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导游基础
3175700000030

第30章 中国陶瓷文化(1)

中国陶瓷是科学技术和经济文化艺术相结合的产物,是一种物化的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制造使用和欣赏陶资过程中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总和。各个历史时期陶资造型与装饰艺术,展示了当时人们的创造智慧。不同历史时期陶瓷器物,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了当时的科学技术。

陶资是中国著名的三大特产之一,从西汉开始走向世界。中国素有“瓷器之国“的美称,每器成了中国的别称和代名词。我国东西南北中,遍地盛产陶瓷。

一、陶瓷基本知识

通俗地讲,用陶土烧制的器皿叫陶器,用程土烧制的器皿叫瓷器。陶瓷则是陶器、炬器和瓷器的总称。凡是用陶土和资土这两种不同性质的黠土为原料,经过配料、成型、干燥、蜡烧等工艺流程制成的器物都可以叫陶资。

陶器一般是由易熔勃土(含少量的陶土)成型经过700℃-800℃的炉温蜡烧而成的。器表没有轴或只施有低温袖,胎质粗糙,故有吸水性,敲击声不脆,可做日用品和陈设品。陶器的发明,是人类历史上最早通过火的作用,使一种物质形态改变成另一种物质形态的创造性活动。陶器的出现,标志着新石器时代的开始。

瓷器是在陶器基础上制成的器物。瓷器的胎料必须是瓷土的,资土的成分主要是高岭土,并含有长石、石英石和莫来石成分,含铁量低,经过高温烧成之后,胎色白,具有透明或半透明性,胎体吸水率不足1%或不吸水。资器的胎体必须经过1200℃-1300℃的高温蜡烧,才具备资器的物理性能。瓷器表面所施的袖,是在高温之下和资器一道烧成的玻璃质和。瓷器烧成之后,胎体坚硬结实,组织细密,叩之能发出清脆悦耳的金属声。

陶资的老祖宗是“硅酸盐”,习惯也称“硅酸盐陶瓷”。由于现代陶瓷发展得非常快,人们进行了大量的试验来改进硅酸盐陶墅,不断提高配方中氧化铝的含量,加入许多纯度较高的人工合成化合物去代替天然原料,来提高陶

瓷的强度,耐高温性和其他性能。后来发现,完全不用天然原料,完全不含硅酸盐,也可以做成陶器,而且性能更为优越。于是历来完全由硅酸盐统治着的陶瓷家族,发生了变化,出现了完全崭新的不属“硅酸盐”的现代陶瓷。

二、中国陶瓷历史

在中国,市j陶技艺的产生可追溯到公元前4500年至公元前2500年的时代,可以说,中华民族发展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陶瓷发展史。中国人在科学技术上的成果以及对美的追求与塑造,在许多方面都是通过陶瓷制作来体现的,并形成各时代非常典型的技术与艺术特征。

新石器时代时期,我国的制陶技术已发展到很高水平,能够制作出非常精美的“彩陶”。因而,这个时期的文化,被称为“彩陶文化”。商代,陶瓷工艺分灰陶、白陶、袖陶等。其中白陶是商代制陶工艺品中的一种特殊产品,它是用高岭土制成。轴陶的袖色,青绿而带褐黄,胎亦较硬,呈灰白色,学术界把它视为原始瓷器,是中国瓷器的萌芽。西周时期陶瓷的烧制温度已达1200t:

左右。春秋战国已出现宫方经营和私家生产。到了汉代,陶资工艺进一步发展,并有所创新,各类陶瓷已取代了一部分铜器和漆器的地位。考古发掘资料说明,汉代我国已完成了从制陶发展到制瓷的过渡,成为世界上首创资器的国家。隋代的瓷器,除了传统的青器在南北各地继续生产外,白姿也已经烧制成功,这是一项突出的成就,在我国陶瓷史上开创了******。唐代的陶瓷主要有青廷、白瓷、花瓷和唐三彩几类。到了宋代,陶瓷是工艺美术中最为杰出的一个品种,是我国古代制资发展的新盛时期,故称宋代是“嚣的时代”,简称“宋资”。当时比较著名的有五大窑:河南开封的官窑,河南禹县的钧窑,河南临汝的汝窑,河北曲阳的定窑,浙江龙泉的哥窑。真宗景德年间在江西新平设官窑,所造进贡瓷器的器底书“景德年制”四字,这就是后来驰名中外的景德镇瓷器。明清两代,陶瓷的轴色由以前的青瓷为主,转为以白资为主,青花、五彩等成为陶嚣的主要装饰方法。此外,明代是紫砂壶创作的极盛时期,江苏宜兴以制作这种紫砂壶而开始出名。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应用根本上改变了以前全靠手工操作的落后面貌,使瓷质的洁白度和光洁度大大提高,花色品种不断增加。

