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甘肃文史精萃1:史料卷
3142700000028

第28章 辛亥改革之甘肃(1)

王辅政

《辛亥改革之甘肃》撰于上世纪抗日战争胜利前夕,以纪念中国同盟会成立四十周年。先生早年曾为甘肃陆军学堂学生。一九一一年辛亥革命爆发后,投身革命,经人介绍成为中国同盟会会员。

随即筹备建立同盟会甘肃支部并参与甘肃省临时议会工作,文字记叙当属亲历亲闻之事。——校注者王公望谨识辛亥八月十八日①武昌倡义,陕西于二十日②起而响应。惊耗传至甘肃,大有草木皆兵之势。时陕甘总督长庚,仁儒寡谋,召集司、道会议,兰州道彭英甲,首倡援陕,藩司刘竹荪,反对之。谓甘兵饷两乏,保境尚虞不得,奚事远征?且新军万不可恃,乃用回制汉之法,密调马安良入省,始编骁锐军③,安良自兼中军,左军为马麒,右军为马璘(按:今东乡县人),改陆军一标为振武军,陆洪涛统之;三标为忠武军,周务学统之;马福祥所统改为昭武军;柴洪山所募为建威军;又编崔正午、陈正魁军。正预备分道援陕,而宁夏孙道反正④,遂分骁锐军赴宁夏。由长、邠入陕者以马安良为主力,固原二标⑤辅之,归陕西巡抚升允节制。陇、凤为崔正午军及忠武军二营,马福祥驻平番防河西(时甘州、肃州亦有起者因势力不足,旋被扑灭)。骁锐左军于十一月中旬,复宁夏,孙道(按:刘华堂)弃城走,绅民被害最惨。马安良所部复邠、武,进至乾州,为陕军张云山所扼。崔正午各军在凤翔亦无进展。正此时,清廷下诏,征求国体民意,咨议局长张林焱召集全甘在省绅士议之。莅会者皋兰刘尔忻、天水刘光祖、镇原慕寿棋、张掖王之佐等。刘首言清统万世,有异议者共诛之。王、慕相继发言,皇帝征求民意,才有今日会议之产生,若钳口独断,即无会而复命了事矣,更何必议?刘语塞,怒甚。于是,投票取决,迨开票全场一致主张君主,最后,忽发二票主张民主(共和)⑥。刘怒,目视王、慕者久之,王觉所处危甚,即应柴洪山聘为文案。事后,刘诉王、慕于长庚,宣以大逆不道首正典型。长不愿兴大狱,允许图之。王入柴幕,极力联络本部官佐。梁国璋者,炮队管带,与党人同声息,遂与王密会于循化(人)邓宗家,拟乘机反正。此辛亥十二月间事。督署亦觉梁有举动,撤梁职,代之以刘继勋,谋遂缓。接报马部光乾州⑦进攻礼泉,而清帝退位诏下矣。正月初九日,各绅会于法政学堂,参加者王之佐(字吉人)、慕少堂(字寿棋)、水梓、邓宗、镇番聂守仁等二十八人。决议三事:(一)举代表四人面谒长督,请求宣布共和;(二)电止进攻礼泉马部;(三)改正名义。谒长不见,传言准照所请办理。是夜,长请刘尔炘到署,说明大势已去,将总督关防交渠代理,刘誓口不受叛党职。长将关防交由藩司赵惟熙代理,素服向北痛拜,并电礼泉停止进攻。赵翌日接印,即宣布共和。刘旋悔悟,曾演乘醉向赵索印一幕。盖刘前不接关防者因事前自募编志果军,隐以曾国藩自命,并谓如清亡,则以身殉。故在长前不敢取印而改节耳,第后悔而索印,其举动令人莫测。宣布共和之次日,而天水黄钺竟布告独立⑧,其解决见后述。

注解

①为阴历八月十九日。

②为阴历九月初三日(阳历十月二十四日)。

③应称精锐军。

④按:一九一一年十一月十九日哥老会首领刘华堂等人率民军占领宁夏城(今银川市)。十一月二十一日成立军政府,公推刘为总指挥,原宁夏道台孙庭寿为都督,但孙避匿,始终未上任。见《甘肃文史资料选辑》第十一辑。

