存款分几笔存,用的时候先取最近存入(或转存)的存单,可以减少利息损失。注意记取密码和妥善保存存单,否则在支取的时候还要先办挂失,白白浪费时间。

信用透支。无论是准贷记卡还是贷记卡,透支只是一种便利手段,不能弥补收入的不足,越是低收入,越要少透支,并注意及时偿还透支款。

372

家庭理财

金融资产变现:

国债套现。凭证式国债和银行柜台交易记账式国债在银行办理,其他记账式国债在证券交易市场卖出。

开放式基金赎回,到银行柜台办理。

封闭式基金、股票的卖出。可以采取电话委托和各种形式的银证转账,操作手续越来越简便,但行情的把握仍然是个难点,弄不好要“壮士断腕”,那就太痛苦了。因此,要注意在投资组合中调整好短线与中长线的结构,保持一定的应急能力。

贷款:

质押贷款。用存单、外汇存款和国债质押贷款,在储蓄窗口就可以办理,整个过程大约需半个小时,十分便捷。人民币存单、国债质押贷款的最大比例为90%,外汇存款质押最多可以贷等值人民币的80%。

房产抵押贷款。一种是“先授信、后贷款”,事先办好抵押手续,在一定期限内随时可以去贷款,循环使用,这样在用款的时候很方便,但评估费、抵押登记费、公证费等各种费用都得先交,如果不需要贷款,则好像花了冤枉钱。还有一种是一系列手续一起办,往往要两个星期左右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办好,应急能力大打折扣。而且要注意:有很多情况是不能办抵押贷款的,如:退休人员不能贷款,不提供用途证明材料的不能贷款,不能以父母的房子为子女贷款作抵押,等等。

373

其他贷款。信用及个人担保贷款往往只限于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等小部分人,能不能贷到这类贷款、可以贷多少,需要提前咨询。结合房产买卖,适当贷一些按揭贷款(最好是公积金贷款),可以使应急理财能力大大增强。此外,还有助学贷款等多个品种,在特定条件下也可作为应急手段。

其他融资方式。如典当、私人借贷等。典当因利率高一般要尽量避免;私人借贷有时也是不错的选择,但就怕事到临头人家帮不了你。

保险:

保险是对储备的必要补充,以较少的费用,换取特定条件下的经济补偿,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在应急防变上,家庭财产保险和必要的健康、人寿保险不能忽略。

实例分析

案例一:半小时筹足10万元

王先生想在三天筹足10万元,手头已有4万元存款,另有外汇存款3万美元(不想换成人民币),房子两套(均未评估),汽车一辆。

解决方案:取出4万元存款,另用美元质押贷款6万元。王先生只用了半个小时就解决了问题,最高贷款额度可达19万元。这3万美元不止是一笔资金储备,也给偏爱外汇的王先生带来了乐趣。

374

家庭理财

案例二:三天拿出46万元

郑女士偏爱国债,手上有各类国债45万元,在银行卡(理财宝)一般保持存款1万元,另有房产评估值60万元。

应急能力:郑女士1万元以下的应急资金随时可取,如给1~3天时间,她可以拿出46万元的应急资金。另外,仅有的一套房子不能算在应急储备范围内。这个理财方案最大特点是稳健,财富越滚越大,又有充足的应急能力。

3.生活中十大省钱小秘诀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可能会有这样的感觉:其实也没买什么东西,但是打到工资卡里的钱转瞬即逝。人们在不知不觉中花钱的10种情况。

1)生活必需品:21世纪快节奏的工作生活让不少人认为:自己家里的生活用品越来越多,但是这全套算下来也是一笔很大的开支,所以省钱的办法就是明白到底什么是生活必需品。

2)悄然上升的价格:现在有很多广告,表面上是一个便宜的价格,可是当你真心想去消费的时候,你会发现价格会高出一点,而你也不愿因为这些放弃购买这个商品或者服务。所以你记着两个原则:鱼饵可以吃,但不要上钩;另外就是不要吃“哑巴亏”。