由于我国陶资在国际上享有崇高的荣誉,因此各地著名瓷产地陆续推出陶资工艺观赏选购游、白瓷彩绘游和传统制姿游,无不受到国内外旅游者的欢迎。

三、甘肃彩陶文化

从现有的考古资料来看,断定中国陶器开始于距今七千年左右是不成问题的。最早的彩陶发源地在黄河流域,尤其以陕西的泾河、渭河以及甘肃东部比较集中。甘肃东部大地湾一期文化,不仅在器形上比较规整,而且绘有简单的纹饰,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彩陶文化之一。这一时期已出现陶轮技术,制陶术已成为一种专门技术。半坡文化的彩陶在略晚于大地湾一期文化,其纹饰也略为复杂,以几何纹样为主。在陕西、河南、山西三省交界地区为中心的庙底沟文化,彩陶花纹则更加富于变化,以弧线和动感强烈的斜线体现变形的动物形象。日常生活中所常见的鱼、鸟、猪以及人类自身都被作为装饰纹样。这些纹饰的描绘手法都很生动,布局合理,是原始绘画的佳作,也是研究中国绘画史的可靠形象资料。

距今约四千年左右的甘肃马家窑文化,是由半坡文化派生发展的古羌集团的一个分支。与之相关的另外两个支系是半山文化和马厂文化,是龙山文化之后的又一个辉煌时期。马家窑文化类型的陶瓷,表面都经过打磨外理,器表光滑匀称,以黑色单彩加以装饰。装饰图案以满见长,在钵、盘、碗一类的敞口器物内侧,也都绘有图案。

上古之民,穴居野处,生活中的工作中心都围绕着渔猎饮食,所以最初迫切的发明需要都是釜瓮之类。陶瓷上出现装饰,说明人类的生产力水平大有进步,解决果腹问题以外,尚有余力,于是人们开始在满足最低需求之外,追求美的表现。

河西走廊一带的马厂类型影陶,器形一般较小,有的器皿上留有穿系小孔,便于携带,反映出这一地区半农半牧的经济状况。而在半山彩陶上则出现了播撒种子的人形图案,说明农业的发展和人们创造力的进步。

在原始社会,文字尚未完善成熟。图案形象直观性强,在当时具有标志性、装饰性等性能,所以对彩陶图案的研究也会给古文字研究提供佐证。中国自古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国家,在原始时期,氏族部落更为繁杂,在特定的生产条件下形成了独特的审美需求的文化特征,它们各自有着代表氏族文化的标志性形象,也产生着不可低估的精神凝聚力量。而随着民族文化盛衰变化,陶器装饰也出现了不同的内容的形式。

纵观中国彩陶的技术与艺术,历时四千八百年。其实它的上限年代还是个难以考据的迷,随考古发掘工作的不断进行,可能还会出现不同的新认识。就目前现有的资料而言,可以说原始陶器不仅是我国古代艺术的瑰宝,

它在世界文化艺术史上也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它是全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史上无比辉煌的一章。

四、唐三彩

唐三彩大多出自墓葬。长安、洛阳这两个地方都出土了大量唐三彩,艺术和技术上都非常高超,引起了世界注目。

唐王朝在西安、洛阳一带设有庞大的政治统治机构,大批贵族、官僚聚集于此,生前穷奢极侈,死后厚葬成风。王公百官,竞为厚葬,偶人像马,雕饰如生,风俗影响至普通百姓。

唐三彩的出现是我国陶瓷工艺发展的必然产物,它表明古代陶瓷工匠对各种呈色金属原料特性的认识,化学技术的掌握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带色袖的发现和运用在汉代就已出现,如翠绿、栗黄、茶黄等色轴被广泛使用。到北朝时期,也就是公元四世纪初,我国北方就开始有黄袖、褐袖彩色瓷器的烧造。至晚到北齐,出现了自瓷和彩资。

