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医林志1:双龙记
3163700000051

第51章 乾坤八脉 4

林芳之意,自不想令杨开日后娶了那商家之女,因为那免不得要随了赵之行打理药行的生意沾染些钱铜气而误了医道一途,更是浪费了自己这么多年的一番栽培的苦心。说明白了,自家的儿子是块宝,瞧不上人家的女儿呢。否则另换了那般势利无识的妇人,巴不得要与那富商大贾的有钱人家做了儿女亲家去。

这一晚上,母子二人又说了很多的话。杨文那边则是坐在桌子旁边唉声叹气,沉默不语,一家三口,四更方歇。

第二天一大早,林成便过了来。林芳备了早饭,大家用了。而后由杨文带着杨开到林家老宅和林四海夫妇及林南和林东夫妇告别,大家又都对杨开说了些鼓励的话。待回到家时,林芳不忍感受母子分别的场面,已是避到邻家去了,仅有林成在候他。

"开儿!随舅舅去罢。你娘已是交待过了,不忍送你。杨家本是以医道传家,然至我而绝,却又令你续之,当是天意罢。学有所成之日,为父必要带你祭祖。去罢!"杨文说完,眼圈红红的,将一个包裹塞在杨开怀中后,转身至别屋去了。也自不忍送他。

杨开不见母亲,尤自伤感。

林成旁边笑道:"又不是生死离别,搞得这么感伤做甚。要走则走,才是大丈夫所为。"说着,拉了杨开就走。

杨开回头望了一眼家中熟悉的庭院,摇头一叹,随林成去了。

在一街口处,林芳望着远去的杨开背影,泪水禁不住从脸颊流下。

"开儿!……"林芳一声轻轻的呼唤,尤自百感交集。

林成、杨开甥舅二人沿一官道徒步南下。那林成行走江湖,步行惯了,乘不得车马,千里之遥,也自一路走去,除非另有急事,方以车马来代脚程。徒步天下,便是如此。

路上,林成说道:"杨开,从今天起,你已是步入江湖了,同时也说明你长大了。"

看着杨开脸上呈现出的兴奋之色,林成又说道:"从今天起,你也要记住一句话,那就是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哦!"杨开漫应了一声。

对于杨开来说,这个世界是个什么样子,还是个未知。至于人间的险恶,更是未曾领教了。杨开天性纯真,在他的眼中,一切还都是美好的。

"唉!"林成看着杨开,不由得摇头叹息了一声道:"不知此番将你带出来是对还是错,虽是见些世面是件好事,不过窝在家里百事无忧,一事无成,也不能说是坏事,因为对你来说万事皆好的。一旦见得多了,怕是扰了你的天真之性呢!"

杨开道:"人不远游,哪里能见得世面,又哪里能学得更高的本事去。"

林成听了,点头感慨道:"是啊!不走出去,是不知道天有多大的!不飞起来,是要永做那池中物的!大丈夫,当要志在四方!"

"舅舅,你一辈子过得真是潇洒自在呢!"杨开羡慕地道。

"呵呵!"林成拍了拍杨开的肩膀,笑道:"只要有得本事,走到哪里都可自在快活!"

甥舅二人说笑着,一路迤逦而来。

晚间行至一小镇上,林成寻了家客栈投了。用过饭菜,林成将杨开安置在房间里,叮嘱他不要乱走,说自己去见一下当地的一个江湖上的朋友就回来。

杨开呆在房间里,稍坐了一会,便从包袱中取了本医书来读。这是临行前母亲林芳为他从家中诸医书中精心挑选出来的几册,以在路途上研读,不可闲耗了光阴去。

读了数页,杨开随手将医书放在了桌子上,走到窗子前向外望了望。客栈的院子里悬着几架昏暗的灯笼,少有客人来投,也自冷清。

杨开望了一会,然后关了窗子。转身在房间的空地上打了一遍太极拳。初习此太极拳法,杨开暂时还是在熟悉架式和步法上,权且活动一下筋骨而已。至于林成所说的习到一定的境界时,会产出那种神奇的太极阴阳劲或是那太极劲来,杨开已是不去做理会了,但做为一种柔美易操的健身术来习练而已。

此时门声一响,林成推门进了来。

"三舅!"杨开忙迎上前去。

却见林成脸色凝重,似乎撞上了什么不快的事回了来。

"哦!杨开。"林成招呼了杨开坐下,而后郑重地对他说道:"我二人本计划明天去那琅琊山拜见我那位精于医术的江湖朋友,引荐与你拜其为师学艺。然现在有一件急事,不能耽搁,也是舅舅不能坐视不理,必须前往。而你又年纪尚小,不能放你一人独行寻了那个朋友去。这样罢,我们且一路南下,待事情有个了断之后,我再送你去那琅琊山罢。只是要误些时日了。"

杨开闻之,释然道:"舅舅的事情要紧,我的事又何必急来。"

林成道:"好!那就这样定了。"

此时林成望着杨开还是犹豫了一下,最终点了一下头。也是此时令杨开离开自己实在是不放心。

杨开记着母亲的告诫,舅舅是江湖中人,江湖上事多,不要多问,但跟着走就是了,所以也未询问林成何事。见林成脸呈忧郁之色,当是遇上重要的事了。事不关己,倒于床上睡去了。

