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西部区域人口发展战略与规划
3177200000022

第22章 甘肃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研究(5)

要以人口发展为中心,综合协调各项政策,跟踪分析与生育、死亡、流动、迁移等行为有关的户籍、税收、住房、土地、就业、教育、社会保障、社会福利等政策法规。要为独生子女家庭和二女结扎户出台更为优惠的倾斜政策,建立独生子女风险保障制度。变处罚多生为奖励少生与处罚多生相结合,建立奖励少生的人口控制政策,对自愿放弃政策内二(三)孩生育的家庭实行奖励,对计划外生育的要严格依法征收社会抚养费。继续做好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工作,全面开展“少生快富”扶贫工程和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救助活动,整合社会资源,发挥部门优势,出台和落实有利于计划生育家庭以“农村两户”为重点的奖、优、免、补政策和社会保障制度。要建立综合解决人口问题的政策体系。在土地、住房、就业、教育、税收、扶贫、福利、社会保障等方面探索制定有利于人口控制、关爱女孩及家庭的政策法规,积极探索稳定低生育水平的长效机制。

3.努力提高人口素和开发人力资源。

坚持实施健康、教育、培训重大工程,全面提高人口素质。开展生殖健康教育与服务,大力普及青少年性教育,全面开展生殖健康和优生优育知识咨询服务,完善婚前及孕前检查制度,为育龄妇女提供初级生殖保健服务,深入开展艾滋病宣传、监测、防治工作,增强全民的生殖保健意识。加强出生缺陷干预和出生人口素质的监测,建立出生人口素质监测的相关制度,加强地方病的预防和治疗,普遍开展出生缺陷筛查和干预工程,对农村地区实行免费筛查和干预,积极引入和推广出生缺陷干预新技术,引进国际生殖健康合作项目。建立健全农村医疗卫生公共服务体系和新型农村医疗合作制度,着力解决城乡人均医疗资源占有不均的问题,切实增强农村人口抵御重大疾病风险的能力,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不断提高人口素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努力消除或减少文盲数量,以素质教育为重点,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加大对劳动力人口技术技能的培训和高科技人才的培养,促进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协调发展。

4.建立健全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新机制。

继续加强基层基础,完善人口发展宏观调控体系,在甘肃省委甘肃省政府的领导下形成各部门齐抓共管、综合治理人口问题的工作机制。继续把各级领导落实人口发展目标纳入政绩考核。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渠道的事业投入保障机制,提高人口与计划生育经费投入的总体水平,重点加强对农村地区和贫困地区计划生育经费投入。立项建设“人口信息网络”、“省级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技术公共服务”、“乡、村两级专干的专业化、社区化人才培训”、“农村出生缺陷干预”等人口和计划生育发展重点项目,解决影响人口和计划生育发展的瓶颈问题。

5.积极解决好出生人口的性别比矛盾。

为构建和谐社会打好基础,全力遏制人口出生性别比失调问题。完善禁止非法进行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人工流产的法规制度,加大对非法进行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人工流产的打击力度。对医疗单位、个体诊所的B超实行登记备案制度,严格管理。进一步深入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努力转变人们的婚育观念,出台有利于妇女发展和地位提高的相关政策,以切实的利益导向措施和强有力的政策推动,真正提高女孩及其家庭的社会地位,辅之以必要的综合管理措施,标本兼治,从根本上解决人口出生性别比失衡的问题,消除人口安全隐患,维护社会安定。要尽早建立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政策和社会保障体系。在完善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分地区、分阶段、分群体建立农村养老保障制度。

6.加强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网络建设。

努力为群众提供优质服务,免费为农村育龄群众提供基本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提供初级生殖保健服务,深入开展青少年生殖健康知识教育、优生优育知识宣传咨询和艾滋病防治工作,全面推行“避孕节育优质服务、生殖道感染干预、出生缺陷干预”三大工程。努力为广大育龄群众提供优质避孕节育和生殖健康服务,降低计划外怀孕和出生。加快县乡计划生育服务站(所)基本建设,对达不到《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和******及部委配套文件要求的550个县乡服务站(所)实施规范化改造,改善房屋设备等基础设施,充实培训技术人员。提高计划生育服务网络综合服务能力和水平,改变传统的服务观念,拓展服务项目,扩大服务对象群体,延长服务周期,把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网络建成农村公共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彻底改善甘肃省人口发展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基本条件。在“十一五”规划中要重点建设好以下几方面的基本项目:综合服务楼建设、人口和计划生育技术指导中心、生殖技术指导中心、计划生育避孕药品和药具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人口和计划生育技术信息中心、甘肃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学术交流中心、甘肃省人口和计划生育病残儿医学鉴定中心等。预计5年项目建设的经费预算合计为5514万元。

