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18岁以后懂点经济学
3154500000022

第22章 博弈不是教你诈(3)

在经济学上,我们把那些已经发生、不可回收的支出,如时间、金钱、精力,称为“沉没成本”。这个意思就是说,你在正式完成交易之前投入的成本,一旦交易不成,就会白白损失掉。从理性的角度来说,沉没成本不应该影响我们的决策,然而,挽回成本的心理作用往往在博弈中让人作出非理性的决策,从而导致更大损失。博弈论专家经常将这种困境中的博弈称为“协和谬误”。

举个简单的例子就可以看出来协和谬误的危害有多么大:假设你买进一只股票,股价下跌;于是你又在这个价位买进(股民称此为“摊平”),可是它又下跌……你再次购买的本意是减少损失,可是却越陷越深!

对于协和谬误的博弈来说,在没有100%胜算的把握下,及早退出是明智的选择。如果你不及时收脚回来,那你可能血本无归!

20世纪60年代,英国和法国政府联合投资开发大型超音速客机,即协和飞机。开发一种新型商用飞机简直可以说是一场豪赌。单是设计一个新引擎的成本就可能高达数亿美元,想开发更新更好的飞机,实际上等于把公司作为赌注押上去。难怪政府会被牵涉进去,竭力要为本国企业谋求更大的市场。

该种飞机机身大,设计豪华并且速度快。但是,英法政府发现:继续投资开发这样的机型,花费会急剧增加,但这样的设计定位能否适应市场还不知道;而停止研制将使以前的投资付诸东流。随着研制工作的深入,他们更是无法作出停止研制工作的决定。协和飞机最终研制成功,但因飞机的缺陷(如耗油大,噪音大,污染严重等等),成本太高,不适合市场竞争,最终被市场淘汰,英法政府为此蒙受很大的损失。在这个研制过程中,如果英法政府能及早放弃飞机的开发工作,会使损失减少,但他们没能做到。

后来,英国和法国航空公司宣布协和飞机退出民航市场,才算是从这个无底洞中脱身。这也是“壮士断腕”的无奈之举。

无独有偶,在中国的航空工业历史上,也发生过类似的例子。

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在2000年8月决定今后民用飞机不再发展干线飞机,而转向发展支线飞机。这一决策立刻引起广泛争议。

该公司与美国麦道公司于1992年签订合同合作生产MD90干线飞机。1997年项目全面展开,1999年双方合作制造的首架飞机成功试飞,2000年第二架飞机再次成功试飞。

就在此时,MD90项目下马了。在各种支持或反对的声浪中,讨论的角度不外乎两大方面:一是基于中国航空工业的战略发展,二是基于项目的经济因素考虑。在这里不想就前一角度展开讨论,只有航空专家才在这方面最有发言权。单从经济角度看,干线项目上马、下马之争可以说为沉没成本提供了最好的案例。

许多人反对干线飞机项目下马的一个重要理由就是,该项目已经投入数十亿元巨资,上万人倾力奉献,耗时六载,在终尝胜果之际下马造成的损失实在太大了。这种痛苦的心情可以理解,但丝毫不构成该项目应该上马的理由,因为不管该项目已经投入了多少人力、物力、财力,对于上下马的决策而言,其实都是无法挽回的沉没成本。

事实上,干线项目下马完全是“前景堪忧”使然。从销路看,原打算生产150架飞机,到1992年首次签约时定为40架,后又于1994年降至20架,并约定由中方认购。但民航只同意购买5架,其余15架没有着落。可想而知,在没有市场的情况下,继续进行该项目会有怎样的未来收益?

