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30岁前要学会的33堂理财课
3166300000012

第12章 Part2 规划篇(6)

目前,两人的家庭收入为15 000元,除了日常开销、按月偿还银行住房贷款以外(尚欠银行贷款本息合计为4万元),每月还有1万元的结余。不过,由于夫妻两人均不善理财,面对不断增加的收入,他们还是只认银行储蓄一条路,渠道单一,收益低下。

夫妻两人来到一家银行进行了一番咨询。银行的理财师首先给他们分析道:目前素素一家把精力都放在赚钱上,对收入的打理缺乏长远的规划,比如,其收入较高,却没有考虑减少家庭债务;习惯有钱存银行,没有积极涉足其他收益高、保障能力强的投资渠道。总之,他们需要一条非常清晰、容易操作的理财思路。

然后,这位理财师给出了具体的理财建议:

建议素素做好后续收入的打理。为实现家庭积蓄的稳妥增值,以应付将来的生儿育女,以及换房、扩大经营等开支,根据素素的实际情况,他设计了一套完整的理财方案。

1. 可以考虑提前偿还住房贷款

按目前素素的收入,积攒4万元可谓轻而易举,所以积蓄达到4万元后,可以考虑提前偿还住房贷款。因为目前1年期存款税后利率仅为1.58%,而银行贷款的年利率却高达5%以上。有理财专家说,最好的存款方式就是还贷款。所以,提前还贷是素素减少家庭支出、优化资产结构的有效措施。

2. 建议购买私家车

从事销售工作,主要工作是跑市场、访客户,时间就是金钱,如果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私家车,不但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还可以体现身份和经济实力,进而增强经济往来中的信用指数。根据素素夫妇的收入状况,建议在1年内购买10万元左右的经济型轿车,比如富康、飞度、赛欧、凯悦等。

3. 20%的后续收入进行储蓄

还清住房贷款和购买私家车以后,素素就可以一心一意打理后续收入了。大家都说现在储蓄利率低,负利率情况下存钱会“亏本”,但再“亏本”也不能全面放弃储蓄,因为储蓄是中国人的传统,也是最稳妥的投资渠道之一;另外储蓄的变现能力最强,可以作为经营的准备金,所以,将20%的后续收入存成储蓄,不但是家庭稳健理财的需要,也是素素打理生意的需要。

4. 30%的后续收入购买国债

国债是以国家信誉做担保的金边债券,具有收益稳妥、利率高于储蓄、免征利息税等优势,素素可以用后续收入购买适量的凭证式国债。根据当前加息压力增大的实际情况,建议购买短期的1年期国债。这样如果遇到加息,素素既可确保加息之前最大限度地享受较高利率,又可以在国债到期后,及时转入收益更高的储蓄或其他国债品种。

5. 30%的后续收入用于购买开放式基金

开放式基金可以说是一种介于炒股和储蓄之间的投资方式,适合素素追求稳健又考虑收益的投资需求。根据当前股市相对低迷的实际情况,素素可以选择一家运作稳健、回报率高的基金公司,购买他们发行的新基金,因为新基金:成立后正赶上“炒底”,所以其赢利能力也就相对较高。

6. 15%的后续收入进行股票投资

中国股市的中长期前景是非常乐观的。因为素素从事直销工作,时间相对自由,可以用15%的后续收入购买一些能源、通信等潜力股票,这样可以在做业务时顺路到股票市场看看行情,或在家里通过网络看看大盘,适时调整持股结构,进行中长期投资。

7. 5%的后续收入购买保险

从事直销工作,养老保障一般是靠自己多挣钱、用积蓄来应付生老病死。但在医疗开支不断涨价的今天和未来,万一遇到意外伤害或重大疾病,自己的积蓄有可能是杯水车薪,难以应付。所以,建议素素和先生用自己5%的后续收入购买适量的主险和附加险,以对两人的重大疾病、人身意外伤害提供有力保障。

同时,素素还可以购买集保障、储蓄、投资三种功能于一身的分红保险或分红型养老保险。

这位理财师的规划建议,对你也是否有所启示呢?

分散投资能有效地规避风险,对于投资人来说能平衡收入,更好地规避风险。

没有最好的理财观,只有最适合自己的理财观。

通过合理的理财方法,可以避免沦为“月光族”。

就必须培养正确而良好的消费行为,上班族才能增加自己的储蓄。

对于白领来说,通过合理规划、组合投资,可以实现较高的投资收益。

分散投资,有助于更好地规避风险。■

我的钱财我做主,理财是自己的事

在别人恐惧时,你要贪婪;而别人贪婪时,你要恐惧。

——沃伦·巴菲特

我一向是不关心大盘涨跌的,我只关心市场中有没有符合我的投资标准的公司。

——吉姆·罗杰斯

■ 理财是自己的事

张清在东方财富网的股吧上发现一篇文章,标题是《明日重大利好消息出台敬请关注》。他很好奇,点击一看,是中信证券公司的网站,网站顶部写着“公司经过中国证监会批准”,并有电子版的批准证书。网站内容主要有“强力个股推荐”、“精确市场预测”、“实战业绩”、“涨停板股票服务”。

