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太守,现在这里就只有我这几个人了,你匆忙召集我们前来所谓何事就直说吧!”见杨森与阳天奉久久的没有开口,一位五六十岁的老者看向坐在上座的阳天奉道。杨森看向那人,经过阳天奉的介绍,那人是临近长琦西面的桐析城太守柳万察。
“唉!”阳天奉轻叹一声,看着大家道:“诸位也知道了,现在我长琦已经是兵临城下,危在旦夕了啊!”
其余三位太守相互看了看,柳万察笑道:“阳太守的长琦城有如铜墙铁壁,对于清军十五万大军两次进攻都一一化解,我等可是敬仰无比啊!”
“哪里!”阳天奉摇头道:“清军一日不退,我长琦的危险就越来越重啊!说句大家不愿听的话,唇亡齿寒,长琦一旦被攻破,接下来的就将是大家的城池了吧!”
几位太守又相互看了看,大家的表情不一,柳万察道:“阳太守说的也对,说句实话,我桐析只是一座小城,地势也不怎么样,城里只有一万余士兵,如果清军来攻,我桐析恐怕不堪一击啊!”
“是啊是啊!”其余两位太守纷纷点头,他们都希望着长琦这张附身符能够永久地坚守住。
阳天奉看着大家,等了一会儿道:“诸位,我也不拐弯抹角的了,如今我们大明拥有这样的局面都是因为大家各顾各的,有如一盘散沙!”
阳天奉说着又看了看大家,柳万察道:“莫非阳太守有什么击退清军的妙计?”
“呵呵!妙计不敢说!”阳天奉笑道:“如今我大明已经建立了新朝廷,我等臣子应该鼎力辅佐才对!”
坐在一旁没有开口的杨森微微一笑,他还在考虑着如何让这几个城池的太守归顺朝廷呢,这阳天奉居然在替他开口了。柳万察看着阳天奉不解道:“辅佐新朝廷?阳太守,这与我们击退清军有什么关系吗?”
阳天奉笑着点了点头,伸手指向一旁的杨森对大家道:“这位之前我还没有向大家介绍,他就是大明的北伐将领杨森阳大人!”
几位太守纷纷看向杨森,对于杨森阻击清军的种种事迹他们也是有所耳闻,阳天奉又道:“我等是大明的臣子,应当效忠与大明,如今君主朱聿键贤明治国,我等自然应该归顺大明。如此之后,我们的城池就紧拧成了一股绳,由杨大人带领我们一定能够将清军赶出我北方,再赶出大明!”
三位太守们表情不一,但它们所想的皆是一样,阳天奉已经归顺了新的大明朝廷,其实这也是应该的,如果不归顺朝廷,难道他们这些小小的城池还想自立为王不成。沉默许久后,柳万察率先开口道:“我生是大明臣,死是大明魂,我愿意让我的桐析归顺大明新王朝,希望在贤君的带领下我大明能够恢复以往的辉煌!”
见柳万察同意了,其他两个太守最后也无奈的点了点头,现在阳天奉看似在邀请大家,其实是在下最后通牒,不愿归顺新大明,那他们就是大明的敌人,身在大明与清军之间他们如何受的了?见三位太守都同意了,阳天奉笑了笑,道:“那好,现在我们就是真正的一家人了,现在让杨森杨大人为我们诉说一下计划!”
见轮到自己了,阳森站了起来向大家都深鞠了一躬,道:“感谢大家对于新大明朝廷的支持,你们都是大明的英雄,朝廷的功臣!”
“杨大人言重了!”三位太守皆向杨森抱拳回礼,阳天奉也向杨森笑了笑。
杨森看着大家又道:“那现在进入主题,我想知道大家手中各自有多少兵力!”
“我桐析城内有一万余兵力!”柳万察道。
“我桐连也有一万多的兵力!”
“我桐淮有两万兵力!”另外两个太守纷纷道。
杨森让阳天奉拿出地图铺在桌上,与大家研究了一番,良久后道:“三位太守这几天尽快疏散各自城里的百姓,桐连把所有兵力全部调来长琦,桐淮把全部兵力调往桐析,把两座城池里的粮草全部分配到桐析和长琦!”
