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大全集)
3137900000007

第7章 韩愈(6)

后人评论

林纾《韩柳文研究法·韩文研究法》高度评价韩愈的文章:“浓淡疏密相间,错而成文,骨力仍是散文。以自得之神髓,略施丹彩,风采遂焕然于外。”

与陈给事①书

愈再拜。

愈之获见于阁下有年矣,始者亦尝辱一言之誉②,贫贱也,衣食于奔走,不得朝夕继见。其后阁下位益尊,伺候于门墙者③日益进。夫位益尊,则贱者日隔,伺候于门墙者日益进,则爱博而情不专。愈也道不加修,而文日益有名。夫道不加修,则贤者不与;文日益有名,则同进者忌。始之以日隔之疏,加之以不专之望,以不与者之心,而听忌者之说,由是阁下之庭无愈之迹矣。

去年春,亦尝一进谒于左右矣。温乎其容,若加其新也;属④乎其言,若闵其穷也。退而喜也,以告于人。其后如⑤东京取妻子,又不得朝夕继见。及其还也,亦尝一进谒于左右矣。邈乎其容,若不察其愚也;悄乎其言,若不接其情也。退而惧也,不敢复进。

今则释然悟,翻然悔曰:其邈也,乃所以怒其来之不继也;其悄也,乃所以示其意也。不敏之诛⑥,无所逃避。不敢遂进,辄自疏其所以⑦,并献近所为《复志赋》以下十首为一卷,卷有标轴。《送孟郊序》一首,生纸写⑧,不加装饰,皆有揩字、注字处⑨,急于自解而谢,不能俟更写,阁下取其意而略其礼⑩可也。

愈恐惧再拜。

【注】

①给事:给事中的简称。唐代为门下省的要职,掌驳正政令之违失。陈给事,即韩愈的旧友陈京。②辱一言之誉:曾得到你称赞我的话。辱,谦词,犹承蒙。③伺候于门墙者:供使唤,在身边照料的人,这里指的那些巴结依附权贵的人。门墙,家门或者家门口。④属:通“嘱”,注目,专注,表示关切。⑤如:往,去。⑥不敏:不敏捷,不明达。诛:责备。⑦疏:分条陈述、说明。⑧生纸:唐代人写字用的纸有生纸、熟纸两种,生纸是未加工精制的。⑨揩:涂抹,此处指修改。⑩略其礼:忽略礼节,寓意是请不要计较我在礼貌上有所不周的地方。

陈给事名京,字庆复,德宗贞元十九年(803)由考功员外晋升为给事。给事是唐代中央机构门下省的重要官员,掌管着驳正政令的得失。《与陈给事书》是韩愈写给陈京的一封书信,仅为了联络二人感情,但写得委婉动情,不同凡响。书信中回顾过往交情,解释两人曾经冷淡的缘由,委婉表达了对陈的不满,同时希望得到陈京的谅解和体察,从而消除误会,重修旧好。

韩文公早年与陈有旧,从文中韩文公与其的牵挂上看,他们过去的友情是不错的。可后来,韩文公被贬去广东阳山县当县令,而陈京却因精通礼仪,在一次朝廷仪式安排上的得体表现而得到了皇帝的欣赏,给事中虽不是宰辅级的大官,但绝对是皇帝日常视线所及的人了,可谓是宦海扬帆,春风得意。于是乎两人早年的深交,怎比得上后来的腾达与失落之变。这样,陈京有了自己新的交际圈子,而韩愈唯有到阳山令那么个偏僻的小天地,独自苦闷。

韩愈此封书信的目的,无外乎是对仕途充满幻想,希望借助陈京的推荐,重返朝廷做官。读者无不感念韩愈心地纯厚,经“落实政策”“平反昭雪”后,韩文公又回到京师自己昔日的故旧面前,可这时的陈京却表现出相当的冷漠和寡言,这让极为在乎朋友感受的韩愈一时摸不着头脑,甚至一厢情愿地为陈京的冷漠开脱,以为他对自己的漠然完全是对自己不勤于登门的抱怨。

信中韩愈处处自贬自低,可以说是诚惶诚恐。由此不难看出,在封建制度的约束下,一个身处下层的知识分子渴望在仕进路上得到有地位的朋友的提拔和赏识的那种艰难和心酸。就连韩愈这么一位放言无所忌的人,却也为了自己的理想而委曲求全,“词漫而气亦屈”,字里行间饱含着个人的压抑和委屈之情。

