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节寓言说明了要“以鸟养养鸟”,而不要人为强求的道理。不顺应事物的自然本性,即使给它所谓的“快乐”,它不但不会得到快乐,反而会受到死亡的威胁。这里,庄子把顺其自然的死亡视为“至乐”,把逆时背性的死亡视为“至哀”,这无疑是在教海人们,要追求的应当是“至乐”中的生死,这样的生和死对人来说都是快乐的事。
一种事物有一种事物的特性,一种东西有一种东西存在的特殊环境。如果想要维持一种事物,保存一种东西,就不能脱离它的特性,不能改变其存在的环境,也不能用其他事物的特性要求它,用其他东西存在的环境对待它,否则的话,就会适得其反,事与愿违。也就是说,事物存在的最佳环境,就是与其原本真性相适应的环境。处在这种环境中,事物就安闲自在,这就叫做顺其自然;孔子所以为颜回担心,就是怕他不懂得这个道理,用齐王听不懂的道理去教育齐王。如果这样就会带来两个恶果:一个是齐王更加迷惑不解,一个是颜回遭到杀身之祸。
庄子的生死观,在对待生死的态度上,于我们是有启迪意义的。它能使我们更加积极地面对生存,更加豁达地顺应自然。
生死关头
1912年4月14日,载着2200多人的巨大的“泰坦尼克号”客轮在冰海中遇难,船身开始下沉。人们慌乱地离开轮船,妇女和儿童首先上了救生船。这时,一名妇女大声央求道:“请给我空出个地方!我的两个孩子在那只救生船上,我必须和他们在一起!”有人回答:“这里没有地方了!”孩子们听到妈妈的声音,伤心地哭泣着。一位陌生的年轻妇女坐在孩子们身边,她从容地站起来说:“我这儿有座位!坐我的位置吧!我没有结婚,没有孩子!”说着,她离开了救生船。
不久轮船沉没了,这位年轻的妇女和船上1500多人不幸遇难。她是谁?据说叫伊文思小姐,乘船要回自己在波士顿的家,关于她的情况,人们只知道这么多。
生死关头的表现是一个人的灵魂最完整也是最深刻的展示。人可以在平时装作道貌岸然,做一切伪善的举动,而一旦到了这样的关键时刻,一切伪装便都不攻自破。我们可以说,在死亡面前表现出极大的勇气和从容的人,才是一个可以称得上祟高的、真正意义上的人。
五
【原文】
列子行,食于道从,见百岁髑髅,攓蓬而指之曰①:“唯予与汝知而未尝死、未尝生也。若果养乎,予果欢乎?”
种有几,得水则为继,得水土之际则为蛙蠙之衣,生于陵屯则为陵舄②,陵舄得郁栖则为乌足③。乌足之根为蛴螬④,其叶为胡蝶。胡蝶胥也化而为虫,生于灶下,其状若脱,其名为鸲掇⑤。鸲掇千日为鸟,其名为干余骨。干余骨之沫为斯弥,斯弥为食醯。颐辂生乎食醯⑥,黄軦生乎九猷⑦,瞀芮生乎腐蠸⑧。羊奚比乎不箰⑨,久竹生青宁;青宁生程,程生马,马生人,人又反入于机。万物皆出于机,皆入于机。
【注释】
①攓(qiān):拔。②陵舄(xì):车前草。③郁栖:粪土。乌足:草名,不详。④蛴螬(qí cáo):金龟子的幼虫。⑤鸲(qú)掇:草名,不详。⑥食醯(xī):蠛蠓,夏虫,喜欢叮人。⑦黄軦(kuàng):虫名,不详。⑧瞀芮(mào ruì):瓜类害虫。⑨羊奚:草名,不详。不箰:不长笋的竹子。
【译文】
列子外出游玩,在路旁吃饭,看见一个上百年的骷髅,拔拨开周围的茅草对着骷髅说:“只有我和你知道你是不曾死、也不曾生的。你果真为死而悲伤吗?我果真为活着而快乐吗?”
