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我的帕夫雷什之梦
3177800000019

第19章 十大建议(18)

第一要学习。首先贫困地区办学校要向外地发达先进地区学习,而且要形成一种制度和规定,要经常到外地学习,学思想、学观念、学方法等。三年不走发达地区,你会连门都找不到,三天不学习,你会不知道此物为何物!不要闭目塞听,夜郎自大。第二,要经常请外地专家来学校做报告,传经送宝,进言献策,乃至和外地学校结对子,互派学校领导和教师,长期不间断地挂职学习。有一句话说得好,自我生存能力越弱的人,排斥外在的欲望越强,自我生存天地越小的人,与之对立的世界便越大。我们可否用这句话检验一下我们自己,贫困地区最大的任务是消除无所作为、不敢冒险、思想观念落后等“贫困症”。解除疾病,就是健康。第三、要研究。高中教育如何办不是想当然的事,必须要深入研究,单靠行政命令不行,更何况有些行政人员虽然有权力,实无能力和水平,这样行政决策难以做好,不好的行政决策不但不利于发展,还会耽误事业,还会毁事业。研究就像医院里的专家会诊病人,大家各自从不同的侧面去调查,去分析,去论证,比少数人坐在办公室里搞决策要好得多。研究的最终结果是要拿出许多优秀的方案,从十个方案中选一个比从五个方案中选一个可能要好,更比从一个方案中选出一个好。所以说,方案单一不叫研究,一致同意是不负责任,没有不同意见可能存在不正常现象,这些事情要引起大家的注意:

(七)更新教育观念

高中教育在基础教育阶段具有引领作用,在一般县区它往往属于最高学府,有文化、道德、知识等方面的示范辐射作用,因而高中教育本身必须要强化这种性质。办好一所高中,没有先进思想、先进文化理念的弓!领是不行的,无论学校的校长还是教师必须都要具有这种观念。现代社会,任何人都可以当领导,领导工作是最好于的工作,这是对事业失望、官场腐败的无奈的看法,而真正要办好事业,真正要推动事业前进还是要靠人才。所以领导在选人用人上一定要慎重。当然在培养上还要舍得花钱,敢于放弃眼前的工作而致力于长远。一所高中,硬件要上去,如图书大楼,艺术大楼,体育中心大楼,实验大楼,电教大楼,以及教学大楼,办公大楼等,但真正的好高中还在于观念和质量,质量又直接受观念的影响。举一个例子,现在的学校基本没有图书阅览室设备,而新课程语文教学则刚好非常重视阅读,基础教育阶段课外阅读要达550万字,义务教育阶段要达到400万字。人的知识又大量的来自于阅读,缺少图书必然会影响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在高中教育的建设与发展中,教师队伍始终是最为关键的因素,为此必须:第一,确保合格师资的及时补充,第二,竞争上岗,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第三,大力提高教师的学6\和文化教育观念与专业知识水平;第四,加强交流,引进外地人才,实行观念上的融会、融合;第五,加强教师教育,特别要重视派教师到发达地区和发达国家去学习,学校要做到每周有报告会,长期不间断地有3—5人轮流在外校、外地学习,这样坚持做5~10年,会有效果。

高中教育发展,对管理也提出了挑战,不但传统管理观念不行,现代科学管理也要不断的有新思想、新观念、新做法等新内容补充进去。管理的知识、观念、思想、具体做法等都必须进入“科学管理”。不是小看,现在许多校长是好校长但却没有真正进入“科学管理”,只是在用权力管理,不是用先进的思想理念和科学方法管理,也没有认真研究管理的效益。权力乃身外之物,真正的水平还要自己修养和锤炼。高中教育的快速发展几乎使所有的学校都面临着办学规模急剧扩大带来的校长教师不适应的尖锐矛盾,即使那些有好传统的老学校、好学校,有经验的老校长、知名校长,也同样面临着学校发展与创新的挑战。

高中教育发展关系到地方人口整体文化素质的提高,关系到教育的整体发展,关系到保持教育品牌,关系到基础教育“出口”人才的多少。因此,办好高中教育,把每一所高中学校都办成优质学校,为整个基础教育发展提供优质教育资源,是我们当前的头等大事。

七、关于普及和加强小学幼儿园英语教育的建议

一、英语教育普及与加强的问题是怎样出现和发展的?

