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亘古一明帝李世民明经108章
3125000000004

第4章 境遇应对秘诀(3)

李渊兵力日增,集结于太原,其反隋之迹日彰,于是王威、高君雅便暗中策划晋祠祈雨大会,想把李渊诱骗至此,加以杀害。然而被晋阳乡长刘龙“窃知雅等密意”并立即报告给李渊父子。刘龙本与高君雅相善,后因裴寂的关系而与李渊相识。

李渊不因其出身微细,相侍以礼,刘龙颇多感动,将“威、君雅欲因晋祠祈雨,为不利”的事告诉了李渊。

这年五月,癸亥夜,李渊派遣世民伏兵于晋阳宫城之外,次日清晨,李渊与王威、高君雅共坐视事,叫刘文静引开阳府司马刘政会人于庭中,称有密状。李渊故意让王威先看密状,刘政会却不给,并说:“所告乃副留守事,唯唐公得视之。”

李渊接状一看,原是控告“威、君雅潜引突厥人寇”一事,高君雅则大声申辩。这时世民已布兵塞衢略,文静乘机与刘弘基、长孙顺德将王、高逮捕入狱。又恰逢突厥数万骑兵寇掠晋阳,大家都以为确实是王、高引突厥人边的,李渊于是斩了王威、高君雅。这就是著名的“晋阳宫变”,这也标志着李渊、世民父子于晋阳正式起兵。李建成和元吉赴太原,留其弟智云于河东。河东隋吏将智云逮捕送长安,杀之。建成、元吉于途中遇到柴绍,六月,一起奔赴太原参加起兵。

李渊起兵之后,仍处境艰危。因为北面有强悍的突厥,在刘武周的勾结之下,随时进会来进攻。太原起兵后的第三天,突厥骑兵数万,兵临太原城下,闯入罗郭北门,并取东门而出。李渊部将王康达率军千余出战,皆死。结果太原城中,人心惶惶。当时刘文静劝李渊与突厥相结。李渊觉得义师与突厥相比,将少兵寡,战则必败,为了集中兵力攻克河西,西人关中,决定接受文静的建议,并派遣文静与突厥谈判,李渊还亲自写信给突厥始毕可汉,“我今大举义兵,欲宁天下,远迎主上,还共突厥和亲。”并说:“若能从我,不侵百姓,征伐所得,子女玉帛,皆可汗有之”。始毕可汗得信大喜,连忙表示愿支持李渊起兵反隋,并立即派遣大将康鞘利率领骑兵二千及马千匹,随刘文静到太原。这样李渊便没有了后顾之忧。

李渊、李世民父子在行迹外露的危急时刻,果断地在晋阳拉起反隋大旗,确定英明之举。而他们在太原起兵以后,为了能更广泛地得到隋朝军政官吏的支持,减少起兵的阻力,仍然打着尊隋的旗号,这无疑又是一英明过人之举。当时裴寂与建成、世民等向李渊建议,“请尊炀为太上皇,立代王杨侑为帝,以安隋室”。这一点为李渊所接受,并获得了极好的政治效果。

明经8机不可失,乘胜追寇

“功者,难成易败;机者,难得易失。乘其势逐之,此破竹之义也。如更迟留,贼必生计,此失机之道。”

——李世民

机会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平等的,成功者的秘诀在于能牢牢地把握每一次机会,并把它转化为自己的胜利果实。李渊、李世民父子就是成功者,他们正是紧紧地抓住了晋阳起兵后的有利时机,乘胜追寇,直捣长安,从而奠定了雄踞关中的根基。

晋阳起兵后,为师出有名,乃传檄诸郡,称作“义兵”。

“义兵日有千余集焉,二旬之间,众得数万”。但也遭到了某些隋朝地方势力的抗拒。如“太原辽山(今山西省左权县)令高斌廉拒不从命”,并派遣使者间道赶往江都,向炀帝奏报李氏父子举兵之事。炀帝本就憎恨李渊据有太原,听到奏报后,非常害怕,乃下令“东都西京,严为防御”,以防李渊势力的进一步扩大。又如西河郡(在今汾阳)亦不从渊命。当时晋阳发难后,下步的行动决策是非常明确的,那就是要乘虚人关,直取长安,以便控制关中、陇右以争天下。面对隋地方势力的拒命,李渊的政治头脑非常清醒。他分析当时的形势说:“辽山守株,未足为虑,西河绕山之路,当吾行道,不得留之。”李渊要挥师南进,必经西河郡,为了扫清道路,必须首先攻下该地。这也是起兵之后的第一个战役,其成败影响甚远。于是于大业十三年(617年)六月,“乃命大郎、二郎率众取之”。行前,李渊对建成、世民说:“尔等年少,未之更事,先以此郡,观尔所为。人具尔瞻,咸宜勉力。”建成、世民表示,如不能取西河,愿受军法处置。当时,因义兵初举,军队未经训练,世民等恐兵士不能卖力攻取,故以军法为言。“三军闻者,人皆自肃。”这次出兵,李渊“并命太原令温大有与之偕行”。并对大有说:“士马尚少,要资经略、以卿参谋军事,其善建功名也!事之成败,当以此行卜之。若克西河,帝业成矣。”这次出师西河,建成、世民能同义兵“等其甘苦,齐其休息,风尘警急,身即前行,民间近道果菜已上,非买不食。义士有窃取者,即遣求主为之还价,亦不佶所窃之人”。“将士见而感慨,人百其勇。”至西河城下,“城外欲入城,人无问男女大小,并皆放人城内。既见义军宽容至此,咸思奔赴,唯有郡丞高德儒执迷不反”。以兵临之,“执德儒以送军门”。世民怒斥其罪,并称:“吾兴义兵,正为诛佞人耳厂遂斩之,自外不戮一人,秋毫不犯。往返九日,就取得西河首捷。李渊高兴地说:“以此用兵,天下横行也。”这就更加坚定了李渊进兵关中的决心。师回之日,“即定入关之策”。李渊还开仓以赈贫民,应募入伍者日多。于是设大将军府,李渊为大将军。