⑤系清陕西提督张行志统率而改称的壮凯军。

⑥据《甘宁青史略》卷二十六载:另有邓宗、孙炳元二人主张共和。

⑦马安良部未攻下乾州。

⑧天水宣告独立为一九一二年三月十一日,甘肃宣布共和为三月十五日。

临时省议会之成立及波折

请求长督前述三事未发表前,王、邓、水、慕等私议,派接临洮李镜清(字鉴亭)来省主持一切。李清时服官蜀、滇,辽声誉著。

且人精敏果干,富有革命性。李至省之次日,在咨议局召集全省旅兰人士投票选举议长、副议长及议员等。李得(票)最多,为议(长),刘尔炘、张林焱次之,为副议长。、翌日,在教育会大厅开成立会。政军各界均集,极称一时之盛。张林焱以失位与一般群小,谋派人迎马安良进省,借势以倾议会,并希望复职(按:张原官省咨议局议长)。马以东攻无成,又恐中央共和政府谴责,惶惧万状,拟由定西回河州。途传兰绅派人欢迎进省,喜出望外,偕同来省。

赵督亦利用马势抵制民权。马到省未几,赵督即请中央简马安良为甘肃提督、马福祥宁夏镇总兵、马麒西宁镇总兵、马麟署凉州镇总兵,于是马等感谢零涕,化为赵之鹰犬。更加兰绅张派媒孽其间,议会无日不在风雨飘摇之中。议会首举,即咨督府对天水不可用兵,与黄钺商解决方法。盖是时,马福祥部马忠孝驻距天水四十里关子镇。若政府命其进攻,天水人民定受上年宁夏之惨,又经天水绅士张育生呼吁,赵遂中止用兵。磋商四月之久,方告段落。天水事件解决未久,赵督忽任私人赖恩培为巡警道。赖猾吏,在皋兰县任内,脏案累累,经议会弹劾撤任者也,于是舆论大哗,集会联名,请愿议会,弹劾赵督。议会迫于公论,全场一致通过,电中央撤换赵督。

赵惶恐谋于马。次日,通衢有马部传单,谓议会若不解散,将有轨外行动等语。刘尔炘仓卒率兰绅多到议会,对李言曰:“此事若中止行动,非你走不可。”李谓议长乃公民所举,弹劾官吏是其职责,若因军人一纸,恫吓而走,不但负全省所托,个人人格亦有所关总,至演成流血,有国法在,以身殉职,光荣莫比,决不能移兰州一步,更不移议会一步。刘愤然曰:“你流血须到城外流去,你不走我要拼命。”

①李与刘有师生谊,迫于无奈,即日召开会议,宣布辞职,并同时票选邓隆、杨思等议长②,将议会关防交议员王振鹏保管,单骑回里。李走后之二日,刘尔炘复到议会,谓风波已息,议会仍可行使职权。向王议员索关防去,俨然继承议长。讵料马安良属意欢迎其进省之张林焱,使人示意,刘不得已将(关防)交张,至是张林焱复为议长矣!补述者李议会成立之三月余,乃有炮队哗变事。

先是王之佐、邓宗与梁国璋谋反正,梁已将部下结合成熟,事未举,梁下台,而部下终想彻底改革。阴历三月二十一日夜,遂哗变,一时枪声四起,火光烛天,相持至次早,全城惶动,交通隔绝。李拟率驻会议员数人往教场晓谕,众顾莫应。李仅同王议员振鹏一人往,变兵闻李议长来,欢声雷动,咸愿听其指挥。李谕曰现南北统一,无再见兵戎之必要,政治自有轨律改革,尔等此举,固为热血沸涨,而国人反不谅尔,宜解甲归农,共享太平幸福,万不可演成大错。

众求发饷归里,李慨允期于午后,李回城商诸赵督,赵以饷乏,一时难集巨款对。李首捐三千金,为之倡,俾议员分头劝募,至午,共捐银三万两。于是按名散发,收械蒇事。李任议长数月,不第一尘未染,约消耗私则五千两余,此见热心国事之一般。

注解

①按:这次对话,另据水梓《李镜清传》(稿本)记录:李镜清愤然曰:“曾闻壮士谈流血,岂有将军怕断头。”刘尔炘反讥曰:

“杀身成仁成壮士,然如省垣人士生命财产何?曷(不)出城流血(耳耶!”(转引自赵颂尧《李镜清与甘肃省议会》(《(兰州学刊》一九八七年四期))

②与事实有出入。

李临洮之被刺

李被刺种因有二:(一)为当局所妒忌;(二)深恶于马部。

天水事起,马忠孝欲一鼓下之,来电请示。而秦绅亦恐遭祸,来电请止。议于议会时,马福祥(亦临时议员)在场。李谓汉回两族,宜融化前见,共谋互助。若下井投石,在天水人民受害无论矣,必为继起者与回族为难,将来回族亦难逃惨剧。马怒甚,反复辩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