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者,进说辞也;揵者,揵所谋也①。欲说者务隐度,计事者务循顺②。阴虑可否,明言得失,以御其志③。方来应时,以合其谋④。详思来揵,往应时当也⑤。夫内有不合者,不可施行也。乃揣切时宜,从便所为,以求其变⑥。以变求内者,若管取揵⑦。言往者,先顺辞也;说来者,以变言也⑧。善变者,审知地势,乃通于天,以化四时,使鬼神,合于阴阳,而牧人民⑨。见其谋事,知其志意。事有不合者,有所未知也。合而不结者,阳亲而阴疏⑩。事有不合者,圣人不为谋也。故远而亲者,有阴德也11;近而疏者,志不合也;就而不用者,策不得也;去而反求者,事中来也12;日进前而不御者,施不合也13;遥闻声而相思者,合于谋待决事也14。故曰:不见其类而为之者,见逆;不得其情而说之者,见非15。必得其情,乃制其术,此用可出可入,可揵可开16。
【注释】
①内:同“纳”,即被君主接纳。
②隐度:暗中揣度。 循顺:沿着,依循,顺从。
③阴虑:暗中考虑。 明言:公开地讲。 御其志:指迎合君主的心意。
④方来应时,以合其谋:指来进言时,一定要顺应时宜,以合乎君主的心意。
⑤来揵:前来进献的计谋。揵,举也,此指进献谋略。 往应时当:这里指既迎合君意又合乎形势。
⑥切:切磋,琢磨。 从便所为:指便宜行事,便利实施。 其:此指进献的决策。
⑦内:此处同“纳”。 管:钥匙。 揵:同“键”,锁。
⑧言往者:讲历史。 顺辞:顺从君主心意的言辞。 说来者:讨论未来。 变言:有变通余地的话。
⑨地势:指地理形势。 通于天:指明于天道。 化四时:指改变自然顺序。 使鬼神:此指掌握变化。因神鬼善变。
⑩结:两心相结。此指认可、执行我们的决策。阳:此指表面。 阴:此指内心。
11阴德:德,同“得”,得君心,指暗中相得,即心意相合。
12事中来:指决策合于君意,于是离开后又被招回。
13施:措施,此指解决问题的决策。
14合于谋:计谋相合。
15不见……为之:指不被君主宠信却代为决策。 见逆:被排斥。 见非:被否定,被诘难。
16术:方法,手段。 此用:即“用此”,指用上述方法。
【译文】
所谓“内”,即进献说辞以取得君主的接纳、宠信;所谓“揵”,就是独擅替君主决策的大权。想要游说君主时就必须暗中揣度君主的心意,出谋划策时也必须顺应君主的意愿。暗中掂量我们的决策是否符合时宜,公开言明此决策的优劣得失,以邀宠于君心。我们的决策必须既合乎时宜,又合于君意。还必须让君主觉得我们进献的决策既合形势又合他意。若其中有不合君意之处,这决策就难以付诸实践。此时就要重新揣摩形势的需要,从便利君主实施出发,求得决策的改变。如此让君主接受这经过变更的决策,就好比用钥匙开锁那样一举即得了。在与君主谈论过去的历史事件时,要用“顺辞”,即顺着君主的心思给予合情合理的诠释;而与君主讨论未来的事件时,却要用“变言”,即采用有变通余地的话以随机应变。能自如地改变决策的人,必须审知地理形势,明于天道,又有随顺、运用固有法则的能力,善于应变,且能契合于阴阳变化规律,从而驾驭天下百姓。在观察君主谋划大事时,就能从中洞悉其意愿志向。若我们的决策不合君主的意图,与之不一致,那是因为我们对君主的某种心意、某些情况掌握得还不够;若表面上我们的决策得到了同意但实际上却并没有得到施行,那是因为君主与我们的关系表面上看起来亲密,实际上却很疏远;若决策不合君意,圣智之人也难以将决策付诸实践。由此而论,与君主身远反而却被亲近的,是因为能够与君主的心意暗合;与君主身近反而被疏远的,是因为与君主志趣不投;投奔君主却得不到进用的,是因为决策不得君心;离去却反而被再次诏求的,是因为其智谋被后来的现实证明是可行的、合乎君意的;天天都活动于君主面前却不被信用的,是因为其计谋、规划不合君心;被君主远远听到名声就思慕其归来的,是因为其计谋与君主暗合,君主正等待他前来决断大事。所以说,没有得到君主宠信、君臣不相和就进献计策,必会遭到斥退;不了解君主心意就随便去游说,必定不能实现目的。因此只有充分了解了对方的真实情况与意图,才能够把握住内揵之术,如此运用这种方法,我们就可以进退自如,随心所欲了。
