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年轻人必学的1000个社会经验
3168900000068

第68章 识谎·防骗篇(9)

与传统传销不同,这种运作方式甚至连商品都没有,只需要汇几十元人民币到指定的账户。以后你每介绍一个人,就可以从每个一级代理处得到10元,每个二级代理处得到20元,每个三级代理处得到30元,每个四级代理处得到40元。

其实,这就是传销者所玩弄的手腕,但却掩盖不了传销的事实。尽管它披上了电子商务的外衣,打着互联网和高科技的旗号。

这种网络传销有别于传统的传销方式。因为他不需要兜售什么商品,所以就更增加了其伪装性和欺诈性。

829. 大作广告,宣传疗效

据北京的一次调查统计,电视医疗广告含有虚假夸大成分的占99.1%,几乎全部虚假夸大,天子脚下尚且如此,更何况地方媒体!他们做广告时把产品的功效吹的很神,甚至还有媒体担保,如华格纳上市时在官方主流媒体上整版整版的广告,还担保疗效,无效退款,但后来曝光后商家立刻消失,没有一人得到退款,找报社也是白跑腿。

在收音机上做广告时,多是与主持人合作向大家介绍产品多好多好,获得了什么什么奖,再花钱雇佣一些医托不停打进电话,声称自己服用了产品后效果很好,以此骗取患者的信任。

这类的广告大多是治疗皮肤病、失眠、脱发、近视、性功能障碍、乙肝、结石病、心血管病、脑血管病、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病、耳鼻喉病、肿瘤、癫痫、性病、前列腺炎、胃病、不孕症、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还有什么养颜、排毒、延年益寿、健康饮水等等,五花八门,什么病都能治,但没有一个敢治急性心肌梗死、脑出血急性期、心衰、肺梗死、休克等,因为这些病很危险,搞不好马上就会死人的,他们不敢。

830. 专家会诊,看钱开药

在我国,专家会诊是有着严格规定的,只能针对疑难危重病人在医院之间进行,还必须通过医院医务部门批准。但是现在在一些媒体上,专家会诊满天飞,到处是专家会诊,有北京的、上海的、某某领导私人医生等。

病人来到后他们一般要了解病人带了多少钱,然后根据你所带钱数开药,少则几百,多者几千,他们所开的药你在本地药店买不到,原因是他们与外地药厂签订协议,每年包销几种产品,但厂方不得在他们的所在地销售,然后将每瓶2~5元的药品以每瓶40~60元价格卖给当地的患者,通常按疗程买药,一个疗程10~20瓶(大约一个月),两三个疗程下来花费就可观了,即使熟人打五折也有很大利润,等到花了几千元治疗几个疗程后,病仍未好,他们会让你再巩固两个疗程,到最后实在没办法时他们会告诉你:本药有效率99%,只有1%的人没效,你恰好是那个1%。

这时候甚至还有人蒙在鼓里,叹自己命不好,不幸落在了那1%之中,岂不知绝大多数人都是那1%,有效者寥寥,即使有效也是心理作用。

831. 只要你掏钱买药,怎么都行

多是在早上,在人们晨练的地方,在社区里。

这些医疗骗子到处散发小广告,与人们攀谈,想方设法了解你有什么病以及家庭电话,然后向你介绍他们的产品,先是大吹效果如何好,再说某某领导也在用,他们家人也在用,然后介绍你们听课,他们用车将你们拉到某礼堂,由所谓的“专家”讲课,除了介绍产品以外,他们还要告诉你,说你们的身体有潜在的危险,你们的病多么多么严重,后果多么多么不好,再告诉你们命比钱重要等道理,吓得你们神魂不定,赶快掏钱买药治病。

如果来的匆忙没带钱也不要紧,他们会记下你的联系方式,然后不停打你的电话,甚至到你家中,阿姨叔叔喊得亲切,如果看出你有购买意向,他们还会升级叫你亲爹亲妈,甚至他们还会为你们做家务,端茶倒水,拖地洗衣,只要你掏钱买药,怎么都行。

832. “免费体验”,只为让你掏钱

我们都知道:“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天上不会掉馅饼”,但是每天还是会有许多人去享受“免费体验”,这种免费体验,多是医疗器械,保健器械,治疗机,气血循环什么的,很多人自认为很聪明,不花钱又做治疗,要记住“南京到北京,买家没有卖家精”,一个又一个的圈套在等着你,到最后大多都要掏钱买下来。

