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雀适羿,羿必得之,或也;以天下为之笼,则雀无所逃。是故汤以胞人笼伊尹,秦穆公以五羊之皮笼百里奚。是故非以其所好笼之而可得者,无有也。
介者拸画⑨,外非誉也;胥靡登高而不惧⑩,遗死生也。夫复謵不馈而忘人⑾,忘人,因以为天人矣。故敬之而不喜,悔之而不怒者,唯同乎天和者为然。出怒不怒,则怒出于不怒矣;出为无为,则为出于无为矣。欲静则平气,欲神则顺心。有为也欲当,则缘于不得已⑿。不得已之类,圣人之道。
【注释】
①蹍:误踩的意思。②妪:安抚,安慰。③不人:不分你我。④无亲:没有偏爱。⑤勃:当为“悖”,扰乱。⑥谟(mó):筹划,谋划。⑦睨(nì):斜视。⑧工:擅长。⑨拸画:摒弃装饰的器物。⑩胥靡:受刑之徒。⑾馈:赠送。⑿缘:顺。
【译文】
误踩了街市上行人的脚,就要赔礼说自己太放肆,误踩了兄长的脚就要加以抚慰,踩了父母的脚连抚慰也不用了。因此说,最好的礼仪就是不分彼此视人如己,最好的道义就是不分物我各得其宜,最高的智慧就是无须谋虑,最大的仁爱就是对任何人也不表示亲近,最大的诚信就是无须用贵重的东西作为凭证。
所以,应当理顺意志的紊乱,解开心灵的枷锁,去除德性的拖累,沟通大道的障碍。高贵、殷富、显达、威严、功名、利禄六者,是错乱意志的;容貌、举动、色彩、情理、辞气、意志六者,是束缚心灵的;憎恶、偏爱、喜悦、愤怒、悲哀、欢乐六者,是拖累德性的;舍弃、依从、获取、给与、知虑、技能六者,是阻碍大道的。只要这四方面所包含的二十四种内容不在胸中作怪,就可以做到内心的平正。内心平正就会宁静,宁静就会明澈,明澈就会虚空,虚空就能恬适顺应无所作为而又无所不为。大道,是自然的敬仰;生命,是盛德的光华;禀性,是生命的本根。合乎本性的行动,称之为率真的作为;受伪情驱使而行动,称之为失却本性。知识,出自与外物的应接;智慧,出自内心的谋划;具有智慧的人也会有不了解的知识,就像斜着眼睛看,所见必定有限。有所举动却出于不得已叫做德.有所举动却不是为了自我叫做治,追求名声必定适得其反,而讲求实际就会事事顺应。
后羿善于射中微小的目标而不善于使人不奉承自己;圣人善于顺应天时而不善于处理人事;只有全人才能做到上应天德而下契人性。即使人们把全人当做虫子,他也会这样看待自己;虽然把自己看做虫子,也是完全符合自然的。全人讨厌“天”是讨厌人为的“天”,何况把天理与人性对立起来呢!
一只麻雀向羿飞来,羿必然能够将它射落。但若麻雀不飞进他的射程,就有逃脱的可能性。要是扩大范围,把天下当做鸟笼,麻雀就无处脱逃了。所以,商汤以厨工笼络伊尹,秦穆公用五张羊皮笼络百里奚,都是因人之情,顺其所好。如果不投其所好.想笼络人心,那是不可能的。
砍断了脚的人不图修饰,因为已把毁誉置之度外;服役的囚徒登上高处不存恐俱,因为已经忘掉了死生。对于谦卑的言语不愿作出回报而忘掉了他人,能够忘掉他人的人,就可称作合于自然之理又忘却人道之情的“天人”。所以,敬重他却不感到欣喜,侮辱他却不会愤怒的人,只有混同于自然顺和之气的人才能够这样。怒气虽发而不是有心发怒,那么,这怒气就是无怒而发,在无为的情况下有所作为,所作所为就是出于无为了。要安静就要平气,要通灵就要顺心。要使自己的作为合乎天道,就要寄托于不得已。不得已而作,才是圣人之道。
【品读庄子】
智者无谋
本章节讨论修身养性,指出扰乱人心的诸多情况,把养生之道归纳到“平气”、“顺心”的基本要求上来。
道家说“至知不谋,至仁无亲”,最高的智慧就是无须谋虑,最大的仁爱就是对任何人也不表示亲近。而说到“至知不谋”生活中,人们经常会用到“足智多谋”这个词来表达对智谋之士的敬佩和赞赏,但是一个人的智谋毕竟是有限的,古语说“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所以,智谋的运用还要讲究分寸,用对地方。否则,兴许会落得《红楼梦》中王熙风那样的结果:“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娜性命”。