几位太守不解地相互看了看,柳万察道:“杨大人,把兵力和粮草全部调走,那清军不是不费一兵一卒就可以攻破城池了吗?”
“我的想法是大家努力一同守住几座重要的城池,其他城池都成为空城后,留给清军又如何!”杨森道:“各位大人不用担心,等赶走清军后,我一定会把奏请皇上为各位加官进爵!”
“那我桐淮城池面积宽阔,拥有士兵也有两万余人,怎么会让我把所有兵力都调往桐析呢?”桐淮太守道。
“大家看!”杨森指向桌上的地图,对着大家道:“桐淮虽然城池规模大,占地也高,表面上他很有利于防守,其实不然。地势太高不利于我们火炮的近距离攻击,这是我们守城的重要依仗,无法使用火炮会给清军造就很大的机会!”
杨森想的是清军上次用铁盾防护弓箭手近距离射击的战术,如果火炮不能够轰炸到他们,那么大明的守城士兵也会像上次一样损失惨重。杨森指着地图又道:“桐析的地理条件很好,而且他距离我们长琦最近,方便以后大家相互帮助!”
商量完毕后,三位被召集来的太守又连夜回到了各自的城池,经过几天的忙碌调遣,四座城池全部按照杨森的方法施行完毕,桐连和桐淮很快就变成了一座空城。达尔部队第三次向长琦发动进攻,然而多了从桐连调来的一万兵力,长琦的防备也更加的牢固了一些,达尔部队很快又鸣金收兵。
几天后,多铎率兵攻打曲西,曲西太守凡多则率领几千士兵赶忙运载着粮草前来投奔长琦。见这样的方法很有效果,长琦成为了大明北部城池的投奔对象,尤其是那些小城,这些都被达尔分配给了多铎军队去攻打,这些小城怎么能够阻挡住多铎的几万大军,许多太守纷纷率领军队前来投奔长琦。
一个月后,长琦与桐析城内已经聚集了十几万的大明士兵,在全力抵御清军一次次进攻的同时,杨森加紧着训练这些士兵,使他们相互之间拥有作战的默契。达尔见到对方在自己一次次地进攻下居然迅速地强大起来了,他感到了不详的预感。这一个月内达尔把全部心思都用来攻打长琦了,一点便宜都没有占到,反而是多铎大军已经占领了大明北方的许多城池。
即使达尔千百个不愿意,但他也终于对长琦死心了,达尔也转移兵力向北方的其他城池攻打去,不过这更加地加快了杨森团结北部大明实力的步伐,一批批涌向长琦的士兵越来越多。又一个月后,杨森在北部所统领的队伍几乎达到了三十万,在他的紧急训练下这些来自不同城池的士兵也很快就生成了默契。如今在大明北部的诸多城池中,杨森只剩下了几座较大的城池,其余的几乎都被达尔与多铎的部队给占领了。
看着手中飞鸽传书来的字条,黄大人已经在江西招募到了上十万的兵力,在陈千夜以继日的紧急训练下他们都拥了不弱的战斗实力。杨森又飞鸽传书去询问王大柱壮大水军的事情,结果更令他高兴,如今他们的战舰已经达到了上百艘,水军也有几千人了。
杨森决定现在是与清军正面较量的时候了,他亲自率领十万军队向正在攻打莫琦城的达尔部队冲去,莫琦是投靠杨森的一座城池,城里面也被杨森安排了五万兵力,经过这段时间达尔也奴役着大明子民为他所用,除去守护他所占领的那些城池的士兵外,他手上还有十五万兵力。杨森的十万部队加上守护莫琦城池的五万兵力,实力与达尔部队不相上下。
达尔的部队骁勇善战,杨森也没有立即去与对方正面火拼,他先在莫琦城远方安营,仔细观察着另一面达尔部队的动静。杨森暗中连通了莫琦城,将五万士兵悄悄地调遣进了城内,表面却仍然表现着拥有十万兵力的样子,杨森对达尔没有任何动作,只等达尔再次率兵去攻打莫琦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