很多体验过的人一时冲动,买下体验的产品,买回家甚至一直放在储藏室里,一次也没用,有的买回家用了多次,也会终于发现没用,放进储藏室,可真是扔了可惜,摆着占地方。

还有有免费检查的,把你的手指放在他们的所谓高级仪器上,然后指着屏幕告诉你:你的血管弯弯曲曲,阻塞不通,血脂很稠,如不马上治疗就要偏瘫中风了;或者在你手指上扎一针,用一滴血拿去化验,然后告诉你血很稠,吓得你六魂无主七魂出窍,马上掏钱买药,岂不知那个什么高级仪器高级屏幕什么都不是,就是一个骗人器,他们欺你什么都不懂,缺乏正确分析能力,忽悠你的钱而已。

833. “专家”是这样炼成的

现在,在我们的城市里,到处可以看到专家门诊,他们打着某某大医院专家的旗号或北京专家的旗号,干着寻脉诊病获取暴利的事情,首先他们在媒体上包括互联网上大作广告,然后承包一专家门诊,自己违规造药,宣称效果多么多么好,小病大治坑害病人,即使亲朋好友也不放过,照样骗钱。

这种方法多是利用中医中药,还有什么祖传秘方,其实都是蒙人的鬼话,因为一位已经练成的“专家”透漏了他“专家”是怎样炼成的:先是找一本中医书,选一种慢性病看上一周,再按照书中的处方造一种中成药。

再往后是在某私立医院里或区医院或某大医院里承包一门诊,再大作广告,声称祖传秘方治疗某某病,无效退款等,反正相信广告的人很多都有一些心理障碍,只要你往大里吹,他们就相信,只要相信就会有一定的效果,因为病人中有三分之一的人伴有心理障碍,服了药总有一些人会有些效果的,这样大钱就赚到手了。如果能与卫生部门的领导合作,赚钱更容易。

834. 保健输液,是拿生命开玩笑

近几年,在中国大地上,保健输液之风盛行,为了防止中风,人们一年两次打点滴,什么活血化瘀,预防中风,其实这都是媒体惹得祸,都是虚假广告惹得祸,他们为了销售自己的药,不惜坑害全国百姓,创造了这种害人的的疗法。

因为这种疗法根本没效,没有意义,在所有的医学书上都没有这种疗法,出了中国门,没有一个国家有这种疗法,欧美国家更不会这样做,在他们的国家里,含有色素的中药是不准输入人体血管内的,含色素的药进入人体血管是有害的,而事实上这种疗法也确实没效,许多刚刚输过液的人又患了中风,有些正在输液的人患了偏瘫,但是许多药厂医院诊所却赚了大钱,这也是医院医生们不站出来澄清真理的原因。

835. 三招识破医托的伎俩

医托是经常出没于地铁口、火车站、汽车站正规医院及周边旅馆的人,他们用欺骗的方法引诱患者及家属误入歧途,把患者骗到一些无医疗资格的小诊所去看病,对患者进行恐吓、敲诈,甚至抢夺财物。

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医托又出现了新的形式,尤其是在整形美容领域,许多医院的网络咨询人员,注册很多呢称或者网名,在各个论坛发贴子,编故事,讲述自己在某某医院做手术,效果很满意等。这种情况更加隐蔽。

三招识破医托:

□ 与人套近乎

为取得病人的信任,“医托”一般以患者或患者家属的身份,与病人套近乎。

□ 诉说假经历

取得病人的信任后,“医托”接着以“亲身经历”谎称大医院不但贵而且治不好,某某医院某某教授是治这种病的专家,便宜有疗效,将病人骗至目的地。

□ 用高价药骗钱

在诊室,与“医托”联手的“医师”开出一些十分普通便宜的中草药,以高价卖给病人。

836. 利用明星诱导患者

一位受骗患者对明星不加选择代言医疗广告很气愤,“如果不是这么大牌的明星在全国电视台做广告,我根本不会相信这家医院,谁知道这根本是个骗局。”

用明星诱导消费者是近几年比较流行的做法。一些医院,没有用在加强医疗技术、培养医疗人才上,而是大把大把地花在了明星代言上。

目前,明星打医疗广告已不是什么稀奇事。有两种明星颇得青睐:一是演过正面角色的、“诚实稳重”型男星或一直口碑较好,没有绯闻的女星;二是演过偶像角色的、“健康活力”型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