7.加快人口信息化系统建设。

要实现人口信息资源共享,建成省、市、县、乡四级人口和计划生育内部办公局域网、广域资源网、公众信息网和人口与育龄妇女信息数据库。建立信息采集制度,提高信息质量,提高人口和育龄妇女信息利用率,更好地为育龄群众和社会服务。充分利用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网络延伸到村组的优势,在现有人口与育龄妇女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完善设备的配备,扩展人口与育龄妇女信息系统,建立全省人口基础数据库,打破现有人口信息部门分割、条块分割的现状,与公安、教育、民政、卫生等部门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为政府决策提供实时准确的人口数据资料。

二、甘肃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研究

(一)甘肃人口发展基本情况评估

1.甘肃省计划生育的人口数量效益。

郭志仪教授领导的课题组①,参考国内外有关研究方法,课题采用出生率趋势外推法对甘肃省计划生育所产生的人口数量效益进行估算,得出如下几点结论②。

(1)从1973年至2000年,在实行计划生育因素和经济社会发展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甘肃省共计少生人口1352万,其中因计划生育而少生的人口为814万,经济社会发展减少人口538万,分别占少生人口的60%和40%。由此可以看出,截至2000年,甘肃省实施计划生育所取得的人口数量效益占到了总少生人口数的约60.2%,对总人口数量效益的贡献远比社会经济发展所起到的作用(39.8%)大。

(2)在实行计划生育的条件下,甘肃省的人均GDP从实行计划生育前1972年的243元增加到2000年的3838元;而不实行计划生育的情况下,人均GDP只能达到2970元,由于计划生育使人

①兰州大学西北人口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郭志仪教授主持、甘肃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立项课题:《甘肃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人口环境研究》课题,2004年6月11日。

②同上均GDP提高了868元。

(3)1973年至2000年,由于计划生育少生的人口,而节省的少年儿童抚养费用约为846亿元,略低于甘肃省1998年的GDP(869.75亿元)。

2.全省的流动人口规模和流动原因。

(1)甘肃的人口流动规模。2004年甘肃省的流动人口总计为83.7万人。其中,流出人口64.2万人,占总流动人口的76.7%;流入人口19.5万人,占总流动人口的23.3%。

(2)甘肃省流动人口的特点。从年龄结构看,20~29岁最多,占38.64%,30~49岁次之,占27.08%;从性别结构看,在流出人口中,男性为386648人,占60.12%,女性为255293人,占39.88%。流入人口的男性为131291人,占67.3%,女性64177人,占32.7%;从婚育状况看,已婚641941人,占76.5%,其中,无孩21687人,一孩81307人,二孩58819人,多孩17142人;从流动人口的流向地来看,流出育龄人口多的省有新疆101918人,北京46890人,广东47356人,宁夏34462人,陕西25635人,内蒙23907人,青海14382人,比较少的省有贵州764人,重庆848人,海南924人。

(3)甘肃流动人口的形成原因和目的。就甘肃省人口流动的原因和目的来看,主要原因和流动目的有以下几点:因甘肃地处黄土高原,土地贫瘠干旱,粮食收成较差,农民生活困难,为维持家庭正常生活外出打工,以养家糊口;因能用于耕种的土地较少,没有多少农活做,劳动力剩余,外出打工挣钱;很多企业破产,企业职工下岗,甘肃经济又较为落后,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所以外出打工;部分大中专毕业生在本地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只得外出就业。

