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武侠萧呵行
31770800000001

第1章 日头几度暖

永淳二年,襄州境内,太和山上。

道教此时正值鼎盛之势,因此山上的一座小道观倒也香火旺盛,香客往来不绝。

黄梅时节,雾气将散未散,和着燃香带来的烟气,远看着眼,太和山隐于云雾之间,似极了仙境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道观里的一棵大榕树底下,一个十二三岁的少年正拿着本古籍摇头晃脑地吟诵着,少年眉清目秀,穿着灰色的道袍,头发用木制的发髫随便挽了一个结。

身旁软腻的泥土插着两把剑,一把用沉香制成的木剑,细看之下剑柄处刻着几个小篆,看似女孩子清秀的笔迹,除此之外平淡无奇;另一把是铁制的,开锋处却生了锈,奇特的是铁剑剑柄不同于往常的剑柄,上面安放着黄口小儿巴掌大小的八卦罗盘,呈灰黄色。

少年念了一段经后,随手拔起泥土上的两把剑,挑,刺,劈,砍,看似随意的动作,木剑上沾有的泥土却似被水冲洗过一般,不着终迹;而铁剑上的八卦,随着少年身体的摆动,细微不可觉的流动着暗黄色的光芒。

少年约莫耍了半个时辰,天才微亮,云海翻腾间一束金光若隐若现。心底默默估摸了下时间,“卯时,该去洗漱了,香客此时估计摸索着上山啰。”少年把手上的两柄剑又插回了榕树底下的泥土上,迈着步子走向自己的房间。

小道观不大,左右两间房间,左一间少年的,右一间是少年师父的,道观前殿便是香客往来的地方,中殿是少年和师父吃饭所在,只有一张桌子和三两张凳子,周遭倒是开满了不知名的各种花草,后殿是少年平时读书写字的书阁,大榕树便是长在了书阁门前。

洗漱完毕后,少年走向师父的房间,敲了下门,没声响,料是师父还未起床,隔着房间鞠了个躬,背上挂着个小书箱,往山下走去。从山上到山脚一共一千三百六十四步,两刻钟时间不到便能到达山脚。

山脚处开了一间客店,香客歇脚乘凉早茶午饭都在那,生意倒是不错。客店的一个小锅炉旁边,一位豆蔻的小姑娘正捣鼓着一盅药粥,小姑娘眉目初开,唇红齿白,白嫩的肌肤被炉火蒸腾的红扑红扑的,鬓边几滴香汗不住地往下窜。

少年远远地看见小姑娘捣鼓的身影,如往常般忍不住高声呼道:“淇儿,粥煮好了没!”那名唤淇儿的小姑娘听到少年的声音,欢喜地应道:“好嘞好嘞,萧呵你来咯,马上就好啦!”红扑扑的小脸越发的娇红。平时经常往来的香客听到两小儿这般对话都不禁会心一笑。

“爹爹,你先招呼一下客人,我和萧呵先到院子里把粥给喝了。”淇儿小手捧着刚熬成的药粥,对着一旁在沏茶的中年人说道。“好的,赶紧去吧,别饿着了。”回话的中年人与淇儿相貌有三四分相似,想来淇儿的长相应是随了母亲,中年人看上去估摸才过而立之年,眼睛却似有一汪深潭,说不尽的沧桑感,中年人姓林,林悬济,是客店的老板,向来不苟言笑,唯有对着自己的女儿时才会出现宠溺的笑容。

林淇刚出生就患上一场大病,幸是林悬济年少时曾随一位老医师学了几年医术,又加上他天资聪颖,把老医师的衣钵继承的七七八八,才把林淇的命给救了下来,但淇儿自小身子虚弱,故其名淇,淇与芪音相同,“芪”为补药之长,是寄寓林淇能把身子养起来。林淇自小便随着父亲学医,此时已经能够独自为伤者上药,身子也因从小浸泡药浴而与常人无二。

李萧呵和林淇自小就认识,随着年龄的增长感情愈发的深厚。客店的院子里,两人肩并肩坐在一起,津津有味地喝着林淇熬得药粥。“萧呵,你前几天给我带的书我已经看完了,今天有带新书来吗?”林淇咽下了一口粥,红扑扑的腮帮子鼓了起来,扑闪着眼睛盯着李萧呵问道。

“嗯嗯,带了,我这就拿给你看。”李萧呵急忙放下手中的碗,从山上背下来的小书箱拿出几本古籍来。随手摊开一本古籍,指着上面用毛笔标注着的地方道:“淇儿,这些书我都看完了,也都做了标记,你看起来的时候觉着无聊就看看我写的笔记,想起我时便会变得有趣些。”

扑哧一声,林淇不禁笑出声来,“呆子,臭不要脸的,谁会想你。哼,不要理你了。”说完别过头来,但嘴角却偷偷地上扬起来,小脸似熟透了的苹果,嫩的能滴出水来。李萧呵憨憨地摸了摸后脑勺,也跟着笑了起来。

此时阳光正好扑在两人小脸上,一扫梅雨时节清晨的湿气。半响后,李萧呵起身道:“淇儿,我得上山去了,师父现在估计起床了,得把早点给他老人家送过去。”

林淇伸了下腰,弯起了眼睛笑道:“嗯,快去吧,可别饿着老师他老人家了,晚上我再上山去找你。”说完觉着有些不妥,小脸又刷地红了,连忙加了句,“和爹爹一起。”

“嗯,好,那我先上山了。”李萧呵说完,把林淇事先装在篮子的药粥提了起来,往山上方向迈去。

“一步,两步,四步,四百八十步……”李萧呵一边提着篮子一边数着山路的台阶。只觉这上山确比下山要费劲的多,下山时急不可耐,上山时却迈不开脚,脑里浮现林淇宜嗔宜喜的笑脸,旋即想起前些次和林淇一起上山时,他数着一共迈一千三百六十四步,而林淇却说是一千三百六十三步,问起师父来,师父却说是一千三百六十五步,愈发的不解。师父道或许再过些年自己便能自行领悟到个中原因。

好在是少年心性,两人很容易便把疑惑抛诸脑后。但每次上下山李萧呵都要认真数一次,想到林淇自始至终地认为他比她多算了一步而娇嗔他是个呆子的时候,脚下的步伐也变得轻快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