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畅行天下的女人社交书
3147100000019

第19章 把握社交分寸,不越雷池半步——女人一定要坚持适度原则(1)

人际交往中的分寸感是一种智慧和能力,需要不断修炼。古人云:“得意便思有矜辞色否,失意便思有怨望情怀否。”无论得意时还是失意时,都需要不断自我反思与修炼。

男人的成功通常是经过有效的竞争取得,而女人的成功大多则是通过人际关系取得。而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要把握好说话的尺度和办事的分寸。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女性很有知识,但因为缺乏“嘴上工夫”,因而不受欢迎。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也便错过了有一次又一次的晋升机会。成功的生活是由办得漂亮的一件件事日积月累形成的,为了顺利地办好各种事情,说话办事是要讲究水平的。这个“水平”主要表现在;一是说话不到位不行。说不到位,说不到点子上,别人可能不明白。所以说,作为一个成功的女人,一定要讲究说话的尺度和办事的分寸。

坚持刺猬法则,保持合适距离

距离是一种美,不善于把握适当的距离是很难产生真正的爱情的。 ——歌德

柴可夫斯基和梅克夫人是一对相互爱慕而又从来未见过面的恋人。梅克夫人是一位酷爱音乐、有一群儿女的富孀,她在柴可夫斯基最孤独、最失落的时候,不仅给了他经济上的援助,而且在心灵上给了他极大的鼓励和安慰。她使柴可夫斯基在音乐殿堂里一步步走向顶峰。柴可夫斯基最著名的《第四交响曲》和《悲怆交响曲》都是为这位夫人而作。

他们从未见过面的原因并非他们二人相距遥远,相反他们的居住地有时仅一片草地之隔。他们之所以永不见面,是因为他们怕心中的那种朦胧的美和爱,在一见面后被某种太现实、太物质化的东西所代替。

这种关系就像寒冬的刺猬。森林中有十几只刺猬冻得直发抖。为了取暖,它们只好紧紧地靠在一起,但却因为忍受不了彼此的长刺,很快就各自跑开了。

可是天气实在太冷了,它们又想要靠在一起取暖,然而靠在一起时的刺痛使它们又不得不再度分开。就这样反反复复分了又聚,聚了又分,不断在受冻与受刺两种痛苦之间挣扎。

最后刺猬们终于找出了一个适中的距离,既可以相互取暖又不至于被彼此刺伤。

在人际交往中,距离是一种美,也是一种保护。因此,交朋友要有一种弹性,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有人认为,好朋友应该常聚会呀,保持距离不就疏远了吗?问题就在于常聚会,好朋友最初在一起,都能够融洽相处,但因为彼此来自不同的环境,受不同的教育,因此人生观再怎么接近,也不可能完全相同,便无可避免地要碰触彼此的差异。于是他们会从尊重对方,慢慢变成容忍对方,到最后成为要求对方。当要求不能如愿,便开始背后挑剔、批评,然后结束友谊。

两个人若能认识到刺猬法则,与对方保持合适的距离,就能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有位女青年,与一个才貌双全的男青年由结识发展到相爱。他们酷爱诗文,常常在狄金森、拜伦、马雅可夫斯基的诗行中一起行走,很快进入热恋阶段。一次,他们跑到武夷山,到大自然中捕捉灵感。乘上木排,穿过九曲十八道弯,荡漾在青山绿水之中,当听完艄公叙说玉女峰和大王峰恋爱的传说后,他们热烈地拥抱在一起,长时间相吻了。上岸后,从他们的诗中,她觉得他的诗缺乏开阔的意境,缺乏人情味,一道阴影射到她的心中。以后接触的日子里,她越发觉得他“心胸狭隘,不会关心人,体谅人”,心渐渐“冷”了下来,想到同他分手。当爱情风波渐起时,想不到他和她暂时离别了,进藏支援文教建设。

