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通史
3148500000132

第132章 钞法

宋、金、元、明四朝,还有一件事情,和民生大有关系的,便是钞法。

中国的币制,在古代,本是“金铜并用”的。而金为“秤量制”,铜为“铸造制”,已见第一篇第九章第二节。这种制度,到汉朝还没有改。但是魏晋以后,黄金便大少了。金之所以少,前人都说由于写经造像的消耗(别种奢侈的用途,黄金总还在的。只有写经造像,却一消耗,就不能回复)。但是魏晋以后,贫富渐均,参看第二篇上第六章,第二篇下第三章第五节。金以散而见其少,也是一个原因。

古代的币价,对于物价,是很贵的。据李悝所推算,当时平民一家,终岁之用,不过一千五百个钱(其实这个还不过用钱币推算价格,未必所用的东西,一一都要用钱去买),如何用得到黄金?所以古代货币,虽说金铜并用,以我们所推想,可以晓得黄金并不在多数人手里流转。参看《建设杂志》二卷六号通信栏。

然则当时的大宗贸易,是怎样的呢?难道一一辇着现钱去做卖买么?这也不然。大宗卖买,总有抵消推画……法子。所以《周礼》上头,就有“质剂”。《周礼》固然是伪书,也多用古书为据,不是凭空进出来的。就算他凭空造出来,也一定是按着汉代社会情形造的。那么,《周礼》上有质剂,就足以证明汉代社会,券据等类,业已通行很广。况且当时代钱用的东西多着呢。——其最普通的就是帛。

但是这种办法,一定有许多单位不同的东西(如金、银、布、帛等),在社会上同时并行,当作货币用。于计算上也很为不便。倘使有一种东西,能专代表钱币的价格,他本身不另有价格。而又有“轻剂”之便,一定是众人所欢迎的。职是故,纸币就自然发生出来。

还有一件,中国历代的币制,是紊乱时多,整理时少。从汉到宋,只有汉朝的五铢钱,唐朝的开元钱,是受人欢迎的。此外就都是迫于无法,只得拿来使用。这两种钱,在社会上通行的时代,实在很短。就是这两种钱通行的时候,也还有别种恶钱,夹杂在里头。历代钱法,因限于篇幅,未能历举。简单些,可把《汉书》、《隋书》、《唐书》的《食货志》,看一遍做参考。

所以我们可以推想从汉到宋,社会上用钱的人,实在困苦万状。到五代,就更倒行逆施,有一两国,竟用起铁钱来。这是同重商主义的经济学家一样的见解,想借此防止钱币流出于国外之故。宋朝不能厘革,于一定的区域中,仍旧听铁钱行使。其中四川,交通既不方便。初平的时候,除江南、四川外,又都不准行用铁钱。所有的铁钱,就都一拥而入(江南后来却不行了)。而四川,以交通最不便的地方,使用这种最笨重的货币,于是数百年来扰乱中国经济界的钞法,就以此为发源地了。

宋朝的行用纸币,起于真宗时候。先时蜀人患铁钱太重,自行发行一种纸币,谓之“交子”。每一交计钱一缗,三年而一换,谓之一界。就是每三年,将旧的尽行收回,另发新的一次。以富民十六户主之。后来富民穷了,渐渐的付不出钱来,以致时有争讼。转运使薛田,乃请于益州设立交子务,而禁其私造。于是民间自行发行的纸币,就变做官发的了。熙宁时,曾以此法推行于河东、陕西,旋即停罢。蔡京当国,才推广其行用的区域,又改其名为“钱引”。当时除闽、浙、湖、广外,全国通行。然滥造滥发,并没兑现的豫备。以致一缗只值钱十余文。纸币行用了不曾满一百年,已经撞下这么一场大祸来了。南渡以后,初时行用的,仍名交子。后来又有“会子”同“关子”,会子初仅行于两浙,后来亦但行于两淮、湖北、京西。关子则系末年所造。亦系分界行使。但(一)既不能兑现;(二)而每界又不能按时收回。往往两界或两界以上同时行使。其价格也就不能维持。有时实在下落得无可如何,便用金,银,度牒,官告,香药等去收回,谓之“称提”。但亦总不能回复额面的价格。最新的一界,已不能维持额面的价格。再前两界的,其价格就更要低落。然而宋朝的纸币,总还算是好的。金朝就更不堪设想了。

