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柴氏春秋
3172200000038

第38章  破旧立新

诸将所做的一切,郭威都不知晓,还一直被蒙在鼓里。只是柴荣察觉到了不一样的氛围,他以为是郭威暗中命人在做着什么,也就没有命人细查。在接下来的时间,诸将纷纷跑动起来,明面上是在为皇长孙登基大典在忙碌,而实际上确是为促使让郭威顺利称皇在忙碌。

七日后,郭威率文武大臣出城二十里迎接司徒贝请来的皇长孙。

“臣等恭迎陛下。”虽然这位皇长孙还没有登基,但是郭威还是这样跪拜道,在他看来皇长孙登基是板上钉钉子的事。

身后的文武大臣也都跟着郭威跪拜。

不过他们眼前的皇长孙可是一点反应都没有,依然在哪嘿嘿傻笑,口水直流。

郭威沉声对司徒贝问道:“司徒将军,这是怎么回事?”

司徒贝答道:“将军,末将找到皇长孙时,他已经是这样痴傻了。末将担心将军难过所以才没有在心中禀报,还望将军恕罪。”

这时魏仁浦陡然拿出一面黄旗直接披在郭威身上,跪下大声喊道:“吾皇万岁万万岁。”

紧接着身后诸将和各个大臣也都是跪地大喊三声:“吾皇万岁万万岁。”声音惊天动地,直上九霄。

此时在场未跪倒的还有郭威和柴荣,柴荣营中将领反应倒是很快,见其他人朝郭威跪拜直呼万岁,他们也跟着跪下,高呼万岁。柴荣是完全的震惊了,他怎么也没有想到,后世的赵匡胤黄袍加身的翻版,竟然让他遇到了。醒悟过来,他也朝着郭威跪下。

这时郭威猛然惊醒,大声说道:“你们这是干什么?赶快起来!赶快起来!莫要陷我于不义。”

赵修己义正言辞的说道:“将军,如今刘氏唯一嫡系男丁也是这样痴傻,如若将军还是坚持让这人登基,那我大汉岂不是要任其他诸国宰割,将军也不愿看到我大汉子民再受战乱,深处水火之中吧。

这些日子将军的所作所为,我等皆看在眼中,将军得军心、得民心,乃百年难遇的开明君主。所以国不可一日无君,我等文武官员,愿冒天下之大不韪,拥立将军为帝,还望将军多为我大汉百姓着想,遂了我等的心愿,称帝吧。”

赵修己说完,柴荣又接着说道:“爹,如今您称帝乃是众望所归,亦乃天命所为。如若爹还拒不称帝,恐怕天将降大祸啊。”

此时的赵修己等人万没有想到柴荣会替他们说话,拥立郭威称帝一事,他们可是怕柴荣透漏给郭威,一直瞒着柴荣的。此时见柴荣赞成,他们也是高兴不已。连柴荣都赞成,此事十有八九是成了。

郭威看了看众人,再看看一旁的柴荣。郭威说道:“好,既然是天命,那我郭威今日就称帝,文武官员请起!”皇位摆在面前,要说不激动那是假的,此时郭威颤抖的声音显示了他内心的紧张。

就这样一场黄袍加身的故事结束了,本来为刘氏准备的登基大典,郭威万万没想到是为他自己准备的。

公元945年10月,郭威在汴京称帝,国号周,改年号为建元,人称郭威为周太祖,公元945年为建元一年。其他诸国纷纷派来使节道贺!

周太祖登基之后大赦天下,对于刘氏的一些族人他也没有为难,封了几个侯爷,让他们享受荣华去了,不过却是严加防范。对于拥立他的那些诸将和大臣们,他也是该封的封,该赏的赏。

周太祖建立大周,也给原大汉的各州府发去文书,各州府节度使见大势所趋,反抗也是无益,于是纷纷臣服!

周太祖在朝中设立左丞相、右丞相和中丞相分别管军事、政事和监察,丞相下设史、户、礼、兵、刑、工六部,六部各设尚书一人,设左右侍郎两人,为尚书副手。

左丞相赵修己,大周所有武将之首。而右丞相则是郭威提拔的李弘毅,大周文官之首。李弘毅原只是户部的一个侍郎,以前郭威就知道这么一个人,处事圆滑,办事仔细认真,有很强的大局观,只是一直被打压,所以这么一个人才才得不到重用。郭威进入汴京以后,他立刻投靠郭威,之后在治理政事方面帮了郭威很多的忙,郭威见他确实是一个有才华的人,于是便对他委以重任。

中丞相乃是杨浩,他本来就与郭威关系不一般,郭威被苏杨二人打压的时候,也将他贬到外地去做官了,郭威率军进京之后他便来投靠,以他刚正不阿的性格,到是适合做这监察百官的职责。

周太祖改革军事制度,精简军队,实行义务兵役,凡年满十六岁,即可服兵役三年。依然设有东南西北四部大营,不过大营将士人数削减至十万人,补充强健之士。另设魏州军营和金州军营,各驻扎军队二十万人。

