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以上部落首领的胞族血亲关系以及分工我们可以认为:岭国“以姓别为部,一姓又分为小部落……”岭国实际上是以嫡系血亲氏族部落为主体连带旁系近亲氏族部落构成的部落联盟;随着岭氏族的不断繁衍壮大,这个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部落组织已渐渐趋向共同化,向以地缘关系为纽带的“人们共同体”渐进;格萨尔登上王位后,已有了较为明确的政治分工,这意味着“格萨尔时代”虽处于氏族社会发展阶段,但已有阶级因素存在,只是尚未形成成熟的阶级社会,但仍处在亲族部落联盟阶段。
二、蒙古族的血缘部落时期
蒙古族是13世纪初成吉思汗在统一蒙古高原的过程中,以蒙古部落为主体,吸收和融合聚居于漠北地区诸森林狩猎部落和草原游牧部落而发展起来的新的民族共同体,主要分布在蒙古高原一带。在我国蒙古族主要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少数聚居或散居在新疆、辽宁、吉林、黑龙江、青海、甘肃、宁夏、河南、河北、北京等北方地区,西南地区的四川、云南等地也有少量的蒙古族居住。“蒙古”,是蒙古人的自称。其意为“永恒之火”。可以说蒙古族的分布几乎遍及全国各地。
蒙古族也与我国其他少数民族一样,在民族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变迁中也经历了血缘氏族、部落阶段。由于早期蒙古族氏族、部落的社会状况的史料较少,我们只能根据一些传说资料和《蒙古秘史》、《史集》等资料来分析。关于蒙古族部落母权制时代,在《蒙古秘史》中有较为完整的记载,如以母系计算血缘、同母异父者互为亲族、女人在社会上的地位、男女双方定亲后男孩到女方家居住等,均反映出蒙古族曾经历过母权制社会阶段。从现代蒙古语中我们也可以找到这种痕迹,比如蒙古语称女婿为“库儿坚”(意思是送走)。传说中蒙古族的男祖先可从成吉思汗上溯到2000年前的捏古斯和乞颜。捏古斯和乞颜很可能是远古时期两个氏族的名称。他们在额儿古涅一昆生息繁衍400年,从原氏族群体中分出70分支——斡巴黑(氏族),每一斡巴黑均有一定的名称,此后又一分再分,产生出为数众多的斡巴黑。同一个父系祖先的若干个斡巴黑称为“牙孙”(意为同骨)。
我们认为,蒙古族部落时期的史料虽然较少,其中记载的蒙古族氏族、部落基本上已到了父系氏族社会时期,但仍保留有母系氏族制的浓厚烙印。《元朝秘史》开宗明义就记述了关于苍狼、白鹿的传说故事,苍狼白鹿“相配了,同渡过腾吉思名字的水,来到于斡难名字的河源头,不儿罕名字的山前住着”。“……其长名孛儿帖赤那(意为苍狼)”一般看做是成吉思汗的二十二世祖。这不过是按父系制推断的结果,至少他的妻子“白鹿”豁埃马阑勒应是母系氏族集团的代表。特别是孛儿帖赤那以后第九世孛儿只吉歹的妻子“忙豁勒真”确为女子姓氏,加之到阿兰豁阿时她无夫而孕的故事和汉族有娥氏吞玄鸟卵、姜原履大人迹的故事如出一辙。传说她夫死后又生三子,即成吉思汗一系奉为始祖的孛端察儿及其二兄。说他们“显然是天的儿子,不可比做凡人,久后他每做帝王呵,那时才知道也者”。上述记载说明了阿兰豁阿在部落中如此受敬重,显然是母系氏族制观念的反映,所以,至少当时尚有母系氏族制残余。当然,这种苍狼白鹿相配的传说,显然是以狼、鹿为图腾的两个互为婚配的氏族已经出现的反映,这是无疑的。根据8世纪中叶以狼、鹿为图腾命名的氏族男女相配的传说看,当时已进入了氏族族外婚时代,虽难免尚有群婚残余,但按恩格斯的看法,这种“氏族制部落一定要优于落后部落”,因为“氏族制度在绝大多数场合,大概是从‘普那路亚’家庭中直接发生的……澳大利亚有氏族,但他们还没有‘普那路亚’家庭,而只是粗野的群婚形式”。
