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甘肃文史精萃1:史料卷
3142700000018

第18章 庚子钩沉———甘军御侮纪略(6)

刑部尚书赵舒翘,字展如,陕西长安人,进士出身。他是随“两宫圣驾”到达西安的。由于他是首倡利用义和团的人,所以是侵略者指名的“罪魁”之一。清廷对他先是革职留任,侵略者不允,改为斩监候,侵略者还要加重惩办,清廷只好赐令自尽。西安士民数百人为他求情请命,怎奈清廷也不敢违背洋大人的命令,只好让他去死,派岑春煊前往监视。于是:

“乃以金进,舒翘吞少许,逾三时不死;犹处分家事,又痛九十余老母见此奇惨。……春煊迫于复命,乃更进鸦片烟,两时仍不死。再进砒霜,始偃卧而呻,夜半犹未气绝。乃以厚纸蘸热酒,连蔽其七窍,乃绝。其妻仰药殉焉”(《清朝野史大观?清朝史料》)。

吞金、服鸦片、服砒霜,三种办法都没有死掉,最后辅乏以其他办法,才断气。情状之惨,世间少有!

比较起来,死于兰州的毓贤,则从容悲壮,更令人感动。前面说过,毓贤在山东,对义和团先主剿,后主“抚”。他主“抚”之后,给了义和团不少的支持,其实,最先支持山东义和团的,是山东巡抚李秉衡,光绪二十五年十月,李支持大刀会杀了两个教士,德国人要求清廷将其革职,几经周折,清廷不得已将他免职,由毓贤继任山东巡抚。有记载说:

“山东大刀会仇视西教,毓贤奖借之。匪首(即义和团首领)朱红灯倡乱,以灭教为名,毓货命济南府卢昌诒查办,匪击杀官兵数十人,自称义和拳,建保清灭洋旗,掠教民数十家,毓贤庇之,出示改为义和团,匪树毓字黄旗,掠教民,焚教堂,教士屡函乞申理,总署令保护,毓贤均置不问,匪势愈炽”(《清朝野史大观?清朝史料》)。

由于毓贤这样支持义和团,侵略者即要求清廷将他撤掉。换上了袁世凯,于是朱红灯被杀,山东的义和团遭到残酷的镇压。毓贤回到北京后,向载漪、载勋、刚毅宣传义和团,得到他们的信任。

毓贤旋即任为山西巡抚,他对其部署说:“义和团魁首有二,其一鉴帅(李秉衡,字鉴堂,故称鉴帅),其一我也”。支持义和团不变:

“卫军数十人,皆拳党也。自称义和团总领,拳术渐被于山西。……毓贤命制钢刀数百柄,分赐拳童,勉以杀洋人。大师兄出入抚署若贵宾。五月朝旨令保护教民……毓资仍置不问,六月匪焚教堂,毓贤登高观之,曰:天意也,营官将施救,毓贤不许”(史料来源同上)。

史料的记述者是仇视义和团,作为毓贤的罪状而发的。但我们可以从中看出,不管毓贤从什么立场出发,处于什么样的认识水平,他对义和团的支持确是真心实意的。因此,侵略者哪里肯饶了他!

第一次提出要惩办罪魁的名单上,就赫然有他的名字。光绪二十六年八月,清廷撤去他的山西巡抚,侵略者不允,改为革职,发配新疆。同年阴历十二月,毓贤西行到兰州,住在原水北门街八旗会馆,随行有一妻一妾。除夕之夜,清廷追来“即行正法”的电文,并令甘肃巡按使何福坤监视行刑。这时署理甘肃按察使李廷箫邀请毓贤吃年饭,何福坤作陪。李在宴席上阅急电后,据实相告,毓贤听后,并无惧色,但请宽限几日,以便料理未竟事务。李、何商议结果,定为正月初六行刑。毓贤又对李廷箫说,我死无所谓,你怎么办呢?