后人评论

林云铭评:“以热泪对人冷面,自己扯淡之极,无可奈何,只好支离附会”,“人知赏其结构之工,而不知其握笔时泪落如雨耳”。

应科目①时与人书

月日,愈再拜。

天池之滨,大江之②,曰有怪物③焉,盖非常鳞凡介之品汇匹俦也④。其得水,变化风雨,上下于天不难也。其不及水,盖寻常尺寸之间耳,无高山大陵、旷途绝险为之关隔也,然其穷涸,不能自致乎水,为⑤獭之笑者,盖十八九矣。如有力者,哀其穷⑥而运转⑦之,盖一举手、一投足之劳也。然是物也,负其异于众也,且曰:“烂死于沙泥,吾宁乐之。若俯首帖耳,摇尾而乞怜者,非我之志也。”是以有力者遇之,熟视之若无睹也。其死其生,固不可知也。

今又有有力者当其前矣,聊试仰首一鸣号焉,庸讵知有力者不哀其穷,而忘一举手、一投足之劳,而转之清波乎?其哀之,命也。其不哀之,命也。知其在命,而且鸣号之者,亦命也。

愈今者实有类于是⑧,是以忘其疏愚⑨之罪,而有是说焉。阁下其亦怜察之。

【注】

①科目:指科举考试中的各种门类。②(fén焚):水边。③怪物:此处指为蚊龙一类。④鳞:鱼类。介:甲壳类动物。⑤(bīn宾):小水獭。獭,水獭,哺乳动物,栖息于水边,善游泳。⑥哀其穷:可怜它没有出路。⑦运转:活动起来。⑧有类于是:与这个“怪物”的处境有点类似。⑨疏愚:疏远、愚昧。

这是一篇韩愈求人帮助的文章,他给韦舍人写信希望对方能提携自己一把。韩愈要考博学宏辞科了,求到这位韦舍人,便写上这封信让他加深对自己的印象。在当时,读书人的自我意识非常强,他们即使求人的时候也有“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的气度,不随意贬低自己,求得别人的怜悯。

从全篇来看,这封信更类似一个寓言,这或许是韩愈的一个创造。因为这是一封求人援手的信,求人之事,直道本意,丑不可耐,所以就借助寓言,用比喻的手法来表达,就婉转了许多。尽管如此,本文仍旧写得气宇轩昂,不可小觑。

作为书信,此文很怪,全篇皆用比喻手法,反复说一个在风雨中可以上天下地、变化无穷的“怪物”,因为无水被搁置在江滨海边。但它不是凡品,不是鱼鳖虾蟹之类可比拟,这是一怪。然而,文章一转,言“其不及水”,不用高山远途的阻隔,只能在尺寸之间挪动,无大风大雨不能动,这是二怪。下面进一步申说穷涸不致于水的不幸,并就此一转请有力者出手,而且费不了他多么大的力气。行文至此,问题似乎解决了。至此,作者笔锋一转,这个“怪物”自负异才,不肯低眉俯首,甚至宁肯“烂死于沙泥”,也不肯丧失自尊、摇尾乞怜,这是三怪。既然如此之“怪”,有力者熟视无睹,任其自生自灭也就不奇怪了。寥寥几笔,把怪物的“怪”这一特征已经写得很充分了,把前人不肯相帮也写得情有可原。

接下来是“今又有有力者当其前矣”一句,一个“今”点明上面所述皆属怪物之过去,现在它又面临一个新的机遇了,意味着面前又出现了一位“有力者”了。此处既是一个转折的缘由,又暗含有对考官的奉承之意。

虽然“怪物”鉴于过去的遭遇不敢乐观,但还是有希望的,因此作者以疑问句出之:“庸讵知有力者不哀其穷,而忘一举手、一投足之劳,而转之清波乎?”一个长的疑问句把怪物内心的悲哀、疑惧、羞惭、企盼等复杂的情感表现了出来。然而,韩愈仍不敢过于确定,只好感慨同情帮助是命,漠视拒绝也是命,而且连写这一封信也是命,无可奈何谓之命,弱者永远是命运的承受者,只有强者才是造命者。

全文从头到尾都是比喻,只在结尾表明“愈今者实有类于是”,我韩愈的遭遇就跟那个怪物一样,您能怎么样对待我呢?以非常含蓄的方式点明自己写信的本意。可谓是经过了四五个转折之后,方才婉转说出作此文的含义,文终于结穴于此。