一年后他们见面,都发现对方更具有魅力,变得更完善、更完美了,他们重归于好,而且彼此爱得更炽热、更深沉。

正像莫洛亚说的:“朋友间保持适当的距离,能给双方美化升华的机会。”合适的社交关系需要的是含蓄、沉着,切不可过于袒露。

同事间交往的分寸是社会上各种关系中最不好把握的。与同事相处,太远了显然不好,人家会误认为你不合群、孤僻、性格高傲;太近了也不好,因为这样容易让别人说闲话,而且也容易使上司误解,以为你是在拉帮结派。

最理想的做法是,用适当的距离平衡同事间的关系,不即不离、不远不近的同事关系,才是最合适的和最理想的。所以,与同事相处,切记有些话能说,有些话绝不能说。如果口不择言,毫无忌讳,那就很可能伤害同事,或者为同事所厌恶。

现实中,说话直爽的常被人们视作一种优点。但也同时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同样是直来直去的人,有的人处处受到欢迎,而有的人却处处得罪人。

之所以会有这种现象,根本原因就在于说话分寸的把握。

事实上,直爽绝不等于言语毫无顾忌、只图说个痛快、不讲方式方法。那些因说话直接而得罪同事的人,问题就出在方式上。有的人讲话不分场合,如批评同事,虽然他心里明白自己毫无恶意,但因为没考虑到场合,使被批评的同事下不了台,面子上过不去,一时难以接受。同事的自尊心由此被伤害,当然会对他有意见。或者是平时说话没有注意,触动了别人的短处或隐私,无意之中得罪了同事。

交友时,必须把握好交往过程中主客体间的空间距离,要考虑到双方彼此间的关系、客观环境的因素,过近不好,过远的做法同样也不可取。

所以,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彼此需要一些空间,有时太过亲近,不小心失了分寸,就会造成彼此的紧张和伤害。如果有了好朋友,与其太接近而彼此伤害,不如保持距离,以免碰撞。能保持距离就会产生礼让,尊重对方。所以,为了友谊,为了人生,不要怕孤单寂寞,人们要在人际交往中和朋友保持一定距离,避免因过分地亲密,而失去朋友。

女人比男人更需要分寸

女友几人小聚,话题一定离不开男人和某个女友新近发生的爱情故事。

为什么我们女人在一起就不能以事业为主要话题呢?经常对工作就是简单几句,其中还有诸多抱怨,骂骂老板,埋怨客户。像我这样所谓的事业型,也是个话题女王。我在纳闷的同时,当然也不能免俗。

偶尔很好奇,想知道男人们在一起都讲什么?以前很天真的认为男人在一起一定只谈工作和政治、人生与理想。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增加,才知道原来男人在一起也很爱谈论女人和讲人是非,牢骚满腹的。于是我很气愤的鄙视了一个男性朋友,这厮一脸诧异的说:“我们也是人类啊!”

我们女人是怎样的一种人类?穿高档时装是为了自己看起来更时尚有品味、用进口化妆品是为了看起来更迷人、读书是为了提高修养,书店里层出不穷的女性读物,变着方法的教女人如何看起来更年轻、如何更性感、如何更有魅力、更优雅……

但没有人告诉女人该怎么掌握自己的分寸,把握好那个度。什么是分寸?就是说话或做事的适当标准或限度。

事实证明,女人比男人更应该注重分寸,处事的分寸、交往的分寸以及工作上的分寸。

不讲分寸,是求人办事时最为忌讳的。即使是再好的朋友也不能这样做,因为毕竟是你在有求于别人,只有心平气和、用商量的口气,才有望取得成功。强人所难、意气用事,吃亏的只能是自己。

与人相求不把握好分寸往往会弄巧成拙。小A最近陷在矛盾中间,男友去北京闯荡已半年,多情善感的她吸引了办公室的已婚领导。小A对男友的感情还是很深的,只是男友无钱无势,二人如果结婚,恐怕连房子的首付都没有;小A的领导阔绰多金,可以送上千朵玫瑰、万元手表。

