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本草纲目养生智慧(大全集)
3170100000013

第13章 补泻双管齐下,排除毒素一身轻松(2)

而且现代医学研究证明,蜂蜜中所含的葡萄糖、维生素以及磷、钙等物质,能够调节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从而起到增加食欲、促进睡眠的作用。因此,每天睡觉之前取蜂蜜10—20毫升,用温开水调服,不仅可以健脾和胃、补益气血,还有镇静、安神、除烦的作用。

总的来说,食用蜂蜜的好处如下:

1.护肤美容

新鲜蜂蜜涂抹于皮肤上,能起到滋润和营养作用,使皮肤细腻、光滑、富有弹性。蜂蜜面膜:用蜂蜜加2~3倍水稀释后,每天涂敷面部。也可用麦片、蛋白加蜂蜜制成面膜敷面,使用时按摩面部10分钟,使蜂蜜的营养成分渗透到皮肤细胞中。

2.抗菌消炎、促进组织再生

优质蜂蜜在室温下放置数年不会腐败,表明其防腐作用极强。实验证实,蜂蜜对链球菌、葡萄球菌、白喉杆菌等革兰阳性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健康生活

用法:在处理伤口时,将蜂蜜涂于患处,可减少渗出、减轻疼痛,促进伤口愈合,防止感染。

3.促进消化

研究证明,蜂蜜对胃肠功能有调节作用,可使胃酸分泌正常。动物实验证实,蜂蜜有增强肠蠕动的作用,可显著缩短排便时间。

4.提高免疫力

蜂蜜中含有的多种酶和矿物质,发生协同作用后,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实验研究证明,用蜂蜜饲喂小鼠,可以提高小鼠的免疫功能。

用法:国外常用蜂蜜治疗感冒,咽喉炎,方法是用一杯水加2匙蜂蜜和1/4匙鲜柠檬汁,每天服用3~4杯。

5.促进长寿

前苏联学者曾调查了200多名百岁以上的老人,其中有143人为养蜂人,证实他们长寿与常吃蜂蜜有关。蜂蜜促进长寿的机制较复杂,是对人体的综合调理,而非简单地作用于某个器官。

6.改善睡眠

蜂蜜可缓解神经紧张,促进睡眠,并有一定的止痛作用。蜂蜜中的葡萄糖、维生素、镁、磷、钙等能够调节神经系统,促进睡眠。

用法:神经衰弱者,每晚睡前一匙蜂蜜,可以改善睡眠。采自苹果花的苹果蜜的镇静功能较为突出。

7.保肝作用

蜂蜜对肝脏的保护作用,能为肝脏的代谢活动提供能量准备,能刺激肝组织再生,起到修复损伤的作用。

用法:慢性肝炎和肝功能不良者,可常吃蜂蜜,以改善肝功能。 健康生活

8.抗疲劳

蜂蜜中的果糖,葡萄糖可以很快被吸收利用,改善血液的营状况。人体疲劳时服用蜂蜜,15分钟就可明显消除疲劳症状。

用法:脑力劳动者和熬夜的人,冲服蜂蜜水可使精力充沛。运动员在赛前15分钟服用蜂蜜,可帮助提高体能。

9.促进儿童生长发育

东京大学研究人员的大规模临床实验表明,加吃蜂蜜的幼儿与加吃吵糖的幼儿相比,前者体重,身高,胸围,皮下脂肪增加较快,皮肤较光泽,且少患痢疾,支气管炎,结膜炎,口腔炎等疾病。

用法:体弱多病,体质较差的儿童可多食蜂蜜。患佝偻病的学龄前儿童,每天可两三次服30~50克蜂蜜,可改善佝偻病症状。患感冒儿童,每天两次,每次饮一杯蜂蜜水,可促进感冒痊愈。睡眠不好的儿童,在睡前30分钟喝一杯温蜂蜜水,上床不久便可安然入睡。周岁以内的婴儿不适宜服用蜂蜜。

10.保护心血管

蜂蜜有扩张冠状动脉和营养心肌的作用,改善心肌功能,对血压有调节作用。

用法:患心脏病者,每天服用50~140克蜂蜜,1~2个月内病情可以改善。高血压者,每天早晚各饮一杯蜂蜜水,也有益健康。动脉硬化症者常吃蜂蜜,有保护血管和降血压的作用。