张清拨打了网站底部显示的手机号码,业务员陈某说公司实力很强,有专人研究分析股票,近期几只大牛股都抓住了。于是张清心动不已,按要求向中信证券的业务员陈某账户缴纳了一个季度的服务费4 380元,对方也传真了一份已盖章的服务合同,并口头保证15个交易日获利120%,总获利不低于360%。但此后,按公司推荐的股票操作,却只跌不涨。一周以后张清后悔了,想讨回服务费,但发现再也无法联系到陈某,公司的电话也无人接听。

这是一个上当受骗的投资案例。不法分子常常利用网络平台假冒合法证券公司之名,诱骗投资者上当。面对投资市场上鱼龙混杂的场面,作为投资者,我们应该如何避免上当受骗呢?

理财不仅是技术活,也是力气活,现在市场上各种投资产品不断涌现,市场行情瞬息万变,不仅要求投资者具备充足的专业知识,更要投入不少精力和时间,这对大多数非专业人士而言是一种苛求。“专家理财”应运而生。

有人会问:“理财到底要靠自己还是要请专家呢?”这个问题没有固定的答案,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

认可委托专家理财的人认为,术业有专攻,理财靠专家。专家拥有更多投资渠道。个人投资者一般只能在二级市场进行投资,不能参与一级市场的发行行为;而机构既可在二级市场进行交易,还可以在一级市场通过承销、包销活动获得丰厚的利润;专家选用的投资方式更为灵活。机构投资者既可以进行现金交易,也可进行回购交易和套利交易,个人只能进行现金交易;专家可选择更多的投资品种。机构投资者可以投资于一些个人无法选择的品种。例如,国内的金融债券目前主要面对机构发行,在很多情况下个人无法购买。金融债券的利率比国债高,而且风险又比企业债券低,是比较理想的安全、高效的理财工具。机构投资者既可投资于交易所上市债券,也可投资于在银行间市场发行的债券。而个人只能在交易所购买上市国债。专家理财既可投资于固定利率债券,又可以投资于浮动利率债券。

有效的投资组合需要投资者对不同的理财工具具有全面的了解,并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如果投资者能够用于投资活动的时间和精力有限,又缺乏相关的投资专业知识和信息来源,不如把时间花在选择优秀的理财机构方面,从而通过专家理财,达到资本保值、增值,事半功倍的效果!

这样的说法也很有道理,毕竟隔行如隔山。理财投资也是一门很大的学问,靠自己似乎太麻烦,也有点困难。专家的建议是很好的参考。

但是也有的人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们认为专家也有智愚之分,不同的专家坐于堂上,长篇大论,谁是谁非,谁对谁错,很难分辨。即使有可信之专家,也不能靠其一生。

资本市场,作为一个专业的市场,也必然需要专业评论家,把每一次行情精彩、清晰地讲解给我们,特别是对那些没有专业知识、没有精力了解行情的投资者,专家的评论、解盘,一定胜过自己的一知半解。但是,专家们对我们的这种帮助,只能停留在此,也就是说,通过这种手段只是了解现在的行情态势和学习他们研究行情的合理方法以及科学态度。

然而,要作出下单的决定,你必须具体考虑自己的情况,包括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自己的风格、自己感受到的行情。没有哪个球队是按解说员的解说来踢球的,所以,你在寻找下单依据时就要立即转换角色,由观众、观察者转变为足球队、运动员,这样才有可能赢得比赛。

一些投资者,盲目跟随专家评论,不假思索地直接接受专家意见,屡有失败。在期货市场,投资者作为球员,当然应该根据对手,根据自己的能力、状态制定不同战术。对专家的解说评论,我们只能以观众的态度来用心聆听,具体的下单要像球员对待、负责自己的每一次比赛一样。

另外,似乎有的投资者认为,专家评论也有类似“黑哨”的情况。但只要以观众心态去对待专家意见,用自己的方法去分析就行了。

所以,投资者可以听取专家的意见,但关键还是靠自己。在投资理财过程中要听取专家的意见,自己更要树立正确的理财观。

■ “羊群效应”,厄运当头

在一群羊前面横放一根木棍,第一只羊跳了过去,第二只、第三只也会跟着跳过去。这时,把那根棍子撤走,后面的羊,走到这里,仍然像前面的羊一样,向上跳一下,尽管拦路的棍子已经不在了,这就是所谓的“羊群效应”也称“从众心理”。从众心理很容易导致盲从,而盲从往往会陷入骗局或遭到失败。

“羊群效应”也很容易出现在我们自己身上。最常见的一个例子就是进行投资时,很多投资者就很难排除外界的干扰,往往人云亦云,别人投资什么,自己就跟风而上;而在结伴消费时,同伴的消费行为也会对自己的消费产生心理和行为上的影响。