【原典】
(三)
故圣人立事,以此先知而揵万物,由夫道德、仁义,礼乐、忠信、计谋①。先取《诗》《书》,混说损益,议论去就②。欲合者用内,欲去者用外③。外内者,必明道数④。揣策来事,见疑决之⑤。策无失计,立功建德,治名入产业,曰揵而内合⑥。上暗不治,下乱不寤,揵而反之⑦。内自得而外不留,说而飞之⑧。若命自来,己迎而御之⑨。若欲去之,因危与之⑩。环转因化,莫知所为,退为大仪11。
【注释】
① 立事:谋事,决策。 先知:先了解情况、掌握信息。
② 由:循顺。 《诗》:《诗经》。 《书》:《尚书》。 混说:此指笼统地说。 议论:此指内心盘算。
③ 内:指上边论述的向君主取宠的方法。 外:指不向君主苟合取宠。
④ 道数:此指取宠术和制君术。
⑤ 策:同“测”。 决:决策、解决。
⑥ 策:此指对付君主的计策。 建德:此指建立基业。 治名入产业:治名,代指整顿朝纲;入产业,代指治理民众。 内合:与君主心意暗合。
⑦ 上暗不治,下乱不寤:指君主昏庸不理朝政,臣下作乱而无所觉察。 揵而反之:指我们举荐的计谋必不合君心而被拒绝。
⑧ 内自得而外不留:自视甚高,自以为贤明而听不进外人的意见。 飞:飞扬,褒奖,赞誉。
⑨ 御之:指驾驭、控制君主。
⑩ 因危:趁乱。
11环转因化:指依据不同类型的君主、根据不同的政治情况随机应变,运转自如。仪:法,秘诀,原则。
【译文】
所以,圣智之士行事成大业,都是凭着预先全面把握信息而驾驭、控制世间万物,进而顺合道德、仁义、礼乐、忠信、计谋的种种规范。(对于君主的决策,)我们可以先引用《诗经》、《尚书》中的立论、教诲为之论证,笼统地说些添添减减的修改意见,同时在内心里衡量一下此决策与自己决策的差距大小,以决定离去还是留下。如果想要留下,就必须深知君主内心的意图赢得君主的宠信,想要离去就不用管这个。无论取宠还是不取宠,都必须明晓取宠术和制君术,具备预测事物发展变化的能力以及决断疑难问题的能力。只有我们在这些方面运用决策时没有失误,从而建立功业,树立德行,整顿朝政,治理民众,才叫君臣相得、决策谋划合乎君意且卓有成效。若碰上君主在位昏庸不理朝政、奸臣当道不治民众而无所觉察的情况,我们谋划的决策就不可能适合当权者的口味。若碰到那种自视甚高、刚愎自用而听不进外人意见的暴君,我们不妨先逢迎他,为他歌功颂德,博取其欢心后再逐步说动他。总之,我们若被君主诏用,就先迎合他的心意再设法逐步掌握他;若觉得某位君主实在不堪凭依而想离之而去时,就趁乱离开,伺机退隐,以保全自己不受伤害。要圆转灵活地根据面临的具体情况来决定我们的策略、变换我们的手法,让外人摸不透自己的真实意图,这就是进用和退居的根本原则。
【以史为鉴】
苏秦智用妾喻得信任
苏秦是战国时期有名的纵横家,他曾为燕昭王效力而出使齐国,凭着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说服齐王将十个城池归还给了燕国。
当他志得意满地返回燕国,以为立下了此等大功燕昭王肯定会对自己礼遇有加时,却没料到燕昭王偏听偏信那些嫉恨自己的人所进的谗言,非但没有以相国之礼相待,反而对他心存成见,日渐疏远。苏秦面对此种尴尬处境,不禁深感委屈,但他顶住了压力,积极地想方设法以寻找机会摆脱这一困境。