3)从不用的会员资格:报名参加健身中心可以成为健身者不锻炼最佳的理由。健身者不但不会在跑步机上跑步,每月还得多交250元。

375

4)订阅:如果你要订阅一些网络杂志,在订阅后网站都会让你更新。有时候你会因为是网络的原因而重新订阅一遍,这又是一笔开销。

5)“包月”陷阱:有时候一些包月的收费项目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完美。所以在放心大胆的消费之前,首先一定要了解好这个包月项目所涵盖的内容,不然拿到账单定会痛心疾首。

6)购物错觉:有时候你会很高兴以7.5折买一件高档的晚礼服,穿上了它的你就像电影明星,但是在买之前你也要考虑好:会不会有机会穿上它。

7)“物超所值”:“物超所值,450元就可以在全年使用健身中心的所有器材”,有时你可能会被这样的广告语所心动,一番考虑之后你终于决定花这450元,但在一年之内就来几次。

8)不收闲钱:只要是老板给的——不管是退休基金还是医疗补贴,也不管是老板分红还是老板高兴——一定要拿,不然你又损失了一笔钱。

9)大量采购的后果:去超市大笔采购商品是无可厚非的,因为这样会省出不少钱。但是别因为便宜这点钱而故意去采购,要考虑好自己实际的需要,食品可是有保质期的。

10)网上购物:如果是从网上购买商品的话一定要注意。因为如果不合适的话,你还要送到邮局去退货,这也376 家庭理财

是一笔花费。

4.四把利剑帮你砍掉高昂话费

策略做法——随便找一个理由,如正在开会不方便接电话、手机未带在身上、没有听见等延时回电。需要提示的一点是,万一对方使用的是分机,而在你的手机上只能显示总机号码,即使回过去也未必知道到底是谁给你打电话。

偷梁换柱——如果你在一个固定的地方,可以把你的手机直接呼叫转移到你附近的固定电话上。这种方式,呼叫方根本听不出你的手机已经呼叫转移,因为这种转移本身是一种无缝连接,而中国移动费用只是每分钟0.2元,中国联通更便宜,每分钟只收呼叫转移费0.1元。

短信息法——把中国移动手机呼叫转移到“全球呼”

或把中国联通手机呼叫转移到”如意呼”上,有人打电话进来时,手机会自动转移到该号码,然后会给你发一个短信,告诉你谁曾经拨打过你的电话,成功接收后每次收费0.1元。这种方式可以对付那些你不愿接听电话的人。

省心做法——把手机当作呼机用。每月花15元月租费开通移动秘书台(中国移动号码1258,中国联通号码198),然后告诉别人你的呼机是1258(或198)呼你的手机号,一旦有人呼你,该秘书台就会把留言直接发短信息到你的手机上。

5.%避免家庭矛盾的理财方式

377

不管是富是贫,夫妻间因钱财而引起的争吵是在所难免的。其实,只要理财方式巧,有很多“家庭战争”是可以避免的。

生气时千万别谈金钱问题,平静后再说。对钱的问题有分歧时,双方要坦诚、平等、实事求是地好好讨论,把不满憋在心里,后果可能不堪设想。

列出个人与家庭未来的目标与预算,在协商中彼此妥协。最好选在没有财务问题压力的时候讨论,即使是双方各自开立账户。假如希望将来能同时退休,那现在就需要协调彼此财务计划。

解决开立共同账户或独立账户的问题。只要双方同意,哪一种账户都行,也可以你们合开第三个账户,用来支付日常开销。夫妻要分析家用中哪些钱非花不可,哪些钱可花可不花,该省则省,当用也要有规划。

对方间或稍微挥霍一下,不要唠叨,你们都应该各自有点可以支配的钱。给家里每个成员一份固定零用钱,并规定零用的范围,勿与家用相混,让每个人都觉得捉襟见肘,备受约束。

不要在旁人面前批评对方用钱的方式。双薪家庭,不管是分用或合用,每月得有定量金额让双方个别运用。单一收入家庭,除了家用外,还得给妻子部分金钱支配权。

购买贵重商品前要跟对方商量一下。把必要的人情世故支出定个标准。定预算也许不易或不习惯,但不妨378 家庭理财

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