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望无垠的灰腾锡勒大草原,哪儿有龚阳的家。他家所处的位置刚进入草原,哪儿的人,多是半农半牧,既要种地,又要养牧。一年只种一次庄稼,每年四月份开始耕种,十月份收割完毕。从十月份到第二年四月份,由于气候原因,只能呆坐家中,烤火取暖,吃喝玩乐。在哪儿,大多是小村庄,都是沿着山沟坐落,距离很近,鸡犬相闻,人们经常往来。每个村子只有二十几户人家,村里的人经常串门儿,但是因为交通不方便,所以与外界联系较少,很是闭塞。逢年过节,大家会聚在一起,嬉笑欢乐,甚是热闹。在这样的村子里生活的人,思想比较保守和封建。“男大当娶,女大当嫁”,从孩子一出生,就开始念道这些事,长到十六七岁的时候,就开始走访人家、相看对象。龚阳就是这种环境中生活的一个典型,八十年代初出生,是听着“信天游”、“黄土高坡”长大的一代。龚阳的家庭其实还算过得去,爸爸是个老高中生,由于****,没能参加高考,返乡教书,当了几年乡村教师。八十年代的老师,还是很受人尊重的,龚阳妈妈就是因此而嫁给爸爸的。而妈妈也是个老高中生,而且还是同一所中学,比爸爸低两届。因此他们家在方圆几十里可以算是半个书香门第吧。不过在龚阳的记忆里,爸爸和妈妈经常吵架,甚至打架,还闹过离婚。据村子里的老人们说,是因为俩人大婚不合,爸爸属猴,妈妈属猪,“猪见野猴泪长流”,天命所致,实属无奈。但是龚阳一直都不信这些,他认为爸爸太能唠叨了,没男人味,而妈妈又很顽固,不是一个好的家庭主妇。当然这种观点也是他长大以后才有的,不过也随着时间慢慢消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