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中国老板演讲录
3157500000076

第76章 社会责任(3)

第二点,如何把连锁商业的发展和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结合起来。大家知道现在国退民进是从中央到地方国有资产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特别是在一些竞争性领域。我们是从1997年开始这方面的尝试,1997年10月份,物美对原来北京市的一个菜市场,叫古城菜市场进行改造,这个国有企业当时经营比较困难,160多名职工销售额每天只有一万多块钱,可以说职工的生活也很困难,工资也不能按时发放,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对这个企业进行了全面的改造,从资产进行改造,从售货环境进行改造,也包括对于160个职工进行了长达三个多月的综合性训练。这个商场重张以后,销售额达到了日均20万元,消费者得到了社会,广大职工也有了稳定收入,作为国有资产也得到了有效的保值和增值,在那儿以后,我们在北京地区累计接收了270多个国有企业的网点,总共有7700多人,而且这些人都得到了非常妥善的安置。在今年4月18号,我们在天津市和天津市签约,总共涉及到天津市六个区和市属供销社,到目前为止已经开出了40多家物美超市。这样一个做法我感觉也是比较好地结合了企业发展和国企改革,以及资源的充分利用,也包括这个国有企业职工的妥善安置。

第三点,在再就业方面如何体现我们现在民营企业家的责任。当然要做到这种就业的安全,以及妥善其实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它要求对于大量的原来国有企业的职工,因为我们累计接收了近万人的职工要进行培训,为此我们专门设立了发展学院,今年上半年培训了48期干部,总共近一千人。另外采取吃中药的办法,说话要坚定不移地改革,同时要兼顾国有企业在多少年来形成的习惯,满腔热情地改变过去存在的这样一些不良的做法。由于这样一系列的尝试,也使我们这个做法得到了各级政府的肯定,包括全国工商联,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北京市政府等等都对我们妥善安置国有企业职工的经验给予了肯定。

1999年我们就成了北京市的再就业明星企业。今年是再度北京市在就业明星企业,2002年得到了国家劳动社会保障部的明星。

第四点,在表现上如何表现企业应有的风范。今年春天北京突然爆发非典疫情,在这个时候,可以说商业城了大家都关注的行业,当时在北京有不少企业采取一种比较被动的处理办法,因为大家都知道,非典是一个接触性疾病,可以通过唾液等等一系列传染的方式扩散,很多商场在这个时候关门了,不做了,把职工也失散了,回家了,有的外地职工也回去了,我们这个时候怎么办?我们也研究了,开始也提出了方案,我们准备关一部分商场。但是我们后来发现,这样的做法有问题,因为物美经营的这些商品都是老百姓日常吃的,日常用的,你如果这个时候关店,可以说会造成一些恐慌,因为在这个关键时候,像在北京市我们有290家网点,其实这已经成为政府的配给渠道了。

在4月23号晚上,实际上是4月24号凌晨,当时在北京市政府召开的会议,市长、********直接关心,召开这个会议,市长直接主持这个会议,就是研究抢购的问题,因为在23号已经出现大规模抢购,可以说这是北京市改革开放以来都是非常强的。当时对这样一个局面怎么办?因为中央领导都很关心,老百姓都很着急,市里就提出来,要若连锁超市在这里面发挥绝对性的作用,甚至当时北京市商委的主要领导都跟我谈到,如果我们还不能够制止抢购,假如认为必要,当然是特殊情况,征用你的物流中心怎么样?因为我们的物流中心是北京市最大的消费品和食品的物流中心之一。当时我们表态也很坚决,没有问题,因为这个时候,作为保障广大人民群众最基本的利益,已经成为可以说我们所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由于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我们相对来说,备货是比较充分的。我可以举一个例子,当时抢购的状况,我们有一个店,有一个商场,在三天之内就销售了30吨面粉,15吨大米和10吨盐,老百姓连盐也抢,所以这是个非常大的数量。同时,我们和有的政府合作,比如我们和一个区的政府合作,在这个区里面一共有20多个超市,平价向老百姓供应蔬菜,我们这种连锁超市在这个时候平抑物价,保证供应的功能是充分体现出来了。但是可以说一些自由市场这种功能当时就表现得比较弱了,比如说北京的土豆价格当时就增加了10倍,也确有个别人倒土豆发了财了。所以我们这样一些一系列的措施也使我们进一步地得到了消费者的信任。最后******研究室曾经到我们这儿做过一个调研,他给我们总结了六个“一”,叫没有一家商店关门,没有一种商品涨价,没有一类商品断档脱销,没有一个员工染上非典等等,总结了六个一,给予了高度评价,后来******总理在4月26号专门到物美视察,对物美员工坚守岗位,平抑物价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这也是我们一个莫大的荣誉。所以我今天在这个地方和大家汇报这么四个方面的想法,我想的的确确作为一个企业,到了一定规模,作为我们民营企业的群体,发展到一定的层次,我们必须有更强的社会责任,我们只有这样才能够使这个社会和谐发展,也才能够既为了这个社会,也为了我们企业的发展,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谢谢大家。

