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资源经济学
3175900000040

第40章 中国土地资源供需展望

一、中国土地资源基本概况

1.耕地。我国土地开发历史悠久,垦殖程度较高。据全国土地调查,耕地总面积195058.8万亩,占我国土地调查总面积的13.7%。仅次于原苏联、美国、印度居世界第4位。但我国人口众多,不足世界人均的三分之一。按水利条件可分为水田、旱地两大类型,以旱地为主,旱地占总耕地面积的3/4,水田只占1/4。在旱地中又以完全无灌溉条件的旱地为主,占总耕地面积的56%,而水浇地只占19%。可以灌溉的耕地面积(包括灌溉水田和水浇地,不包括望天田)占耕地面积的38.7%。

2.林地。全国现有林22760.87万公顷,占陆地土地总面积23.9%。其中有林地面积16044.52万公顷,占林地的70.5%。在有林地构成中,以用材林为主,占接近2/3。其次是防护林。我国林地分布不均衡,主要森林基本集中在大小兴安岭、长白山的东北林区,青藏高原东南缘的西南林区和南方丘陵区,占全国有林地面积36.0%。而东部平原和西北广大地区,林木覆盖率不足5%。另外全国园地面积为1002.38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

3.草地。草地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土地资源类型,共26606.48万公顷,占陆地土地面积的28%。我国草地以天然草地为主,人工草地及改良草地仅占1.2%。天然草地可分为两大类,东部农区以荒山草坡为主,西部牧区以草原为主。在草地中质量中等以上、覆盖度在50%以上仅占约1/3,大部分草地质量差。另外,东半部农区草地坡目前利用尚很不充分。

4.建设用地。1996年全国居民点及工矿用地2407.53万公顷,交通用地546.77万公顷,建设用地(包括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和交通用地)共2954.03万公顷,占陆地土地总面积3.1%。在用地构成上,居民点及工矿用地比重最大,占68.3%,而城镇与工矿用地仅占11.0%;交通用地以农村居民点用地比重最大。占69.0%。在空间分布上,与人口密度分布相一致,以辽河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比重最大,超过总面积的10%;而内蒙古高原至青藏高原的广大西北地区不足1%。广大山地区一般在1%~4%之间,其他丘陵、山麓、盆地带在4%~10%。

5.未利用土地。我国尚未开发利用和难以开发利用的土地包括荒草地(4925.26万公顷)、盐碱地(1016.82万公顷)、沼泽地(430.34万公顷)、沙地(5048.92万公顷)、裸土地(392.86万公顷)、裸岩石砺(10353.45万公顷)、田坎(1247.28万公顷)和其他未利用土地(1093.86万公顷),总面积为24508.79万公顷,占陆地土地总面积的25.8%。

二、中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特征

1.土地面积辽阔,自然类型多样。我国陆地部分土地面积953.3万平方公里。几乎与欧洲土地面积相等,居世界各国的第三位。在这广阔的土地上,由于复杂的地形、地质条件和光、热、水、土等自然因子的组合差异,再加上多种多样的土地利用方式,形成了我国复杂的土地资源类型。按生态系统可分为森林、森林草原、半荒漠和荒漠等;按地表形态又可分为山地、高原、丘陵、盆地和平原等;按土地利用状况,我国既有大面积农、林、牧、非农建设等多种已开发利用的土地类型,又有沙漠、戈壁、裸土地等难以利用的土地类型。

2.山地多,平地少。在我国土地面积中,平原占35.92%,各类山地、丘陵、高原合占64.08%。海拔5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和平原面积只占1/4,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地、高原约占58%,其中3000米以上的土地、高原占全国土地面积1/4以上。与世界上领土面积较大的国家相比(如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巴西等),我国是山地比重最大、平均海拔最高的国家。

3.我国耕地分布不平衡,大致以大兴安岭一张家口一榆中一藏东南边缘为界,此界线以东的部分占全国土地总面积45%,而耕地却占总耕地的88.4%,而占全国总面积55%的西北部,耕地仅占11.6%,使我国农业形成农、牧两大区域。水田集中分布在农区秦岭一淮河以南亚热带、热带温润地区,该区占水田总面积90%以上,北部地区面积小而分散,以宁夏平原,京津地区和辽宁部分地区较为集中。水浇地主要分布在北方各省,以华北平原面积最大,最为集中;其次是汾渭平原、河套地区、河西走廊及新疆绿洲农业区。旱地在全国各地均有分布,以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面积最大,分布最为集中。

4.我国草原集中分布在由内蒙古至西部地区,其中以蒙、新、藏、青、甘、宁等省区面积和比重最大,是我国主要六大牧业省区。其次则分布在川、黑、吉、辽西部和陕、晋、冀北部。按草地质量划分,内蒙古东北部和新疆天山以北地区以草甸草场为主,覆盖度50左右,是我国较好牧场,但生态系统脆弱,冬季多旱、雪、风等灾害。内蒙西部至南疆一带,除绿洲附近外,大部分为荒漠草场,覆盖不足30%,且冬季牧场缺乏,载畜最低。青藏高原则以高寒草场为主,利用困难。