聪明谋虑是人生当中的财富,怎样用好它是一门大学问。耍小聪明的人,得到的往往只是一时荣耀,长久不了。
聪明阿坤
有三个人,阿三、阿拐和阿坤,他们同时住进了一家旅店。这三人每天出门都有一个习惯,阿三出门时带一把雨伞,阿拐拿一根拐杖,阿坤则什么都不带。
这天早上,天空中浓云密布,一场大雨即将来临。然而他们还是按照自己的习惯出门了。后来果然下起了大雨,一阵一阵的。
和往常一样,晚上十时左右,他们仁差不多是同时从外面回来。店老板看着他们的“装备”并仔细地打量,他一脸的困惑,忍不住问道:“你们看看,这打伞的淋湿了衣服,拿拐杖的跌了一身的烂泥,什么都没带的反而什么事都没有,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他们三人相互看了一眼,也忍不住暗自发笑。之后便一个个数落起来——
阿三说:“我因为带了雨伞,所以无论雨有多大都会不停地赶路,但是雨实在是太大,又刮风,而我的伞那么小,衣服湿了也不奇怪嘛。”
阿拐说:“我没有雨伞,下雨时我便停下来躲雨,等雨停下来我才接着赶路,所以没淋到雨。但我仗着有一根拐杖,不会摔跤,从山上的小道(近道)翻山过来,谁知道还是不小心跌了几跤,你们要是知道这条小道今天有多烂,也就不会笑话我跌跤了。”
阿坤则一脸的得意,不以为意地说:“我没有拐杖,只好老老实实地走大马路,而且十分的小心,我怎么可能跌跤呢?我也没有雨伞,下雨时我就呆在路边的小店里躲雨,我又怎么会淋湿衣服呢?你们有凭借的优势,就不够仔细和小心.以为有优势就没问题,所以反而带伞的淋湿了,有拐杖的摔了跤,这也十分正常嘛。”
徐无鬼
本篇是杂篇中又一篇内容繁多,主题复杂的篇章。全篇由十四个寓言故事或议论的段落组成,内容虽然多但主旨都是规劝人要顺应自然,保持真性,不要因为外在的环境和诱惑而伤身失性。在本篇“自然”的要义被更多地应用到治理天下上,这是对内篇的发展。
篇中描述了各种丧失真性,被束缚在外物上的人物形象。他们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农夫商贾,甚至连尧、舜这些先贤也被网罗在内。篇中又论知士、辩士、察士,以及招世之士、中民之士、筋力之士、勇敢之士、兵革之士、枯槁之士、法律之士、礼教之士、仁义之士,兼及农夫、商贾、庶人、百工,其品类划分极具古意,从中透露出的上古失传的若干消息,是很宝贵的资料。
关于此篇宗旨,古今学者多有评论。
北宋王雱说:“夫能平心顺气,以道为务,而忘于贫贱穷达,则人于至人之域。此徐无鬼之能若是矣,庄子因而作《徐无鬼》篇。”
北宋陆游说:“此篇多有隐晦难解之语,如层峦叠峰,争奇献怪。游涉此者,即可新耳目,长意见。读《庄子》到此,不得草草,三复愈有深味。”
南宋真德秀说:“劳人损己,骄人损己。近君反为灾,人归反为苦。总不为物所撄,为真不惑”
明代杨慎说:“此篇与《庚桑楚》气局相似,总是欲人灰心槁形,求诸守心之神,而去其害吾者。篇中多隐语,妙不容解。”
清代刘凤苞说:“此段全从喻意透出正文,其拍合正文处,只寥寥数语,已尽其妙,更不须多赘一词也。送他人之葬而过惠子之墓,追念畴曩,一往情深,作悲感语,固落寻常见解,作旷达语,亦非此时意境也。看他不从惠施落笔,而从匠石发端,陡下一语,骤闻之、几不知其命意之所在,落到‘臣之质死’句,则图穷而匕首见矣。一路传神设色,俱有草蛇灰线之奇。”
近人朱文熊先生说:“此篇虽亦发明绝圣去知、无为而无不为之旨,然其用意所在,则伤与言之无人。大道之真,开设户牖,期之将来,旦暮一遇,此庄子所以益悲也欤!”
