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科学文化素质。2003年,甘肃省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7.56年,比1990年增加近2年,每万人大学生数也由1990年的15人上升至2003年的67人。2000年每万人拥有大专及以上受教育程度的人口为267人,比1990年增加了157人。但是上述指标与全国水平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并且省内地区、性别、民族、城乡间的人口素质也存在很大差异。2000年,全省大专及以上教育程度人数为67.24万人,每万人拥有267人,与全国相比,差距为94人,比1990年增加了62人。2003年,甘肃省在科研机构从事科研活动的人员达1.5万人,居全国第14位,平均每万人拥有科技人员27人,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5.人口性别比变化。
甘肃省在全国属于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的省份,但是偏高幅度较小。出生人口性别比(1%人口抽样调查)在1982年、1990年、1995年和2000年分别为105.46、111.73、110.15和116.28。自第三次人口普查以来,人口出生性别比呈逐年攀升之势,第四次人口普查开始,人口出生性别比已经超出107:100的临界点,处于偏高状态。从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孩次差异看,一孩性别基本正常,二孩和多孩性别比偏高,如2004年,一孩为103.02,二孩为115.61,多孩为178.13。从民族差异看,2000年五普数据显示,汉族为116.55,回族为113.27,藏族为109.09。从区域看,200年全省最高的是张掖市132.31,最低的是天水市105.48,2004年最高的是定西市110.83,最低的是嘉峪关市101.29。从县区来看,2002年最高的是卓尼县118.07,最低的是阿克塞县69.12。调查揭示,甘肃省的育龄妇女的生育意愿对生育行为发生深刻影响,育龄妇女有明显的男孩偏好,其生育意愿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因素、技术因素的影响。育龄妇女对性别比的干预有两途径——出生的性别选择、出生的漏报瞒报,两种途径具有不同的人口学后果,出生漏报瞒报掩盖了出生数量的一定失控,性别选择则导致真正的出生性别比失调。
6.人口老龄化变化。
目前,甘肃省人口年龄结构类型尚属成年型,人口年龄结构将由成年型向老年型转化,且这一转化过程将于2010年度之前完成。步入老龄社会后,除个别年份外,甘肃省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仍将持续深入。预测老龄人口变化系数的情况是:老龄化的初期(约2010年至2026年间),人口老化的速度将较为缓慢;其后一直到2040年左右,老化速度将加快,老龄化的程度将进一步加深。2041年以后,老龄化的程度大体上将不再加深,至2050年,老年人口系数将达到20%以上。其中,按照中方案预测,2010年和2020年不同年龄组人口变化情况是:老年人口系数分别为7.84%和10.63%,老化指数分别为40.56%和51.23%,年龄中位数分别为34.03和35.40,50岁以上人口所占比重分别为21.71%和30.97%,老年人口比重分别为7.84%和10.63%,负担老年人口系数分别为10.77%和15.50%。
7.少数民族人口变化。
甘肃共有45个民族成分。2000年,少数民族人口219.92万人,占总人口的8.75%。人口在千人以上的少数民族有16个,其中回族、藏族、东乡族人口在40万以上。东乡族、裕固族和保安族为甘肃地方特有的少数民族。各少数民族人口数量以回族最多,2000年为118.49万人,占53.89%;东乡族次之,45.16万人,占20.55%;藏族44.32万人,占20.15%。其他民族人口的数量较少,如裕固族只有1.30万人,占0.59%。甘肃省各少数民族人口数量都有增长且增长速度快于汉族。2000年较1990年汉族人口数量增长幅度为11.76%,少数民族人口数量增长幅度为18.40%,较汉族大6.64个百分点。各民族的增幅则差异很大。第四次人口普查以来,甘肃省千人以上的少数民族由10个增加为16个。少数民族人口成分由44个增加到54个。有些少数民族人口10年间呈10倍以上增长,如彝族、布依族、傈僳族、佤族、毛南族、塔吉克族、塔塔尔族、门巴族等。甘肃省特有民族东乡、保安人口增幅都达40%以上,哈萨克族和锡伯族呈负增长。
8.贫困人口变化。