5.我国沙土地主要分布在黄淮海平原和海滨地带,黄淮海平原面积最大,有166.7万公顷,主要分布在黄河故道两侧和河流两岸,其中河南省面积最大,河北、山东次之。此类沙地种植业利用率低,通过改造可发展林果业。全国沙漠面积约5048.92万公顷,主要分布在西北和长城以北至东北平原以西广大地区。其中位于新疆的塔克拉玛干沙漠,面积3376万公顷,是世界第二大沙漠。对我国农业和生态环境威胁较大的沙漠主要分布在长城以北西部农牧交错地带。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致使沙漠化发展较快。不断侵蚀农田,如不及时采取措施,沙漠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剧。我国戈壁共3033.33万公顷,集中分布在西北干旱地区,尤以新疆面积最大,最为集中。而且由于西北地区干旱加重,部分内陆河湖枯竭,戈壁面积有进一步加大趋势。我国盐碱地共1016.82万公顷。盐碱地在我国分布广泛,差不多遍及淮河、秦岭一巴颜喀拉山一念青唐古拉山一冈底斯山一昆仑山以北大半个中国。其中西北干旱区因蒸发强烈,盐碱地分布最广,地表积盐严重,往往形成较厚盐壳和结皮。华北平原、松辽平原、大同盆地的低洼地区,也均有盐碱地分布,有的表面有1~3厘米盐粒结皮,有的只能生长少量的耐盐植物。

三、中国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中的问题

1.耕地资源。(1)我国土地资源广阔,但耕地少,资源相对不足,人地矛盾突出。我国地域辽阔,陆地面积占世界面积的7.3%。居世界第三位,我国实有耕地13003.92万公顷(不包括台湾省、香港),居世界第四位。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人均土地只有0.1公顷,不及世界人均值的1/2。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水利、工矿、交通与城镇建设用地、退耕还林还牧,以及自然灾害、调整农业结构等原因,耕地面积正逐年减少。今后随着人口的增加,人均耕地面积还将进一步减少。因此,控制人口增长、保护耕地,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2)中国耕地的生产力和种植业的发展水平同一些发达国家比较,还存在不小的差距。不仅许多作物的单产比不上某些高产国家,而且在产品质量上一般也不占优势。正因为这样,中国耕地的利用潜力很大。(3)全国耕地中强度水土流失面积增大,沙化面积也在扩大。山地开垦后弃耕撂荒严重,存在利用不足现象;平原区耕地普遍存在因地不足而使用化肥造成的土壤板结和团粒结构下降,中低产田增多。我国农业生产后劲不足,综合生产能力降低,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4)人类活动严重影响耕地质量,土地污染加重。耕地是农业生产中最主要的资源。在人为耕作影响下,大部分地壤不断熟化,使某些地壤的性状发生了根本变化,如水稻土、灌淤土等。同时,由于对耕地保护不当,导致丘陵地的植被破坏,引起水土流失,耕地质量劣变。干旱的农牧过渡区,由于乱垦滥开,引起土壤沙化;北方平原区因灌溉不合理,排灌系统不完善,造成土壤的次生盐渍化;耕地土壤养分入不敷出,地力明显下降。耕地污染包括了来自工业的三废、农药和化肥、大气尘埃和酸雨,以及放射性废料和塑料地膜等,耕地污染不仅严重影响了我国农业生产,而且直接危害城乡居民的身体健康。

2.林地资源。(1)林地资源绝对数量多,相对数量少。我国林地面积仅次于原苏联、巴西、美国、加拿大、印度尼西亚,居世界第6位,而人均占有森林面积居世界第120位以后,只有世界人均的1/10多一点。森林覆盖也低于世界平均覆盖率22%的水平,排在世界100位之后。(2)森林资源的地域分布极不均匀。我国东部地区,土地面积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一半左右,而林地面积却占全国林地总面积近80%。森林面积覆盖率全国各省也不一样,最高的福建省可达47%,最少的青海省却只有0.3%。(3)林地利用率低,林地生产力和林地生产率也比较低。我国林地利用率只有43.2%,河北、北京、山西、宁夏、青海等省、自治区、直辖市林地利用率不到30%,远远低于世界林业发达国家的水平,如前苏联林地利用率90.4%、美国95%、日本76.2%、芬兰100%、瑞典89%。林地生产力低主要表现在林地单位面积蓄积量低,我国林地平均每公顷蓄积81.8立方米。吉林、四川、云南、西藏、新疆等国有林为主的省区中,熟林比重大,林分每公顷蓄积量较高,均超过100立方米;在集体林为主的各省林区中,中幼林较多,林分单位面积蓄积量只有50立方米。我国林地生产率低,林分综合生长率为2.88%,林分每公顷年增长量为2.4立方米,与世界森林经营管理水平较高的国家相比有一定差距,例如,美国林分综合生长率为3.33%,日本为3.4%。

3.城乡建设用地。城乡建设用地具有极高的社会经济地位。我国大城市社会商品零售额占其所在省份45%以上,流动人口占其所有省份65%以上,工业总值占所在省份70%以上。其他类型的城市与乡镇,各项指标略小于它,但在各省、区中仍然都是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城乡建设用地占用的都是优良的土地资源。城乡建设用地的扩展也占用了大量的优质农田和部分基本农田保护区,这是我国商品粮生产面临的主要问题。城乡建设用地具有不断扩展的特点。城乡建设用地不同于其他土地类型(如水面、耕地、林地),从时间序列观察,城乡建设用地不会减少,只会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