小A男友近日回来,于是乎,小A开始备受煎熬。一方面盼望男友回来,一方面又放不下多金领导。男友回来后,小A虽然欣喜,但是却掩饰不住对他的失望,寒酸的百元礼物,实在打动不了小A的芳心。回头去找多金领导倾诉,得到的却是“小A,你不要太认真了”这样的“忠告”。小A现在真是有苦难言。

作为多年的同学,我对小A的人品还是很放心的,知道她只是多情了一些,尽管年纪大了,仍然对爱情充满了期待和幻想。小A之所以受折磨,是因为她乱了分寸。她跟清贫的男友要财富,而男友只能给她爱情;问多金的领导寻求爱情,而领导只能给她物质上的满足。小A实在不是一个智慧的女人,没有搞清自己需要什么,而她却不是唯一一个没有分寸的女人。

要让说话不失“分寸”,除了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和思想修养外,还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说话时要认清自己的身份。

任何人,在任何场合说话,都有自己的特定身份。这种身份,也就是自己当时的“角色地位”。比如,在自己家庭里,对子女来说你是父亲或母亲,对父母来说你又成了儿子或女儿。如用对小孩子说话的语气对老人或长辈说话就不合适了,因为这是不礼貌的,是有失“分寸”的。

第二,说话要尽量客观。

这里说的客观,就是尊重事实。事实是怎么样就怎么样,应该实事求是地反映客观实际。有些人喜欢主观臆测,信口开河,这样往往会把事情办糟。当然,客观地反映实际,也应视场合、对象,注意表达方式。

第三,说话要有善意。

所谓善意,也就是与人为善。说话的目的,就是要让对方了解自己的思想和感情。俗话说:“好话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恨难消。”在人际交往中,如果把握好这个“分寸”,那么,你也就掌握了礼貌说话的真谛。

一直以来我都觉得女人只要想办法让自己看起来更美就是终极目标,因为美丽的女人确实会得到更多的机会,毕竟这是一个男权社会,有男人支持的女人,无论是事业还是其他方面,都会比别人容易的多。现在我仍然认为让自己看起来更顺眼一点是每个女人必须的任务,但是除此之外,懂生活、有分寸才是让女人活得更好的必要硬件,美丽的容颜终会逝去,而智慧的处事方法才会伴随一生,才会让女人生活的精彩和幸福。

过度热情常会让人“感冒”

不要认为只要热情待人就一定能获得别人的好感,很多时候,别人之所以远离你,恰恰是因为你太热情了,从而让人产生怀疑和误解的缘故。虽然说热情是人际交往的“升温剂”,但是倘若失控,温度超过了正常值,也会导致焚毁人际关系的悲剧发生。

在社交场合中,有的人怕受人冷落,更想急于和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所以就对人表现得十分积极、主动,好像与人已经认识了很久似的,无话不谈,没话找话。

我们通常称这类人为“自来熟”,他们总是表现出一副热情的态度,在各种场合都让人感觉人缘很好的样子。但有时候结果却不是我们预想到的。他们的热情毕竟只是外在的表现,内在不一定是这样的。因而,可能会造成恰恰相反的效果,付出和所得的不对等,经常使他们陷入痛苦之中。

有一位大学生,毕业后总想多多和别人交往。一进入单位,无论碰到谁他都拿出一副热情的态度,在各种社交场合中,他也总是寻找机会和人拉关系。

凡是和他有过一面之缘的人,有事想找他办,他也从未拒绝过,总是笑眯眯地说:“好的,让我想想办法。”

开始时,大家都以为这个年轻人肯帮助别人,十分慷慨好义,但时间一长,人们却发现他所答应的事情没有一件办成的。

这个人明明知道有很多事情自己根本帮不上忙,但为了和人拉关系,显得感情好,就不分青红皂白地对别人的话“照单全收”。久而久之,人们便送给他一个绰号“老沙皇”,即“老撒谎”的谐音。

