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导游基础
3175700000013

第13章 概述(2)

回族东迁之初,是阿拉伯语、波斯语和汉语同时使用,由于长期和汉族杂居,逐渐习用汉语、汉文。少数人会用阿拉伯语。在边疆地区,回族人还是

使用当地的民族语言,在回族人经营的商店前往往挂着阿拉伯文写的招牌。

回族是全民信仰******教的民族。人生礼仪几乎都受******教的影响。

在与汉族的长期相处中,回族既深受汉文化影响,又保留着自己的特点。

回族的清真寺和民居建筑基本上摆脱了阿拉伯和中亚建筑风格,采纳了中国传统的殿宇式四合院为主的建筑式样,但布局和装修仍独具民族风格。教坊制度是回族创造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教地域性组织制度,也是回族聚居的社区制度。回族居民往往围绕清真寺建房居住,在文化、习俗等方面与汉族的差异已大大缩小,但回族文化对汉族也有影响。汉族或其他民族与回族通婚者,如有宗教信仰多依回族一方,饮食禁忌也按回族习俗。

回族的民族服饰,男子戴白色或青色圆形平顶小帽,上着对襟大衣,穿白衬衣,外套坎肩,裤长及脚面,老年人扎裤腿。女子戴撮口帽,披搭遮发遮耳掩脖露面的披肩盖头。盖头有少女、媳妇、老妇之分,少女戴绿色的,媳妇戴黑色的,老妇戴白色的。上衣上窄下宽,长达膝盖以下,着长裤。

回族特色菜肴和小吃有清汤羊肉、羊羔肉、牛羊肉夹馍、羊杂碎汤、酿皮、白水鸡、切糕等,回族人喜欢油煎食品,如油香、傲子。做子条细心空,焦脆香酥,人口即碎。回族禁烟禁酒,而爱喝茶,盖碗茶富有特色,有红糖砖茶、白糖清茶、冰糖窝窝茶以及放有花生、红枣、核桃仁、芝麻、柿饼的八宝茶。

回族讲究礼节,尊老爱幼,讲究见面礼,右手握拳,拇指伸出,压在胸前,微微鞠躬,口称“俺赛俩目尔来神”,(即求真主赐你平安)“赛俩目”(您好)是见面常用语。回族尊重******教的神职人员阿旬,从不打扰阳甸的活动。

回族的婚礼多在”主麻“日举行,由阿旬证婚;回族的节日即为******教的节日;

回族的丧葬,按******教规,实行速葬、薄葬、土葬。

回族的饮食禁忌比较严格,只吃反鱼类偶蹄食草动物牛、羊、驼肉和食谷类的禽肉及带鳞的鱼肉。严禁食猪肉,不吃马、驴、骤、狗肉,也不食用自死的动物以及动物血;一切凶猛禽兽的肉和没有鳞的鱼禁食;非经阿旬念经宰杀的牲畜也禁食;盛过上述禁食的饮具、碗筷、器皿之类都在禁用之列。回族所用的水井或水塘,不是******不能动手取水,取水容器中若有剩水,忌倒进水井或水塘,更忌在水井水塘附近洗涤物件,尤忌到回族住房里洗澡。忌说杀字,只说宰鸡宰牛,回族外出忌暴露头顶,忌用食物开玩笑,忌用左手递送物品,等等。

回族“花儿”是倾诉爱情和祝愿的民歌,优美动听,每年六月初一至初六,回族群众都要举行盛大的花儿歌会,常常有数万人参加。

回族以善于经商而著称,从珠宝玉石业、运输业到牛羊屠宰和加工业,都是他们的传统行业,特别是“清真小吃”更享盛名。甘肃临夏、宁夏吴忠等回族聚居的城市,均为重要的区域贸易集散地。

回族历史上有过许多著名人物,如七下西洋的郑和是回族航海家;回族建筑学家亦黑迭几丁设计的元大都,成为北京城的雏形;回族天文学家札马鲁丁编制回回历,制作了浑天仪、方位仪、天球仪、现象仪等天文仪器。

二、藏族

“藏”为汉语称谓,藏族自称“蕃”(藏语音为“博巴”)。藏语对居住不同地区的人有不同的称谓:居住在西藏阿里地区的人自称“堆巴”,后藏地区的人自称为“藏巴”,前藏地区的人自称“卫巴”,居住在西藏东境和四川西部的人自称“康巴”,居住在西藏北部及川西北、甘南、青海的人自称为“安多哇”、