然而就是这个已经沉没了的成本,却还让许多不明就里的人难以割舍。他们把它当做“鸡肋”,食之无味而又弃之可惜。实际上这些人不明白:沉没成本永远是决策的非相关成本,与其相伴随的机会成本才是决策相关成本,需要在决策时予以考虑。

沉没成本和机会成本之所以会对决策产生这样微妙的作用,原因就在于机会成本不是现实的成本,是隐性的,而沉没成本却是实实在在的,让人有一种“割肉”的痛楚。成本沉没在水里着实令人感到可惜,然而伤心懊悔不是于事无补吗?还不如适时放弃,抓紧时间,创造更多的价值出来。

协和谬误给我们的直接警示就是,在投资时应该注意:如果发现是一项错误的投资,就应该立刻悬崖勒马,尽早回头,切不可因为顾及沉没成本,错上加错。事实上,这种为了追回沉没成本而继续追加投资导致最终损失更多的例子比比皆是。许多公司在明知项目前景暗淡的情况下,依然苦苦维持该项目,原因仅仅是因为他们在该项目上已经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沉没成本)。

摩托罗拉的铱星项目就是沉没成本谬误的一个典型例子。摩托罗拉为这个项目投入了大量的成本,后来发现这个项目并不像当初想象的那样乐观。可是,公司的决策者一直觉得已经在这个项目上投入了那么多,不能半途而废,所以仍苦苦支撑。但是后来事实证明这个项目是没有前途的,所以最后摩托罗拉只能忍痛接受了这个事实,彻底结束了铱星项目,并为此损失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

现实经济中,陷入协和谬误困境的投资项目比比皆是,投资过半,行情却急转直下。到底是继续投资还是决然退出,总是令投资决策者左右为难。实际上,一个理性的经济人在作出决策的时候,总是要涉及沉没成本和机会成本。然而现实中往往由于决策者思维的错位,将这两种成本相混淆,反而做出了不利的选择。

走出协和谬误的怪圈其实并不难,只要你敢于放弃,有胆量、有勇气经历失败,不要为打翻的牛奶哭泣,对不可追求的东西要及时放手,做一个敢于放弃的聪明人。

在一次关于生活艺术的演讲中,教授拿起一个装着水的杯子,问在座的听众:“猜猜看,这个杯子有多重?”

“50克”、“100克”、“125克”……大家纷纷回答。

“我也不知有多重,但可以肯定人拿着它一点不会觉得累。”教授说,“现在,我的问题是:如果我这样拿着几分钟,结果会怎样?”

“不会有什么。”大家回答。

“那好。如果像这样拿着,持续一个小时。那又会怎样?”教授再次发问。

“胳膊会有点酸痛。”一名听众回答。

“说得对。如果我这样拿着一整天呢?”

“那胳膊肯定变得麻木,说不定肌肉会痉挛,到时免不了要到医院跑一趟。”另外一名听众大胆说道。

“很好。在我手拿杯子期间,不论时间长短,杯子的重量会发生变化吗?”

“没有。”

“那么拿杯子的胳膊为什么会酸痛呢?肌肉为什么可能痉挛呢?”教授顿了顿又问道,“我不想让胳膊发酸、肌肉痉挛,那该怎么做?”

“很简单呀。您应该把杯子放下。”一名听众回答。

“正是,”教授说道,“其实,生活中的问题有时就像我手里的杯子。我们埋在心里几分钟没有关系。如果长时间地想着它不放,它就可能侵蚀你的心力。日积月累,你的精神可能会濒于崩溃。那时你就什么事也干不了了。”

教授这番话的另一层含义是,如果你手中的成本正在逐渐增加,你越来越感到吃力的话,你应该及时放弃。否则,你的身心将被拖垮。选择放弃很难受,但是不放弃,则更加痛苦。

蛋糕博弈,讨价还价智慧大

有一家外企招聘员工面试时出了这样一道题:要求应聘者把一盒蛋糕切成八份,分给八个人,但蛋糕盒里还必须留有一份。

面对这样的怪题,有些应聘者绞尽脑汁也无法完成;而有些应聘者却感到此题很简单,把切成的八份蛋糕先拿出七份分给七个人,剩下的一份连蛋糕盒一起分给第八个人。应聘者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从这道题中就显而易见了。