然而,这位大学生本人却在心里经常沾沾自喜,自以为得计,因为从表面上看来,他的“人缘不错”,“熟人很多”。殊不知,他只是和别人“混个脸熟”罢了,根本没有一个人愿意真心和他交往。

不要认为只要热情待人就一定能获得别人的好感,很多时候,别人之所以远离你,恰恰是因为你太热情了。

一般说来,当我们和别人交往时,一旦别人对我们表现得过分热情,超过了一定程度,那么我们心里都会打上一个问号:“他到底想干什么呢?”

这是人类的一种普遍心理,不仅对熟悉的人是如此,陌生人的交往也是一样的。

比如说,当你走入一家商店时,如果售货员对你冷若冰霜,你就一定会不高兴;但是,如果售货员对你热情万分,嘘寒问暖,不停地与你搭讪,推荐、介绍各种商品,那么你也会感到浑身不自在。结果,你不但不愿意购买任何商品,而且很快就拂袖而去。

过分热情的售货员,往往会让人产生一种误解:“他一定是想多赚我的钱,或者是这里的商品不好卖,所以才会如此热情地向我介绍、推销的。”所以那些懂得销售技巧的人,都是十分善于把握分寸的人——既不冷漠淡然,也不过分热情。否则的话,就一定会遭到顾客的拒绝。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循序渐进、久而弥笃的。俗话说:“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不到一定的“火候”,人们之间的感情就不可能变深厚。

与人交往,不可刚一见面就表现得仿佛相交多年似的,更不要说话口无遮拦,太过随意。这种人际交往上的“揠苗助长”倾向,常常会导致彼此的关系早早夭折,迅速“死亡”。

如果你想受到别人的欢迎,积极主动的态度是必不可少的,但同时也要注意不过分热情。这样做,才更容易让人接纳你。在与人交往中,有一个“度”的问题,即要注意掌握分寸,尽量做到恰到好处,否则便极容易“失度”,从而影响人际交往。

由于场合、年龄、性别、辈分以及交往的程度深浅等等方面的不同,热情也应该有档次、分寸上的区别。如在公开场合中,即使熟人、恋人相见,也不要旁若无人地高声纵情说笑,过度的亲昵举动则更不合适了。

“心急吃不得热豆腐”,人们之间的感情是慢慢培养起来的,也只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得越来越熟悉,越来越深厚。这是一条不可违背的自然规律。

莫揭人短处,勿戳人痛处

每个人,回忆里总会有一些难言的往事和不愿提及的伤痕。与人相处时,给人留些颜面和自尊,切莫揭人家的短。交谈时的含蓄与得体,比口若悬河更可贵。在言谈中,有驾驭语言功力的女人,会自如地运用多种表达方式,不断探索各种语言风格。有些话,非直言不讳不行,但生活中并非处处都能“直”,有时还非得含蓄、委婉些,使其表达效果更佳。

在生活待人处世中,场面话谁都会能说,但并不是谁都会说,一不小心,也许你就踏进了言语的“雷区”。触到了对方的隐私或痛处,犯了对方的忌,对听话者造成了一定的伤害。其实,每个人都有所长,亦有所短,待人处世的成功,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亦是善于发现对方身上的优点,夸奖对方的长处,而不是抓住别人的隐私、痛处和缺点,大做文章。 切记:揭人之短,伤人自尊!“揭短”有时是故意的,那是互相敌视的双方用来作为攻击对方的武器。“揭短”,有时又是无意,那是因为某种原因一不小心犯了对方的忌讳。有心也好,无意也罢,在待人处世中揭人之短都会伤害对方的自尊,轻则影响双方的感情,重则导致友谊的破裂。所以,还是俗话说得好,“打人不打脸,揭人不揭短”,要想与人友好 相处,就要尽量体谅他人,维护他人自尊,避开言语“雷区”,千万不要戳人痛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