初唐的三彩器以褐据黄色为主,间以白色或绿色袖。盛唐时期,三彩工艺明显进步,在器型品种上,除了器皿以外,出现了大量生动的三彩人俑。这时的三彩轴色润莹,赋彩自然,采用混轴技法,器皿多为内外满袖,色彩有绿、黄、白、蓝、黑等;装饰手法除了刻花、印花外,还广泛使用堆贴和捏塑;装饰内容丰富多彩,花鸟走兽无所不包。唐三彩的烧造一般为两个步骤,即素烧和袖烧。它的胎质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红色陶胎,出现于隋和初唐时期一种挂草绿、酱黄色混合袖的红陶制品中。另一类是白色陶胎,为瓷土烧成,被认为是典型的唐三彩。这种坯体的特点一是吸水性强,使粘接部件牢固;二是可塑性较强;三是素烧后强度较大;四是胎质白,挂袖后袖色鲜艳。唐三彩的烧成温度在800ae-1000ae左右,坯轴膨胀系数基本一致,使坯轴结合良好。

这一时期的人俑塑造,风格比较明显。女俑丰满富态,男俑英武得体,形象生动,体现出生活中的情景。唐代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异常活跃,闻名于世的丝绸之路加强了对外贸易,海路贸易也日见频繁。出土的大量胡人俑印证了当时有许多外国人在中原一带生活,他们多从事商业和艺术活动。经常可以见到胡人牵着骆驼,背负着丝绸等货物,形象极其生动。在伊朗、伊拉克、埃及、俄罗斯以及印尼、日本等国家都发现了大量唐三彩,说明唐代对外出口贸易的发达。

五、宜兴紫砂陶

宜兴紫砂陶,始于北宋,盛于明清,尤以紫砂壶闻名于世。宜兴紫砂壶的制作原料,是宜兴独有的深藏于山腹地层中的紫砂泥。紫砂泥并不是都呈紫色,还有黄、绿、红、黑等多种色泽,人称“五色土”。

这种砂泥是多种矿物共存的蒙古土团粒结构,质地致密且有细微气孔,透气而不渗水。此种壶泡茶,茶叶的色、香、味皆蕴,盛暑越宿不易发馒。壶内生了“茶锈”以后,空壶注入沸水也会散发茶香,而且,使用越久,紫砂壶越是光润。因而,史书上留下了“若注莫妙于砂,壶之精者又莫过于阳羡(宜兴古称)”的评语。

宜兴紫砂壶品种数以万计,造型各异,真可谓“方非一式,圆不一相”。紫砂壶就其造型来说,主要分为四大类:一是几何形体造型;二是仿自然形态造型;三是筋纹造型;四是仿古代器皿造型。

宜兴紫砂壶的美不仅在于造型,而且在于装饰。通过雕刻、填泥、铺沙、纹泥、金银丝镶嵌、书法绘画等技法,使紫砂壶更具文化韵味。一壶在握,边品著,边赏艺,真悠悠忘俗。

如何鉴别宜兴紫砂壶的工艺高低呢?一要看色泽;二要观造型;三要察工艺。

当然,如今紫砂陶中不仅仅是茶壶,还有“紫砂雕塑”、“紫砂花盆”、“紫砂陶板画”等。

六、景德镇名瓷

“新平冶陶,始于汉世”。景德镇已有1700多年的制瓷历史,北宋真宗景德年间CI004年-1007年),由于烧制的精美御瓷获真宗赞赏,资器上底款书“景德年制”,于是“天下咸称景德镇”。景德镇由此得名。经过长期的发展,景德镇瓷器逐渐形成了“白如玉、薄如纸、声如磐、明如镜”的独特风格。到明代时,景德镇更是“集天下名窑之大成,汇各地良工之精华”,发展成为全国制瓷业中心。所产资器“行于九域,施及外洋”,海上“陶瓷之路”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与陆上“丝绸之路”交映生辉。

据不完全统计,景德镇出产的资器品种大概有250多个系列,2000余种器型,5000余种花面,以日用瓷、雕塑瓷、陈设瓷、仿古瓷为代表,其中青花瓷、青花玲珑资、粉彩资和高温颜色轴资,称为景德镇的“四大传统名瓷”。

