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从亚洲腹地到欧洲
3176300000038

第38章 蒙古帝国与丝路西段(1)

一、三次西征与亚欧大帝国的建立

蒙古族,唐代称“蒙兀室韦”,居黑龙江上游至贝加尔湖一带。后世贡辽金。至公元1204年,已并草原游牧世界之各部,包括塔塔儿、蔑儿乞、斡亦剌、克烈、乃蛮等部。公元1206年,各部酋长在斡难河畔(黑龙江上游鄂嫩河)召开“库里尔台”(部落首领会议),推举铁木真为大汗,上尊号“成吉思”(“成”意为势力强固,“吉思”意为多数),形成统一的蒙古国家,领土东自黑龙江,西至阿尔泰,踞大漠南北。此后,在成吉思汗带领下开始了大规模的远征。蒙古铁骑兵锋所指两个方向:一方面南下图金谋宋,夺取中原政权,后来均得以实现,如公元1227年灭西夏,公元1234年灭金,公元1279年灭南宋,再次实现中国的大统一;在南下的同时,另一方面是向西扩张,公元13世纪上半叶,蒙古大军三次西征。在第三代大汗蒙哥战死之前,两个方面的进攻一直在交错进行。

第一次,成吉思汗西征(公元1218—1223年)。 此前成吉思汗先收抚畏吾儿,占天山以南今新疆大部地区;又抚葛逻禄,收楚河以东之地;公元1218年灭西辽国,追杀屈出律于塔什库尔干山谷中,尽收葱岭南北至锡尔河畔原西辽故土;遂与花剌子模接壤。公元1218年,成吉思汗派遣450名******商人和驮着大批货物的驼队赴河中,希冀与花剌子模建立商贸关系,但在其边城讹答剌(今锡尔河右岸的阿雷西)反遭守将杀人越货。公元1219年成吉思汗率四子(长子术赤,次子察合台,三子窝阔台,四子拖雷)及大军从和林出发,沿草原丝路,经额尔齐斯河流域,来到讹答剌城下。然后兵分四路:察合台、窝阔台率部攻占讹答剌城,渡锡尔河,直逼撒马尔罕;术赤率“右手军”沿锡尔河扫荡西北诸城,先后占领昔格纳黑、八儿真、毡的、养吉干;[伊朗]志费尼著:《世界征服者史》有关第一次西征章节,何高济译,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5年。 第三路号称“左手军”,由那颜、托海诸将率领扫荡东南诸诚,先后占领别纳客忒(今塔什干南)、忽毡(今苦盏)等;成吉思汗和拖雷率主力攻取不花剌(今布哈拉),以绝其援兵和新旧两部之交通。一、二、三路连克数城后合攻阿姆河西岸诸城,破其旧都玉龙杰赤(今乌尔根奇),放水灌城,杀戮甚众,夷城种麦。四路再合,于公元1220年攻陷其新都河中重镇撒马尔罕。花剌子模国苏丹摩柯末(阿拉义丁·穆罕默德)和王子扎兰丁早已弃城西逃。成吉思汗遣先锋速不台、哲别率军追击摩柯末,自己与拖雷率主力追击扎兰丁。

速不台、哲别部强渡阿姆河,经马鲁(今马雷)、你沙不儿(今内沙布尔),沿丝路西段“伊朗北道”追至里海。摩柯末躲于里海小岛忧惧而死。然速不台、哲别部并未返回,而是沿里海西岸今阿塞拜疆、格鲁吉亚北上,经打耳班隘口越过高加索山脉,进入东欧钦察草原。公元1223年5月,在亚速海喀拉喀河畔,蒙古军队战败以基辅大公为首的俄罗斯诸王公、突厥钦察部和阿兰人联军8万余人,深入第聂伯河流域和克里米亚地区。但二将不复西进,回师伏尔加河流域进入术赤领地,与大军会合。[波斯]拉施德著:《史集》 第1卷第2分册,余大均等译,商务印书馆,1992年,第287—299页,第311—315页。

成吉思汗、拖雷部在马鲁、你沙不儿等地扩大战果,当扎兰丁从呼罗珊逃往加兹尼继续领导救亡运动时,蒙古军队又攻略巴里黑、塔里寒、哥疾宁(今加兹尼),追扎兰丁至印度河。当扎兰丁逃过河去投印度德里苏丹国的图格鲁克王朝后,公元1224年6月蒙古大军顺原路返回。

