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年轻人必学的1000个社会经验
3168900000017

第17章 求人·办事篇(7)

所以,我们在求人办事的时候,完全可以这样说:“这件事,除了你还真的没有人能办了!”

189. 旁敲侧击,以达目的

生活中为人求情、代人办事常常会遇到令人不满意的情况,可是只要你学会委婉的表达方法,旁敲侧击,往往能起到意料不到的效果。

春秋时期,韩国修筑新城的城墙,规定了完工限期。大臣段乔负责主管此事。有一个县拖延了两天,段乔就逮捕了这个县的主管官员,将其囚禁起来。这个官员的儿子就找到管理疆界的官员子高,让子高去替父亲求情。子高答应了这件事。

一天,见了段乔后,子高并不直接提及释人的事,而是和段乔共同登上城墙,故意左右张望,然后说:“这墙修得太漂亮了,真算得上是一件了不起的功劳。功劳这样大,并且整个工程结束后又未曾处罚过一个人,这确实让人敬佩不已。不过,我听说大人将一个县里主管工程的官员叫来审查,我看大可不必,整个工程修建得这样好,出现一点小小的纰漏是不足为奇的,又何必为一点小事影响您的功劳呢。”

段乔见子高如此评价他的工作,心中甚是高兴,然后又听子高的见解也觉得其在情理之中,于是便把那个官员放了。

那个官员之所以能够获免,原因大多在于子高的求情。子高把一顶高帽子给段乔带上,然后就事论题,深得要领,不能不令人拍案叫绝。其实,一般人都存在顺承心理和斥异心理,对那些合自己心意的就容易接受。因此,顺应事物的发展规律,巧言游说,便容易成功。

190. 激发同情心,难事不难办

人都有同情心的,面对求情者的眼泪和哭诉,听者就是铁石心肠,也免不了会动心的。但这并不是说,凡求人办事都要摆出一副可怜兮兮的样子,流下几滴眼泪。而是说,当我们在求人解决问题时,应该调动听者的同情心,使听者首先从感情上与你靠近,产生共鸣。

美国曾有一位老妇人向在律师事务所工作的林肯律师哭诉她的不幸遭遇。原来,她是位孤寡老人,丈夫在独立战争中为国捐躯,她靠抚恤金维持生活。前不久,抚恤金出纳员勒索她,要她交一笔手续费才可领取抚恤金,而这笔手续费是抚恤金的一半。林肯听后十分气愤,决定免费为老妇人打官司。

在求人办事时,激发对方的同情心和责任感是十分重要的,当你巧妙地点醒对方身负的责任和手中的权力时,会使对方衍生出一种自豪感,使他得到了应有的尊重,并同时站到了你的立场上。到了这个时候,再难办的事情也能办成。

在办事过程中,泪水是最厉害的一种武器,这一点是无可否认的。被求的一方往往因为对方的泪水而激发自己的情感,从而对对方的请求一一应允。铁石心肠的人毕竟只是极少数。

191. 面对沉默寡言的人,能够攻心为上

办事必须依靠信息的交流,思想的交流,感情的交流来完成。而沉默寡言的人不爱说话,也就无从知道他们的想法。所以要掂量着对方的心理,攻心为上。用“花言巧语”来打动对方的心,“花言”指的是把话说得美,说得好听,说得感人、动人、悦人、怡人;“巧语”指的是把握说话机会,恰到好处。用这种方法办事,必须要掌握对方的心理,有广博的见识,丰富的思想,真挚的情感。

对待沉默寡言的人,要积极主动地接近他的内心,事才好办,人才好交。要避免伤害对方的感情,应该用激励式的语言,使对方建立起自信心。攻心为上不但能让我们赢取他人的心,还能为我们以后办事起到良好的作用。

与沉默寡言的人办事,要花些工夫,仔细观察,注意他的一举一动,从他的言行中寻找出他真正关心的事来。先随便和他闲聊,只要能够使他产生一些反应,那么事情也就好办了。接下去,你要好好利用这个话题,让他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每个人都会有他感兴趣,关心的事,只要你稍一触及,他就会滔滔不绝地说出来,因此你必须好好掌握并利用这种人的性格和心理。

对待沉默寡言的人,要掂着对方的心理说,掰着对方的情感说,摸着对方的好恶说,这样才能为进一步接触打下基础。

192. 面对傲慢无礼的人,你更要不卑不亢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人倚仗自己的财势和地位,为所欲为,待人接物傲慢无礼。跟这样的人办事我们不能低声下气的,要维护自己的尊严,做到不卑不亢,如果你卑躬屈膝,那么傲慢之人将更加看不起你。

傲慢无礼的人一般都特自命清高,自以为是,与他们交朋友或者共事都会让人感觉到很不舒服。如果实在不得不接触,尽量把材料都准备好,把该说的话提炼的简明扼要,把要办的事情郑重地跟他们说清楚,少啰唆,记住“多说无益”,还有要给自己做好心理暗示,对事情不对人,不要表现出套近乎的样子,尽量让自己看着很干练,很有能力,态度很平和,不卑不亢的。

对待傲慢无礼的人,我们不能屈尊下顾,低声下气地,越是这样,对方越看不起我们,事也越难办。如果表现得不卑不亢,很干练,对方也许就很乐意为你办事了。

193. 面对深藏不露的人,需要小心谨慎

深藏不露的人,他们不肯轻易让人了解他的心思,有时甚至说话不着边际,一谈到正题就“顾左右而言他”。对深藏不露的人,一定要谨慎小心多用心思,否则办起事来就会困难重重,栽很多跟头。

与深藏不露的人办事主要应注意哪些呢?