物种藏着极其精妙的变化因素,这种因素得到水的滋养便会长成如断丝的幾草,再得到土气,就会在水土之间长出青苔来,生长在山陵高地就成了车前草,车前草获得粪土的滋养,又声称乌足草,乌足草的根在粪土中变化成土蚕,乌足的叶子变化成蝴蝶。蝴蝶很快又变化成小虫,生活在灶下面,样子像蜕了皮似的,它的名字叫鸲掇。鸲掇经过一千天变成鸟,它的名字叫乾余骨。乾余骨的唾沫变为斯弥虫,斯弥虫造出食醋。蛾檬从食醋中生出,黄轵虫从九酞虫生出,蠓虫从黄甲虫中生出,竹蓐与不生笋的老竹并连一起,又生出青宁虫;青宁虫生出豹子,豹子生出马,马生出人,人老之后又返回自然之中。万物的生命都产生于自然,死后又全都回返自然。
【品读庄子】
万物皆有造化
本章节中的化生观念平凡素朴中带着智慧的光芒,个体死生于自然是化,是生命力的传接,也是形骸精神的迁移,是薪尽火传。绵绵若存,反复始终,不知端倪。
哲学家桑塔亚那说:“生与死都无法知,我们只有享受两者之间的间歇。”
人生只是两个无限大之间的一段有限,然而不管运行到哪个阶段,生命力却不曾终结夭折,随着天地宇宙的自然运动周而复始。如此,面对生死,何须患得患失?万物皆有造化。
乐观与悲观的差别
一家卖甜甜圈的商店面前有一块招牌,上面写着:“乐观者和悲观者的差别十分微妙:乐观者看到的是甜甜圈,而悲观者看到的则是甜甜圈中间的小小空洞。”
事实上,人们眼睛见到的,往往并非事物的全貌,只看见自己想寻求的东西。乐观者和悲观者各自寻求的东西不同,因而对同样的事物,就采取了两种不同的态度。
具有乐观、豁达性格的人,无论在什么时候,他们都感到光明、美丽和快乐的生活就在身边。他们眼睛里流露出来的光彩使整个世界都溢彩流光。在这种光彩照耀下,寒冷会变成温暖;痛苦会变成舒适。这种性格使智慧更加熠熠生辉,使美丽更加迷人灿烂。那种生性忧郁、悲观的人,永远看不到生活中的七彩阳光,春日的鲜花在他们的眼里也顿时失去了娇艳,黎明的鸟鸣变成了令人烦躁的嗓音,无限美好的蓝天、五彩纷呈的大地都像灰色的布幔。在他们眼里,创造仅仅是令人厌倦的、没有生命和没有灵魂的苍茫空白。
达生
达生,顾名思义,是通达生命的意思,本篇以篇首二字作为篇名。本篇的主旨还是讲养生,与内篇《养生主》宗旨大体相同。篇中把养生分成了两个层次,一个是养形,一个是养神。要搞位通达生命的道理,必须搞懂什么是养形和养神,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文中的十二则寓言故事,也从不同的侧面诠释了养形和养神的主题。
林云铭这样评价本篇:“此篇中大旨,发内篇《养生主》所未备,阐出精、气、神三宝妙用,为玄篆开山秘法。段段设喻,精言知屑,长生久视之道尽于此矣。”
而通过第一节的议论,不难理解,养形和养神同样重要,都不可忽视。养形是养神的前提,不能保全形体,自然也就无所谓养神;反过来说,不会养神,必然要损害形体,疾患频生,又哪里谈得上养形呢?庄子感到可悲的是,世间有许多人,根本不懂得这些道理,不懂得生命的辩证法,或者只顾养形,或者只顾养神,到头来同样损害了生命。那么,怎样养形和养神呢?庄子认为,保养形体的办法,就是摒弃世间繁事的拖累,即所谓“忘物”;保养精神的办法,就是忘记生命的存在;这样才能“形全精复,与天为一”,也就是说,做到形神兼养。
一
【原文】
达生之情者,不务生之所无以为;达命之情者,不务知之所无奈何。养形必先之以物,物有余而形不养者有之矣;有生必先无离形,形不离而生亡者有之矣。生之来不能却,其去不能止。悲夫!世之人以为养形足以存生;而养形果不足以存生,则世奚足为哉!虽不足为而不可不为者,其为不免矣。