“巴”、“哇”,藏语意为“人”。

藏族人口为459.333万人(1990年统计)。分布在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青藏高原上,主要聚居在西藏自治区,以及青海、甘肃、四川、云南四省部分地区。

藏族的先民自远古时就居住于雅鲁藏布江中游两岸。七世纪初,松赞干布统一整个藏族地区,定都逻婆(今拉萨),在汉文史籍中称为“吐蕃飞641年松赞干布与唐朝文成公主联姻,被唐封为驷马都尉西海郡王。由于与中原地带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往,藏族社会逐步有了很大发展。元朝把藏族地区置于中央王朝统一治理之下,设置由中央管理的三个宣慰司(使)都元帅府,管理包括西藏在内的全部藏族地区。明朝也设置了都指挥使司等地方行政机构。清朝,中央设置理藩院,管理西藏、蒙古等地事物,册封****喇嘛(1653年)和****额尔德尼(1713年),设立西藏地方政府”噶厦“(1751年),并任命驻藏大臣。历届民国政府也在中央设立了管理蒙藏事务的专门机构。新中国成立后,于1959年建立了西藏自治区。到目前为止,藏族地区已建立了1个自治区,9个自治州和2个自治县。

藏族在新中国成立后,进行了民主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主要从事农业和畜牧业,农业生产以青裸为主,也有小麦、豌豆、养麦、蚕豆等农作物。牧业生产以藏系绵羊、山羊、艳牛为特产。

藏族讲藏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公元七世纪前期创制藏文,字体分头字(楷体)和无头字(草体)两种,藏文是参照梵文某些字母创制的,至今通用。

藏族信奉的是藏传佛教,其中占主导地位的是格鲁派(黄教),其余还有宁玛派(红教)、噶举派(白教)、萨迦派(花教)、噶当派(老黄教)。西藏西部、青海和四川牧区少数人信奉原始宗教一苯教。

藏族的医药、天文、历算、戏曲、文学、歌舞、”唐卡“和”热贡艺术“等都有较高水平,《格萨尔王传》是世界上最长的史诗之一。

藏族服装的基本特征是肥腰、长袖、大襟。藏族男女都带藏式金花帽,藏袍(藏语称”朱巴“)向右开襟,系腰带,男女都穿磕磕或牛皮长靴。

藏族民居以农区为典型,多为平顶房,以石头或劳土筑墙,墙厚实,窗门小,有两三层。上层住人,下层为畜舍和仓库,屋顶上有经房,一般有院落。牧区用长方形或椭圆形帐篷,帐篷用呢牛毛编织而成,顶上有通风缝隙。有的帐篷外面用草坯或牛粪筑成矮墙。帐篷为黑色,冬暖夏凉,便于迁居。

藏族的主食为炒熟的青裸或豌豆面粉,拌上酥油茶或清茶,捏成团食用,称为精粗。他们的肉食类以牛、羊肉为主,不吃奇蹄类动物,多不吃禽、鱼肉。喜欢吃风干的牛羊肉。藏族喜欢酸奶、奶渣等奶制品,用萝卡、油菜叶加糟把熬粥,叫”土巴飞他们喜欢酥油茶、奶茶、甜茶等饮料。青裸酒是他们最喜欢的酒。藏族习惯随身携带木碗,腰刀,以作餐具。

藏族最常见的礼节是敬献哈达。哈达颜色多白色,象征情意纯洁。迎奄客人,婚丧喜庆,宗教仪式,都要献哈达。对于尊长,献哈达者双手要举过头顶,躬身,将哈达捧到尊者座前或足下。对于平辈或下级,可将哈达捧到其手上或系在其颈项上,表示问候和祝福。

藏族有自己的历法。藏历始于1027年,以11月1日为新年。藏族的主要节日有雪顿节、望果节,以及酥油灯节、沐浴节(藏语叫“嘎玛日吉”)和驱鬼节等。

雪顿节,又名藏戏节。“雪”藏语为酸奶子,“顿”藏语为宴的意思,即吃酸奶子的日子,流行于西藏、青海、甘肃、云南等地藏区,每年藏历7月1日举行,连续4天J天。雪顿节最初是一种纯宗教的活动,是藏族世俗百姓向喇嘛施舍酸奶和喇嘛们纵情游玩的节日,十七世纪中叶开始演出藏戏,并形成固定的雪顿节。节日期间,人们身穿盛装,看戏饮茶,唱歌跳舞,摆摊设棚,串帷幕作客,主客祝酒,一直到傍晚。