这篇文章不但写得精彩,还创造了许多成语,直至今日尚为人们所用。如本篇的“一举手、一投足”“俯首帖耳”“摇尾乞怜”等。

后人评论

蔡铸《蔡氏古文评注补正》卷六:“通篇亦无头,亦无尾,竟斗然写一怪物,一气直注而下,中间却有无数曲折。”

后廿九日①复上宰相②书

三月十六日,前乡贡进士③韩愈,谨再拜言相公阁下:

愈闻周公④之为辅相⑤,其急于见贤也,方一食三吐其哺⑥,方一沐三捉其发。当是时,天下之贤才皆已举用,奸邪谗佞欺负之徒皆已除去,四海皆已无虞⑦,九夷八蛮⑧之在荒服⑨之外者皆已宾贡,天灾时变昆虫草木之妖皆已销息,天下之所谓礼乐刑政教化之具⑩皆已修理{11},风俗皆已敦厚;动植之物、风雨霜露之所沾被{12}者皆已得宜,休征嘉瑞{13}鳞凤龟龙之属皆已备至。而周公以圣人之才,凭叔父之亲,其所辅理承化之功,又尽章章如是,其所求进见之士,岂复有贤于周公者哉?不惟不贤于周公而已,岂复有贤于时百执事{14}者哉?岂复有所计议能补于周公之化者哉?然而周公求之如此其急,惟恐耳目有所不闻见,思虑有所未及,以负成王托周公之意,不得于天下之心。如周公之心,设使其时辅理承化之功未尽章章如是,而非圣人之才,而无叔父之亲,则将不暇食与沐矣,岂特吐哺握发为勤而止哉?维其如是,故于今颂成王之德,而称周公之功不衰。

今阁下为辅相亦近耳。天下之贤才岂尽举用?奸邪谗佞欺负之徒岂尽除去?四海岂尽无虞?九夷八蛮之在荒服之外者,岂尽宾贡?天灾时变,昆虫草木之妖,岂尽销息?天下之所谓礼乐刑政教化之具,岂尽修理?风俗岂尽敦厚?动植之物,风雨霜露之所沾被者,岂尽得宜?休征嘉瑞麟凤龟龙之属,岂尽备至?其所求进见之士,虽不足以希望盛德,至比于百执事,岂尽出其下哉?其所称说,岂尽无所补哉?今虽不能如周公吐哺捉发,亦宜引而进之,察其所以而去就之,不宜默默而已也。

愈之待命四十馀日矣,书再上而志不得通,足三及门而阍人{15}辞焉,惟其昏愚不知逃遁,故复有周公之说焉,阁下其亦察之!古之士,三月不仕则相吊,故出疆必载质{16}。然所以重于自进者,以其于周不可,则去之鲁;于鲁不可,则去之齐;于齐不可,则去之宋、之郑、之秦、之楚也。今天下一君,四海一国,舍乎此则夷狄矣!去父母之邦矣。故士之行道者,不得于朝,则山林而已矣。山林者,士之所独善自养,而不忧天下者之所能安也;如有忧天下之心,则不能矣。故愈每自进而不知愧焉,书亟{17}上,足数及门而不知止焉。宁独如此而已,惴惴焉惟不得出大贤之门下是惧,亦惟少垂察焉。渎冒{18}威尊,惶恐无已!

愈再拜。

【注】

①后廿(niàn念)九日:指在第二次上宰相书(二月十六日)以后二十九天。②宰相:时任宰相者为赵憬、贾耽、卢迈。③前乡贡进士:唐代举子进士及第、经过吏部关试(获得春关牒的考试)、领到春关牒(证明进士及第的文书,也是冬集铨选的资格证书)者,称前乡贡进士或前进士。④周公:西周初年政治家。姬姓,名旦,亦称叔旦。⑤辅相:相当于后来的宰相,或谓宰相之称沿辅相而来。⑥哺:口中含嚼的食物。周公事见《史记·鲁周公世家》。⑦无虞:无复可预测之事。⑧九夷八蛮:泛指东方、南方少数民族政权。⑨荒服:九州以外之地称荒服。⑩具:器具,引申为达到某一目的或发挥某种作用的手段、途径。{11}修理:实行,举而行之。{12}沾被:浸润覆盖,引申为受益、沾光。{13}休征嘉瑞:吉祥美好的征兆。{14}时百执事:指周公执政时身边供其使令的人员。{15}阍(hūn昏)人:守门人。{16}质:同“贽”,执玉帛以见人谓之贽。{17}亟(qì气):屡次。{18}渎冒:冒犯。渎,轻慢。