夫欲免为形者,莫如弃世。弃世则无累,无累则正平①,正平则与彼更生②,更生则几矣。事奚足弃则生奚足遗?弃世则形不劳,遗生则精不亏。夫形全精复③,与天为一。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合则成体,散则成始。形精不亏,是谓能移;精而又精,反以相天④。
【译文】
①正平:身心自然而平静。②更生:循环变化。③精复:指精神复原。④相:辅助。
【译文】
通达生命实情的人,不努力去做无法做到的事;通达命运实情的人,不努力去探索智力所不能达到的领域。保养形体必须先用物资,然而物资有余而形体未得保养的人还是有的;保存生命必使其不与形体分离,然而形体未分离而生命已伤亡的人也是有的;保全生命必定先得使生命不脱离形体,可是形体没有死去而生命却已死亡的情况也是有的。生命的到来不能推却,生命的离去不能留止。可悲啊!世俗的人认为养育身形便足以保存生命;然而养育身形果真不足以保存生命,那么,世间的事情还有什么值得去做呢!虽然不值得去做却不得不去做,这样勉强去做就免不了受累了。
想要避免为形骸所累,就不如抛弃世间的俗事。抛开了世事就不会受到外物所累了,没有牵累,身心就自然而然地趋于平稳,趋于平稳就能跟随自然一道生存与变化,跟自然一道生存与变化也就接近于大道了。世俗之事为什么须得舍弃,而生命途中的痕迹为什么须得遗忘?舍弃了世俗之事身形就不会劳累,遗忘了生命的涯际,精神就不会亏损。身形得以保全而精神得以复本还原,就跟自然融合为一体。天地是万物生长、繁育的根源,阴阳二气相结合便形成万物形体,物体离散又成为另一个结合的开始。形体与精神都不亏损,就能够随自然的变化而更新;如果能使精神进一步达到更加完美的程度,就能反过来辅助自然的发展。
【品读庄子】
达生与达明之情
本章节揭示了全篇的中心:“达生之情”就是要通晓生之所以为生的内涵,“达命之情”就是要明达命之所以为命的缘由。所以,人通晓了生与命的真正含义,也就能够理解了该怎样存身养生。
存身养生,必先保养形体,正所谓“有生必先无离形”。竹林七贤中的嵇康也说“修德以保身,安心以全身”。除了形体的保养外,庄子更注重养神。“形精不亏,是谓能移;精而又精,反以相天。”形体保全精神不亏损,这就叫做能够随自然的变化而变化;精神汇集达到高度凝聚的程度,返回过来又将跟自然相辅相成。庄子强调的是形体和精神都能“变化”,只有保持精神的精纯,才能反过来帮助自然的发展。
在形体和精神的保养上,文中也提到想要免除操劳形体的情况,不如忘却世事。忘却世事就没有劳苦和拘累,没有劳苦和拘累就算走上了正确的道路,走上了正确的道路就能跟随自然一道生存与变化,跟自然一道生存与变化也就接近于大道了。
可惜,人往往痴迷于追逐外在的东西,深陷无边无际的烦恼之中。忘记了通晓生命实情的人,不会去努力追求对于生命没有什么好处的东西;通晓命运实情的人,不会去努力追求命运中无可奈何的事情。
达生的心安草
有一次,一个国王到花园里散步,发现园中的花草全部枯萎了,花园一片破败景象。原来,橡树抱怨自己没有松树那样挺拔,松树不满自己没能像葡萄那样结果,葡萄哀叹自己终日匍匐,不能直立……他们皆因此自怨自艾而轻生死了。
这时国王发现,在自己脚下,一小撮心安草正在茂盛地生长。于是国王问道:“心安草啊,你怎么能做到这么勇敢乐观、逍遥自在呢?”
心安草回答说:“我一点都不沮丧,虽然我这样弱小,但我知道,你既然要园丁把我种上,就是希望我能够安安心心地做一株心安草。”
人生就像一座围城,外面的人羡慕里面的,里面的人又羡慕外面的。结果每一个人都叹息忧愁,世间的快乐因此而减少。
假如每一个人都能做到像心安草那样,永远安于自己的本职工作,对于自己没能得到的东西保持乐观的心态,那么世界将会变得多么恬静而和谐啊!