▲修涞贵:中国的选择,缔造新东北

修涞贵:修正药业股份公司董事长

1954年出生,毕业于吉林大学法律系。

1995年承包了一个固定资产25万元、负债却高达400万元的制药厂,经过近十年努力,使“修正药业”总资产达到了16.7亿元,并形成了非处方药、保健品、医疗服务和国际贸易四大经营平台。

【演讲背景】亚洲资本论坛首届中国东北论坛于2004年6月26—28日举行,其主题是:“中国的选择:缔造新东北”。

尊敬的李俊秘书长,各位朋友,很高兴参加这次东北论坛。因为我是东北人,也没有什么准备,当时李秘书长点名的时候我以为是领奖,没想到是演讲。那么振兴我们东北,是大家关注的问题,我觉得这个问题不是什么问题就像你说的什么招商陷井,我们作为企业家我们的法律意识呢、法律观念呢?有法律做保障呢,这个是什么也不怕的。当然政府也要创造一个好的环境,这个非常重要,只要创造一个好的法律环境,才能让企业家更放心,有法律做保障,在法律的规定下,在规定的支配下,企业才能正常的运转。所以说法律法规是非常重要的。

至于怎么振兴东北,这个话题讨论很长时间了,我们东北还是人的问题,还是观念的问题,思想支配行动,这个大家都知道。我们到了一个地方,我们到了日本、我们到德国、我们到美国,我们到温州,到了上海,再回到东北。就感觉到人想什么,政府官员在想什么,我们企业家在想什么,大街的老百姓在想什么,这个是不一样的,这个还是人的问题,还是人的观念的问题,这个问题我们东北人就是观念的转变,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得十年甚至二十年的时间,很难。为什么?我是一个东北人,这个观念的问题是什么呢?不是我们喊口号,如果像过去那样,搞大项目,大活动,我们是以行政为主导的社会,不是以企业为主导的,政府说了算,政府左右了大量的资源,左右了媒体的宣传。那么政府往哪边导,政府往哪边引是很关键的。那么政府能不能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引导东北人往这方面想,往这方面做,在做的过程中指导,这个就是“两导”。如果政府能够做好这个问题,振兴东北不不用招商引资,3800万的黑龙江人,一点问题没有。不说3800万,如果有380万真正想做事,的黑龙江企业家,东北的资源是很具备的。所以说就是人的问题,就是整合这些资源的人能不能起到作用,能不能发挥作用,这个是非常关键的。我说了咱们是以行政为指导的社会,政府说了算,政府的指导很重要。

我知道当年解放战争的时候东北是一个大的地方,就是搞这样的轰轰烈烈的运作,东北人容易被忽悠,也容易忽悠别人,东北人豪爽,你喊一个口号就去,不像南方人思来想去。所以如果像当年抗战那样做的话是很好的,但是政府好象没有这么做,就是说如果把东北人的聪明才智充分的涌流出来,东北何愁不振兴。

第二个问题是战略规划的问题,我是在吉林省,我们是吉林省最大的民营企业。我们吉林省在制定战略规划的时候,就是这个省是生态省、农业省、工业省、医药省、文化省,这个省那个省的,那么什么是经济发展的省,有没有把我们企业家吸纳进来,专家学者真正的好好的论证论证,我们资源怎么去整合。我听一个说法很实在,无论是传统的产业,还是什么产业,是IT业也好,是什么也好,其实合不合适是最重要的。我们东北真正的特色是什么,这个是非常重要的,特色经济,你必须是差异化的,市场是讲究差异化的市场,我们感觉海南省定位非常准确,旅游大省,是全国人民的后花园,他的定位很准确,他也自己的特色,别人无法比拟,因为三亚那个地方就是热带。那么我们东北这个地方,我们牡丹江这个地方怎么考虑,是不是真正有自己的特色,是不是有真正的企业家参与。今天我们企业家在说,我知道每个企业家说我们自己企业的时候都是有骆驼不吹牛,都是往大了说。那么我们政府要实实在在的看,真正到底怎么样,这个不是开玩笑的事情,我们要向3800万人民负责,不能听别人忽悠。更可怕的就是自欺欺人。这个是很重要的,这个特色一定要战略规划,战略决定未来,执行决定成败。这个战略不定好了,战略是要牺牲的,就是要牺牲眼前的既得利益,要为长远考虑,这个是很难的,因为政府只认几年一届,政绩的问题。就是说能不能真正把这个城市,把这个省,把这个区域战略规划,有一个长期的思路,不要考虑眼前,你做战略决策是要牺牲的。

