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甘肃新型工业化发展战略研究
3174900000035

第35章 兰州城市建设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1)

屈鹏举

兰州,古曾称金城,其历史若以公元前81年西汉政权所设初金城郡金城县起,已有2000年了,堪称历史悠久。近千年来,兰州一直是西出长安后的最大城市,东西通衢,南北要道,商贾云集,历来为兵家所必争。

对于兰州的城市特色及发展问题,学术界甚为关注,有关部门和学术团体组织专门的机构进行研讨,见仁见智,笔者亦愿以己之拙见与诸同行商榷。

一、兰州的城市特色

(一)城市与城市的特色

在众多的城市规划著作中包括高等院校的教科书里,把“城市”一词定义为:具有防御和交易功能的居民点,实际上就是把“城”和“市”组合在一起,这当然是根据古代城市的特点所下的定义,对于现代城市来说至少是不完全的。一个城市在这一地区所具有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教、产业甚至军事在内的中心作用是主要的,包括了人口数量、产业结构及行政三方面的意义。

城市的特色可能难以用一句话来表述,在多数情况下人们仅从城市的空间形体方面审视城市,并往往以建筑风格特点代替城市的特色。实际上,除空间形体之外,特色还应包括其他自然的,历史的,文化的,社会以及经济等诸多方面的内容。而且城市的特色是与城市的产生形成与发展有着必然不可分的关系。如此说来,城市的特色是否可以创造呢?

(二)城市的形成发展与特色

一个城市的形成发展与消失,固然有很多原因,但有两个条件是不能缺少的,这就是客观自然与人为因素。也就是大自然与人力两种力量的协调作用。法国巴黎,如果没有适宜的气候和塞纳河取之不尽的水源以及良好的交通条件,怎么也不会有今天的壮丽与繁荣,但是如果当年罗马军营扎在塞纳河别的什么地方,巴黎也就不一定是今天的样子。深圳的城市发展速度堪称世纪之最,一个小镇10年发展为特大城市,且其科技、经济位居全国前列。可以说这是客观自然与伟人作用结合的最好产物。回顾中国的历史,大夏国的统万城有着当时世界上最豪华的宫殿,最坚固的城墙,但被无情的、不可抗拒的沙漠吞噬了。甘肃安西沙漠博物馆存一人皮鼓,是记载大清皇帝御梦此处有一城池,故下诏在此建城。王家父子领旨并以侥幸心理仅修一小城而大大中饱私囊,后经查实,斩首剥其头皮制鼓以警世。贪官虽是罪有应得,但皇帝因梦建城根据不足,小城也被风沙淹没而消失,就几百年后的今天,此处依然人烟稀少,坯房仅存。这里的生态环境资源实在不允许有大量的人生存。

兰州在甘肃不是最早发展起来的城市,安西、张掖、武威、玉门、酒泉等城市在汉代都是名城要塞,丝路重镇,但在一千多年以。后它们的规模都远小于兰州,并逐步拉大差距,这不单是因航海业的发达,陆上丝绸之路衰落,也不是其他人为改变,而是受到难以克服的自然条件的限制,试想把今天兰州市区近200万人搬到上述任何一个地方,其困难程度可想而知,特别是在人们还不能轻而易举的移山倒海,把沙土空气转化合成为食品和水的今天,甚至难以解决吃水的问题。

综上所述,城市的形成发展与衰落甚至消失,是人与自然共同作用的结果,人不能无视大自然,随心所欲的去建造城市,而必须遵从自然规律,重视生态环境,恰当的把握历史机遇,正确的体现民心民愿建设,发展一个城市。若如此,这个城市的特色自然是离不开产生这座城市的自然地理、历史人文等基本条件了。

一个城市的特色,除了自身的特性外,也是这个城市区别于其他城市的不同之处,是自然地理、历史人文与城市性质、社会结构、经济特点、民俗民风等特色文化结合的集中体现,是城市的深刻内涵与外向形体融合结晶的升华而给人以感受与视觉反映,是城市的灵魂与精粹。

因此,城市的特色也就难以由人想象的去创造了,而是应由人去充分深刻的认识、揭示、发现这个城市存在的根本原因,挖掘其历史文化沉淀底蕴,找出现存的精华亮点,继承、发扬,并充实以新的内涵,塑造一种全新的形象。但这种塑造只能是以上述诸多因素的恰当融合,而不是凭空想象,就像我们不能凭空塑造什么东西一样。