二
【原文】
子列子问关尹曰:“至人潜行不窒,蹈火不热,行乎万物之上而不慄①。请问何以至于此?”
关尹曰:“是纯气之守也,非知巧果敢之列。居②,予语女。凡有貌象声色者,皆物也,物与物何以相远?夫奚足以至乎先?是色而已。则物之造乎不形而止乎无所化,夫得是而穷之者,物焉得而止焉!彼将处乎不淫之度,而藏乎无端之纪,游乎万物之所终始,一其性,养其气,合其德,以通乎物之所造。夫若是者,其天守全,其神无郤③,物奚自入焉!
夫醉者之坠车,虽疾不死。骨节与人同而犯害与人异,其神全也,乘亦不知也,坠亦不知也,死生惊惧不入乎其胸中,是故忤迕物而不慴④。彼得全于酒而犹若是,而况得全于天乎?圣人藏于天,故莫之能伤也。复仇者不折镆干⑤,虽有忮心者不怨飘瓦⑥,是以天下平均。故无攻战之乱,无杀戮之刑者,由此道也。
不开人之天,而开天之天,开天者德生,开人者贼生。不厌其天,不忽于人,民几乎以其真!”
【注释】
①慄:感到恐惧。②居:坐下。③郤(xì):通“隙”,缝隙,间隙。④不熠(shè):慴,通“慑”,威慑,害怕。⑤镆干:古代一种宝剑的名称。⑥忮(zhì):嫉妒,嫉恨。
【译文】
列子问关尹说:“道德修养高的人潜行于水中不会窒息,脚踩在烈火上不会感到灼热,行走在极高又险恶的地方而不会感到恐惧。请问为什么能达到这样呢?”
关尹说:“这是因为能够守住元气,并不是靠智巧、果敢之类所能做到的。坐下,我告诉你。凡是有形貌、迹象、声音、色彩的,都是物,为什么物与物之间会相差这么远呢?物怎么能达到未始有物之先的至虚境界呢?这些都是拘于色相之物罢了。而道能达到不露形迹与永不变灭的境地,能够明白此道而穷尽此理的人,外物怎么能扰乱他的心胸呢!他处于大道的尺度内,藏神于无首无尾的大道中,游于万物赖以生死的大道之境,使心性纯一而不杂,使元气保养而不失,使德性与大道相合,与派生万物的大道相通。像这样的人,他的自然天性能持守完全,他的精神没有间隙,外物怎么能侵入呢?
喝醉酒的人从车上坠下,虽然受伤却不会摔死。骨骼关节跟他人一样而受到的伤害却跟别人不同,因为他的神思高度集中,乘坐在车子上也没有感觉,即使坠落地上也不知道,死、生、惊、俱全都不能进入到他的思想中,所以遭遇外物的伤害却全没有惧怕之感。那个人从醉酒中获得保全完整的心态尚且能够如此忘却外物,何况从自然之道中忘却外物而保全完整的心态呢?圣人化藏于自然,所以外物伤害不了他。复仇的人不折断利剑,虽有怨恨,却不怨恨飘落的瓦片,所以天下人人平等相处。因此没有攻击争战的****,没有被残杀屠戮的人,就是由于这个道理。
“不去开启人的智巧,而去开启自然的天性。开启自然的天性就能培养好的道德,开启人的智巧就会产生贼害之心。不满足于道德的修养,不疏忽人为的祸患,人就能接近自然的规律。”
【品读庄子】
守住纯正以达生
本章节中的寓言讲“养气全神”,阐述了“养神必先守气”的道理。只有守住了纯正之气,精神才能凝聚而不缺损,外物也就无法入侵,这样就可以悠游于万物之中而任意逍遥。《达生》的养生论宗旨与《养生主》一篇相比,途径上更具体,在本篇中庄子提出了“守气全神”的具体方法。
文中醉酒的人、镆干、瓦片这三个比喻,在递进中表达了“气守则神全,神全则无隙可乘,无隙可乘则可以任意游行于万物之间而物莫能伤,所以养神必以守住‘纯气’为先决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