本文作于唐德宗贞元十一年(795)三月。同年正月、二月,韩愈先后作《上宰相书》、《后十九日复上宰相书》上呈时相求仕,结果时相不予理睬,于是韩愈便写了这第三封《上宰相书》。第三次上书和前两次上书一样,都是杳无回音。三次上书宰相,都是为了求仕途,但是三次都未果,还使他得了个“躁进”的名声,这样的经历对韩愈的求仕之心打击极大,以至于对功名前途有一种失望感,而且放弃了年底到吏部正常铨选授官的机会。

《后廿九日复上宰相书》虽为三上宰相书之一,但由于它写在二上宰相书未果之后,其写法和风格便与前二书大为不同。前两封书信因为初次自荐,所以尚显得冷静理性,带有投石问路性质,屡引经文并反复阐述经义说明“长育人材”、“教育英材”为宰相之责,而“我”学统正而文才优秀,正堪造就,宰相当举我用我,不应以我“自进”为非。或者是改为陈情以感之,即用一比喻极言自家穷饿之状,大声疾呼,望宰相发仁爱之心施以援手。总体来说文风纡曲道来,风格近于平和。

但是本文是第三书,是韩愈在引经以告、陈情以感都未奏效的情况下再次上书,当然是怨愤多于希翼,故文中挟怒带愤直击之,对宰相责以大义,侃侃而言,无不气壮辞直,突出表现了作者刚直不屈的天性。

当然,韩愈在书中“直击”宰相,并非使性乱道,而是高明地巧占地步,气盛法立。一是借周公来说理,二是说宰相事。文章开篇就摆出周公礼贤的事实,特以“周公”“辅相”“争于见贤”作关键词,一下子就树起了全文“立说”的顶梁柱。下面的议论即以此为基点展开。然后用周公在天下大治之时尚且礼贤下士为比照,来指责宰相在天下并未大治时对“所求进见之士”的默然不理,然后再用古今对比陈说自己何以“自进而不知愧”的原因。周公为儒家圣人、辅相典范,韩愈借他说宰相对“所求进见之士”不予“引而进之”为非,自然有力。

在这个过程中,韩愈以周公之事和宰相所为反复对说,自然引出对宰相在“求士”方面“不作为”的指责。对说的好处是将两种迥然不同的情况、行为摆在一起,构成鲜明对比,使得孰是孰非一目了然。由于“立说”高占地步,出言便理直气壮,许多想说但不便明说的话,就可以无所不言,文笔放得开,说得酣畅淋漓,以至不掩锋芒,几乎把一封求援信写成了一篇声讨书。两段文字皆用顿跌手法造成文势的开合,而造句方式大体相同,这与作者独特的修辞手法有关。

第二段说宰相事实际上言周公事反复对照。在叙说过程中,作者极尽铺陈作论,多使用排比句和反诘句式。原本一个“岂尽”二字就带有慨叹意味,加上连用11个以“岂尽”构成的句子一路追问到底,故第二段文字文气勃郁,其势则如连珠炮发,显出作者的激愤心情。作者将其“书亟上,足数及门而不知止”,都说成是为“忧天下之心”所迫,立论自高。而所谓“有忧天下之心”,实承上言“周公之心”而来,说得在理,且语气平和,接得自然,无刻意标举之嫌,用语不可谓不妙。文势宕开,行文大开大合、大合中有小开合,直吐心中不平之气。

此外,本文还特别注意两段之间的承接语句。比如第一、二段之间“今阁下为辅相亦近耳”。这句话说得简略,却用意微妙。它不但能在两段文字之间起转折、过渡作用,还隐含作者对时相为官之时与周公相近而急于求贤远不如周公的不满。还比如,句中“为辅相亦近耳”数字,余味曲包,简直无可取代。若将全句换为“今阁下如何”或“今阁下不然”,较韩愈用语之贴切、意味之深长,显然都大打折扣。后人评述说此书出语气盛言宜,正表现在这些地方。

后人评论

林希元《正续古文类抄·书类》:“以周公来立说,自是压倒人。后面明说当时不如周公,人亦不敢怪。意复婉转,令人都不觉。末虽有求乞之态,要其自处亦甚高。文字开合变化有法度,有气势,有光焰,熟读可发才思,可长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