蒙古文献所记载的传说故事与汉文史籍中记载的有相当大的出人。蒙古之名最初见于唐代汉文史籍,称蒙古族的祖先“蒙古室韦”为室韦诸部之一,居望建河,即额尔古纳河下游南岸,是室韦部落联盟的一个组成部分。一是说唐代蒙古部落已是蒙古室韦诸部之一,而蒙兀室韦一般认为是部落联盟。二是居望建河,即额尔古纳河下游南岸。我们认为,《唐书·室韦传》中说的是室韦各部的情况,我们不能根据它是蒙兀室韦诸部之一,便认为它的发展程度与室韦诸部相同。而当时的蒙古部落所居住的额尔古纳河下游依山傍水,只是为他们捕鱼打猎的生活提供了方便的自然条件而已。在突厥文史料中,称室韦为“达怛”(鞑靼)。公元732年在斡尔浑河右岸建立的《阙特勤碑》文中,记有三十姓达怛。突厥人用这一名字称呼所有的室韦部落。后来,达怛又成为蒙古诸部的总称。因为“他们在远古的大部分时间内,就[已经]是大部分[蒙古]部落和地区的征服者和统治者,[以其]伟大、强盛和充分受尊敬[而出类拔萃]”。“由于[他们]极其伟大和受尊敬的地位,其他突厥部落,尽管种类和名称各不相同,也逐渐以他们的名字著称,全都被称为塔塔儿[鞑靼]。”成吉思汗时,“达怛”一名逐渐被“蒙古”所代替。
由于蒙古族是以蒙古部落为主体而兴起的民族共同体,“由于成吉思汗及其宗族的兴衰,由于他们是蒙古人,于是各有某种名字和专称的[各种]突厥部落,如札刺亦儿、塔塔儿、斡亦刺惕、沽古惕、客列易惕、乃蛮、唐兀惕等,为了自我吹嘘起见,都自称为蒙古人,尽管在古代他们并不承认这个名字”。因此,我们有必要将当时分布在蒙古高原的各部落的情况作一必要的介绍。
第一,蒙古语系诸部。蒙古部:最初只是一个包括捏古斯和乞颜两个氏族的小部落,生息繁衍在额尔古纳河以南的山林地区。到公元8世纪后半叶,以孛儿帖赤那为首的若干个部西迁到克鲁伦河、斡难河、土拉河的发源地——不儿罕合刺敦山一带居住。据《蒙古秘史》记载,从孛儿帖赤那到朵本蔑儿干共12代,他们自称乞牙惕氏(乞颜的复数)。在阿兰豁阿时,又创立尼伦蒙古。到10一12世纪,蒙古部已发展成为一个拥有尼伦蒙古近30个部落,迭儿列斤部18个部落的较为强大的部落联盟体系。依照血统,成吉思汗应是乞牙惕氏人,其祖辈是该氏族的族长,所以,自成吉思汗开始,乞牙惕氏就以高贵和伟大而闻名于世,并凌驾于其他各部之上,成为部落的领导阶层。
札剌亦儿部:据《史集》载,该部原居住在克鲁伦河流域,“这个部落过去人数众多;它的各分支都有异密[蒙语‘那颜’]和首长”。“这个札剌亦儿部落包括10个大支,其中每一支分别成为一个人数众多的部落”,共70个古列延(蒙语意为“圈子”或“营”),每个古列延有1000帐幕。
塔塔儿部:该部系东胡族,与蒙古同源。“他们的名称自古以来即闻名于世。从他们分出了许多分支。该部落有7万户。”12世纪时居住在贝尔湖畔,共有9个部落。其中秃秃黑里兀惕是统治部落。在公元735年《毗伽可汗碑》文中,记有九姓达怛,九姓达怛即指辽、金的九部达怛或九部塔塔儿,他们的祖先是九部北室韦。长期保持着松散的部落联盟。