望果节,又称旺果节。“望”藏语指田地,“果”指转圈,即转地头。望果节

是藏族一年一度预祝丰收的传统节日,流行于西藏、青海、四川等地。在每年秋收前夕择吉日举行,为期1天J天。此节日以村落为单位,全体村民绕本村土地转圈游行,而后把谷物插在谷仓或神鑫上,祈求好收成。接着进行竞技式的比赛,有角斗、斗剑、耍梭镖等项目。最后集体唱歌跳舞。

藏族佛像、佛寺里的经书、钟鼓以及活佛的身体,佩戴的念珠等物被视为圣物,忌别人随便触摸;转经筒、转寺院、叩长头要按顺时针方向进行;做奶制品的家具上不能放别的东西,接羔棋季节非亲属不能进入帐篷;拴牲口的地方忌大小便;平时点火时,忌烧猪、狗粪或旧鞋、破布等不洁之物;忌把骨头扔于火中;忌用有裂缝或豁口的碗碟等器皿待客,饮食用的碗和茶其忌扣着放置;忌当着当事人的面谈其婚事;男女人室后男坐左、女坐右,忌男女混坐;忌在家中吹口哨、拍巴掌;扫地时忌讳直接从对方手中接过扫帚;亲人出门后忌马上扫地;家有病人或妇女生育时,忌生人来访。

藏族的葬仪分塔葬、火葬、天葬、水葬、土葬五种。

三、蒙古族

“蒙古”一词的音译始见于《旧唐书》记载,最初称“蒙兀室韦”。蒙古族人口480.6849万人(1990年统计),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东北三省和新疆、甘肃、青海等省区,少数聚居和散居于宁夏、河北、河南、四川、云南、北京等省(区)市。

蒙古族始源于公元七世纪的唐朝望建河(今额尔古纳河南岸)的一个部落,与中国北方的东胡、鲜卑、契丹、室韦有密切的渊源关系。辽金时期,多以“黠靶”或“阻γ泛称蒙古草原各部。公元十二世纪,铁木真连续击败蒙古纷争部落,统一蒙古,铁术真被推戴为蒙古大汗,号成吉思汗。于是”蒙古“开始成为民族的统称。大蒙古国随即统一了中国北方,并统一全国,建立了空前统一而强盛的元朝,确立了现代中国的版图,巩固和发展了我们多民族的国家。明代蒙古族分为”聪扭“和”瓦刺“两大部分。清代在蒙古地区建立”盟旗制度“加以统治。

蒙古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现在通用的文字,是十三世纪初以畏吾尔族(维吾尔)字母创制,经过本民族多次改革逐渐形成的。

蒙古族早期信仰萨满教,元代以后大都改信藏传佛教。

蒙古族是中国古老的游牧民族,以畜牧业为主,兼营农业。在其漫长的发展进程中,创造出了历史、文学、医学、天文及地理等方面的大量珍贵典

籍。其中,《蒙古秘史》是中国最早用蒙古文写成的历史文献和文学巨著,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为世界著名文化遗产。蒙古族的口头文学以英雄史诗《江格尔》最为著名,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英雄史诗之一。

蒙古包是牧区蒙古族的传统住房,由细木杆编成网状圆形围壁和伞状顶架以及圆顶天窗,外部围以厚羊毛毡,易于装拆搬迁。农区多为砖木结构的平房。

蒙古族服饰大体可分为首饰、长袍、腰带、靴子四个主要组成部分。首饰是蒙古族妇女用于头上的装饰品,多用玛瑶、珍珠、宝石、金银制成,逢年过节、喜庆宴会、探亲访友时使用,平时牧区女子多用红、绿等色长绸缠头。男子冬季多戴尖顶大耳羊皮帽,夏日多戴前进帽或礼帽。蒙古族男女老幼都喜爱穿长袍,称蒙古袍,系腰带、靴子尖稍向上翘起。

蒙古族饮食大致分三类:粮食、奶食和肉食。农区饮食与汉族大体相似,牧区主要是奶食和肉食。奶食俗称白食,有自油、黄油、奶皮子、奶豆腐、奶格、奶果子等食品和奶茶、酸奶、奶酒等饮料;肉食俗称红食,以羊、牛肉为主。蒙古人热情好客,用手抓羊肉和清水煮全羊款待客人。忌吃虾、蟹、鱼、海味等食物。