第三个就是政府的机制、观念、政府的管理机制,他这里面有南制北引,这个就是政府先引,政府倡导什么全民就跟着干什么。我们到南方去看看是什么环境,我们到了上海,上海的环境确实是政府就是好,法制环境,投融资环境都不错。值得我们东北认真学习。大家都感觉到,从宾馆我们各方面服务都跟不上,不到位。你说这个宾馆不是你硬件设施,关键是人的素质,服务员的素质能不能到位,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来全貌,确实是这些。我们经常出差,领导也经过出差,你们感没感觉到这个差距呢?怎么去变化它呢?这个就是投融资的环境,由于时间也不多说了。

第四个我说一下东北三省一盘棋的问题。温州都能组织财团,我们东北的资源怎么就不能整合呢?应该整合,应该搞大项目,上战略上的项目。现在国家要重新划分行政区域,什么长三角、珠三角等等的划分,珠三角是泛珠三江,甚至把四川都要划进去,这个胸怀很大,有多大的胸怀就能办多大的事。我们吉林官员、辽宁的官员也都来了,所以说东北怎么能一盘棋呢。因为我是东北人,我真想东北明天就振兴。当然像这些问题都怎么办,我们上项目的时候要上规模,规模大了,不一定说大规模就是好,当然规模经济、规模效益,可以降低成本,可以全覆盖,但是人的水平怎么样,特色经济要看人的水平,规模关键在合适,多元化也好,专业化也好,都和你自身的条件能不能合适,这个是非常关键的。我觉得我们做企业的就是满足需求,我们的企业家就是具备发现需求的能力,而且有满足需求的技巧,然后有利润的去满足需求。所以我们想不一定搞最大,不一定就要追求规模,现在上中小规模,德隆的规模倒大了,这个就是前车之鉴,所以我们要合适,要适合自己。说这么多,我觉得还是要奠定一个信任基础,打造一个诚信品牌,营造一个和谐的氛围,我们的东北就会没问题,肯定会振兴起来。我觉得最好的办法就是修正。

▲牛根生:从全人类的角度考虑社会责任

【演讲背景】2007年11月7日,美国《商业周刊》在亚洲的旗舰活动“第十一届CEO年会”在北京召开。

当然社会责任是我们中国全球化以后的一个主题,在这个主题下,作为企业,像我们养牛、种草涉及的很多,…我说澳大利亚多一点,新西兰少一点。

反过来,我们为了使所有的环境达到世界标准,我们2004天做了每天做了300吨牛粪、…发电的项目,包括我们的设备供应商,德国的商家不理解,在中国、亚洲没有这样的事儿,你为什么要这么做。我说中国既然加入了全球,一定要全球性,一定要全人类的考虑这个事情。我们团队里的人也不理解这样事儿,…在全世界不应该做这样的事儿,我说这个事儿不是为全世界。

我们团队内部也有不同意见,在这样的国家里,人均GDP、人均土地、人均产值、人均销售收入,包括人均的生活水平在全世界不应该做这样的事。我说这个事不是为全世界在做,不仅是为他人做,主要是为自己人也不理解这样事儿,…在全世界不应该做这样的事儿,我说这个事儿不是为全世界做…,主要为自己和家人做,我觉得中国政府在这一方面,在自己没有达到发达国家水平的时候,提出可持续发展,提出环保,提出能够对人类和社会有好处的事情,当然我的沼气厂做了五个,现在很多的欧洲的官员和企业来买的碳的指标,…反过来无论是国家还是发改委,还是地区的组织,还是购买指标的人,我投资基本没做什么事儿,就把沼气送给了华北电网,…农民高应,喝牛奶的人高兴…

我从三方面讲,社会责任方方面面,除了把消费者、市场、奶牛处理好以后,我们10吨水、1000度电。我们现在正在研究怎样在10吨水里降到8吨,8吨降到5吨。一千度电能不能减到八百度、

我个人2004年蒙牛上市之后,将自己40亿的市值全部捐出去,…所以对贫困的老百姓,为孤寡老人,对地震、水灾灾害的父亲、母亲做善事,涉及到更多的方面。这个基金目前吸纳了5个亿的基金正在做善事儿。

非常可喜的中国大陆也有人捐出了钱,而且是裸捐。

▲马 云:希望每个人都关心慈善事业

【演讲背景】 2006年12月2日,中国管理100年会暨“双十”推选颁奖典礼在北京东方君悦大酒店隆重举行。整个活动以“新财富观:社会责任·价值共创”为主题,将就企业公民的社会责任、职业经理人的价值体现、企业家的价值取向、商学院院长把脉中国经济等话题,进行思想互动、价值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