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通史
3148500000140

第140章 清朝的先世

肃慎族的缘起,已见第三篇上第五章第一节。从金朝迁都内地以后,它的本土,久已冷落了。却到明朝的末年,而有满洲人兴起。

满洲人的建号曰清,在一六三六年。明毅宗崇祯九年。清太宗天聪十年,即以是年为崇德元年。在这一年以前,明人总当他国号满洲。清朝人自己,则说满洲二字,是种族之名,附会“曼殊”的音译。《满洲源流考》卷一“满洲本部族名。以国书考之,‘满洲’本作‘满珠’,二字皆平读。我朝光启东土,每岁西藏献丹书,皆称曼殊师利大皇帝。《翻译名义》曰:曼殊,华言妙吉祥也。……当时鸿号肇称,实本诸此。”这话固然没人相信他。明人也只当他就以种族之名为国名——前此实在未有国名——罢了,谁知据日本稻叶君山所考据:《清朝全史》则清朝人当建号曰清以前,实曾自号其国为金,见于朝鲜人的纪载,和东三省的古刻的很多。现在沈阳城的抚近门,俗呼大东门,门上一块匾额,是清初的旧东西。从前曾经在外面加上一块匾额,后来新的破了,旧的才发见出来。旁款还写着“大金崇德某年立”。这件事,竟是证据确凿,可无庸更加考证了。至于“满洲”二字,据朝鲜人的记载,实系“最大酋长”之称,明人初译为“满住”,后来才误作“满洲”。清初对明人,自称我满住云云,实系说我大酋云云。明人却误以为自称其国家,就误以这两字为这种人的国名。到后来,清朝人也就将错就错的承认。这件事,详见于稻叶君山的《清朝全史》,中华书局有译本。和近人所著《心史史料》。总而言之,是件很明白的事情,竟可无庸疑虑的。

清朝王室的缘起,据清朝人所自述,是:

长白……山之东,有布库里山。山下有池,曰布尔瑚里。相传有天女三:长恩古伦,次正古伦,次佛古伦,浴于池。浴毕,有神鹊,街朱果,置季女衣。季女含口中,忽已入腹。遂有身。……寻产一男。……及长,母告以吞朱果有身之故。因令之曰:汝以爱新觉罗为姓,名布库里雍顺。天生汝以定乱国,其往治之。……与小舠乘之,母遂凌空去。子乘舠顺流下,至河步,登岸。折柳枝及蒿为坐具,端坐其上。是时其地有三姓,争为雄长,日构兵相仇杀。……有取水河步者,见而异之。归语众,……迎至家。三姓共议,……以女百里妻之,……奉为贝勒。……居长白山东俄汉惠之野一作鄂谟辉。俄朵理城;一作鄂多理。国号满洲;是为开基之始。越数世,不善抚其众,国人叛,……族被戕。有幼子,名范察,一作樊察。遁于荒野。国人追之,会有神鹊止其首,追者遥望,……疑为枯木,中道而返。范察获免。隐其身以终。……数传至肇祖原皇帝,讳都督孟特穆。……计诱先世仇人之后四十余人至苏克苏游河虎栏哈达山下赫图阿拉;…诛其半以雪祖仇,执其半以索旧业;既得,遂释之。于是肇祖居赫图阿拉地。王氏《东华录》卷一。王氏所根据的,是《清实录》。

其肇祖以后的世次则如下:

肇祖都督孟特穆充善妥罗

妥义谟

锡宝斋篇古——兴祖都督福满德世库

刘阐

索昌阿

景祖觉昌安礼敦

额尔衮

界堪

显祖塔克世——太祖努尔哈赤

塔察篇古

包朗阿

宝实

褚宴

据稻叶氏所考据,则前述的一段神话,其中毫无事实。清朝的祖先,实在是明朝的建州女真。明初对于女真地方,所设的卫如下。

(一)建州卫。建州是渤海行政区域之名,属率宾府,见《唐书·渤海传》。《元一统志》谓之故建州,地在今兴京附近。

(二)海西卫。后来扈伦四部之地。

(三)野人卫。今吉黑二省的极东。

明初对于东北,疆理所至甚远。《明会典》:卷一○九。永乐七年,“设奴儿干都司于黑龙江口”。清朝曹廷杰的《西伯利亚东偏纪要》:廷杰以光绪十一年,奉命视察西伯利亚东偏。说“庙尔黑龙江附近的市。以上二百五十余里,混同江东岸特林地方,有两座碑,都系明朝所立。一刻《敕建永宁寺记》,一刻《宣德六年重建永宁寺记》,均系太监亦失哈述征服奴儿干和海中苦夷的事情”。苦夷,就是如今的库页。可见如今的东海滨省和库页岛,当时亦在辖境之内。东南一带,铁岭卫的属地,亦到如今朝鲜的咸兴附近。

建州卫的建设,据《皇明实录》:事在永乐元年,其指挥使名阿哈出。后以从军有功,赐姓名曰李思诚。子释家奴,永乐八年,赐姓名曰李显忠。十年,始就建州居住。后以为朝鲜所迫,南徙婆猪江。英宗正统三年,又徙灶突山东南浑河上:婆猪江,《明史·朝鲜传》作泼猪江,就是如今的佟家江。灶突山,大概就是呼援哈达的意译,在兴京之西。建州左卫,则据《明史》,设于永乐十年。而《实录》又有“十四年二月,赐建州左卫指挥使猛哥帖木儿宴”一条,案朝鲜李氏的《龙飞御天歌颂李朝开国之辞。注》,有一段道:

东北一道,本肇基之地也,畏威怀德久矣。野人酋长,远至移兰豆漫,皆来服事。……如女真则斡朵黑豆漫夹温猛哥帖木儿火儿阿豆漫古论阿哈出,托温豆漫高卜儿阏……

《元史·地理志》“辽阳等处行中书省所属合兰府水达达等路,土地旷阔,人民散居。元初,设军民万户府五。镇抚北边。一曰桃温,如今宁安东北的屯河。一曰胡里改,呼尔哈的异译。呼尔哈,也是河名,在如今的宁安。一曰斡朵怜,一曰脱斡怜,一曰孛苦江”。斡朵里,就是斡朵怜,火儿阿,就是胡里改,托温,就是桃温的异译。“移兰豆漫”,原注义为“三万户”;则夹温猛可帖木儿,古论阿哈出,高卜儿阏,实在是元朝斡朵怜,胡里改,桃温三路的万户。夹温,古论,原注是猛哥帖木儿和阿哈出的姓。这个猛哥帖木儿和阿哈出,就是明朝建州左卫和建州卫的指挥使,无待赘言。

猛哥帖木儿,似乎就是“孟特穆”三字的异译。“都督”则清人称其酋长之名;明人授以指挥使的,女真部族中,都称之为都督,《皇明实录》所载,不乏其例。然则俄朵里城,也一定就是斡朵里的异译了。其地当在后来的三姓附近。所以《清实录》说雍顺往定三姓之乱。三姓在长白山北,不在其东。《清实录》的东字,怕是错误的。布库里雍顺的事情,大约是凭空捏造的,并没有神话的价值。

据《龙飞御天歌注》,猛哥帖木儿姓夹温。然朝鲜《东国舆地胜览》,会宁都护府条下,说“斡朵里童猛哥帖木儿,乘虚入居之”,则猛哥帖木儿又姓童。又肇祖二子,充善,褚宴,《明史》作董山童仓,见下节。董童也似乎是姓。《明实录》:“万历十七年,九月,辛未,以建州夷酋童奴儿哈赤为都督佥事”,则太祖亦姓童。《东夷考略》又说奴儿哈赤姓佟。佟童音近,而佟是辽东大族,似乎是夷人不知文字,误书作童的。夹温,有人说是“斡准”二字的转音,而又互倒。“斡准”,就是“爱新”,也就是《金史》安出虎水的“安出”。然则清室之先,似乎是爱新氏而佟姓,和金朝的王室,金氏而完颜姓,是一样的。参看第三篇上第五章第一节。本章所述,都据稻叶氏的《清朝全史》和近人的《心史史料》。所引各书,也都是据稻叶氏的书转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