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不卑不亢服务于卫灵公,此事见孔子中庸之道:1.不以干活为累,而以干活为荣。2.大大方方,丑事不丑。
为人效劳就要大大方方
据《孟子》:
(孔子)于卫灵公,际可之仕。
又据《史记·孔子世家》:
卫灵公问孔子:“居鲁得禄几何?”对曰:“俸粟六万。”卫人亦致粟六方。
卫灵公请孔子做官,孔子同意了。
卫灵公问孔子:“先生您在鲁国做官俸禄有多少?”
孔子说:“每个月有俸禄六万斗粟。”
卫灵公就给他开同样的俸禄。
于是孔子就大大方方为卫灵公打工,服务于卫国。
孔子中庸之道
1.不以干活为累,而以干活为荣。
曾有人说孔子“四肢不勤,五谷不分”,这是不公正的。孔子一生热爱干活,在鲁国做官前就“多能鄙事”,会做很多粗活。找到工作做了官,十分勤快。周游列国到了卫,又为卫灵公打工。孔子是非常自觉的劳动者,放在现在,起码是个劳模。
2.大大方方,丑事不丑。
毕竟卫灵公不是什么好鸟,是个昏君,孔子为他效命,难免沾了一点丑气。但孔子大大方方,因此丑事也不丑。
大街上有两个人裸奔,一个人拼命遮住下身,越跑越出丑,人群哄然大笑。另一个则放开手脚猛跑,管他千人指、万人看,很快就跑远了,围观的人还说他像头狮子呢。
人的一生都是在裸奔,各有各的丑。如果能做到像孔子一样大大方方。自然也就无所谓丑不丑了。重要的不是面子,而是活下去。
孔子说:“爱之能无劳乎?”
爱一个人、爱一件事本来就是劳心的事,但如果不去爱,就连劳心的机会都没有,心会更空,人会更累。
孔子效劳于卫灵公,明知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依然去做,这事的意义在于:人要爱自己,就要求生存,就要为他人做工。空说爱,不为对方做事,就是不爱。虽不说爱,却做了,这就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