篾儿乞惕部:该部为辽代阻卜诸部落之一,故称“梅里急”。整个部落分为兀都亦惕、兀洼思、合阿惕三部,史称“三种篾儿乞惕”。这三个部又各分为若干分支。篾儿乞惕人的驻牧地在色楞格河中游,斡儿浑河下游地区,每个部均有固定的游牧地段和首领。三部以兀都亦惕为核心,形成部落联盟,其首领号称“别乞”。部落内部有人数众多、善于作战的军队。主要从事牧业生产,还有农业,已有定居的村落。
12世纪中叶,篾儿乞惕人已经建立了具有国家性质的部落联盟组织,并将军队组织分成左、中、右三个翼。
斡亦剌惕部:该部是森林部(亦即“林木中百姓”)中人数最多的一个部落。它分为若干分支,各分支均有自己的名称,“斡亦刺惕”是互不统属的许多部落的总称,他们居住在八河地区。
巴儿忽、豁里、秃刺思、秃马惕四部,被称作巴儿忽惕部。在巴儿忽真·脱窟木地区还居住着不刺合臣部、客列木臣部;在谦河流域居住着兀剌兀惕、帖良古惕、客思的迷等“森林中部落”。“这些部落类似于蒙古人;他们以熟悉蒙古药剂,用蒙古方法很好地治病闻名于世。”
第二,突厥语系诸部。克烈亦惕部属突厥语系部落。“在西者日康居,在东者日克烈亦。”他们最初居住在谦州,即叶尼塞河上游谦河流域。9世纪中叶,南迁到斡儿浑河、土拉河及哈刺和林一带。东接蒙古,西接乃蛮,北邻篾儿乞惕,南接沙漠,其风俗、语言与蒙古人颇相近。11世纪初,人口已达20万,信景教。13世纪以前,克烈亦惕分为只儿斤、董合亦惕、撒合亦惕、阿勒巴惕等五部。在辽代、克烈亦惕部是阻卜诸部落之一。11世纪末到13世纪初,克烈亦惕曾是漠北的强国,四邻各部均受其统治,可汗被称作“古儿汗”(即大汗)。王汗时代,是克烈亦惕汗国的强盛时期。他将自己的辖地划分为军政合一的左、右两翼。王汗的后裔就是蒙古的土尔扈特部。
乃蛮部:是当时蒙古草原上文化水平比较高的一个部落。12世纪时,乃蛮人已经使用文字(畏吾儿文)和印章,信仰景教。“乃蛮”一名之出现应早于9世纪。12世纪时,乃蛮人生活在阿尔泰山、哈剌和林、阿雷·昔剌思山、阔阔也儿的石山一带以及也儿的石河流域,以游牧为生。11世纪末12世纪初,乃蛮人建立乃蛮国。到12世纪初,血缘氏族制已经解体,形成了地域性组织,其君主被称作“古失鲁克汗”或“不亦鲁黑汗”(蒙语强大之意)。12世纪中叶,国土扩展到东接克烈亦惕与篾儿乞惕,北接斡亦刺,西接合儿鲁,西南接畏吾儿,南与西夏、汪古部隔沙漠相望,被视为“国大民众”之国。
汪古部:在《元史》中称为“白达达”,属突厥语族,全部落有4千户,信奉景教,自唐末迁居阴山附近。汪古部与乃蛮部之间为姻亲关系。
为了进一步研究蒙古族血缘部落时期的发展情况,我们从上述众多的部落中选择蒙古部落为我们的研究对象,论述其血缘部落发展历程。
据《唐书·室韦传》载,室韦人唐代时已学会驯养动物,“畜宜犬豕,豢养而啖之”,且已知经营原始型农业,“剡木为犁”,“田获甚褊”。而蒙古人则无法相比。据胡峤《陷虏记》记载,“契丹东北至榱劫子(指蒙古人)。其人髦首,披布为衣,不鞍而骑,大弓长箭,尤善射,遇人辄杀而生食其肉。”虽然,食人肉或有些夸张,但看来蒙古部落的生产水平还以狩猎为主,食物还不足。《元朝秘史》称:朵奔篾儿干将得[白兀良哈人]的鹿肉驮着回去,路间遇着一个穷乏的人,引着一个儿子行来……其人说:“我是马阿里黑伯牙兀歹人氏。我而今穷乏;你那鹿肉将与我,我把这儿子与你去。”朵奔篾儿干将鹿的一条后腿的肉给了他,将那人的儿子换去家做使唤的了。