蒙古族的传统礼节主要有敬献哈达,敬鼻烟壶,装烟和请安。蒙古人一般不行脱帽礼,请让客人时右手放在胸前微微鞠躬,左手指门,请客人先行。

蒙古族主要的传统节日除过春节外,主要是“那达慕”大会。“那达慕”是蒙古语音译,意为“游戏”或“娱乐”,起源于古代“祭敖包”的仪式,祭敖包是蒙古族最隆重的祭祀。那达慕大会一年一次,每次一至数日,多在夏秋(夏历七八月)牲畜肥壮季节择日举行。届时男女老少身着盛装,带上蒙古包赶来参加。那达慕大会早期只有赛马、摔跤、射箭,俗称“男子三项那达慕”,现除举行民族传统项目外,还有田径、拔河及球类比赛、电影放映、文艺表演、多项展览,并开设贸易市场等。

蒙古族能歌善舞,蒙古民歌分为长调和短调,传统舞蹈有“马刀舞”、“筷子舞”、“安代舞”等。“好来宝”是一种自拉自唱、即兴创制的表演艺术,蒙古人的传统乐器是马头琴。这些都表现了蒙古族人民淳朴、热情、粗矿的气质。

蒙古族崇白崇九。

蒙古族禁忌:忌在蒙古包门前下马、下车;并忌讳将马鞭、刀枪带进包房内;忌讳坐蒙古包的西侧或西北角;睡和坐时忌脚伸向西侧或西北方(因蒙古包内西侧或西北侧为供佛鑫处);不能在火盆上烤脚;赠送礼品忌单数,有

产妇或病人,忌接待客人来访;蒙古族的守门狗或猎犬禁止外人打骂;递接物品用双手,忌用左手单手接物等。

蒙古族的葬式有天葬、火葬、土葬三种。

四、维吾尔族

维吾尔族人口721余万人,主要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一小部分分布在湖南省挑源、常德等地。

现代维吾尔族与历史上的回去乞(回鹊)族在族源上有直接的、密切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说,回去乞的活动,就是维吾尔族的远古历史。

维吾尔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语言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文字原用阿拉伯字母,后创制了拉丁新文字,现在新、旧文字并用。

维吾尔族信仰******教,其经济、文化和生活均受******教的深刻影响。

维吾尔族人善于在盆地和河谷边缘开发绿洲,并开挖地下暗渠,称作“坎儿井”,用以灌溉农田,建成独特的绿洲灌溉农业经济,棉花种植历史悠久,品种优良。瓜果生产闻名全国,其中哈密瓜、葡萄、香梨等驰名中外。

维吾尔族的饮食习惯以面食为主,喜欢牛羊肉、家禽及鱼。最常吃的有健、抓饭、拉面、清沌羊肉、包子和烤肉等。还多食瓜果及奶制品,喜欢喝奶茶和红茶。烤羊肉串以其独特的风味风行全国。维吾尔族忌食马、驴、骤、狗肉以及动物的血和自死动物,禁食猪肉。

传统的维吾尔族房屋一般用土坯建筑,屋顶平坦、开天窗。屋内砌实心土坑,墙上开壁鑫,喜欢在墙上挂壁毯。室内铺花毡,设壁炉用于做饭和取暖。

花帽、裕祥和连衣裙是维吾尔族人民的典型服装。维吾尔族男女老少喜欢戴称为“杂巴”的小花帽,杂巴的种类很多,鲜艳夺目,色彩绚丽。男子喜欢穿的长袍称为“裕拌”,右枉斜领,无扣宽袖,腰系长带。女子喜欢穿色彩鲜艳的宽袖连衣裙,外罩黑色对襟背心,喜欢戴项链、耳环、手铺等饰物。未婚少女有梳十几条辫子的习惯,以长发为美。已婚妇女梳两条大辫子,或将双辫盘成发暑,有时用新月形梳子别在头发上作饰物。维吾尔族人忌衣服短小,上衣过膝,裤子及脚背,户外忌穿短裤。

维吾尔族的见面礼以右手按于前胸,略微鞠躬,并连说“您好”!也行握手礼。维吾尔族人热情好客,家里来客,全家出迎。接递物品要用双手,坐姿

为跪坐,不可双腿伸直,脚底朝人。维吾尔族讲究卫生,茶杯专用,首次用前要当面消毒。

维吾尔族全民信教,肉孜节(肉孜节即开斋节)、古尔邦节和圣纪节等******教节日也是维吾尔族的盛大节日。每逢节日,不分男女老少都尽情地跳起“赛乃姆”(一种群众性的集体舞),家家都吃香甜的“普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