这个问题就是著名的蛋糕博弈,也就是分配问题。分蛋糕的故事在很多领域都有应用。无论在日常生活、商界还是在国际政坛,有关各方经常需要讨价还价或者评判对总收益如何分配,这个总收益其实就是一块大蛋糕。

这块大蛋糕如何分配呢?我们知道最可能实现一半对一半的公平分配的方案,是让一方把蛋糕切成两份,而让另一方先挑选。在这种制度设置之下,如果切得不公平,得益的必定是先挑选的一方。所以负责切蛋糕的一方就得把蛋糕切得公平,才能让博弈的双方都满意。

但是,这个方案极有可能是无法保证公平的,因为人们容易想象切蛋糕的一方可能技术不老到或不小心切得不一样大,从而不切蛋糕的一方得到比较大的一半的机会增加。按照这样的想象,谁都不愿意做切蛋糕的一方。虽然双方都希望对方切、自己先挑,但是真正僵持的时间不会太长,因为僵持时间的损失很快就会比坚持不切而挑可能得到的好处大。也就是说,僵持的结果会得不偿失,会出现收益缩水的现象。

对于处于蛋糕博弈局面的人来说,无非就两种选择:第一是将现有的蛋糕分配得尽量公平,让大家满意;第二就是想办法将蛋糕“做大”,让每个人都能分到更多的蛋糕,大家就都满意了。

在分蛋糕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讨价还价,千万不要让自己应得的利益白白被别人侵占。这就需要动用智慧,维护自己的权利和利益。台湾著名作家刘墉在《我不是教你诈》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从乡下的老房,搬进台北的高楼,小李真是兴奋级了。楼高十八层,小李住十七楼,站在阳台上,正好远眺市中心的十里红尘。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小李那十几盆花。阳台朝北,不适合种。适合种的是东侧,却只有窗,没阳台。

“何不钉个花架呢?什么都解决了!”有朋友建议,并介绍了专门制作花架的张老板给小李。

只是自从订做了花架,虽然还没有钉上去,小李却一直做恶梦。梦见花架钉得不牢,花盆又重,突然垮了下去,直落十七层楼,正好落到路人的头上,当场脑浆四溅……

小李满身冷汗地惊醒,走到窗前,把头伸出去往下看。深夜两点了,居然还人来人往,热闹非常。想想!这时候花盆掉下去,都得砸死人。要是大白天出了事,还不得死一堆?

想到这儿,小李打了个寒战。可是花架已经订做了,花盆又没处放,看样子,是非钉不可了。

钉花架的那天,小李特别请假,在家监工。

张老板果然是老手,十七层的高楼,他一脚就伸出窗外,四平八稳地骑在窗口。再叫徒弟把花架伸出去,从嘴里吐出钢钉往墙上钉。

张老板活像变魔术似的,不知道嘴里事先含了多少钉子,只见他一伸手就是一颗,也不晓得钉了多少。突然他跳进窗内:

“成了,你可以放花盆了。”

“这么快!够结实吗?花盆很重的!”小李不放心地问。

“笑话!我们三个人站上去跳,都撑得住,保证20年不是问题,出了问题找我。”张老板豪爽地拍拍胸口。

“这可是你说的。”小李马上找了张纸,又递了纸笔给张老板,“麻烦你写下来,签个名。”

“什么?你要……”张老板好像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可是,看小李一脸严肃的样子,又不好不写,正犹豫,小李说话了:

“如果你不敢写,就表示不结实。这样掉下去,可是人命关天,不结实的东西,我是不敢收的。”

“好!我写,我写。”张老板勉强地写了保证书,搁下笔,对徒弟一瞪眼,“把家伙拿出来,出去!再多钉几根长钉子,出了事,咱可要吃不了兜着走了。”