朵奔篾儿干有一次往脱豁察温都儿山打捕野兽,“于树林内遇兀良哈部落的人,在那里将杀了一个三岁鹿的肋扇肚脏烧着。朵奔篾儿干问他索肉。兀良哈的人将这鹿取下头皮肺子自要了,其余的肉都与了朵奔篾几干”。
由此可见,在当时生产力很低的情况下,打猎无法保证生活必需的食物来源,朵奔篾儿干不得不向兀良哈人索取鹿肉了。
阿阑之父豁里秃马惕部落的豁里剌儿台说他“为豁里秃马敦地面貂鼠、青鼠野物,被自火里禁约,不得打捕的上头烦恼了,听得不儿罕山野物广大,全家起来投奔不儿罕山的主人各哂赤伯颜(哂赤为兀良孩部人),因此做了豁里剌儿姓”。这里不仅再一次提到了兀良哈人,而提到火鲁剌思人和非蒙古部的豁里秃马惕人,明确地表明他们都是至少主要以捕野兽为生。同时,这一段资料还告诉我们,当时似已有明确划分,但又不是严格固定的氏族或部落的狩猎区域。
关于此时蒙古部落活动的地域,我们认为汉文记载的额尔古纳河流域较为可信,且有契丹在东北、又遇到蒙古人等史实。而且蒙古人多是在河之南岸山野森林中从事狩猎的为多。我们同意即使到孛儿帖赤那时开始离开蒙古发祥地,“恐怕最多只能徘徊于额尔古纳河上游一带”。然后经过漫长逐渐的迁徙,才能逐渐到达三河之源。因为10世纪以前,蒙古人处于室韦各部包围之中,大漠南北又处于突厥系各族控制之中。10世纪初,契丹击溃了室韦、靺鞨等族,此时蒙古人有可能乘机向外流动。据《元史译文证补》载,到成吉思汗十一世祖朵奔篾儿干时,“朵奔巴延,居斡难、克鲁伦、土拉三河发源之地不儿罕哈勒敦山”。这“三河源头,祖宗实兴”之地,就有一定可能性了。也有学者认为其西支是在11世纪后期海都时代才到达三河源头的。
蒙古部落到达三河之源后,游牧经济有了发展,因为这里“有丰盛的草和[气候]良好的草原”。这样“从事狩猎的古代布里亚特狩猎民也知道使用马”。且“宰羊为粮”,“牧而庖者以羊为常”。“马是蒙古人的交通工具,用于战争与围猎,并赖以供给马乳;蒙古人吃马的肉,用它的皮和毛,这一切不待说完全和现代游牧民一样。”当蒙古部落有了马群后,说明这一时期已经开始向游牧生活逐渐过渡,因为马既是生产资料,又是生活资料,也是游牧、狩猎和作战时必备之乘骑。从此,按血缘关系组成的尼伦蒙古部落和迭儿列斤(勒)蒙古部落成了名副其实的草原游牧部落了。但他们并没有抛弃狩猎活动,因为狩猎不但可以补充食物来源,而且可以当作战斗锻炼。
尼伦蒙古意思是“出身纯洁”的蒙古人,正说明受“神光”而孕的阿阑豁阿地位很高。如前所述,是母系氏族时期的反映,尼伦部是由朵奔篾儿干妻阿阑豁阿的三个儿子不忽合塔吉、不合秃撒勒只和孛端察儿的后代及成吉思汗三世祖合不勒汗兄弟各氏族组成。它包括合塔斤、撒勒只兀埸、泰亦赤兀埸等诸多氏族和部落。尼伦蒙古一般是出部落首领的,在蒙古人中地位较高。而迭儿列斤蒙古,意谓“一般蒙古人”。是指源自曾遁入额尔古纳河山林的捏古思和乞牙惕两部落残余。
到了莫孥伦时期,蒙古人已经由狩猎人转化为草原牧人了。根据传说,他们在克鲁伦河中游北岸有了自己的固定的牧地,与驻牧在克鲁伦河上游的札剌儿人相邻。他们是“畜牧饶富”,“牲畜遍野”。莫孥伦时期应该说已经是母系残余时期了。
据《元史译文证补》记载,当时札剌儿部“以车为阑,每一千车为一库伦,共有库伦七十,常恃其众,为乞得战争”。这里的所谓“车”或亦作“户”。说明这是一个人数相当众多的强大的部落或者部落联盟。
到了海都时期,由于财富的增加和防卫的需要,部落联盟这种组织形式在蒙古人中初次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