此次西征蒙古军前锋深入甚远,但巩固占领的地区仅为花剌子模故地。如格列科夫等人所言:成吉思汗深知其地的富裕和在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地位,于是便将河中、呼罗珊直接置于自己的管辖之下。[苏联]格列科夫、雅库博夫斯基著:《金帐汗国兴衰史》,商务印书馆,1985年,第46—47页。

第二次,拔都西征(公元1235—1244年)。 公元1227年成吉思汗在围攻西夏都城兴庆(今银川)时病死军营,两年后三子窝阔台继任大汗。他在征服高丽和灭金的同时,公元1235年派拔都(术赤子)率诸王子西征。蒙古大军自和林出发,沿草原丝路直西面对欧洲。他们先沿鄂毕河上游出阿尔泰山西,行至乌拉尔山东南水草丰茂之地且牧且进,驻师伏尔加河流域;平定钦察诸部后,沿顿河直趋北入俄罗斯,先后破里赞亚、特维尔、莫斯科、弗拉基米尔诸城,公元1238年冬至北俄诺夫哥罗德城止兵,后回军顿河下游牧马。次年入南俄平原,连克数城,于公元1240年攻陷基辅城。俄罗斯全境被征服后,拔都又兵分三路继续西进:北路贝达尔、海都部进入波兰,大败波、德、条顿骑士团联军,南下匈牙利;中路拔都亲率主力,越喀尔巴阡山进入匈牙利,攻陷其都佩斯;南路速不台、合丹部取道罗马尼亚的摩尔多瓦地区,连克鲁丹(克鲁日—纳波卡)等数城,亦入匈牙利。三军由匈牙利合兵西进奥地利,战至距维也纳城仅30里之遥。先头部队为追击匈牙利王拜拉二世,曾分兵南下至意大利威尼斯附近,又沿亚得里亚海岸追击,匈牙利王躲入海岛。时窝阔大汗死讯传至大营,公元1242年拔都班师东返,途中听说贵由(窝阔台长子)已登上大汗位,遂驻伏尔加河下游之萨莱城,建金帐汗国。该汗国统治着额尔齐斯河下游以西,锡尔河、咸海、里海以北的康里草原、钦察草原和黑海以北的俄罗斯平原。

第三次,旭烈兀西征(公元1253—1259年)。 贵由大汗继位仅三年即殂,在拔都干预下,大汗位由窝阔台系转入拖雷系,公元1251年拖雷长子蒙哥继承了大汗位。他在灭大理、吐蕃,降伏交阯(越南北部)的基础上,于公元1253年命其弟旭烈兀为统帅,沙马那颜、怯的不花和汉将郭侃辅佐,沿绿洲丝路西征。大军先至阿力麻里,再至河中撒马尔罕,然后经呼罗珊,沿“伊朗北道”进攻******教伊思马因神秘派所建木剌夷王国。该国在里海南的厄尔布尔士山中构筑城堡,统治着波斯大半地区。郭侃率军攻下128堡,破其兵5万,波斯全境30余国闻风降服。蒙古大军西下两河平原,公元1258年打败布韦希王朝,攻入巴格达。末代哈里发穆斯塔辛被杀,阿拔斯王朝正式灭亡。蒙军主力继续西进攻入叙利亚,收塞浦路斯岛,扫荡小亚细亚;并分军一支进伐天房诸地,收阿拉伯半岛;后又收设拉子、克尔曼等伊朗高原南部地区。旭烈兀原想从叙利亚南下穿西奈地狭,进攻埃及的马木路克王朝,适逢蒙哥大汗战死合州(今重庆合川),讣告传至军营,遂命怯的不花镇守叙利亚,自率大军东返,途中听说忽必烈已继承汗位,便驻伊朗高原西北之大不里士城,后受命建伊利汗国。该汗国统治着高加索和里海以南、东自阿姆河、西至幼发拉底河、南到波斯湾,包括两河流域到伊朗高原的广大地区。公元1260年,埃及马木路克苏丹巴贝尔斯率12万大军与怯的不花的叙利亚镇守军大战于大马士革以南阿因扎鲁特地区,蒙古军大败,故非洲未染。