钟泰先生说:“此篇颇多精辟之论,其大旨则在解惑,观于篇之首尾可见也。”
一
【原文】
徐无鬼因女商见魏武侯①,武侯劳之曰:“先生病矣!苦于山林之劳,故乃肯见于寡人。”
徐无鬼曰:“我则劳于君,君有何劳于我!君将盈耆欲,长好恶,则性命之情病矣②;君将黜耆欲,掔好恶③,则耳目病矣。我将劳君,君有何劳于我!”武侯超然不对④。
少焉,徐无鬼曰:“尝语君,吾相狗也。下之质,执饱而止⑤,是狸德也;中之质,若视日⑥;上之质,若亡其一。吾相狗,又不若吾相马也,吾相马,直者中绳,曲者中钩,方者中矩,圆者中规,是国马也,而未若天下马也。天下马有成材,若恤若失⑦,若丧其一⑧。若是者,超轶绝尘,不知其所。”武侯大悦而笑。
徐无鬼出,女商曰:“先生独何以说吾君乎,吾所以说吾君者,横说之则以《诗》、《书》、《礼》、《乐》,从说之则以《金板》、《六韬》⑨。奉事而大有功者不可为数,而吾君未尝启齿。今先生何以说吾君,使吾君说若此乎?”
徐无鬼曰:“吾直告之吾相狗马耳。”
女商曰:“若是乎?”曰:“子不闻夫越之流人乎⑩?去国数日,见其所知而喜⑾;去国旬月⑿,见所尝见于国中者喜;及期年也⒀,见似人者而喜矣⒁:不亦去人滋久,思人滋深乎⒂?夫逃虚空者⒃,藜藋柱乎鼪鼬之径⒄,踉位其空⒅,闻入足音跫然而喜矣⒆,又况乎昆弟亲戚之謦欬其侧者乎⒇!久矣夫,莫以真人之言謦欬吾君之侧乎!”
【注释】
①徐无鬼:人名,姓徐名无鬼,缗山人,战国时魏国的隐士。因:通过。女(rǔ)商:魏国大臣,姓女,名商。②性命之情:性命的实质。病:伤害,损害。③掔(qiān):通“牵”,除去。④超然:若有所失的样子。⑤执饱而止:捕兽得饱则止。执,捕。⑥视曰:看得高望得远。⑦若恤:若有忧思的意思。恤:忧。⑧若丧其一:情性静寂专一。⑨从:通“纵”。⑩流人,流放的人。⑾知:见过面的人。⑿旬:一旬十日。⒀期(jī)年:周年。⒁似人:似自己国家的人。⒂思人:思念敌人。⒃逃虚空者:逃到无人之地的人。⑥藜藋(lí diào):灰菜。住:塞。鼪鼬(shēng yòu):鼠狼。径:往来。⒅踉:踉跄。空:空地。⒆足音:走路的声音。跫(qióng),脚步声。⒇亲戚:父母。謦欬(qīng kài):咳嗽。
【译文】
徐无鬼由于女商得见魏武侯,武侯问候他说:“先生太贫困了吧,为隐居山林的辛劳而痛苦,所以才会来见我。”
徐无鬼说:“我来问候你,你有什么需要问候我的呢?你要充满嗜好和欲望,增加喜好和厌恶,那么性命的真情就会受到损害。你要祛除嗜好和欲望,抛弃了喜好和厌恶之情,那么你耳目的享受就要受到损害。我来问候你,你有什么需要问候我的!”武侯怅然若失,无法应对。
过了一会,徐无鬼说:“试着给你说说我的相狗术吧:低劣品质的,吃饱就行,这是懒猫的德性;中等才质的狗,眼睛看得高望得远,上等的才质好像忘掉自己的身体我的观狗术,又不如我的观马术。我观察马,直的地方与绳墨相符合,弯曲的地方与钩相符合,方的地方与矩相符合,圆的地方与规相符合,这就是国家最好的马,然而还赶不上天下最好的马。天下最好的马具有天生的材质,或缓步似有忧虑或奔逸神采奕奕,总像是忘记了自身的存在,超越马群疾如狂风把尘土远远留在身后,却不知道这样高超的本领从哪里得来。”魏武侯听了高兴地笑了起来。
徐无鬼走出宫廷,女商说:“先生究竟是用什么办法使国君高兴的呢?我用来使国君高兴的办法是,从远处说向他介绍诗、书、礼、乐,从近处说向他谈论太公兵法。侍奉国君而大有功绩的人不可计数,而国君从不曾有过笑脸。如今你究竟用什么办法来取悦国君,竟使国君如此高兴呢?”