七、醺陵轴下彩瓷

醋陵轴下彩瓷是湖南醋陵烧制的一种日用餐具瓷。醒陵轴下彩瓷具有独特的制作工艺,即窑坯上描绘的彩色纹饰上覆盖一层透明的袖料,在高温中蜡烧。袖下彩资器的画面色彩从透明的轴下显露出来,画面晶莹润泽,柔和清新,洁白如玉、瓷器的花纹始终保持原来的色彩等特点,被誉为“东方艺术”的精华。

八、德化白瓷

福建德化是我国著名的古白瓷产地,与景德镇、醋陵并列为中国三大瓷都。德化白姿具有质地洁白、细腻如玉、轴面光润、明亮坚密、击声如磐的特点,故有“中国白”之称。其特别的薄胎产品,薄如蝉翼,精美绝伦,是我国著名的出口工艺品。德化民间雕塑艺人何朝宗擅长雕塑观音,所做白资观音仪态生动,面容秀丽,有“何来观音”的美誉。

一、文房四宝

文房四宝,特指笔、墨、纸、砚四种传统书写工具。其中尤以湖笔、徽墨、宣纸、端砚最为出名,享有“文房四宝之首”的赞誉。

(一)湖笔

湖笔产地在浙江湖州善瑾镇,因古属湖州府而得名,自元代起,湖笔取代宣笔地位。它以当地优质羊毛为笔毫,并以缤密严格的制作工艺精制而成。湖笔具有圆、尖、齐、健四大特点,被誉为“毛硕之冠飞因所用笔毫原料不同,而分为狼毫、羊毫、兼毫、紫毫等四大类。其笔杆质料多样,制作趋于工艺化,楼雕纹饰,色彩纷呈。

(二)徽墨

徽墨产于安徽南部的敏县、休宁等地。徽墨创始人为河北易州制墨名家吴氏。五代时莫超携子莫廷桂来到敏州,在总结北方制墨经验的基础上,以当地所产的优质松枝为原材料,改进捣松、和胶、配料等技术,制成“丰肌腻理,光泽如漆”的好墨,以至南唐后主李煌赐其国姓“李”,制墨行业也将其奉为”墨圣飞宋宣和二年(1120年),敏州改称徽州,“徽墨”由此而得名。明万历年间的制墨业十分辉煌,素有“诗在盛唐,墨在万历”之誉,并形成以敏州地区为中心的“敏派”和以休宁地区为中心的“体派”两大流派。清代,曹素功、汪近圣、汪节庵、胡开文被称为“四大制墨名家”。乃至近代,胡开文一家独领墨艺风骚,精心制作的徽墨色泽黑润,径久不褪,留下“落纸如漆,万载存真”的美誉。

(三)宣纸

宣纸产于安徽南部泾县,因历史上属宣州府,故名。宣纸生产始于唐代,以青檀树皮为主要原料,具有柔韧性强,洁白匀称,细腻手滑,不掉毛起皱,不怕卷折,不易变色和被腐蛙等特点,故有“纸寿千年”之说。根据制作工艺和配方不同,宣纸可分为生宣和熟宣两种:生宣遇水易渗化,适于写意画;熟宣经胶矶浸染,遇水不渗化,适于工笔,细描绘写,为理想的书画用纸。

(四)四大名砚

端砚:产于广东肇庆,因隋朝在肇庆设端州府,故名“端砚飞砚石是出产于肇庆端溪斧柯山中,一种称作”端石“的水成岩,以紫色为主,名贵的有冰纹、青花、苏青、蕉叶白等颜色,若天然而成的砚石上有石核形状的眼,则尤为名贵,向素有”端石一斤,价值千金“的美誉。端砚以材质细腻、容易生墨、研磨的墨汁稠细不滞、不易干酒而居四大名砚之首。

敏砚:产于安徽敏县、屯溪等地、砚材主要取自江西婪源的龙尾山,由于此地古属敏州,故称敏石。敏砚、又称龙尾砚,以青色为主。名品中可见金星、银星、金晕、螺纹、眉子等,制作加工时多以浅刻浮雕为主,工艺精细,被誉为

“艺林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