(1)甘肃城市低保人员。截至2003年底,甘肃省城市低保人员合计有569710万人。其中“三无”对象29814人,失业人员90036人,下岗人员127385人,其他低保人员322475人。2004年全省的社会救济和被保障对象共有81.7327万人,覆盖率为56%,投入资金10737.31万元。城镇登记失业率3.4%,有9.53万人。(2)甘肃农村贫困人口。截至2004年底,全省共有68个贫困县,其中43个是重点县。全省68个扶贫县的贫困人口为195.22万人,其中,43个重点县贫困人口为159.59万人。68个扶贫县人均收入1679.82元,其中,43个重点县人均收入1409.89元。甘肃省的农村低收入人口在2000年为559.97万人,到2004年降低到397.95万人,减少了28.93%。其中,68个贫困县的低收入人口在2000年为541.98万人,到2004年降低到386.4万人,降低了28.7%。43个重点贫困县的低收入人口2000年为436.37万人,到了2004年降低到316.6万人,降低了27.43%。
(三)正视人口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
1.稳定低生育水平的难度很大。
今后一个时期全省人口总量还将持续增加,全省人口高峰期出现在2039年前后,总人口将达到3100万人左右。受人口年龄结构、特别是育龄妇女的影响,2003年至2013年甘肃省将进入新一轮人口出生高峰期。生育旺盛期已婚育龄妇女从2002年的16.5万人逐步增加到2010年的26.5万人,平均每年递增1.5万人左右。考虑到年龄结构和计划生育政策微调的影响,在“十一五”规划期间,甘肃省符合政策出生人数每年将递增0.8万~1.7万人,年人口出生率和自增率将因结构性因素和政策性因素回升0.5个千分点~0.8个千分点,人口出生率将由目前的12.5‰上升到16‰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将从目前的6‰上升到8‰~10‰,总人口将以每年20万人左右的速度增长。因此,控制人口增长的任务十分繁重,甘肃省的人口安全隐患尚未消除,人口发展仍然缺乏可靠的制度和环境保障。
2.人口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协调现象仍然严重。
课题组在做了大量的分析后认为,在今后一个比较长的时期内甘肃省的人口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仍然紧张。这反映在以下几方面:城镇人口增长由于人口的自然增长和人口转移而表现得比较迅速,而城镇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相对会有滞后的可能;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和边远地区的农村农民收入增长有限,但人口增长仍然有提高的可能,这就对这些地区的人均经济容量增加形成压力;河西走廊和有些经济发展比较快的地带的人口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比较容易协调,而在其他有些地区则难以完全协调起来;由于甘肃省各个地区的人均经济资源的占有量有很大的差异,所以总是表现出人口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状态,这个局面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也难以改变。因此,要真正做到人口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状态,还需要做很多的工作。另外,在今后甘肃省的人口发展中由于各种原因,人口老龄化会加剧,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需要政府增加许多投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和覆盖率尚需提高,人口流动和转移引起的社会问题会更多,教育、卫生、医疗、体育、科技的发展等都会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3.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进一步加大。
课题组依据人口承载计算标准和2003年全省各地区人均粮食、副食占有量等指标,计算得到甘肃省各地区按人均年占有粮食和人均年占有副食,分别在温饱型、宽裕型、小康型生活条件下的全省各地区最大人口承载数量。综合估计结果是:在小康型生活条件下,按人均占有粮400公斤计算,2003年甘肃全省总体人口超载104.3万人。从人口对经济的压力看,若以全国人口压力为1.00,甘肃人口压力为1.81。这种情况说明,甘肃省的人口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比较紧张,人口安全问题是客观存在的。许多研究证明,人口增量消减经济发展的增量,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面临较大的人口问题挑战。要完成甘肃省既定的小康目标和发展速度,必须保持9%的经济发展速度,总人口就必须控制在2710万人左右。课题组还从人口发展与资源、人口发展与能源、人口发展与资源、人口发展与水资源、人口发展与环境、人口发展与土地等多个角度分析了影响人口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在这些因素上都不同程度地表现出紧张的态势,生态脆弱地区难以承受现有的人口压力,人居环境改善难度大。