蒙古三次西征和在中国周边的用兵使亚欧浑然为一体,无此疆彼界之分,建立起世界历史上空前的大帝国。东起太平洋,西至波罗的海、多瑙河和地中海一线,北至北冰洋,南临印度洋,使亚洲文明与欧洲文明连成一片。

二、 亚欧内陆交通的扩展

从东西交通的角度讲,蒙古三次西征再次打通了亚欧陆海通道,当时三条丝路皆可直达欧洲:一条为北方草原丝路;一条为海上丝路;另一条则是过中亚、经伊朗、到地中海域的绿洲丝绸之路。“从大汗国到西亚一带,只要一道金牌,便可如履康庄大道,到处无阻,中西交通因而大开。”向达著:《中西交通史》,上海中华书局,1924年,第43页。尤以恢复和延伸草原丝路、绿洲丝路最为突出。帝国交通网北穿俄罗斯,南贯波斯,西可达欧洲。因此说“条条大路通和林(后来是北京)”也不为过。

期间,帝国境内各族人民付出了辛勤劳动,广修路,筑桥梁,设驿站,扩商路,使蒙古时代邮驿制度逐步完备。元驿制分设“汉地邮驿”、“蒙古站赤”和“急递铺兵”。东北自黑龙江之奴儿干,北达叶尼塞河之吉尔吉思部落,西南达西藏,西至伊利汗国和钦察汗国皆有驿站,“于是四往来之使,止则有馆舍,顿则有供帐,饥渴则有饮食,而梯航毕达,海宇会同,元之天下,视前代所以为极盛”《元史·兵志·站赤下》。 。元时为开辟新路所做的努力,至少有以下史料可以说明:

史料一:李志常在《长春真人西游记》(卷上)谈到从阿尔泰山到天山赛里木湖一段路的修筑情况:“秋日,抵金山(阿尔泰山——笔者注,下同)东北。少驻,复南行。其山高大,深谷长坂,车不可行。三太子(窝阔台)出军,始辟其路。……西南行约二十里,忽有池,方圆二百里,雪峰环之,倒映池中,师名之曰天池(塞里木湖)。沿池正南下,右峰峦峭拔,松桦阴森,高逾百尺,自巅及麓,何啻万株。众流入峡,奔腾汹涌,曲折弯环,可六七十里。二太子(察合台)扈从西征,始凿石理道,刊木为四十八桥,桥可并车。”过此道方可入今乌鲁木齐到伊犁唯一通道果子沟,至当时之阿力麻里城。邱处机自金山至此,感慨万千,以诗纪其行云:“金山东畔阴山(天山)西,千岩万壑横深溪。溪边乱石当道卧,古今不许通轮蹄。前年行军二太子,修道架桥彻溪水(三太子修金山,二太子修阴山——原注)。今年吾道欲西行,车马喧阒复经此。”

史料二:在《蒙古秘史》卷十五,有一段窝阔台大汗与察合台的对话:“斡歌歹(窝阔台)皇帝说:‘我成吉思汗皇帝艰难创立国家,如今教百姓每安宁快活,休教他辛苦!’遂将合行之事,与兄察阿歹(察合台)处商议。……使臣往来,沿百姓处经过,事也迟了,百姓也生受;如今可教各千户每出人马,立定站赤。不是紧急事务,须要乘坐站马,不许沿百姓处经过。这几件事,因察乃孛勤合答儿对我提说:‘我想也可行,察合歹兄知者!’察合歹听了这话,都道‘是!’只依着这般行。再说:‘站赤一节,自我这里起,迎着你的站,教巴秃(拔都)自那里起,迎着我的站。’说将来了。”察合台所谓“自我这里起”即指从阿力麻里与中亚所立之驿站向北向东与窝阔台大汗的驿站相接;并让大汗指示拔都在欧洲设立的驿站“自那里起”东行至察合台领地与中亚驿站相接。可知当时驿路已横贯亚欧。

曾于公元1246年任阿姆河以西诸省长官阿儿浑秘书的波斯人志费尼也说:“他们的领土日广,重要事件时有发生,因此了解敌人的活动变得重要起来,而且把货物从西方运到东方,或从远东运到西方,也是必需的。为此,他们在国土上遍设驿站,给每所驿站的费用和供应作好安排,配给驿站一定数量的人和兽,以及食物、饮料等必需品。……在成吉思汗后期,他造成一片和平安定的环境,实现繁荣富强,道路安全,骚乱止息。因此,凡有利可图之地,那怕远在西极和东鄙,商人都向那里进发。”[伊朗]志费尼著:《世界征服者史》上册,何高济译,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34页、第90页。

