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云在门外应道:"刘虎和段良二人驱逐金针堂,永不得再行收入门下。冰儿从此禁针,此生不得再习练针法。"
凌霄哼了一声道:"闯下如此大的祸事,也算便宜他们三个了。此事是个教训,日后必要对门下弟子严加管教。凌氏针法是济世救人之仁术,且不可变为杀人之术。"
"大哥所言甚是!弟日后必遵守此训诫。"凌云恭敬地应道。
见屋内的凌霄再无言语,凌云这才退去。
李千这时心中讶道:"凌云针法号称天下第一,反对其兄长恭敬有加。并且我被那乱针刺昏之症,连凌云都未能为我施针,而是这凌霄救的我,难道说是凌霄的针法比那凌云更高些不成?"心中随即一动。
凌霄开门取了放置在门侧的食盒来,回到屋子里看时,里面三层放置了五六样的精致饭菜。随在一矮脚桌上摆了,招呼李千过来用饭。
饭毕,凌霄仍将空食盒于门外放了。另取了茶水来与李千对饮。显是这一日三餐都是有人送过来的。
"李千,我那二弟将你送来时曾说过,你来投我凌氏门下习针,是携了高武高梅孤的推荐信。那高武乃是当世一代针灸大家,遇此高人,如何不随了他去拜入其门下习针,偏是认定了我凌氏呢?"凌霄呷了一口茶水,缓缓问道。
"高武先生是针灸大家!?"李千闻之讶道。
"怎么,你竟不知那高梅孤为何人吗?既如此,他又怎么会为你写了封推荐信来?"凌霄也自讶道。
"晚辈是在来的路上偶遇一件事情才结识的高武先生。敢问前辈,这位高武先生是……"李千茫然道。
"这高梅孤是当世奇人,文武双全。精通天文、律历、骑射诸技。且是本朝的第一位武状元。在针法上,可与我那兄弟齐名的一位针灸大家。"凌霄说道。
"原来高武先生这么厉害啊!"李千惊叹道。自为自己与高武失之交臂有些挽惜。
(注:高武为嘉靖年间的武状元,在此做文学化处理。)
"那是当然。"凌霄说道:"高武的六神针,是与我凌氏针法并列天下九大奇针的。"
"虽然错过了高武先生,但是我并不后悔。因为晚辈此行就是为了学习天下第一的凌氏针法而来。"李千坦诚地说道。
"你这孩子好是固执,只认准了天下第一,一条道走到黑的。"凌霄还是赞赏地笑了一下。
"也不尽然。"李千道:"晚辈也曾错投葫芦谷的,不过也因此认识了高武先生。"
"错投葫芦谷?怎么回事,可否说来听听。"凌霄感兴趣地道。
李千于是将自己在葫芦谷的一番意外的经历和高武结识的经过说了一遍。
凌霄听完后,惊讶道:"世间竟也有此奇事!葫芦里原是卖的葫芦药!"尤自感慨道:"这般声势,若是换了一真正的高手医家主持葫芦谷,不做假药行骗人钱财之事,当可另创出一派葫芦秋色来,是比那杏林春满!也毫不逊色的。可惜!可惜!被那些图利的蠢才做反了。"
"葫芦秋色!"李千心中讶道:"高人眼中,看物就是不同,总是能瞧出一番境界来!没有葫芦医骗人事,这四个字放在葫芦谷,种葫芦、采葫芦,的确是贴切呢!"
这老少二人说了一会话,彼此感觉去了些陌生。
过了数日,李千渐至复元。与凌霄住在一起的这几天里,二人相处得倒也融洽。在李千的眼中,凌霄是一位忠厚的长者,针道上的奇人。
这日,二人又在说话。
李千问道:"前辈,恕晚辈愚顿,凌氏针法能被尊为天下第一,应该是有着高超的治疗手段罢。"
凌霄听了,笑了一下道:"这个称号是医道上的朋友们送的,自古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医技也然,哪里有人敢自称天下第一的。不过凌氏针法自唐朝以来,未曾断绝过,只是到了我兄弟这里,才稍稍发扬光大了一些而已。"
说到这里,凌霄语气一肃道:"凌氏针法虽是延承了十几代,但未曾出过真正的高手。在三十年前,我兄弟二人偶然的机会,得到了一批古人密藏的针灸经书,多是世间不传之秘。后我那兄弟又偶遇泰山道人,另得授铜人针法。我兄弟二人于是细加研习,又结合了家传针术,这才有了现在的凌氏针法。针法之道,在于承前启后,固守古术,也自受时运所限,效不如昔的。方药亦然。"
李千听到这里,心中讶道:"如此说来,这凌霄的针法当是不比那凌云差的。只是为何隐居在此,不露面行医济世……"
凌霄似乎看出了李千的心思,于是说道:"我凌霄天生丑像,自惭形秽,见不得人的。所以独居这里研习针法。但有所得便与我那二弟商讨,择其可行且多效验的,方可施于病家之身。"
李千听了,忽然恍悟道:"这凌氏天下第一的针法原来多出自这位凌霄吗?他兄弟二人一个隐身研习针道,一个在外面施针救人济世。天下第一的名头竟然是这样闯出来。"心中立时一动。
"前辈!"李千随后恭敬地说道:"您说过,晚辈真的可选择凌氏门中任何一人为师吗?"