原来这个李廷箫曾任山西布政使,附和毓贤支持义和团,毓贤奉旨正法,李也恐怕难以保全。李自知事情不妙,在大年初一服毒自尽。

李廷箫,湖北黄安人,以进士累官山西布政使。初二这天,毓贤前往吊唁,哭之甚哀,也是在这一天,就来了以何福坤护理陕甘总督的“上谕”。毓贤与亲朋相聚,为人题诗作字。初三,毓贤同皋兰进士黄毓麟到照相馆照相留念,并购得棺木三口。“兰州士民谓毓贤伏法为冤,集众代请命,毓贤移书止之。”初四这天,毓贤给年八十余岁的老母写家书,并为自己作挽联云:

“臣罪当诛,臣志无他,念小子生死光明,不似终沉三字狱;君恩我负,君忧谁解?愿诸公旋转补救,切须早慰两宫心”。

这副挽联虽有沉郁的气氛,却无丝毫哀怨的情绪。一片眷念君忧之情,十分诚恳真挚。但此时已升任总督的何福坤却担心事久生变,累及自己前程,竟将行刑时间提前至初四夜半。斯时毓贤正为友人作字,方落款之际,敲门之声甚急,令仆人询问,回报参将田连考有事相商。毓贤知道大限之期已到,对仆人说:这是要杀我了,请少候。于是从容写好上下款,加盖图章。又亲眼看着妻妾自尽,命仆人装敛齐全,然后着朝服而出。忽然又想到前几天有一人索字,既已许之,不可失信。又回去和墨展纸作字。但监刑官田连考等得时间太长,已不耐烦,问他是不是怕死。毓贤含笑作字毕,出门来到刑场,北向九叩首,坐而就刑。死后,前来吊唁者甚多。

“毓贤,字佐臣,内务府正黄旗汉军,监生,以同知纳赀为山东知府,……累迁按察使权布政使”(《清史稿:本传》)。后继李秉衡为山东巡抚。

硫贤及一些王公大臣支持了义和团,不管其动机和目的如何,客观上总是支持了反帝爱国运动,这是不能抹煞的。毓贤的从容就死,是对清廷愚忠的典型,是一般清臣所不易做到的。清廷连如此忠实于自己的臣子都保不住,真是悲剧中之最悲者。

董福祥辞宫返里

然而清廷还是保住了一个为侵略者所指控的“要犯”,就是董福祥!

董福祥所统的甘军,是义和团的战友,是侵略者的劲敌,侵略者得势后,怎肯放过?所以谈判一开始,惩治“罪魁”的名单中,就有董福祥。其实清廷中的主和派早就视董福祥为眼中钉。十月二十三日,“李鸿章劾刚毅、董福祥,时毅已死,而张之洞、刘坤一亦先言福祥启衅,罪当惩”(《庚子国变记》)。李鸿章既然是这样的态度,如今又借得侵略者的力量,怎肯放过董福祥!奕劻和李鸿章给军机处的来电说:“伊等(指侵略军的谈判代表)谓庄王、董福祥穷凶恶极,非杀不可。”类似内容的电文、奏折接二连三飞向西安。结果,慈禧太后对其他各个“罪魁”都按侵略者的要求一一遵命照办,已如前述。但对董福祥总下不得手,成为对付侵略者要求惩治“罪魁”中的一个难点。

光绪二十六年十一月,慈禧太后传旨说,对董福祥“本应予以严惩,姑念甘肃地方紧要,该提督人地尚称相宜,着从宽革职留任。

其所部各军,现著裁撤五千五百人,仍著带领亲军数营,克日驰回甘肃,扼要设防,以观后效”。这是将董“革职留任”,又裁撤所部人数。无奈侵略者不答应,慈禧只好作进一步的处理,下密旨说:

“革职留任甘肃提督董福祥,统兵入卫,纪律不严,又不谙交涉,率意鲁莽,围攻使馆,虽系由该革王等主使,究难辞咎。本应重惩,姑念在甘肃素著劳绩,格外从宽,著即革职”。

这是由‘革职留任”改为“革职’。侵略者仍然不满意,并且说“有人庇护,纵奸不办”。这个“有人”的“人”,谁都知道是指的慈禧太后。但慈禧太后仍不肯加重处理,给奕劻、李鸿章发电,教以辩解之词,说董福祥“素为陕甘两省汉回所倾服(按:事实是否如此,是另一回事,但慈禧是这样认为的),设办理稍事操切,深恐激而生变,后患无穷。所难在此,实非有人庇护”。并且说,对于董福祥的处理,“断自朕躬”,再无改变之余地。慈禧太后说了斩钉截铁的话,李鸿章不好再开口,只好前去哀求洋大人高抬贵手。在侵略者一面,既然他们所提各项条件,清廷都接受了,仅剩下董福祥一人的问题;而且确实有个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稳定问题,假设此地再生事端,慈禧太后这个“总管”坐不稳,赔款及条约中其他各项的实施都会遇到麻烦,所以最后只有“迁就”了。由此可见,并不是慈禧太后对董福祥有什么特殊的恩典,只是她害怕陕甘两省回汉人民造反!是陕甘以至西北几千万人作后盾,才使董福祥得以保全首领。