□ 小心谨慎,注意防范

对于深藏不露的人更要小心提防,但你却又不能让人知道你的防范心理,否则有可能使人对你产生不信任。人们若知道你有防范心,就会感到自己受了伤害,反会寻机报复,弄出意料不到的祸患。凡事三思而行,小心一些,总会得益良多。一件事能否圆满到极点,取决于实现行动的手段是否周全。

□ 直截了当地处理事情

与深藏不露的人办事时,你需要把事先准备好的资料拿给他看,让他根据你所提供的资料作出最后决断。人们多半不愿将自己的弱点暴露出来,即使在你要求他说出答案或做出判断时,他也故意装不懂或言不及义地闪烁其词,使你有一种“高深莫测”的感觉,其实这只是对方伪装自己的手段罢了。

对于深藏不露的人,一定要谨慎办事,小心说话,注意防范。而且,要切记不要轻易得罪这种人,否则事办不成,还多了个敌人。

194. 面对草率决断的人,你要步步为营

我们的生活中有一些急性子的人,匆匆忙忙就下了决定,与这样的人办事就要做出步步为营的缜密部署,只有步步为营才能“步步赢”。

草率决断的人,乍看好像反应很快,他常常在交涉进行到高潮时,忽然作出决断,给人“迅雷不及掩耳”的感觉。由于这种人多半是性子太急了,因此有时候为了表现自己的“果断”,决定就会显得随便而草率。

由于“反应”太快,这样的人每每会对事物产生错觉或误解,其特征是:没有耐心听完别人的谈话,往往“断章取义”,自以为是地下决断,这样虽使交涉进行较快,但草率做出的决定,多半会留下后遗症,招致意料不到的枝节发生。所以与草率决断的人办事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 最好把话题分成若干段,说完一段之后,马上征求他的意见,统一问题了再继续进行下去,如此才不至于发生错误,也可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 草率的人做事很急,他们不容易听进去别人的话,所以一定要有耐心。

◇ 正因为他们草率决断,所以你才更加要按步骤一步步来才能避免把事办糟。

◇ 及早考虑,有备无患,提前把事情考虑全面,做好准备才能防止草率决断。

草率决断的人往往办不成事,只会影响事情发展。所以与他们办事时一定要三思而行,做出步步为营的规划,计划得周全些才不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195. 面对私心较重的人,千万大度宽容

世界上没有完人,我们交往的人或多或少都有着自己的毛病。人和人之间的交往难免会产生摩擦,当有人侵害到我们的利益的时候,我们要以一颗“包容”的心去原谅和理解他人。

人要有一种大度宽容,能容他人之过。在与人办事时,如果真能体谅别人,不过分强调他人的过错和缺点,人与人之间自然相处融洽,事情办起来也就顺利一些了。

与私心较重的人,怎样才能做到大度宽容呢?

◇ 与较自私的人办事,应该宽容一些。有一些小的矛盾不必要和别人争,应看作无所谓。尽量不要太计较细小的事情,把精力多放在大事情上。

◇ 与私心较重的人办事,要公事公办,避免落下把柄。

◇ 自私的人一般不愿为别人做事,所以尽量不要求他们办事。

◇ 与私心较重的人办事,最好采用AA制原则,以免对方认为自己吃亏。

◇ 谈他喜欢的事情,了解他的兴趣,当他发现自己所强调的利益被肯定了,自然就会表示满意,事也更好办了。

世上自私自利的人为数不少,无论你走到哪儿,总会遇到几个。这种人心目中只有自己,凡事都将自己的利益摆在前头,要他做些于己无利的事,他是断然不会考虑的。

196. 面对性情暴躁的人,最好要晓之以理

无论跟什么样的人办事,我们都应首先摸透他的性格,依据其性格“对症下药”,就很容易“药到病除”,办事成功。对性情暴躁的人就要不动声色,晓之以理才能把事办好。

晓之以理,就是讲道理。简单的事情,小道理,一两个典型事例,再加上简明、扼要的分析,道理就可以讲清楚。复杂的事情,大道理,涉及多方面的因素,必须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地进行一系列的说服工作,从多方面展开心理攻势,并以严密的逻辑推理,自然地得出结论。

这个结论不宜由自己单方面推断出来交给对方,最好以征询意见的口气引导对方同你一起来推理,共同探讨得出结论。让他把你的意见、主张,当作自己寻求的答案,自愿接受,这样的说服更高明。因为对于经过自己头脑思考发现的真理,人们更坚信不疑。晓之以理,要满怀信心,争取主动,先取攻势。

197. 面对顽固不化的人,想法动之以情

与顽固不化,固执己见的人办事,就要有耐心,有爱心,要动之以情,才能把事办好。

顽固不化的人往往不能跟他硬碰硬,来硬的他只会反感,使事情更加糟糕,矛盾更加激化,也不能用给他什么好处的方法来打动他,他不吃这一套。

那么如何对顽固不化的人动之以情呢?

◇了解对方的基本情况,对方性格,长处,兴趣等等,表明你很关心他,对方就会对你有些好感了。了解对方当时的情绪,尽量让对方多说话,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对对方表示理解。

◇积极主动地了解对方,要用炽热的心,用感情来融化他。

◇做一件事也许他不是很乐意,这时你可以把做这件事的好处告诉他,加之以高尚的动机,激发他主动转变的意愿,也许对方就愿意做了。

◇与对方交流时,通过交换信息,将一些对他有利的信息摆在他面前,也许对方就会转变想法了。

◇充分考虑各种因素来增强说服力。善用地利,站在听众一边,考虑听者处境,论据要坚实,运用经验和例证来说服。

动之以情才能导之以行。顽固不化的人往往坚持己见,内心其实需要人的理解,这时用热情,用爱心来感化他,问题就能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