11.润肺止咳

蜂蜜可润肺,具有一定的止咳作用,常用来辅助治疗肺结核和气管炎。

用法:虚弱多咳的人可常吃蜂蜜。蜂蜜可用于辅助治疗鼻炎,鼻窦炎,支气管炎,咽炎和气喘。其中,枇杷蜜的止咳作用突出。

12.促进钙吸收

美国农业部人类营养中心专家发现,蜂蜜能防止中老年妇女因钙流失而引起的骨质疏松。这是因为蜂蜜中的硼能增加雌激素活性,防止钙的流失。

用法:一匙蜂蜜加上适量的钙补充剂,可增加钙的吸收率。

治疗便秘的良方:麻子仁丸

有便秘毛病的人可以说是苦不堪言,有没有一种好方法可以让我们不再烦恼呢?不要说太难,便秘是因为肠胃里的有害细菌的增多而造成的,所以呢,我们要对症下药,而麻子仁丸就是治疗便秘的良方。

所谓便秘,从现代医学角度来看,它不是一种具体的疾病,而是多种疾病的一个症状。便秘在程度上有轻有重,在时间上可以是暂时的,也可以是长久的。由于引起便秘的原因很多,也很复杂,因此,一旦发生便秘,尤其是比较严重的,应及时到医院检查,查找引起便秘的原因,以免延误原发病的诊治,并能及时、正确、有效地解决便秘的痛苦,切勿滥用泻药。

便秘是排便次数明显减少,每2~3天或更长时间一次,无规律,粪质干硬,常伴有排便困难感的病理现象。有些正常人数天才排便一次,但无不适感,这种情况不属便秘。便秘可区分为急性与慢性两类。

中医认为,便秘主要由燥热内结、气机郁滞、津液不足和脾肾虚寒所引起。

1.燥热内结。中医认为过食辛辣厚昧,过服温补之品等可致阳盛灼阴;热病之后,余热留恋肠胃,耗伤津液;或湿热下注大肠,使肠道燥热,伤津而便秘,这种便秘又称为热秘。

2.气机郁滞。情志不舒、忧愁思虑、久坐少动、久病卧床等引起气机郁滞,

致使大肠传导失职、糟粕内停,而成秘结,即所谓“气内滞而物不行”。粪便不结燥,但排出困难是此型的特点,所以又称为气秘。

3.津液不足。久病、产后、老年体衰、气血两虚;脾胃内伤、饮水量少,化源不足,病中过于发汗、泻下伤阴等。气虚则大肠转送无力,血虚津亏则大肠滋润失养,使肠道干槁,便行艰涩,所以称为虚秘。

4.脾肾虚寒。年高久病,肾阳虚损,阳气不运则阴邪凝结;或素有脾阳不足,又受寒冷攻伐,而致脾肾阳衰,温照无权则寒凝气滞,肠道传送无力,大便艰难,称为冷秘。

要治便秘,麻子仁丸有奇效。它出自中医经典名著《伤寒论》,是汉代名医张仲景创制的名方之一,属润下之剂,具有润肠通便的功效,非常适合便秘患者服用。

麻子仁丸详解:

【组成】麻子仁二升(20g) 芍药半斤(9g) 枳实半斤(9g) 大黄去皮,一斤(12g) 厚朴一尺,炙,去皮(9g) 杏仁去皮尖,熬,别作脂,一升(10g)

【用法】上药为末,炼蜜为丸,每次9g,一日1~2次,温开水送服,亦可煎服。

【功效】润肠泻热,行气通便。

【主治】肠胃燥热之便秘证。症见大便秘结,小便频数,苔微黄,脉细涩。

【方解】本方证乃因胃肠燥热,脾津不足所致。本方在《伤寒论》中为脾约便秘证而设。由于胃中燥热,脾受约束,津液不能四布,而偏走膀胱,肠失濡润,故小便频数,大便秘结。治宜润肠泄热,行气通便。方中重用麻子仁味甘性平,质润多脂,入脾胃大肠,益脾胃之阴,尤能润肠通便,为君药。杏仁甘平润燥,入肺与大肠,宣肺降气,润燥通便;白芍养血敛阴,柔肝理脾,共为臣药。大黄、枳实、厚朴即小承气汤,以轻下热结,除胃肠燥热为佐。蜂蜜甘润,既助麻子仁润肠通便,又可缓和小承气攻下之力,以为佐使。诸药相合,共奏润肠泻热,行气通便之功。