英语教育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课程改革中的一个热门话题,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和加入wTO,英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英语教育越来越普及,英语的基本能力、信息意识与能力已成为当代公民必备的素质。我们看到寒暑假、星期天从城市到乡村人们都在忙着开办英语补习班。一些民办学校、英语特色学校和条件较好的学校干脆开设“双语教学”,十几年来英语教育一直处于升温状态。

英语教育的发展有一个过程,基本上是从自愿、自由逼迫不得已过渡的,特别2001年我国第8次课程改革实施以来,英语教育走上了规范化的道路,新的课程标准规定,小学从三年级开始开设英语课,在小学和语文、数学一样被列为分科课程,并且提出了小学一年级开设英语课的要求。英语课在义务教育阶段九年总课时中占6%一8%的比例。中小学英语教育共分8级,小学三、四年级为一级,五、六年级为二级,初、高中一个年级一级,英语特色学校可达到9级,小学一年级开设英语的学校,适当提高相应学段的级别,同时,教育部规定,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实验工作于2001年启动,2003年基本完成,进入实施阶段(教育部《开展基础教育新课程实验推广工作的意见》),会宁还在搞实验,还只有少数几所学校进入实验,而且是无规范地自由任意开设。从政策上看,小学三年级以上开设英语课,是硬性要求,2005年全国的小学三年级以上全部开设英语课,没有讨论的余地。

二、我县应不应当在小学开设英语教育课?

我县开设英语课迫在眉睫。现在的少数民族地区都是双语(本民族语言、汉语)教学,西藏拉萨的一些小学现在还是“三语”(本民族语言、汉语和英语)教学,我们会宁实施“双语”教学完全有可能做到;新课程的实施推广,使不开英语课就违背了国家政策,你不开,国家下发课本非开不可,你不开,不等于高考不考;老百姓希望开设英语课的热情很高,而且开始已经有10年多了,有见识的人千方百计把自己的孩子送入开英语课的学校,已经开设英语课的学校,家长利用节假日还请老师给孩子补习英语;小学学英语的学生和没有学英语的学生到了初中无法坐到一起上课;2005年全国义务教育阶段起始年级进入新课程时,初一英语将按小学学了四年英语的起点设置新的教学内容。我的侄子去年报到白银实验中学上初一,中期考试数学120分,他考了106分,语文120分只考了82分,英语120分号了76分,孩子感到非常吃力。老师说,实验中学的英语起点是按小学学了4年设置的。今年,我的外甥才在白银上小学四年级,据给高一上英语课的女儿说,他的翻译能力比会宁高一的学生都强。2001年小学没有从三年级起开设英语的学校,2005年将无法与初中——:年级英语新课程相衔接,同样,如果2004年初中一年级不进入新课程,到2007年秋季,全国高中进入新课程时,课程衔接也将成为问题。英语教育是我国学历教育体系中教育对象范围最广,教育持续时间最长的学科。对于学生一生的重要性来讲,英语重于语文、数学,英语课从幼儿园到博士都开设,语文、数学到了大学就不一定开设,除了相关专业和一二年级作为公共课开设大学语文外,不是被取消就是没有了地位;基础教育阶段,语文、数学学12年,英语,如果小学不开才学6年,差距是显而易见的;从大学的要求来说,所有专业的专业课未必上等达标,英语本科必须达到四级,硕士必须达到六级,否则就不发学位证,考研究生,英语是所有专业必考的课,在大学校园里,那么多专业,早晨,我们看到的现象却是学生都在背英语,会宁的学生由于英语功底差,恢复高考制度以来,英语成绩一直提不上去,困扰着高考质量的提高。上了大学,多少人又因此而失去了上研究生的机会;教育发展之快是有目共睹的,特别近十几年来,作为相对落后的会宁来讲,课程开齐都未必能赶上其他地方,少开一门课所带来的严重后果更是可想而知了;就拿高考来说,千改万改,语数外是必考科目,全国无一地方例外或动摇,2003年、2004年英语考分150分,占总分的18.7%,如果小学不开英语课,就意味着差了两级,即从总分中减去25%,37.5分,试想,若此,会宁将有多少学生失去上大学的机会。英语是一种语言工具,是全面素质教育中的一部分,英语既是小学阶段的基础课,又是学生终身的课;既是有政策规定的课,又是现实工作中必不可少的课;英语课的重要性既等同于语文教学,又重于语文、数学教学;英语作为语言课,还有一个最佳年龄段学习的问题。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国家对全球市场的依赖,人们对机会与成功的渴望已令多数发展中国家的人们将英语视为获取财富的资源与手段。印度的软件产业在全世界占有独特的地位,得益于英语的普及,已故斯里兰卡总理班达拉奈克夫人,为了使国家加速现代化,竟然要求英国多派些英语教师来此任教。作为一个经营者,如果懂外语,就能挣上外国人的钱,多一份收入,作为一个从政者,懂外语,在和外国人打交道时,每小时可节约500元左右的翻译费,作为就业者,用人单位首先看你的英语水平和计算机水平如何?因为它是工作的基本工具……

三、会宁有没有条件及早开设英语课?