金朝的行钞,是海陵迁汴之后,户部尚书蔡松年所出的主意。印造一贯、二贯、三贯、五贯、及十贯五种,谓之“大钞”。一百、二百、三百、五百、七百五种,谓之“小钞”。与钱并行。以七年为“纳旧易新”之限。其初信用很好,商贾有拿着钱去买钞的。章宗大定二十九年,罢“七年厘革之限”。从此出多入少,价格就渐渐的跌落。最可笑的,恶货币驱逐良货币的法则,要彻底明白,原不容易。然而“铜钱和纸币,以同样的效力行使,人家一定要把钱藏起来”,这种事实,也是显而易见的。乃金章宗全不明白,反发“大定间钱至足,今民间钱少,而又不在官,何邪?”的疑问,于是立“人民藏钱”和“商旅赍现钱”的限制。其结果,藏的人还是藏,销为器物的还是销,运出境的还是运,市面上仍是钱荒。兵兴以后,财政困难,一味的藉造钞接济。钞价就一落千丈。承安二年溃河之役,至以“八十四车充军赏”。贞祐三年七月,改交钞之名为贞祐宝券,不多时,就“千钱之券,仅直数钱”。四年八月,高琪说的。兴定元年,又改造一种贞祐通宝。以一贯当宝券千贯,四贯等于银一两。五年,又造兴定宝泉,一贯等于宝券四百贯,两贯等于银一两。元光二年,又立法,每银一两,价格不得超过宝泉三百贯。其跌落之快,也就可惊了。于是又立法:凡物价在银三两以下的,不准用银。三两以上的,须三分之一用银,三分之二用钞。然而仍旧是有名无实,至哀宗正大间,民间遂全以银市易。用银的始末,见第四篇下第五章第七节。

元朝的钞法,又有一特别之点,便是他“不和铜钱相权,而和丝银相权”。因为这时候,社会上所存的钱,实在太少了。帛是社会上向来把他当货币用最广的。银则是新兴之物,最得大家信用的。这也是自然的趋势。中统元年,始造交钞,以丝为本。旋又造中统宝钞,分10、20、30、50、100、200、500、1000、2000九种。其价是:

中统宝钞1贯=交钞1两=银12两

又以纹绫织为中统银货,有一两,二两,三两,五两,十两五等,每一两的价,等于白银一两,没有发行。至元十二年,又造厘钞三种,是一文,二文,三文。因民不便用,十五年,就取消。

中统钞行之既久,物重钞轻。至元二十四年,改造至元钞。其价是:

至元钞1贯=中统钞5贯=银两=金120两

我们可以晓得当时的金银比价,恰是十倍。中统钞行了二十八年,价格跌为五分之一。武宗至大二年,又造至大银钞。其价是:

至大银钞1两=至元钞5贯=银1两=金110两

仁宗即位,因为倍数太多,轻重失宜,罢去银钞。而中统至元二钞,“终元世盖常行焉”。

元朝的钞,离开铜钱,而和实物相权,共有五十二年。顺帝至正十年,丞相脱脱,议改钞法。铸至正通宝钱,和历代铜钱并用,是为钞法的一变。这时候,是:

中统钞1贯=至元钞2贯=钱1000文

有了钱可以相权,钞价应当涨起。然而《元史》说:“行之未久,物价腾踊,价遂十倍。”大约因名为相权,其实徒有虚名之故。又值海内大乱。“每日印造,不可数计。舟车装运,舳舻连接。……所在郡县,皆物资相贸易。公私所积钞,人视之若弊楮。”元朝的钞法,就此无从收拾了。

历代的币制,虽不整理。究竟要添出铜钱,总不能像纸币那么快;货币价格的变动,就也不能像纸币时代那么快。宋、金、元、明四代的钞法,在正史的《食货志》上看来,也不过七八卷书;然而当时人民的财产,因此而受损失的,却不知凡几了。到了明朝,就成纸币的末运,而银两大行。这个留待下篇再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