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三国随谈
31374100000006

第6章 三国英杰之司马懿篇

司马懿,字仲达,河南焦作人,出身官宦读书世家。是三国时期仅次于曹操、诸葛亮之后的政治军事大家,晋王朝的奠基人,亦是三国中最大的赢家。司马懿虽有杰出的才略,但以诡谲著称,性情阴暗残忍,是阴谋家的代表,他所奠基的晋朝,乏善可陈。而其子孙不肖,手足骨肉相残,晋朝战祸纷纷不断。所以后世历来对司马懿评价不高。司马懿早年隐居读书,曹操闻其名,强征入府。在曹操帐下多年,有几次提出了很有见地的策略建议,逐渐展露头角。但曹操也感觉到了司马懿暗藏的野心,曾嘱咐曹丕说,司马懿有鹰视狼顾之相,不可以付之兵权。但司马懿支持曹操称王,又与太子曹丕走得近,关系好,所以得到重用。在曹**后,司马懿才在政坛中翻云覆雨,最终夺取曹魏大权。在军事上,司马懿的有两次重大辉煌成就。一是数次与诸葛亮相拒与西北,成功防御了诸葛亮的攻势。二是平定辽东公孙渊之战,彻底解决了长期困扰魏国的辽东问题。司马懿功于魏国不可谓不大,看到魏国无人,逐渐生有不臣之心。而曹魏对司马懿也有戒备,罢其兵权,授以太傅虚职。司马懿隐忍不发,在瞅准时机后忽然发动高平陵政变,诛杀曹爽一党,夺取魏国军政大权。司马懿这种行径遭到了忠于魏国的势力的极大不满,先是夏侯霸降蜀,再是淮南三叛事件。魏国司空王凌、令狐愚,镇东将军毌丘俭,扬州刺史文钦,镇东大都督诸葛诞等人先后三次反叛举事讨伐司马氏,皆被司马氏镇压。司马懿以阴险残忍的手段夺取曹魏大权,其行径为天下所嫉恶,也为晋朝的纷乱埋下了祸根。

三国人杰司马懿,善能用兵,长于防守。此人成为诸葛亮北伐中原最为棘手的人物。诸葛亮北伐不成,有一个原因就是:对手或值人杰,而这个人杰指的是司马懿。司马懿多次率领魏军拒诸葛亮于祁山,使诸葛亮前进受阻。两人都是军事奇才,擅长谋略,互相斗智斗力。而司马懿总体上稍逊诸葛亮一筹,又加之为防守方,棋逢对手不敢骄傲,将遇良材不敢掉以轻心,所以尽管吃亏较多,还是谨慎稳守为上。诸葛亮多次挑战,司马懿皆坚壁不出,诸葛亮送来妇女服装,以此羞辱司马懿,这在男权至上的封建社会来说,一般人都是不可容忍的,更何况身为大将统领十数万大军的司马懿?但司马懿的确忍了,因为他知道在诸葛亮前面逞雄是要付出很大代价的,魏营诸将见司马懿畏蜀如畏虎,不能忍受,纷纷请战,司马懿便上表魏帝,魏帝派心腹大臣持节前往司马懿军营,敕令坚守勿战。这是司马懿千里请战,而实际是阻止平息部下要战的策略。最终收到成效,诸葛亮病卒退军,司马懿班师回朝。诸葛、司马二人即是天敌又是知音,互相了解彼此,二人在战场上比试兵机,演绎了很多精彩片段流传后世。司马懿成功防御了蜀国攻势,魏国授以太尉之职。而辽东公孙渊叛,魏明帝即派遣司马懿率兵四万平定公孙渊,此役司马懿算无遗策,率兵围困辽东襄平城,公孙渊虽然兵多,但怎能相比诸葛亮。在远不如自己对手面前,司马懿雷厉风行,不留余地。斩杀公孙渊父子,迅速平定辽东,并屠城以震慑人心。平定公孙渊后,斩杀数千人,显示了其残忍的性格。魏明帝病,急召太尉司马懿,将幼子曹芳托付给司马懿,希望司马懿能像蜀国诸葛亮辅佐刘禅一样辅佐曹芳。然而司马懿暗藏虎狼之心,曹芳随后被司马师所废,继任者高贵乡公曹髦亦被司马昭所弑。司马懿经营多年,党羽遍布魏国军政领域,在其平定公孙渊之后,已经有实力篡夺大位了。

司马懿抵抗蜀兵,又平定辽东,掌握太尉要职,功高震主。引起曹魏皇族的警觉,其中以前大将军曹真之子曹爽为代表的势力,在手下一帮文士的谋划下夺取了司马懿的兵权,改任太傅。曹爽自以为无忧,沉迷于歌舞射猎,而司马懿瞅准曹爽与天子外出洛阳田猎的机会,突然发难,召集旧部,占据洛阳城,曹爽闻之大惊,智囊桓范劝曹爽带天子出奔,号召地方诸侯勤王,曹爽不能决,说:我宁愿当一富翁!于是向司马懿投降,司马懿察得实情,以谋反罪名诛灭曹爽九族,并杀曹爽党羽。驽马恋栈豆,安得富家翁?曹爽只是个纨绔子弟罢了。司马懿大肆诛杀曹氏宗族,又征雍州夏侯玄入朝,夏侯玄之叔夏侯霸听说,起兵反,被雍州刺史陈泰所败,逃往西蜀,姜维引见降于后主。汉司徒王允之子王凌在魏国任重职,与其侄令狐愚谋划起事从新立皇帝,事泄而败,司马懿亲统大军到淮南,并事先赦王凌罪,实际是稳住王凌,再擒而除之。王凌投降,绝望之下自杀。晚年的司马懿尤其毒辣残忍。平定王凌之后,司马懿不久病死。其子司马师、司马昭掌握朝政。司马懿自身有杰出的才能,一生也有过辉煌的业绩。但他的人格是阴暗的,除开《晋书》外,司马懿多为后世所抨击。他的名声在中华史上自然显得狼狈。

司马懿死后,长子司马师以大将军身份掌握朝政,司马师具备一定的政治军事能力,曾平淮南毌丘俭之叛。因为在此役中遇袭受到惊吓眼珠迸出眼眶,不久伤重而死。其弟司马昭掌握朝政,继而称晋公,又称晋王。平淮南诸葛诞之叛,发兵灭蜀,不久中风而死。嫡长子司马炎袭晋王位,随即代魏称帝,国号晋,改元泰始,以洛阳为首都。即晋武帝。司马昭本欲立司马师之子司马攸,司马攸亦是贤能的人物。但臣下都认为应该立司马炎,且说司马炎人物英伟,立发垂地,有人主之气象,遂立司马炎。司马炎具备文韬武略,前期为政,有明君风范,曾出现社会经济好转的太康中兴,后又发兵灭吴,统一中国,也不失为一时雄才大略之君主。然而自灭吴之后,司马炎昏乱奢侈、荒淫无度,晋朝贵族奢靡之风,前所未有。以致出现官员斗富的现象。这跟司马炎不无关系。司马炎又广选美女,后宫达到万人,还创立羊辇阅览的荒淫制度。其子司马衷,弱智愚笨,仍立为太子,遂造成西晋朝政腐朽,而藩镇诸侯相混战,手足相残,西晋的混乱和黑暗,超过了汉末时期。晋武帝司马炎,虽然有英明开国君主之范,然而却不是一个被肯定的君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