【运用】

1.本方是治疗胃肠燥热,津液不足之便秘的常用方剂。以大便秘结,小便频数,舌苔微黄为证治要点。本方为缓下之剂,故对于孕妇应慎用;对血虚津亏便秘者,不宜久服。

2.若痔疮便秘者,可加桃仁、当归以养血和血,润肠通便;若燥热伤津甚者,可加生地、玄参、石斛以增液通便。

3.现代常用于治疗习惯性便秘、痔疮便秘、老人及产后便秘等属胃肠燥热者。

【注意事项】

1.火麻仁食入量大,可引起中毒,据报道:食入火麻仁60~120克,大多在食后1~2小时内发病,且食入量越多,症状越重,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四肢麻木,烦燥错乱,瞳孔散大,昏睡,昏迷等。出现此类情况时,应及时去医院治疗。

2.脾虚便溏者不宜选用。

治疗便秘不只有麻子仁,具有这样功效的食品还有很多,如果在食用麻子仁的同时再食用其它治疗便秘的食物,其效果会更佳。

1.番薯

多吃番薯,可治便秘,使大便畅通易解,民间多有此经验。《本草求原》亦有记载,认为红薯:“凉血活血,宽肠胃,通便秘,去宿瘀脏毒。”慢性便秘者食之尤宜。也可用鲜红薯叶250克,加油、盐炒菜吃,一次吃完,早晚空腹各吃一次,适宜大便燥结之人。

2.芝麻

润肠通便,适宜肠燥便秘之人服食。《上海中医杂志》1963年9月介绍:赵某某,女,65岁,阴虚液燥,患有习惯性便秘已5年,每4~5天大便1次,伴有头晕肢麻,口苦咽干等症。选用古时《医镜》中桑麻丸方,以黑芝麻(炒)同冬桑叶等份为末,蜂蜜调和为丸,日服12~15克,1月而愈。

3.阿胶。

滋阴补血润肠,适宜体虚便秘者食用。《仁斋直指方》中介绍:“治老人虚人大便秘涩,阿胶二钱,连根葱白三片,蜜二匙,水煎,去葱,人阿胶、蜜溶开,食前温服。”此法对产后虚弱,大便秘涩者亦宜。

4.香蕉

能清热、润肠、解毒,适宜热性便秘和习惯性肠燥便秘之人服食。以香蕉生食,每日2~3次,每次2支。

5.桑椹

能滋液润肠,适宜体虚之人肠燥便秘,也适宜慢性血虚便秘者服食。可用新鲜黑桑椹挤汁,每次服15毫升,每日2次。或用鲜桑椹2千克,绞汁,白砂糖500克,将白砂糖放入铝锅内,加水少许,小火煎熬,待糖溶化后加入桑椹汁,一同熬成桑椹膏。每日2次,每次15克,开水化服,连服1周。

6.甘蔗

功在清热、生津、润肠,适宜热性便秘者服食。可用青皮甘蔗汁、蜂蜜各1酒盅,混匀,每日早晚空腹服下。

7.柏子仁

含有丰富的脂肪油,能润肠通便,适宜肠燥便秘之人服食。古时《世医得效方》中有润滑肠道而通便秘的“五仁丸”,就是以柏子仁配合松子仁、桃仁、杏仁、郁李仁为丸。也可用柏子仁、火麻仁各10克,微炒研细,以绢包水煎20分钟,过滤,加白糖适量,一次顿服,每日1次,便通为度。

8.韭菜

可用新鲜韭菜,洗净,然后捣汁1杯,约30~50毫升,加15~20毫升黄酒,滚开水冲服,适宜便秘者食用。

正确认识排毒,不要走近排毒养生的误区

“排毒”是现在很时尚的词,这个“毒”包括“内生之毒”和“外来之毒”。“外来之毒”就是指环境中的毒素,包括大气污染、农药残留。“内身之毒”主要是自己体内产生的代谢废物,都对人体有不利的影响。有毒就要排毒,但小心你的排毒会进入误区!

什么叫“毒”呢?毒就是不宜于身体正常健康的以及超出身体负荷的物质。它来自三方面:错食不宜于身体健康的东西、身体代谢物沉积于体内、摄入食物过多或种类偏少。

根据人体慢性中毒学说和各国专家大量的人体清理实践,国外的保健专家和学者断言:任何人如果在吃喝上放纵自己,又不能经常的清除体内毒素垃圾,就会在体内存放大量的毒素垃圾。一般成年人体内有3——25公斤毒素垃圾。

德国一位杰出的外科医生解剖了280名死者的内脏,结果发现在其中240名死者的肠道内壁上都淤积有硬石状粪便污垢。

伦敦一名医生解剖一名死者的大肠,从中取出10公斤陈旧的,已经变成象石头一样硬的粪便,并将其作为陈列展品,至今仍存放在盛有酒精的玻璃罐中。看来体内有毒是多么的可怕!

