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军阀统治下苦难和抗争的陇东】 1919年的五四运动,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1921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这标志着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和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开始。1924年到1927年的北伐战争,推动了全国性的革命高潮,但1927年4月12日,******发动反革命政变,导致大革命失败,中国革命史上的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结束。这一时期的陇东,既有封建军阀的黑暗统治,也有人民群众的奋起抗争。而革命之火就在这段历史的后期,被陇东的早期共产党人所点燃。
五四运动前后,甘肃陷入了军阀互争军政大权的混乱局面。皖系军阀张广建任甘肃督军,由于政治腐败,横征暴敛,甘肃人民对其强烈反对;地方势力趁机以“甘人治甘”的主张向北京政府极力举荐当时的陇东镇守使陆洪涛督甘,而宁夏护军使马福祥也企图以武力赴兰任督,甘肃的争督风潮愈演愈烈。1920年12月31日,北京政府为平息风潮,调马福祥为绥远都统,以绥远都统蔡成勋为甘肃督军兼省长;蔡未到任前,由陆洪涛护理甘肃督军,任命马鸿宾为宁夏镇守使,张兆钾代理陇东镇守使,张广建离任甘肃。1921年6月,蔡成勋调任江西督军,甘肃督军正式由陆洪涛署理。经过长达3年的激烈争持,1924年3月,陆洪涛又兼任了甘肃省长,并改省防军为陆军第一师,自兼师长,派李长清、黄得贵为一、二旅旅长,他独掌甘肃军政大权。1925年10月,冯玉祥的国民军第一军第二师师长刘郁芬奉命以甘肃军务督办身份进驻兰州。此时,李长青已于9月击溃黄得贵,并向陆洪涛夺得师长印信,陆离兰逃往天津,段琪瑞任命薛笃弼为甘肃省长。刘郁芬进兰后,设计于11月16日将图谋兵变的李长青等秘密处决,稳住兰州;从1926年6月开始,全面向甘肃地方军阀势力进军。7月初,攻克临洮。8月19日,进驻天水,底定陇南。8月28日,东路司令孙良诚指挥梁冠英、吉鸿昌部击溃张兆钾,进驻平凉,张兆钾兵退镇原,本人逃往大连。9月4日,国民军旅长佟麟阁击败黄得贵部,黄率7个营约千余人退居宁县早胜镇。10月18日,国民军韩复榘部进驻宁县政平,11月3日,在宁县南桥子又败黄得贵,黄率残兵退人子午岭山中,国民军从而全面控制了陇东。至此,甘肃全省统一于国民军,为冯玉祥东出潼关与北伐军会师中原奠定了后方基础。1927年9月,刘郁芬正式出任甘肃省政府主席。此时,陇东镇守使为陈毓耀,地方军权为投靠国民军被任命为第六旅旅长、陇东民团军司令的谭世麟所把持。
张兆钾镇守陇东期间,以拥戴陆洪涛有功,坐镇平凉,控制陇东17县,任免官吏,截留税收,扩充军备,残酷盘剥,为所欲为,群众称其为“张狼”。据《甘肃近现代史》载,张兆钾曾一次向17县商会征借白银2.7万两,另向平凉商会征借白银3000两,向各县农民按地丁征借白银3万余两,以购买新式枪械。同时开放烟禁,征收“烟亩罚款”,增征田赋,开征筑路捐,肆意坑害农民;又向陇东各县派款60万元,在平凉设立陇东官银号,私铸铜元,滥发纸币,掠夺人民。为收款出动大批军警,鞭打绳拴,横行乡里,百姓不堪其苦。张兆钾以勒索来的巨款厚贿北京执政的直系军阀曹锟,并在天津报纸上登载陇东愿出兵帮助直系讨伐奉系张作霖的消息,从而换得了一顶“厚威将军”头衔,在平凉大兴土木,修建私邸,挥霍享受。1926年8月,张兆钾败退后,国民军姜宏谟部进驻西峰镇,从宁县太昌至肖金三不同一带,市镇村庄被抢劫一空。
陇东人民在封建军阀的残酷统治下过着暗无天日的生活。农村土地集中和阶级分化的情况日益严重,大量土地集中在地主富豪手中,农民只有少量或完全没有土地,靠租佃地主土地或拉长工、打短工度日。租佃地主土地一般要把收成一半交为地租,余下除去籽种已所剩无几。拉长工打短工的雇工,收入仅可自己糊口而已,根本无法养活家人。除此而外,高利贷盘剥在陇东也非常严重。借贷多以土地为质,名叫“指地借款”,如到期借方不能交付利息,土地即为贷方占有,大批自耕农因此而破产。******叛变革命后,土豪劣绅得到支持,纷纷建立地主武装和保甲制度,对人民群众横征暴敛,巧取豪夺,血腥镇压,地处偏僻的陇东更受其害。谭世麟手毒心黑,抢劫杀人,无恶不作,加之地震、大旱等自然灾害频繁袭击,疫病到处肆虐,陇东树皮草根被争食殆尽,百姓死亡枕藉,村庄十舍九空,遍地凄凉。