公元1225年成吉思汗在第一次西征归来后,即在和林大封子弟,各王皆领有“兀鲁思”(领地)。随着第二、三次西征,逐步形成了蒙古四大汗国:钦察汗国(又称金帐汗国)、伊利汗国、窝阔台汗国和察合台汗国(参见所附地图Ⅻ—1:元与四汗国形势图)。

钦察汗国和伊利汗国的都城及基本属土一如前述;三子窝阔台先封乃蛮部故地,后据有钦察汗国以东广大草原地区,包括额尔齐斯河、额敏河流域和阿尔泰山东西的牧场,建窝阔台汗国,但至14世纪初元武宗(公元1308—1311年)时即并于元室;二

子察合台先封西辽故地,后据有窝阔台汗国以南今中亚、新疆大部地区,建察合台汗国,其北界为巴尔喀什湖,南至阿姆河,含葱岭东西广大地区。元朝建立以后,钦察汗国、伊利汗国和察合台汗国渐渐失去与大汗的隶属关系成为独立国家,但就在四大汗国时代依然维护着境内及与邻国的交通。如伊利汗国经旭烈兀、阿鲁浑,传至第三代合赞汗时(公元1295—1304年)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革,仅就维护交通而言:第一,促使商道北移。蒙古西征使巴格达遭受严重毁坏,加之,他们与埃及马木路克王朝在叙利亚的战争,使原来的“肥沃新月地区”商路北抬。这样,对伊朗西北及大不里士周围地区的发展十分有利。第二,蒙古人占据伊朗地区后之所以把统治基地设在阿塞拜疆,是因为这里为蒙古的生活方式提供了适宜的气候环境,并有大量优良牧地,伊利汗国首都大不里士周围地区直接受益。第三,合赞汗的有效保护。他在汗国内设置驿站,镇压盗匪,命令商道所经村庄分段包干,负责安全。具体来说,在全国各主要道路上每三段(约18公里)置一站,每站备健马15匹。使臣需持有金印牌符方许乘骑。各边境长官,则另给“黑符”,以便凭此急递军情紧急之书。韩儒林主编:《元朝史》下册,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400页。“诸算端(诸侯)、统将、蔑力克(州的长官)佩圆形大虎符,使者驰驿,则给以圆牌,上著‘官牌’字样,使命完成时即将牌子交还。”韩儒林主编:《元朝史》,下册,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401页。经过整顿以后,伊利汗国中的“蒙古人和游牧民得免于劳累,来往商人行路安全,城乡居民都能安然从事产业”。[波斯]拉施特著,余大钧、周建奇译:《史集》第3卷,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296页。 可见,伊利汗国驿站制度的建立和改善,不仅方便了本国各民族人民生活、生产,也为过往的东西方商人、旅行家、使节、宗教人士提供了方便。合赞汗还新修和扩建首都大不里士郊区,设队商客栈、工场集市,招徕外商;并统一度量衡,在各收税所竖起石柱,刻有应缴税额,以示税率固定,也防止不知情的商旅遭贪官盘剥。

三、中国人之西游

随着几十万蒙古大军的西征和亚欧内陆交通的扩展,大批中国人到了中亚、西亚和欧洲。这里仅举几位留著作于后世的政治家、使者和宗教人士。

1.耶律楚材

公元1218年耶律楚材应成吉思汗之诏,由北京出发北上,到达克鲁伦河畔的大汗行宫。1219年随成吉思汗西征,过阿尔泰山、额尔齐斯河,南下不剌城(新疆博乐县境),自天山西部果子沟路(塔勒奇山峡)抵阿力麻里城(后为察合台汗国都城,今霍城一带),然后经楚河、塔拉斯河流域,南下河中,最远到达呼罗珊地区。期间,他曾帮助成吉思汗在塔拉斯、撒马尔罕、布哈拉管理屯田、治理城市。往返共6年。东归后著有《西游录》一书,详细记载了西赴中亚的行程道里,该书至今尚存。

2.邱处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