当然,平心而论,慈禧太后对董福祥的忠心并不怀疑,君臣之间的关系还是好的。“戊戌政变”中,荣禄急调董军进京畿,是用以对内,即对付光绪皇帝;之后编为武卫后军,又是在武卫前后左右四军中,率先调入京城中的一支军队,说明董军已仅次于神机、虎神两营,有点皇家禁卫军的味道。而且在光绪二十六年八月初的“上谕”说:

“董福祥现已驰抵行在,所带马队,尚传整齐。此后每日启銮,着以一半队伍在前行走,以清跸路,仍以一半队伍在后行走,以肃舆从。特此谕令知之”。

这是慈禧太后对董军信任的确证。在八月十五日慈禧出逃时旗兵在护卫中,一支枪走火,打碎了轿车上的玻璃,慈禧勃然大怒,从此下令,让旗兵神机神虎两营于“圣驾”五里以外前行,不准靠近,于是扈驾亲兵的重任就落在董军的身上了。在西行一路中,又证明董军是忠实尽职的,慈禧太后十分满意。所以在西安行宫中,仍由甘军值班护卫。这样,君臣之间自然就建起了深厚的感情。据说,董福祥在离开西安陛辞之际,曾伏地大哭,慈禧也掉了眼泪,赐银4000两,批准董福祥带家眷、亲丁3000余人一同返回甘肃。

一个革职的人,还带这么多的人一同返里,这恐怕是少见的。即使如此,一个在战场上与侵略军浴血厮杀,在危难中忠心保驾的将军,落得这样的下场,也够不公平的了。就连没有多少发言权的光绪皇帝也憋不住了,他不得不说几句话,给董福祥“硃笔手谕”说:

“董福祥知悉:尔忠勇性成,英资天挺,削平大难,功在西陲。

近以国步艰难,事多掣肘。朝廷不得已之苦衷,谅尔自能曲体。现在朕方屈己以应变,尔亦当降志以待时;决不可以暂时屈抑,隳却初心。他日国运中兴,听鼓鼙而思旧,不朽之功,非尔又将谁属也!

尚其勉旃”(王学伊编《固原州志》)。

话说得委婉而中肯。这位被剥夺了自主权力的皇帝,此时此刻,大概对董福祥的遭遇,有着感情上的共鸣吧!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阴历正月,董福祥率家属、亲丁西行,回到甘肃固原。

丧权赔款百姓遭殃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元月,以光绪皇帝的名义,颁了一道“自责之诏”。诏中历陈“皇太后”蒙难之苦,也提到“士大夫之流离者数千家,兵民之死伤者数十万”。但造成这场灾难的原因,并不是由于清廷自身的腐败和各帝国主义的入侵,而是把罪责一脑儿说成“莫非拳匪所致”。对侵略者反而颇带感激之情地无耻献媚,说什么“今兹议约不侵我主权、不割我土地……自不致强人所难,”因而“当视我力之所能及,以期其议之必可行”。这个颠倒是非的逻辑,其实是慈禧太后的心声,也是为清朝廷政策方针定下的调子。既然“拳匪”是罪魁祸首,那么,当初主张镇压义和团的官员自然就成了有功之臣。因而对上年五、六月间因坚持镇压义和团、反对反帝战争的而被处决的兵部尚书徐用仪、户部尚书立山、吏部左侍郎许景澄、内阁学士联元、太常寺卿袁昶等人立即下谕,一律平反。谕旨说:当时“经朕一再垂询,词意俱属两可,而首祸诸臣(按:指当时主张利用义和团的王公大臣)遂乘机诬陷,文章参劾,以致身罹重辟”。因此,现“均著开复原官”。这些信口雌黄的辩词,翻云覆雨的措置,直将政事国策视同儿戏!它无非是说,这些人当时的被杀,不过是“祸首诸臣”的过错,至于慈禧太后则是“天王圣明”,毫无责任的。其实,人们都清楚,当时没有慈禧太后的旨令,这些人怎么会被杀呢?而且杀的也并不一定错。现在为了取媚于侵略者,又重新翻案,是毫无道理的自我否定。