3.甘肃省未来人口发展的趋势预测。

基于甘肃省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课题组应用中国人口信息中心开发的中国人口仿真预测系统(CPPS)软件,分低、中、高三种方案,对甘肃省未来人口发展趋势(至2050年)进行预测,得出总的结论是:(1)甘肃省的最大人口数量在3100万左右;峰值人口出现在2039年左右;零增长(负增长)出现在2040年左右。(2)从2005年左右开始,甘肃省面临新的出生高峰,估计要持续13年左右;出生率由13‰上升至16‰左右,自然增长率由6‰上升至7‰~9‰。此后,在.2030年左右又会出现一个小的出生高潮。(3)从人口数量与年龄结构来看,今后近20年中,主要面临人口数量持续增加的压力,同时从年龄结构来看,也是负担系数最小的时期,总负担系数将下降到40%以下,而到2020年以后,由于老龄化程度逐渐加剧,负担系数将逐渐回升。

4.2005年以后的人口总量变动预测。

人口出生率起伏波动较大,但总体上呈下降趋势。自2005年左右起,人口出生率经本世纪初的小幅下降后将缓步上升,这一上升态势将持续至2013年左右,其峰值因预测方案不同而各异,最高可达到17‰左右,其后又将缓步下降,预计至2028年左右将降至一个次低点,此后经小幅上扬后于2040年左右起又将持续下降,至2050年将达到一个历史性的低点,此一低点亦将因预测方案不同而各异,最低将降至6‰左右,最高可达到10‰左右。人口死亡率受人口老龄化的影响,上升趋势较为显著。三种预测方案均表明,随着甘肃省人口老龄化趋势的进一步延续,甘肃省人口死亡率将呈逐渐上扬态势,至2050年,最高将达到16‰左右,最低也在14‰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除少数年份外,基本呈下降趋势。受出生率上升的影响,2005至2012年间,甘肃省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将会小幅上扬,约在10‰左右。自后一直处于下降过程,至205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可降至一5‰~8‰左右。总人口数呈现先上升、后下降态势。峰值人口因预测方案不同而各异,高方案可达到3188万人左右,低方案为3053万人,总的看约在3100万左右。至2050年,总人口数在2900万人至3100万人左右。

5.对于人口年龄构成变化的预测。

结合国际上关于人口年龄构成类型的划分标准,可以发现,2001年至2050年间,甘肃省人口年龄构成的变化趋势为:人口年龄结构将由成年型向老年型转化,且这一转化过程将于2010年度之前完成。2001年度,人口年龄金字塔尚处于由增长型向静止型的过渡时期,其后便逐步实现了向缩减型的转化,表现出甘肃省人口年龄结构由成年型向老年型的逐步演变。步入老龄社会后,除个别年份外,甘肃省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仍将持续深入。伴随着人口年龄结构从成年型向老年型的不断转化,人口再生产类型也将逐步完成由增长型向减少型的过渡。同时,随着劳动适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逐步下降和老年人口比重的不断上升,老年人口抚养比将呈不断上升态势。与此同时,少儿人口抚养比在预测期内将呈波浪式下降态势,至2050年,老年人口抚养比将超出少儿人口抚养比。而且,劳动适龄人口的绝对量及其占总人口的比重在预测期内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态势,说明预测期内劳动力资源的供给还是较为丰富的。劳动适龄人口中15~24岁人口所占比例在预测期内将呈波浪式起伏,特别在本世纪初的10年问将基本呈现上升态势,说明在此期间就业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仍将不容忽视。

(二)甘肃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数量变化分析

1.人口数量变化。

从1996年至2004年,甘肃省人口出生率从18.43‰稳定下降到12.43‰,人口死亡率一直稳定在6.5‰左右,人口自然增长率从11.79960稳定下降到5.93‰,2004年年末总人口为2618.78万人。其中男性人口1354.43万人,占总人口的51.72%;女性人口1264.35万人,占总人口的48.28%。总人口年净增加15万人左右,估计到2005年年末总人口为2633.76万人。

表1 甘肃人口发展情况(1996—2005)