有一次,在拜见燕昭王的时,苏秦进言道:“最近我听到了一个故事,很是发人深省,愿意和大王您一起分享。”
燕昭王一时之间弄不清楚苏秦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只好耐着性子漫不经心地答复道:“说来听听也无妨。”说完就闭上了眼睛,摆出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
苏秦也不计较燕昭王的态度,因为他深知只要自己有讲话的机会,就很有可能逆转形势,从而改变自己当下的处境,所以就专心致志地讲起故事来:
“从前,有一位男子,他们家世代经商。为了让自己的家人可以生活得更好,自己常年在外做生意,只剩下原配夫人和一个小妾在家中独守空房。可是他的夫人耐不住寂寞,竟和一个游手好闲的男子私通。小妾虽然将这一切都看在了眼里,但是她什么也不能说。一天,原配夫人和那名男子正在房中商量她的丈夫回家后应该怎么办。女的说:‘只有他死了我们才能够真正地双宿双飞。到时我备下一杯毒酒招呼他,一切就好办了。’不巧,这番密谋被刚刚路过这里的小妾给听去了,从此记在心上,日日忧虑不已。
不久,丈夫回来了,还给妻子和小妾带回了许多金银首饰。两个女子忙碌着迎接丈夫,端上一道道美味佳肴。当一切都备办停当,原配夫人就吩咐小妾为丈夫倒酒。此时的小妾左右为难:不倒,害怕丈夫和夫人说自己不懂礼法规矩;倒吧,又害怕真的毒死了丈夫,说不定连自己也要牵扯进去;而要是直接说明酒里有毒,又担心夫人当场抵赖,自己还落下个陷害的罪名,更不用说被夫人反咬一口了。到底该如何是好呢?她灵机一动,假装被脚下的东西绊了一下,打个趔趄,故意把手中的酒壶摔破了。可那不知情的男主人见状却破口大骂,后来还打了小妾一顿。”
燕昭王渐渐被吸引住了,听得津津有味。故事讲完后,他沉思了片刻,似有所悟地问苏秦:“你当然不仅仅是要和我分享这个故事吧?你到底想说什么,不妨明言。”
苏秦见大王已有几分明白,便笑着进一步解释道:“我是想说,在大王您身边有许多人就像那位小妾,对大王忠心耿耿,而您却还不能像对待原配夫人那样信任他们,更何况想陷害小妾的原配还不止一个!身陷小妾处境的那些人最终将会被大王遗弃啊! ”
燕昭王闻言意味深长地看看苏秦,对他会心一笑,说道:“你的意思我明白了! ”
不几日他便赏赐苏秦,并以相国之礼厚待他。苏秦因此终于逃脱了“小妾”的命运。
所谓“必得其情,乃制其术,此用可出可入,可揵可开。”此处苏秦一看形势就知道了是燕昭王身边有人进了自己的谗言,这便是“得其情”,需要找机会在燕王面前澄清自己,于是便想到了智用妾喻的“制其术”。而且因为苏秦采取的策略比较有创意,巧借比喻,变被动为主动,终于重新获得了燕昭王的信任。
张良巧借贤士保太子
如何在进言之前察言观色,先行试探,以彻底了解对方的人情所好,使得自己的进言能够有的放矢、对症下药,最终达到预期效果,这实在是一门不可忽视的大学问!唐朝的纵横家赵蕤在其名著《长短经》的《钓情》篇里就此总结了七条诀窍:一是以物钓之,看喜欢何物;二是以言钓之,看喜听何话;三是以事钓之,看如何待事;四是以志钓之,看志趣何在;五是以视钓之,看眼神如何;六是以贤钓之,看如何待贤;七是以色钓之,看形色如何变化。
而内揵术中也说道:“事皆有内揵,素结本始。或结以道德,或结以党友,或结以财货,或结以采色。用其意,欲入则入,欲出则出;欲亲则亲,欲疏则疏;欲就则就;欲去则去;欲求则求,欲思则思。”二者所言各尽其妙,殊途同归,都充分肯定了“必得其情,乃制其术”的无穷妙用。下面我们不妨用一个例子来窥斑见豹。