正常情况下,我们的体内本身就有一个“排毒”、“解毒”体系,如果排出通道有障碍,就会闹病。中医有一个观点,“通则不痛,痛则不通”。什么不通?就是生物管道不通,所以医生也就是一个“管道工”,把管道打通,毒素可以排得出去,身体里没“毒”了,病也就好了。从这个意义上说,医生治病就是要设计一个排毒、解毒的管道,维持人排泄体系的通畅性,如果这个人出汗不畅,大小便不通畅,健康肯定就受到威胁。

什么时候才能确定自己身上有毒素呢,当你有下面情况就要注意了:

1.头晕,头痛,烦躁不安,精神不能集中。

2.疲劳乏力,昏昏欲睡。气短,面色无光泽。

3.食欲不振、口臭、腹胀、腹痛、便秘、排便费力或不爽快。

4.皮肤色素沉着,皮肤干燥,脱发,臭汗,过早衰老。

只要有上述几组症状中的1~2个,就说明体内已经有毒蓄积,需要及早治疗调理。毒素影响人的健康,所以远离毒素,下面是远离毒素的几点原则:

1.加大膳食纤维的摄入

膳食纤维能促进肠胃蠕动,及时清除宿便和肠道垃圾,有效预防便秘和肠胃不适,每人每天的膳食纤维摄入量应在20~30克左右。

2.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维生素是参与体内新陈代谢不可缺少的营养素。如维生素C参与排毒解毒,维生素B1促进碳水化合物的代谢,调节神经系统。

3.多吃有利于身体排毒的食物

如芹菜、白萝卜、胡萝卜、韭菜、冬瓜、大蒜、洋葱、海带、菌类、豆制品、猪血、茶、菠萝、苹果、木瓜、樱桃、柠檬、西瓜、草莓、香蕉等。

4.合理摄入蛋白质。优质蛋白质与植物蛋白的比例是3:2,可使胆固醇降低,且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及人体必需的氨基酸

5.适量喝水。保证每日饮水量,不要等口渴了再喝。

但很多人排毒的时候,容易进入误区,如果不能进入这些误区,不仅达不到排毒的效果,对身体也不利。排毒容易犯的误区如下:

误区之一:排毒就不能进补。

身体是一个整体,不论正常的新陈代谢,还是把毒素从身体中驱赶出去,只有气血运行通畅才能保证这些活动的顺利进行。中医理论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就是说形形色色的代谢产物在体内蓄积,其实就是人体气血阴阳运行不调达,缺乏足够的清除能力,是毒邪害人的内在因素。服用一些补药、补品,调节补益气血阴阳,调整脏腑经络的功能,这样可以促进排毒、解毒的进程。

误区之二:服用泻药可以有效排毒。

泻药的使用是有针对性的,有适应证和适宜人群,都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病情而定,不能自作主张,随意使用。致泻力量强的药物不适用于儿童、老年人及孕妇,女性在选择泻药的时候也应尽量避开生理周期。

误区之三:没有表症也排毒。

排毒是一个代谢的过程、平衡的过程,是把过剩的东西排掉。饮酒过剩、滥用药物等不良生活习惯都会产生“毒素”,人体积聚了“毒素”以后,就会产生一些表症如长期咳嗽、便秘、皮肤病等。如果没有出现体内有毒素的表症,就不能随意盲目的“排毒”。

误区之四:排毒的功效只是美容养颜。

人们往往只是通过发现皮肤表面的变化,才察觉到毒素的存在,至于身体内脏的改变则往往想不到与毒素积存体内有关,因此也忽略了排毒调补对全身各个系统脏器重要的治疗和保养作用。排毒调补是针对身体整体的调解,而不仅仅是作为美容手段。另外,皮肤没有改变,并不表示身体中没有毒素积存,还要根据自己的种种表现来判定受毒素毒害的程度,适时进行排毒。

误区之五:“通便”就是“排毒”。

毒素是造成人体疾病及衰老的重要因素。人体的“毒素”主要通过大小便、皮肤、呼吸等排出体外,这些通道受到阻塞时就会产生毒素积聚,因此需要“排毒”。不少人把“排毒”简单地理解为“通便”。这种观念很危险,有人甚至通过吃泻药来排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