“随大流”是人们的习惯,这种习惯永远也发不了财。比如投资基金,若是2005年或2006年上半年在大多数人不看好的前提下投入的话,2006年底可就1万元变2万元,2万元变4万元了。2006年底大家都看基金赚钱,都买入,恐怕再有100%的回报是不可能的了。

在不了解投资内情的情况下,不要盲目地跟风,大家都“扎堆”而去的地方不一定就是好地方;投资也不能跟风盲动,一定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投资方式。

股市是“羊群效应”的多发地。股市的财富效应,让许多人觉得遍地是黄金,关键就是你的眼光和信息准不准,于是“宁可犯错,也不能错过”成为许多散户共有的心理,他们一是推崇身边的投资高手,二是盲目迷信各种来源的小道消息。

“你说,我是存到银行,还是买股票呀?”刚刚拿到到期的定期储蓄存折,张大妈难掩兴奋的心情,询问邻居小李。看到周围很多人都通过炒股赚了不少钱,张大妈也跃跃欲试。

对股票一窍不通的张大妈选择向小李求助,因为他知道小李没事的时候经常玩股票。小李兴奋地支持张大妈炒股,说自己可以全权代劳。于是,从开户到选股,张大妈全权委托给了小李。然而,看到小李给自己选的股票价格连续5天下跌,张大妈傻了眼。

隔壁的老王也遇到了同样的状况,他说去年小李帮他选的一只股票现在已经退市了。这下可好,老王和张大妈都不停地抱怨小李没眼光。

听到了两人的抱怨,钱教授说:“亏了也不能怪别人。投资决策得自己拿,投资风险也得自己担,不能光听别人的。”

这可给新入市的张大妈上了生动的一课——投资要自主决策、自担风险、自享收益。

“听别人推荐”和“随大流”是在新入市者的投资行为中普遍存在的两类现象。很多新手尚未掌握基本的投资知识就急于开始投资,并对周围的一些获得较好收益的投资者、专业证券机构存在“崇拜心理”,导致他们在进行投资决策时都出现了仅听别人推荐就购买某只股票或追随大多数人购买同一只股票的情况。这也是投资者对自己的判断、决策能力缺乏信任的表现。要想树立自己对投资决策能力的自信,投资者就必须学习并掌握相关投资理财知识。

因此如果当你遇到这样的投资高手,切勿因为他们的只言片语就觉得别人总是赚钱比自己多,赚钱比自己快,影响了自己的正常心态。

而现在坊间流行的小道消息也同样值得投资者戒备。随着网络的普及,由于2007年以来入市的多是一些没有实际操作经验的新股民,他们最喜欢的就是从各种网站的股票、基金论坛上捕风捉影,有的人甚至愿意花不菲的价格购买“机密信息”。结果就使很多人陷入了炒股只炒“代码和简称”的误区,一不知道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二不了解公司的财务状况,只是凭借一些似有似无的小道消息就敢扑下自己的数十万资金,结果损失惨重。对于这种小道消息带来的“羊群效应”,投资者还是远而避之为好。

■ 别做贪婪的牺牲品

贪婪是投资理财的大忌。一旦贪念占了上风,就很难把握住自己的投资方向和投资额,很容易成为投资浪潮中的牺牲品。

陈先生是一家私营企业老板。今年年初,在朋友的怂恿下,先生开始投资股市。陈老板当时对股市还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也没有怎么认真选股,反正听从朋友之言用150多万元全部买了15只股票。

5月30日前基本上是买什么赚什么,陈老板的账面上很快就增加了近70万元。然而一贯做事谨小慎微的陈老板,此时却犯了一个错误,眼看着股指冲到了4300多点,陈老板还没有意识到风险即将来临,依然打算追加资金。

5月30日股指大跌,这令陈老板如梦初醒,眼前其中几只前期表现良好的ST股犹如高台跳水。好在陈老板醒悟过来后跑得快,最后还保住了几万元的收益。

陈先生差点就成为了贪婪的牺牲品。在利益的面前,贪婪往往会让人迷失了自己,丧失了判断力,最终付出沉重的代价。想成功的理财要有一定的自我控制力。

股神巴菲特曾经说过:“恐惧和贪婪这两种传染性极强的流行病的突然爆发,在投资世界永远会一再出现,这些流行病的发生时间却难以预料。由于他们引起的市场精神错乱,无论是持续还是程度同样难以预料。因此,我们永远无法预测任何一种灾难的降临或离开。我们的目标应该适当。我们只要在别人贪婪时恐惧,而在别人恐惧时贪婪。”

在投资领域有人赚钱,有人赔钱。著名的投资大师巴菲特就是“能赚钱”的典型代表,他能赚钱的原因,在于他的投资理念,能够长期坚持,不因市场诱惑而改变。巴菲特的投资理念是:投资要有耐心等待,只有等“市场先生”犯错误,股票被低估时才买进。当擅长基本面分析的巴菲特发现中国石油具有绝对的安全边际时,他并不理会股价趋势在向下,而是大胆地建仓;中国石油后来跌破1元,股民都很恐慌时,巴菲特仍然心态平和地持有着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