另外汴京北部香山一带驻扎十万人的京城护卫军,皇宫内还有五万人的侍卫营。南部大营主帅依然是龙邵阳,西部大营主帅是千枫,北部大营主帅是莫邗枫,而东部大营的主帅却还是韩战。

为了求郭威放过史弘肇和韩战二人,柴荣差点在郭威宫前跪了一个晚上。郭威就还有柴荣这么一个亲人,最后郭威还是心疼柴荣,再加上史弘肇和韩战也是各为其主才与他敌对。

于是郭威便将史弘肇和韩战二人放了,本来打算对着二人永不录用,奈何柴荣力保韩战为东部大营主帅,于是郭威便依了柴荣。韩战也对柴荣感激不已,因为从大牢里出来以后,他发现自己出了打仗就什么都不会了。而史弘肇则在京城附近盖了一个院子,过起了隐居的生活。

韩战带兵去东部大营赴任之前,柴荣找到了他,和他聊了一个晚上,谈话的内容其他人不得而知。只是看到第二天早上,韩战从柴荣府中出来的时候喜形于色,仿佛即将有什么天大的好处要被他得到似的。

其实荣确实许诺了他很多事,其他的韩战都不在乎,有一件事韩战去额很在乎。柴荣传授收了他一些后世水军的训练之法,并告诉了韩战让他回到东部大营之后,加紧训练水兵,将水兵的质量再提高一个档次,因为短则三五年,长则七八年,定带他灭了吴越国!

韩战听的那是振奋不已,一直以来他都希望能带着自己训练的水兵征战各大江河湖海,可是苦于没有机会,胸中抱负也难以施展。柴荣的话仿佛给了他莫大的动力,他需要立刻赶回去,将新组建的东部大营训练成一支让敌人闻风丧胆的虎狼之师!

金州大营主帅为王殷,魏州大营主帅为魏仁浦。汴京护卫军由岳云鹏统帅,皇宫侍卫营则是张玉帆统领。各州府不再驻扎军队,原先的军队纷纷解散,将士们愿意留在军中的都被分配到诸营,不愿意留在军中的都回老家种地了。军队体制不变,还是由伍、队、阵、将组成,将又分成不同的品阶从五品一直到一品大将军。

王殷和魏仁浦都是一等一的将军,更是难得的帅才。对于魏仁浦郭威还是比较放心,但是对于王殷他还是不太放心,王殷性格太暴躁,现在让他独当一面还是太难了,于是他特地将王殷派到金州去,相信王殷再回来之时,也会学到很多东西,成长很多。

内政上,周太祖招抚流亡,使尽量多的流民稳定下来,务农生产。周太祖还减少赋税,减除若干苛政,以身作则,励行节俭,大力发展农业生产,稳定国内经济。一时间出现了本来南流的人口出现北流的现象。他整顿吏治,免除了一大批长年以来不求上进,无所事事,毫无政绩的官员,大胆的任命一批青年贫民官员。他更是延聘文人,打压武人政治,使大周政治清明。

在人才选拔上,柴荣建议郭威沿用前唐朝的科举制度。虽然柴荣知道科举制度的弊端很多,但是在这个时代,科举制度无疑还是最先进的人才选拔制度。不过考试的科目却不单单局限于文学,而是拓展了很多的学科,包括律学、商学、农学、画学等等,能够得高分的定是人才中的人才。

倘若不愿意参加全科统考的,也可以参加各科的独考,如果考出来好成绩也是会得到朝廷的重用的,不过会安排到特定的地区,而不会像参加统考的人才那样灵活的分配。

这个时代已经纸张的质量已经很好,更有了雕版印刷,但是却没有活字印刷。为了能够更好地、更加方便的选拔人才,柴荣便努力的回忆胶泥活字印刷的创作之法。

此时的雕版印刷就是在一定厚度的平滑的木板上,粘贴上抄写工整的书稿,薄而近乎透明的稿纸正面和木板相贴,字就成了反体,笔划清晰可辨。雕刻工人用刻刀把版面没有字迹的部分削去,就成了字体凸出的阳文,和字体凹入的碑石阴文截然不同。印刷的时候,在凸起的字体上涂上墨汁,然后把纸覆在它的上面,轻轻拂拭纸背,字迹就留在纸上了。

雕版印刷却存在明显缺点∶第一,刻版费时费工费料,第二,大批书版存放不便,第三,有错字不容易更正。

柴荣根据自己的印象,找来一批工人。用胶泥做成一个个规格一致的毛坯,在一端刻上反体单字,字划突起的高度象铜钱边缘的厚度一样,用火烧硬,成为单个的胶泥活字。

为便于拣字,把胶泥活字按韵分类放在木格子里,贴上纸条标明。排字的时候,用一块带框的铁板作底托,上面敷一层用松脂、蜡和纸灰混合制成的药剂,然后把需要的胶泥活字拣出来一个个排进框内。排满一框就成为一版,再用火烘烤,等药剂稍微融化,用一块平板把字面压平,药剂冷却凝固后,就成为版型。印刷的时候,只要在版型上刷上墨,覆上纸,加一定的压力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