汉高祖刘邦想废掉吕后所生的太子,而改立戚夫人的儿子赵王如意。为此,许多大臣向他进谏力劝不可,但他都听不进去。吕后得知此事后,十分着急,便请留侯张良出主意。张良为她细细分析道:“这是难以用口舌争得胜利的。皇上有四个招不来的人,这四个人都已经很老了。只因皇上待人轻慢无礼,他们逃入山中,不愿做汉朝的臣子。但是皇上一直认为这四人很高尚,不爱名利。现在不妨派一个能说会道的人持太子的亲笔信,用卑谦的言词诚恳地请求他们入宫,这样做他们会来的。入宫之后,要以贵宾之礼相待,让他们常常跟着太子入朝,并让皇上能看到他们。这样对太子的地位是会有帮助的。”吕后采纳了张良的计策,将四人请进了宫。
(15 张良)
汉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时,刘邦病情加重,这时他更迫切想改立太子。太傅叔孙通向他谈古说今,甚至不惜以死相诛,皇上表面上同意了他的意见,而内心却仍不改初衷。一次宫中举行宴会,太子也参加了。其左右有四个随从,年纪都已八十多岁了,眉须雪白,衣着潇洒,神姿伟岸。刘邦很奇怪地问他们是什么人,四位老人走上前来各自报了自己的姓名:东园公、角里先生、绮里季和夏黄公。皇上大为吃惊地说道:“我找你们好多年,你们都躲着不肯出山,今天为什么主动跟随我的儿子呢?”四人都回答道:“陛下您轻视士人,喜欢骂人,而且喜怒无常,臣等不愿受辱。听说太子仁慈孝顺,尊敬贤士,天下有才之士没有不翘首以盼,想为太子效命的,所以臣等就来了。”皇上对他们说:“既然如此,烦请公等帮忙扶助太子至终吧!”四人为皇上祝福之后,便匆匆离去了。皇上目送他们远去,叹息道:“太子翅膀已硬,现在很难动摇它了。”于是放弃了改立太子的打算。
这就是一个以贤钓情的典型例子。正因为张良准确把握到了高祖刘邦的心意,知道光靠进言劝谏是于事无补的,所以选择了以贤钓之,最终让高祖自己权衡轻重改变了初衷,从而保住了太子。
晏子顺水推舟谏景公
春秋时期,齐景公在位时,齐国政治清明,国力进一步强盛,在众多诸侯国中实属屈指可数的大国。这不仅因为齐景公开明、有作为,还得力于齐国名相晏婴的辅佐,君臣相得,国家强盛。
晏婴是一位家喻户晓、德高望重的政治家,人们皆尊称其为晏子。他博闻强记,知古通今,历任齐灵公、齐庄公、齐景公三世,执政长达五十七年,不管是在朝上还是朝下,都能尽忠进谏,对国君从来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可以谓之为将内揵术运用得出神入化的成功典范。
一次,有个人得罪了齐景公,齐景公大发脾气,盛怒之下,竟下令将那个人绑在大殿下面,要将他一节节地砍下来。这可是一种残酷万分的刑罚。
并且,齐景公还同时下令:谁都不能来劝阻这件事,如若有人胆敢劝阻,就和那人同罪,也要被肢解。作为国君,他的话可谓一言九鼎,谁都不愿意冒这个险去进谏。
晏子听了以后,也没说什么,而是出人意料地把袖子一卷,摆出一脸凶狠的样子,抄起刀来,一把将那人头发揪住,同时在鞋底下磨刀,活脱脱一副要亲自动手杀掉此人、为君王泄愤的姿态。比划了一阵之后,晏子抬起头来,向坐在上面余怒未消的景公煞有其事地询问道:“大王,我看了半天,但却感到不知从何下手。好像史书上也没有记载过,尧、舜、禹、汤、文王这些贤明的君主要肢解杀人时,到底应该先砍哪一部分才对。对这个人应该从哪个部位下手去砍,才能做得像那些圣主们一样好呢?”
齐景公听了晏子的这番话,立即警觉,自己若要做个明君圣主,又怎么能用这种残酷的方法杀人泄愤呢?所以他对晏子说:“好吧!是我做得太过了,放掉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