"当然!"凌霄应道:"凌家门规不严,险些令几个后辈闯下祸事。为做补偿,也是你一片远道而来拜师学艺的诚心,所以特别送你一个机会罢。"
李千听了,立时跪倒在凌霄面前,连叩了三个响头,激动地说道:"晚辈李千敢请前辈收下我这个弟子罢。"
凌霄见状,颇感意外,摇头道:"我天生一废人,如何能收下你来。罢了,罢了,既已有言在先,你若是不嫌我这个师父有碍你的脸面,也随你意便了。"
李千闻之,喜出望外,自己一番心愿终于得以实现,随即激动得泣不成声,俯身又拜。
凌霄也自感慨一声道:"我这一生是不准备收弟子的,没想到被你破了这条规矩,或是你我的缘分罢。好了,你我师徒之间不讲那些世间的繁门襦节,你果是喜欢针法,我这一生的本事都传于你就是了。"
"不过……"凌霄望了李千一眼,说道:"你资质一般,远不如那叶涣,短时间内怕是不能悟入针道中,所以你能保证三年之内不出这座后花园吗?非此不能有所成。至于得我凌氏针法的精要。要看你日后的修悟了。"
李千忙应道:"请师父放心,莫说三年,便是今生今世不离开此地,弟子也自心甘情愿。"此处习艺三年当是非那葫芦谷禁人的三年可比。
凌霄听了笑道:"若是一生一世都不离此地,那你学成了针道又能如何。我之所以如此,是想令你在此修成个独特的针法来。我那二弟的针法虽是有天下第一之称,也仅是个虚名,仍旧不能独步天下。"说着将李千扶起,师徒二人于一旁坐了。
"知道吗!"凌霄神色一正道:"我研习针法近一甲子之数,按古人遗世的乾坤八脉图,独修自悟了一套乾坤针术。虽不能说是有起死回生之效,但只要人存得一丝经气在,哪怕是暂时绝了呼吸,停了血脉,仍可激复经气,只要令乾坤大脉的经气回复,自可令气血归脉,绝地缝生。"
"乾坤八脉?"李千讶道:"师父,人身有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如何又有乾坤八脉来?"
"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仅是世人所知的通行说法罢了。人身仅仅只有这些经脉吗?其实不然,人身真正的经脉应该有七十二脉之多。乾坤八脉便是指基中的不为世人所知的另八条经脉,是为乾脉、坤脉、震脉、巽脉、离脉、坎脉、兑脉、艮脉,应那八卦之属。"
"人身竟有七十二脉之说!?"李千听了,惊讶不已。
凌霄望着窗外,淡淡地说道:"人为万物之灵,自与天地合。生命的奥秘,不是常人所想象的那样简单和所能穷尽的。刺法之道,皆在针上生巧。并且要首先明了人身之经脉大小。乾坤八脉,名实而质虚,散布周身。"。
李千道:"叶涣师兄的八卦针法可就是这乾坤针法吗?"
凌霄道:"那八卦针法是脱胎于乾坤针法而来。你那师叔,也就是我那二弟门下弟子数十人,成名的有十八高手之说。在这十八人之中,唯那叶涣资质尚佳,所以我三年前传他乾坤针法。但他习练至今,也仅仅是得了个皮毛,甚至于连皮毛都算不上。也是其人不能载器,传之也无用。有些东西,所授非人,是不能得其功的。"
"叶涣乃是凌云门下弟子中十八高手之一,早已是一代针灸名家,他既然也未能习成乾坤针法,可见此针道难修,我可是能习得成吗?不管他了,即有幸得师父这般高人亲授针道,我且尽力习了就是。"李千心中暗讨道。
凌霄似乎看懂了李千的心思,说道:"世上并无绝对之事,叶涣习不成乾坤针法,并不等于你习不成。当然,这要看你日后在针法上是否别有悟性。不过你也放心,三年之内,我至少也要将你教成一个可与你师叔座下十八名高手弟子同庭抗礼的人物。"
李千听了,激动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