┏━━━━━┳━━━━━━┳━━━━━━━━━━━━━━━━━━━━━━━┳━━━━━━━━━━━━━━━━┳━━━━━┓

┃ ┃ ┃ 按性别分类 ┃ ┃ ┃

┃ ┃年末总人口 ┃ 男 女 ┃ 人口变动率(‰) ┃人口增 ┃

┃ ┃ ┣━━━━━━━━━━━┳━━━━━━━━━━━┫ ┃ ┃

┃ 年份 ┃ ┃ ┃ ┃ ┃ 长率 ┃

┃ ┃ ┣━━━━━┳━━━━━╋━━━━━┳━━━━━╋━━━━━┳━━━━┳━━━━━┫ ┃

┃ ┃ (万人) ┃人口数 ┃ 比重 ┃人口数 ┃一比重 ┃ ┃ ┃自然增 ┃ ┃

┃ ┃ ┃(万人) ┃ (%) ┃(万人) ┃ (%) ┃出生率 ┃死亡率 ┃ ┃ (‰) ┃

┃ ┃ ┃ ┃ ┃ ┃ ┃ ┃ ┃长率 ┃ ┃

┣━━━━━╋━━━━━━╋━━━━━╋━━━━━╋━━━━━╋━━━━━╋━━━━━╋━━━━╋━━━━━╋━━━━━┫

┃ 1996 ┃ 2466.86 ┃1276.67 ┃ 51.75 ┃1190.19 ┃ 48.25 ┃ 18.43 ┃ 6.64 ┃ 11.79 ┃ 11.86 ┃

┣━━━━━╋━━━━━━╋━━━━━╋━━━━━╋━━━━━╋━━━━━╋━━━━━╋━━━━╋━━━━━╋━━━━━┫

┃ 1997 ┃ 2494.20 ┃1278.57 ┃ 51.26 ┃1215.63 ┃ 48.74 ┃ 17.22 ┃ 6.20 ┃ 11.02 ┃ 11.08 ┃

┣━━━━━╋━━━━━━╋━━━━━╋━━━━━╋━━━━━╋━━━━━╋━━━━━╋━━━━╋━━━━━╋━━━━━┫

┃ 1998 ┃ 2519.37 ┃1289.16 ┃ 51.17 ┃1230.21 ┃ 48.83 ┃ 16.45 ┃ 6.41 ┃ 10.04 ┃ 10.09 ┃

┣━━━━━╋━━━━━━╋━━━━━╋━━━━━╋━━━━━╋━━━━━╋━━━━━╋━━━━╋━━━━━╋━━━━━┫

┃ 1 999 ┃ 2542.58 ┃1292.05 ┃ 50.82 ┃1250.53 ┃ 49.18 ┃ 15.61 ┃ 6.44 ┃ 9.17 ┃ 9.21 ┃

┣━━━━━╋━━━━━━╋━━━━━╋━━━━━╋━━━━━╋━━━━━╋━━━━━╋━━━━╋━━━━━╋━━━━━┫

┃ 2000 ┃ 2556.89 ┃1325.24 ┃ 51.83 ┃1231.65 ┃ 48.17 ┃ 14.38 ┃ 6.41 ┃ 7.97 ┃ 5.63 ┃

┣━━━━━╋━━━━━━╋━━━━━╋━━━━━╋━━━━━╋━━━━━╋━━━━━╋━━━━╋━━━━━╋━━━━━┫

┃ 2001 ┃ 2575.24 ┃1334.75 ┃ 51.83 ┃1240.49 ┃ 48.17 ┃ 1 3.58 ┃ 6.43 ┃ 7.1 5 ┃ 7.18 ┃

┣━━━━━╋━━━━━━╋━━━━━╋━━━━━╋━━━━━╋━━━━━╋━━━━━╋━━━━╋━━━━━╋━━━━━┫

┃ 2002 ┃ 2592.58 ┃1343.99 ┃ 51.84 ┃1248.59 ┃ 48.16 ┃ 13.16 ┃ 6.45 ┃ 6.71 ┃ 6.73 ┃

┣━━━━━╋━━━━━━╋━━━━━╋━━━━━╋━━━━━╋━━━━━╋━━━━━╋━━━━╋━━━━━╋━━━━━┫

┃ 2003 ┃ 2603.34 ┃1 347.23 ┃ 51.75 ┃1256.11 ┃ 48.25 ┃ 12.58 ┃ 6.46 ┃ 6.12 ┃ 4.15 ┃

┣━━━━━╋━━━━━━╋━━━━━╋━━━━━╋━━━━━╋━━━━━╋━━━━━╋━━━━╋━━━━━╋━━━━━┫

┃ 2004 ┃ 2618.78 ┃1354.43 ┃ 51.72 ┃1264.35 ┃ 48.28 ┃ 12.43 ┃ 6.52 ┃ 5.93 ┃ 5.9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