以上是清朝廷内的糊涂帐,无需过分理析。我们所要说的,是《辛丑条约》使民不堪命。“自责之诏”中说“当视我力之能及”来填满侵略者无底的欲壑,真是谈何容易!仅以赔款一项来说,就是国力、民力难以担负的重荷。让我们看看清廷户部的苦心筹划:

“计此次赔款议定四万五千万两,前数年每年本利银一千八百八十二万九千五百两。嗣后按年递加,每年二千余万两及三千余万两不等,至三十九年止,总计本银九万八千二百二十三万八千一百五十两。款目之巨,旷古罕闻,限期之迫,转瞬即届”。

先看赔款的第一年即光绪二十七年这一千八百多万两是怎么拼凑的。户部的安排是:缩减军费,房间捐输,地丁收钱,盐斤加价(每斤盐再加四文钱),糖茶烟酒加税。这几项全年收入“约略估计亦当有一千数百万两”。此外,则是各省摊派:江苏二百五十万两,四川二百二十万两,广东二百万两,浙江、江西各一百四十万两,湖北一百二十万两,安徽一百万两,山东、河南、山西各九十万两,福建、直隶各八十万两,湖南七十万两,陕西六十万两,新疆四十万两,甘肃、广西、云南各三十万两,贵州二十万两。

列了这么多户头,立了这么多名堂,这是户部的障眼法,自有其不得已的苦衷。其实,户头、名堂再多,最终还不是全部落到平民百姓头上!

事实上,落到平民百姓头上的,远远不止户部摊派的上述几笔款,还有数不清的“债”要百姓偿付。请看直隶京官恩溥等人的安折:

“自天津失陷,直犯京师,焚烧之惨,通州、良乡被祸尤烈。

近畿州县,到处骚然。败兵之劫杀,土匪之焚掠,洋兵之搜刮,教民之逼掠,遂使万众流离死丧,十室九空。而各国洋将教士,索偿多款,借口毁教堂杀教民,皆责罚于民间,每州县或数万或数十万之多,且均限当时立办,不容迟缓”。

这是说在惨遭兵火洗劫之后,洋教堂洋教士又来向百姓敲诈勒索,而这种勒索又是通过官府之手来“责罚”于民的。地方官员又是什么态度呢?上引奏折中说:

“惟议约以教案严责守令,地方官自顾考成,不敢不办,竟至计亩勒派,按户严迫”。清朝廷根据洋主子的命令,必须千方百计袒护教堂,因此以对待教堂的态度作为考核官员功过的一个标准。这样一来,哪个地方官还敢不对教堂百依百顺?教堂勒索的钱财,也只有“计亩勒派,按户严追”了。

据《庚子国变》所记:“诸教堂偿款及存恤教民之费,京师银二百万两,直隶二百余万,山西二百二十余万,山东八十万,四川八十万,江西七十万,湖南三十六万,浙江二十余万,湖北最少,犹二万金。大半皆赋于民,而房税亩税及其他苛敛之政始行矣。而蒙古鄂托克、札萨克十二旗,教堂偿款银九万八千两,鸟审旗四万五千五百两,皆以牲畜及土地抵偿焉”。

这样大的压力,这样名目繁多的勒索摊派,都落到了大兵凶年之后的小民头上,试想还有小民百姓的活路吗?

铺排筹办慈禧回銮慈禧在西安的供奉既然不减于北京宫中,故回銮之期,迟迟其行。光绪二十七年七月的“上谕”中说:“回銮所以慎重者,本因公约未画,洋兵未撤之故”。这是实话。非到安全有万分把握的时候,慈禧太后是不肯回北京的。但“公约”画了之后,还是一拖再拖:

“及和议成,各国撤兵,内外臣工纷请回銮。四月二十一日谕言和局已定,经谕令内务府大臣扫除宫禁,本欲即日回銮,惟溽暑难以跋涉,候秋凉再行回銮。定于七月十九日由豫直回京,至七月朔,陕抚升允奏言关中炎热,大雨泥深,豫抚松寿奏河水骤发,跸路冲毁,请展期回銮。乃改于八月二十四日启跸”(《清朝野史大观?清宫遗闻》)。

考虑了政治汽候,又考虑自然气候;又是天气炎热,又是道路泥深,动身实难。到了阴历八月二十四日,即阳历1901年10月6日总算是启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