说完,师徒二人又足足忙活了半个多钟头,检查再检查,才气喘吁吁地离去。

故事中的小李考虑到了一点,就是未来很可能出现花架不结实的问题,于是他抓住了张老板的一句话,在自己还能和他讨价还价的时候,达成了协议,从而保护了自己的利益,避免未来可能存在的质量问题。保护自己讨价还价的能力,就是保护自己的利益。在生活中,这一点尤为重要。如果你是买家,你的优势策略就是等验完商品再付款;如果你是卖家,就应该争取对方先支付部分货款再交货。总之,一定要牢牢保护好自己的利益,千万不能让属于自己的蛋糕被别人分走!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社会总是在变化的,如果你总是固守着属于自己的蛋糕,那么可能等着等着你的蛋糕就变馊了;或者你呆在原地不动以为自己拿了铁饭碗,可能到头来你只能拿着可怜的口粮,眼巴巴地看着别人获得更好的收益。如果你想与时俱进,就得学会将自己的蛋糕做大。

娃哈哈品牌多年来产销量一直位居全国第一,其总产量约占全国同行业总份额的18%,从国际通行标准来说,这样的份额基本上是属于“垄断性占有率”。市场人士称之为娃哈哈的“赢家通吃”现象。

娃哈哈最初进入市场时,面临着大量的竞争对手,但是娃哈哈并没有被这些已有的对手击垮,反而后来者居上。在残酷尖锐的竞争中,娃哈哈凭借其精确的产品定位、有效的品牌延伸,终于从根本上提高了自己的现代化生产能力和生产水平,使娃哈哈具有了和国内外企业全面抗衡的强大实力。

做大以后,娃哈哈时刻不忘巩固自己的优势地位,不失时机进行了品牌延伸,使产品品牌上升为了企业品牌。通过品牌延伸,娃哈哈已经推出了30多个系列产品,它们都已成为拳头产品,极大地提高了娃哈哈的市场占有率。

对于企业来说,如果不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被淘汰,如果想在市场蛋糕的分配中占据最有发言权的一席之地,只有通过做大做强,才能获得更多的资源与优势,进而形成规模优势,为进一步发展壮大奠定坚实的基础。只有将自己的蛋糕做大,才能避免僧多粥少的尴尬局面。

对于很多小企业来说,一开始根本就不是分蛋糕的问题,而是没有蛋糕可以分,所以需要尽快做出属于自己的蛋糕来,然后再下工夫将蛋糕做大,这样才能实现一个企业的成长、强大之路。

如今“美特斯·邦威”已经成为了年轻一代的时尚品牌,它的建成人周成建在一开始的时候花费了很多的精力考虑它的名字,起初不过是想借一个时尚的名字吸引年轻人的眼球,不过“美特斯·邦威”确实成功了。如今的“美特斯·邦威”已经成为了全国大型服装业中的一员。

在“美特斯·邦威”的成长历程中,周成建为了专卖店的跨越式发展,考虑了很多策略,如:率先采取了将经营品牌与销售相分开、采取特许连锁经营策略、共担风险、实现双赢,使“美特斯·邦威”这个品牌在广东、上海等大城市中占据了一席之地。“借鸡下蛋”和“借网捕鱼”的服装产业供应链就这么搭建起来了。周成建说他在创业初期,也没有制定过特别的营销策略,不过是想尽方法实干一番。也许正是他这种先做的策略,让他在不断地摸索中找到了适合自己企业生存的方式。

提及“美特斯·邦威”的成功,很多人认为是它赶上了市场经济的好的发展时期。周成建对此没有做过多反驳,他认为:邦威发展到如今,不能单纯地归为偶然或者必然。只要你敢做自己敢想的事情,并努力去实现的话,你就一定可以成功。很多人也认为他品牌的名字起得好,属于天时地利人和。因为“美特斯·邦威”的含义是创造美丽独特的产品、品牌、企业文化,扬国邦之威。可是周成建的回答是:这个含义也是当“美特斯·邦威”的成绩取得以后才对媒体发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