天色还未亮,睡得正香的杨开便被林成唤醒了,简单收拾了一下,继续赶路。显是急得很。

一路穿城过镇,每至一地,林成安置了杨开之后,则去打探消息。有时回来甚至拉了杨开就走,刚投下的客栈也自不住了,愈发变得神秘起来。从林成焦虑的神色上,杨开知道舅舅是遇上一件大事了,因为往日临惊不乱、镇静异常的舅舅现在突然变得紧张了。以至于有几次林成事先为杨开安排了个临时的去处,以待办完事后再回来接他,已是觉得带着杨开在身边多有不便,更是为了杨开的安全考虑。但都是未及将杨开送走,便又得到了新的消息,只好带着杨开一路又自追寻了下去。显是林成要处理的事情,就发生在他们前方的路上,不得不急着赶去。好象是在追赶一个什么人,走得快了,怕错过了,走得慢了又怕赶不及,实令林成大为紧张。杨开不敢多问,心中愈加忧虑起来。

这日将至傍晚的时候,二人行到了钱塘江边的一座镇子上。

走到一街口,林成对杨开道:"开儿,你且在此候我一会,我到前面去会一位朋友。不要走开,免得回来寻你不着。"

杨开道:"舅舅去了便是。我丢不了的。"

林成闻之一笑,拍了杨开肩膀一下,转身去了。当是他会的那位朋友特殊,带着杨开在侧多有不便。林成已对林芳做过保证,不令杨开涉及江湖是非之中,所以江湖上的人物,林成也自不想令杨开认识太多。即使目前将要发生的事,林成也自不想令杨开涉及。

杨开初至江南,见那人物景致与家乡又有些不同,望着行人街市,感到一切都是那么的新鲜。刚才见林成离去时神色稍缓,似乎不再那么紧张了,所以杨开的心中也自安稳了些。此时见不远处围着一群人,不知发生了什么事,一时好奇,便走过去欲看个热闹。

原是路旁边跪着一名披麻带孝,却又蓬头垢面的女孩子,约有个十六七的年龄,头上插了根稻草,地上摊了张素纸,上书"卖身葬母"四个缭草的墨字。而在这少女的身侧,果是在一张破席子里裹着一具老妇人的尸身。那席子不够大,一端露出了一双枯瘦的双脚,连鞋子都不曾穿。

那少女可怜兮兮地跪在地上,表情漠然,似乎也自不敢抬头见人,静等人家将她买了去。围观的人中有那心中不忍的,自是摇头叹息,直说可怜,也自舍不得出一文钱周济一下那少女。

一名满脸横肉的汉子上前伸出手中的一柄纸扇,托起那少女的脸部看了一下,失望地说道:"身子骨倒还可以,只是长得丑了些,也脏了些。"说完,摇头去了。

另有一人笑道:"买了家去养白净了倒也能用,只是浪费了些粮食呢!"旁观诸人闻之多笑。

那少女的嘴角微微抽动了一下,脸色冰冷,眸子中一股寒气隐现,随又消失去,目光呆呆的望着远处,仍旧神色漠然。

围观的人群见无热闹可瞧,便慢慢的散去了,仅剩了个杨开站在那里。

杨开适才一见那少女插了草签自卖己身葬母,心中已是恻然。摸了摸怀中,里面揣着临行时母亲送的供自己零花的几两碎银子。没有犹豫,尽数掏了出来放在了那少女的面前,说道:"我就有这些钱了,你拿去请人将老人家葬了罢。"也是舅舅林成那里有银子花度,自己不用便了,济人于难,是如医人之病呢。

那少女见了眼前的银子,身形微颤了一下,抬头望了望杨开,见施银子的人竟然是一名与自己年龄相仿的少年,颇感惊讶。眼中闪过了一丝异样来。

杨开放下银子,转身欲走。忽听身后那少女说道:"你既然出银子买下了我,如何又去?当我是乞丐吗?"语气冰冷,实不象出自一名少女之口。

杨开闻之,停下脚步回身应道:"我买你何来。这些银子你就拿去葬了母亲罢。看你有此孝心,权为送你的。"说完又走。

"主人!"忽闻那少女柔声道:"这世上焉有白白送人银子的道理,你既出了钱,我便是主人的奴婢了。任听派遣便是了。"声音婉转,甚是悦耳。与适才那冰冷之声大不一样。

杨开听了,忙摇头道:"使不得!使不得!你也不用这般作贱自己,自卖于人家,谁人没有个急难之时。"

"呵呵!世上果是有你这种好人呢!"那少女忽然莫明其妙地笑了起来,全无一丝丧母的悲切之情,脸上虽是涂满了污垢,却也能感觉到她笑得灿烂来。

杨开见了,大是惑然。不知那少女死了亲娘如何还能笑出来。

"除了你,适才那些人都该死呢!"那少女忽又狠狠地说道,眼中精光闪动,竟令人不寒而栗。

随即,那少女神色忽又一变,似乎在远处的人群中发现了什么,忙站起来,却又弯下腰去将地上的那几两银子收了,急走几步,回头对杨开嫣然一笑道:"谢谢你的银子,没有令我白跪一个时辰。"说完,竟自匆忙去了。连那草席中的亲娘的尸体也顾不得管了。好象那卖身葬母是一种掩饰而已,实则是在街头上观察着什么。

"这是怎么回事?"杨开站在那里惊讶不已。

"杨开,发生了什么事?"林成这时走了过来。

"舅舅!"杨开指了地上的那具尸体,又指了指已经消失在人群中的那少女的身影,茫茫然,不知所以。

林成看到了地上写有"卖身葬母"的纸标和那张草席裹着的尸体,已是明白发生了什么。眉头皱了一下道:"你将身上的钱都给了她罢。"

杨开点了一下头,还是一脸疑惑的样子。

林成蹲下身去查看了一下那具裹在草席里的尸体,微讶道:"这尸身倒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