4.人口素质相对较低的问题仍然比较严重。
2003年全省15岁以上文盲、半文盲人口占总人口的20.33%,文盲率居全国第三位;2000年全省每10万人中拥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为2665人,比全国平均水平低946人;每万人拥有的高层次人才存量由1995年的第18位降至2000年的第28位,高层次人才的相对优势迅速消失。劳动力人口数量大,素质低,缺乏人才竞争优势,很难形成高质量的人力资源。人口健康状况较差,全省每年出生缺陷约6000人,出生缺陷发生率16.40‰,再加上后天陆续出现的残疾儿童,全省出生缺陷发生率在50‰以上,每年新增出生缺陷儿约在1.5万人左右,因此也将这些家庭拖入贫困,从而每年生产6万左右的新增贫困人口。边远山区农村,因水质污染、地方病等造成的精神障碍、弱智、痴呆傻出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5.人口结构问题直接影响到构建和谐社会。
在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条件下人口老龄化的到来,使我们面临“未富先老”的问题。全省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2005年为6.66%,到2010年将达到7.84%,人口年龄结构从“成年型”转为“老年型”,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福利养老增长,对经济基础的压力剧增。2005年上半年计划生育报表统计,全省总出生性别比为110.8,二孩出生性别比为118.24。出生人口性别比特别是二孩以上出生性别比失调,潜存着人口安全和社会稳定隐患。农村地区生产力水平低下,养老保障制度还未建立,男女性别优势差异明显,群众想生男孩的意愿和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在短时间内很难有较大改变,解决人口出生性别比失衡问题将是一个艰难过程。
6.就业和消除贫困人口的任务仍然很艰巨。
目前甘肃省的人口与就业矛盾突出。2003年甘肃省城镇登记失业人口3.8万人,失业率4.4%。2005年至2010年全省劳动适龄人口比重在70%以上,相对落后的经济发展,很难为劳动适龄人口提供充足的就业岗位,失业人口将继续增多。同时,随着经济发展和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大批农业劳动者离开农村进入城市,给城市住房、教育、交通、卫生等公共基础设施和就业造成更大压力。根据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统计和分析,2001年甘肃省的城镇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有10231人,到2004年增加到81177人,3年增长了近7倍,增长速度是非常惊人的。失业金2001年为2152万元,2004年为11361万元,2004年比2001年增长了4倍多。2003年,甘肃省城市低保人员合计有569710万人,其中“三无”对象29814人,失业人员90036人,下岗人员127385人,其他低保人员322475人。到2004年底,全省还有560多万贫困人口。其中绝对贫困人1:1近160万人,这些贫困人口居住生存条件相对更为恶劣,人口总体素质也相对更低,扶贫难度更大,加之农村医疗保障滞后,脱贫后因病、因灾返贫率很高,同时贫困人口生育男孩意愿更为强烈,计划外生育比例较大,这将进一步加剧贫困。
7.人口发展和计划生育投入不足的问题在短期内难以全面解决。
计划生育事业投入不足,投入与控制人口的需求和落实计划生育政策性支出之间的差距较大;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有限,不能满足育龄群众不断增长的避孕节育和生殖健康的需求;群众生育意愿与生育政策之间还有明显差距,一些工作基础较差的地方抢生超生问题比较严重,控制计划外生育的难度仍然很大;工作条件和工作手段不能完全适应发展的要求,应用现代信息手段实现科学管理和综合决策的能力有待提高;部分地方党政领导对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视程度下降,综合治理人E1问题的工作机制不够健全。人口发展的服务水平普遍比较低。从公共服务发展水平看,2003年甘肃省每万人口小学在校学生数为1240人、每万人口初中在校学生数为502人、每千人口卫生机构床位数为2.36张,比相应的全国平均水平略高(1132人、387人、2.34张)。但是,每万人口科学家和工程师人数为5.82人,比全国平均水平(6.67人)略低;每个科学家和工程师科技经费内部支出为11.7万元、每千人口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数为1.15人,与全国平均水平(36.2万元、1.48人)相比,甘肃省还有较大差距。
(四)科学决策甘肃省人口发展战略的关注点
1.认识人口省情要以人均指标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