对于封建军阀的黑暗统治,陇东人民进行了英勇的反抗。早在1915年9月,宁县民众就以“鸡毛传贴”的办法,聚集3000多人包围县城,抗交张广建的苛税。随后,庆阳、平凉16县民众响应,形成声势浩大的抗捐运动。其中,环县农民张九才所领导的抗捐斗争最有影响,起义军达到了3000余人,公推张九才为总司令,抗交捐税,进剿官府,一度威震陇东。后在攻打庆阳县城的战斗中,为张兆钾所败。1924年4月,合水县爆发了以当地农民何永玺为“大帅”的3000多农民所进行的抗税斗争。他们手持农具刀矛包围了合水县城,在庆阳、宁县广大农民的支持下,围城达一月之久,迫使县知事陈国钧谈判,答应摊派农民的地丁税由原来每亩白洋8元减为1元,并减税一年。农民尚要求免去历年所欠税款,在陈国钧未答应的情况下,何永玺说服农民撤围。阴险狠毒的陈国钧见农民撤围,即扣押谈判代表何永玺,严刑拷打后杀害。消息传出,四乡农民十分愤慨,又组织起来攻打县城,终因缺乏统一领导而失败。
1925年,受陕西农民反抗军阀的秘密结社组织“红枪会”的影响,正宁县最先秘密建立了“红枪会”。1925年7月12日,在“红枪会”统领邵三纲的带领下,宁县农民围攻县城,城内警察拼命抵抗,县知事谢干年急调东区“保卫团”团总杨学治率地主武装来解围,围城农民终因力不能支而自动撤散。邵三纲攻城失败后,与次年起事的宁县新庄人王瑞珊合为一处,借“哥老会”势力打富抑强,抗粮抗税。邵于1928年6月被宁县县长效维国捕杀;王先被收编,后于10月16日在新庄遇害。1926年麦收后,张兆钾派提款委员桑某带领宁县警佐门如镜及警兵,勾结地方绅士贾永兴在宁县南区催款,不仅对无力交款的乡民捆绑吊打,而且要地方酒肉招待,民女作陪,激起民愤。当他们到达宁县平子镇时,先灵村的刘振乾、刘八义、贾廷忍、雷暖心等率人巧妙地捉了桑、门及其随从,并以铁丝穿其锁骨,拖至宁县南桥处死,然后聚众数千人围攻县城。县知事谢干年又调杨学治来当保镖。缺乏斗争经验的农民在其利诱、离间下,受到突袭离散,谢、杨配合前来清乡的张子良捕杀群众20名,雷暖心、贾廷忍的头颅被悬于平子街头示众,刘八义和先灵等地群众外逃40余天。正宁县“红枪会”也于1926年进攻县城,曾打败军阀武装。镇原县“红枪会”首领陈彦明、张宗英、魏耀邦等联合泾川县李清芬等人于1927年3月暴动,活动于太平、王寨原、方山一带,与国民党当局分庭抗礼。由于“红枪会”缺乏正确的思想指导,信奉自己的“闭枪法”盲目进攻,最后遭到失败。另外,华池南梁、乔河一带的“哥老会”、“扇子会”,葫芦河两岸的“镢头队”、“口袋队”,也四处活动,虽然未成气候,但都打击了当地的封建军阀势力和恶霸地主统治。这些斗争,显示了陇东人民敢于反抗、英勇不屈的精神,为中国共产党在这里点燃革命之火创造了社会条件和群众基础。
【王孝锡与太昌、兰州“青年社”】 在国民军刘郁芬部进驻甘肃之前,甘肃尚无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只有个别党员。当时国共合作已经形成,冯玉祥的国民军倾向革命。冯军入甘时,****北方区委派共产党员宣侠父、钱崝泉、邱纪民等以国民党党务特派员的公开身份随军入甘。宣侠父到兰州后,首先与甘肃地下共产党员张一悟取得联系,于1925年底建立了****甘肃特别支部,张一悟任特支书记,宣侠父、钱崝泉任特支委员。从此,中国共产党在甘肃开始了有组织的活动。
王孝锡,又名存身,字遂五,宁县太昌人。1903年生,8岁入太昌义学读书。1918年考入省立平凉第二中学。1920年9月,因反对地方当局推行封建思想文化活动被学校以“唆乱秩序”之名开除学籍,他徒步走到兰州,入甘肃国语讲习所学习。次年平凉二中校长换人,他仍回该校就读,毕业后于1924年4月考入国立西北大学。在这里,他如饥似渴地阅读《新青年》、《向导》等革命刊物,接触了著名共产党人刘含初、魏野畴等,从而接受了革命思想。魏野畴时为共产党西安党团负责人,在西北大学组织成立了学生会,王孝锡曾任学生会会长。刘含初时以西大文科主持和教授身份,从事党的活动,王孝锡是其最亲密的学生之一。大学期间,王孝锡积极组织进步学生运动,曾因参加反对帝国主义利用基督教进行文化侵略的斗争而被捕。1925年上海“五卅”惨案发生后,在党组织领导下,他和进步学生在西大组织了“沪案援红(即顾正红)委员会”、“英日残害同胞雪耻会”,上街游行,进行宣传。6月,经刘含初介绍,王孝锡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暑假,他回到家乡太昌镇,与任鼎昌(宜之)、王晓时(彦圣)等创建了甘肃最早的“青年社”。该社以太昌小学为活动地点,以该校青年教师和平凉省立第七师范宁县籍学生为对象,发展社员30多名,并响亮地提出了“改造社会”、“改造人生观”的口号。他们利用乡间集市发表演说,介绍全国反帝反封建、反军阀的斗争情况,揭露“五卅”惨案的真相,痛斥帝国主义和反动军阀的罪行,向农民群众灌输革命思想。王孝锡还起草散发了《告陇东十七县父老兄弟书》,号召陇东人民觉醒。秋季各校相继开学以后,“青年社”即自行解散。作为甘肃第一个进步青年组织,它的活动时间虽然短暂,但却打破了革命在陇东长期沉寂的局面,使苦难的陇东人民看到了一线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