我在1996年、1997年就跟有些校长说过开设英语课的问题,得到了他们的支持,他们试行在五、六年级开设英语课。五、六年级开英语课,是新课改以前国家没有政策的情况下,有条件的学校自愿开设的。现在开设英语课,人们的思路更加明朗化了,普及和加强英语教育的群众基础、物质条件已经充分具备。

要开设英语课,首先,要靠政策。政策叫开,学校就开,政策不叫开,学校就不敢开。以服从为第一要务的一些基层领导者们,更是惟上级的话为“政策”。

其次,是师资问题。目前开设英语课,在不增加教师编制和没有现成专业英语教师(小学教师原本就不设固定的专业教师)的前提下,应选用近几年毕业的大专生来上课,他们不仅初高中学英语,大学也学,完全具备给小学生上英语课的条件,甚至一些中专生都能上英语课,他们可能比当年那些民办教师教语文、数学更专业、水平更高。2003年我县分配大中专学生400多人,2004年分配300多人,只这两年的应届大中专学生就能使一所村学配备1名英语教师。好多小学校本身就已经有这个条件,我曾问过几位村小的校长,有一个学校他们9个教师中有4个大专生,1个中专生,5个人的英语水平都可以,只是迫于上级政策的压力而不敢开设;有一所学校13名教师,5名能上英语课,也因政策原因没有开。其实具备这样条件的学校还有不少呢。如果学校确实没有教师,可以在全乡(镇)范围内适当调整,要启用县教师进修学校培训过的或经过其他途径培训过的英语教师。上个世纪80年代,县教师进修学校培训的英语教师到现在还在全县初中教学中起着顶梁柱的作用呢!现在英语教师更多了,水平也更高了。山西芮城县英语环境不好,教师是初中毕业后在职校读两年后的青年教师,但在短短的3年内,学生却讲流利的英语,小学生能够自由阅读初中英语课文和《新概念英语》。毗邻的靖远县今年专门招聘了300名英语教师以充实英语教师队伍。教师中有很多人非常想带英语课,自学英语的积极性很高,何不因势利导呢?实际上,英语教师还有很大的潜力可挖,而相反的是,英语教师被转带其他课的现象也有,这更是浪费了。有些乡因为怕教师学英语,把县委党校培训英语的文件压下了,致使一些愿意学英语的教师失去了一次机会。和语文、数学教师有差别一样,英语课初次开设后,教学水平肯定会有很大的差别,甚至无法开课的学校也不少,如何解决师资问题和提高现有教师的教学水平,这才是我们的工作,而不是喋喋不休的讨论开不开课的问题。

第三,要打消一种顾虑,不要怕课开不好。当年的语文、数学教师不是也不合格吗?也不是专业教师,语文也是语言课,小孩子两岁半开始学语言,6岁前就已经在家中,在不是教师的父母的教育下,会用地方汉语言流利地表达思想,他们不也学会了“不合格”的语言吗?上了学我们照样可以教他们学说普通话。文盲都能教育出会说汉语言的孩子,难道英语教师的水平还能低过他们吗?现在的会宁人中有几位汉语言读音是准确的?因而,首先必须要开课。其次,就是想办法开好课。当然我们也绝不能忽视语言问题学错以后更正起来困难的事实,但我们必须要想到,小时候学语言最容易,错过了最佳年龄阶段,就是教师合格了、水平高了也难以教出高质量的学生。第三,要打消规模发展和质量二者必居其一的观念。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就是一个例子,在1990—2002年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3.4%升至15%,2003年达到17%,到2002年底,中国各类高校在校学生为1600万,提前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不也缺少师资吗?美国学者詹姆斯柯林斯和杰瑞·鲍里斯在考察了许多成功公司后认为,这些成功公司令人印象最深刻的地方,就是同时追求两个看上去相互矛盾的目标,例如稳定与革新、框架与细节、创造性与理性推理等。他们把这种“我们可以同时做”的方法称为“和的天才”,而那些失败的公司大多是由于“或的****”,即认为“我们只能这样或只能那样而不能同时两样”。他们认为在管理中这种“或的****”的观点简直就是一种“半身不遂”的想法,由此看来,在英语教育中只要处理好适时开课和师资条件不具备的关系,可以做到同时兼顾,同时兼得,同时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