徐无鬼说:“我只是向他说了我是怎么相狗和相马的。”
女商说:“就这吗?”徐无鬼说:“你没听说过越国流放的人吗?离开国都几天,见到他认识的人就感到高兴;离开国都十天一月的,见到他曾经在国中见过的人便感到高兴;等到过了一年,见到似曾相识的人就感到高兴。不就是离开故人时间越长,想念故人的情感就越深吗?那逃到荒郊野外的人,野草阻塞了雎鼬出没的道路,长居旷野,听到人的脚步声就惊喜不已,更何况兄弟亲戚在身旁谈话呢!很久很久了,没有谁用真切纯朴的话语在国君身边说笑了啊!”
【品读庄子】
富贵不是生活快乐的源泉
徐无鬼是魏国的隐士,在本章节中,我们看到了一个高洁隐士见到君王时不卑不亢的姿态。在魏君面前,徐无鬼不像常人那样提心吊胆或阿谀奉承,而是随心所欲地说真话,开玩笑,这倒让魏君感到耳目一新,心开气畅,好像久违的真纯又回来了。文章表面上一直在讲这个故事,并没有抨击时弊的言辞,但却使人毫不费力地听出了故事背后的画外音,它在说,整个社会已经被虚伪和欺骗所蒙蔽了,真纯和诚实已经成为了稀有的品德。
相对的,魏武侯自以为身处富贵,同情徐无鬼身居山林的清苦。岂不知富贵权势是他性命放达的枷锁,哪里有徐无鬼那般逍遥自适?
身处富贵的生活就快乐吗?平时,下属在他面前的言论,虽然可以稳固他的江山,他却笑不起来。功业是枷锁,下属喋喋不休讲述的“诗书礼乐”、“金板六弢”,尽管其中“奉事而大有功者不可为数”,可这些都是枷锁上的铁链,是与人的真性相违逆的。徐无鬼所谈论的能让他笑起来的相狗相马之术,实则是引导魏武侯达到忘身的自然无为境界。这才是人的率真生活,所以魏武侯笑了。
富贵不是生活快乐的源泉,放眼望去,俗世中,热闹非凡,可人人都背着沉重的枷锁。笑容掩盖不住内心的疲惫,忙碌掩盖不住迷茫。当暮霭沉沉,夕阳西下,我们是否心怀一丝挥之不去的忧伤,寻不到解脱迷茫的路径。
财富成功与爱相随
一个女人看见自家门口坐着三位陌生的老人,便上前和他们打招呼:“你们饿了吧,快进屋吃点东西,暖和一下吧!”
“你家男主人在吗?”老人们问道。
“他出去了,不妨事,你们进来吧!”女人说道。
“他不在,我们就不进去了,等他回来吧!”三位老人说。
晚上,丈夫回家后,女人把这件事告诉了他。丈夫说:“快去告诉他们,我回来了,请他们进来。”于是,女人再次出去请三位老人进屋。可他们还是不肯进来。一位老人说:“我们不能一快进屋。”女人奇怪四问道:“为什么呢?”一位老人指着另外两个同伴说:“我们三个分别叫财富,成功和爱,我们只能一个到你们家去,你和家人商量一下,需要哪一个。”无奈,女人只好又回屋请示丈夫。丈夫听后十分高兴,连忙说:“我们肯定邀请财富老人啊,让他进来吧!”妻子则说:“为什么不邀请成功呢?”在一边一直保持沉默的儿子插话道:“为什么不请爱进来呢?那样我们家将会充满爱。”“那就听儿子的吧。”丈夫对妻子说。就这样,女人出门把爱请了进来,可她回头一看,却发现另外两位老人也跟着进来了,她惊喜地问道:“你们怎么也跟着进来了?”老人们答道:“哪里有爱,哪里就有财富和成功!”
二
【原文】
徐无鬼见武侯,武侯曰:“先生居山林,食芧栗,厌葱韭,以宾寡人,久矣。夫今老邪?其欲干酒肉之味邪①?其寡人亦有社稷之福邪?”
徐无鬼曰:“无鬼生于贫贱,未尝敢饮食君之酒肉,将来劳君也。”
君曰:“何哉!奚劳寡人?”曰:“劳君之神与形。”
武侯曰:“何谓邪?”徐无鬼曰:“天地之养也一②,登高不可以为长,居下不可以为短。君独为万乘之主,以苦一国之民,以养耳目鼻口,夫神者不自许也③。夫神者,好和而恶奸④。夫奸,病也,故劳之。唯君所病之⑤,何也?”
武侯曰:“欲见先生久矣。吾欲爱民而为义偃兵,其可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