(三)兰州的城市特色

兰州是什么样的城市,目前有多种说法:兰州地处西北高原,群山环抱“一座孤城万仞山”,“黄河之水天上来”,冲出峡谷穿城而过,可谓“山水城市”;兰州气候四季分明,昼夜温差大,坪上干旱,河滩地下水位较高,以盛产瓜果梨桃枣而闻名天下,有“瓜果之城”的说法;兰州多民族居住,风俗各异,民族建筑比比皆是,多民族文化共存,也称“民族城市”,此外还有多种说法,但不管如何,兰州并不是因为仅仅有了高山河谷或瓜果梨桃,也不仅是民族较多才有了城市。

兰州的城市主要是建在黄河台地上,而这些阶地则完全是因为黄河对黄土高原的冲刷、切割、沉积而自然形成的,如没有黄河则不可能形成目前市区内的五块盆地,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没有黄河,山水何来,桃李何处,更谈不到各民族的生存繁衍,和睦相处。就算目前市区200万人有栖身之地,但日用水130多万立方米,如没有黄河,凭目前的经济技术力量是无法解决的。

兰州地处西北高原,大漠风沙,长河烈日,磨炼了兰州人豁达大度,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性格;黄河奔腾咆哮,所向披靡,培养造就了兰州人勇敢顽强、朴实正直的品德和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黄河走出雪山,横跨高原,经过千百万年的冲刷、筛选、沉淀、积累、提炼,创造了生命,产生了文明,从黄河古象的足迹、丝绸之路的铃声到中西各民族的交往共存、生息繁衍,居家习俗,风土人情,这一切构成了今天的兰州文化。但是,不管兰州的历史多么辉煌悠久,不管兰州的文化多么丰富深厚,黄河始终贯穿其中,为其原源,是孕育文明,启迪智慧的摇篮。因此可以说,黄河是兰州的根基,是兰州的血脉,是兰州的灵魂,没有黄河就没有兰州。

所以,不仅兰州的特色根本在于黄河,就连兰州的存在发展也依赖于黄河了。

事实上,黄河在兰州婉蜒曲折,贯穿全市长达百里,南北两山对峙,时近时远,川谷滩地大小形状变化多样,景观极为丰富,俯视兰州,如同两根轿杆抬起了城市,像似一根银线串起了明珠。这里我们虽然强调了黄河,但不能缺少南北两山。两山形成了川地也衬托了黄河,两山围合了城市,对兰州的生态环境产生极大的影响,与黄河共同构成了城市的特征。

在对40公里黄河规划时,笔者认为,规划应突出兰州的黄河文化、丝路文化、民族文化,因为这三种文化反映了兰州的产生与形成,继承了兰州的历史与文脉,体现了兰州的存在与发展,基本涵盖了兰州的地域文化,是兰州城市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国,黄河穿过的大城市有多处,但同时具备这三种特色文化的城市却只有兰州。这种提法是否准确,请诸君指正。

综上所述,兰州的城市特色应是由城市自然地理最主要的特征“一河两山”与兰州的历史人文,兰州的地域特色文化以及城市空间形体、环境风格与经济社会结构共同构成,而最富于表现的却是黄河。

(四)努力突出兰州的城市特色

从政府到学术界对此都给予了很高的重视,特别是以任震英大师为代表的老一辈规划专家和他们主持修编的第一、二版兰州市城市总体规划都体现了这种思想,他们的远见卓识为兰州城市发展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1999年市政府又决定对黄河及两岸进行规划,找到了城市特色的关键所在,引导了城市的建设,形成了今天人们交口称赞的百里黄河风情线。

然而找到了城市发展的关键和城市特色的根本只是良好的开端。城市特色涵盖了从历史到现实,从物质到精神,从空间表现到数据分析,从人的切身体会到视觉感受,是一个城市包括城市美学在内的综合反映。而城市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包括建筑设计则很难实现这一切。因此要进行城市设计。

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不同的不是主要对城市用地和各项建设活动做出统一的安排部署和制定各项指标,而是注重城市的空间景观和环境品质的设计,从文化内涵到视觉感受,突出城市“美”的表现。是对一个城市整体精神的反映。

目前,我市已对黄河沿岸进行了城市设计并取得了可喜的效果,但还不完整。只有对整个城市进行城市设计才能全面、系统、准确、深刻的反映城市的空间景观与环境品质,形成“美”的概念,把山、水、绿融入城市,在城市布局、建筑、道路广场、园林小品中反映城市文化,体现时代性、地方性、民族性,突出城市的特色。使现今城市诸多不尽人如意和非健康发展的趋势得到遏制和扭转,使我们的城市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兰州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一)兰州的历史沿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