渊命分为三军,以李建成为陇西公,左领军大都督,指挥左三军;李世民为敦煌公,右领军大都督,指挥右三军。命裴寂、刘文静为大将军府长史和司马,唐俭与温大雅为记室。大雅仍与其弟大有共掌军机。武士芰为铠曹,刘政会、崔善为、张道源为户曹、姜鲂为习功参军,殷开山为府掾,长孙顺德、刘弘基、窦琮、王长谐、姜宝谊、阳屯为左右统军。自余文武随才授任。柴绍为右领军府长史。这样,李渊从五月甲子起兵,至六月癸巳日建立起政治、军事机构,只用了48天的时间。从此,公开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夺取隋氏天下的军事行动,便开始了。

不过,西河首捷,仅仅是进军关中的第一步。李氏父子要想实现夺取关中的军事目的,还必须攻克许多难关。首当其冲的,就是要务必拿下霍邑。因为霍邑是由太原沿汾河通往关中的第一道坚固防线,攻克霍邑,就打开了通往关中的门户。其战略意义,李氏父子心中当然明白。

大业十三年(617年)七月壬子,李渊以四子元吉为太原太守,留守晋阳宫,后方之事悉以委之,李渊亲率大军进兵关中。癸丑,将士们拥李渊立于军门,集甲士3万,仗白旗而誓众。誓词深刻地揭露了隋炀帝的罪行,指斥炀帝是“安忍忌刻”,“饰非好佞,拒谏信谗”的暴君;揭露他“巡幸无度,穷兵极武”,以致于造成了众叛亲离的局面;炀帝“辽水屡征”,“伊谷转输”,于是,“毙老幼于百万”;他“征税尽于重敛,民力殚于劳止,十分天下,九为盗贼”。因而指出隋朝的必然命运是“赫赫宗隋,灭亡有国”。誓词中还指出,李渊之所以兴兵是为了“废昏立明”。并移檄郡县,谕以尊立代王杨侑之意。这篇檄文实际是讨伐隋炀帝,这就标明以李渊父子为首的政治集团的反隋是坚决的,从此以后,他们再无退路,只能义无返顾地走到底。同时,李渊父子公开了自己的反隋目标,极大地鼓舞了反隋力量,有利于将之尽可能地团结在自己周围,使李氏集团的政治军事力量迅速扩大、发展。

七月任寅,又派遣通议大夫张伦等率师经略离石(今山西省离石)、龙泉(今山西省陧县)、文城(今山西省吉县)三郡,以加强主力军右翼的力量。丙辰,李渊率主力至西河,慰劳吏民,赈赡穷困,“擢任贤能,平章狱讼”。民年70以上皆除散官,其余豪俊,随才授任。遂即挥师南下,经雀鼠谷。壬戌,秋雨霖霖,大军顿营于贾胡堡,(今山西汾西北),离霍邑50里。霍邑“西北抗汾水,东拒霍太山,守险之冲,是为襟带”。隋代王杨侑时为西京留守,知李渊已起兵,派遣骁将兽牙郎将宋老生,率精兵2万拒守于霍邑,又派左武侯大将军屈突通,将辽东兵及骁果等数万人据河东,与老生相影响。

并且临汾以东诸郡的军民受老生、屈突通等征发。当时秋霖不止,道路泥泞,粮运不继。李渊命府佐沈叔安、崔善为等还太原,更运一月粮。是时又有流言:突厥欲与刘武周南入,乘掩袭太原。李渊召集诸将佐商量对策。裴寂等认为:宋老生、屈突通联兵据险,未易猝下,“太原一方都会,且义兵家属在焉,不如还救根本,更图后举”。李世民则反对此议,他说:

“今禾菽被野,何忧乏粮,老生轻躁一战可擒。李密顾恋仓粟,未遑远略。武周与突厥外虽相附,内实相猜。”在这种情况下,“当须先人咸阳,号令天下。今遇小敌,遽已班师,恐从义之徒一朝解体,还守太原一城之地为贼耳,何以自全”!李建成亦以为然。但李渊不听,促令班师。世民将复人谏,而李渊日暮已寝,世民不得人,于是号哭于外,声闻帐中。李渊召问其故,世民说:“今兵以义动,进战则克,退还则散;兵散于前,敌乘于后,死亡五日,何得不悲!”这是李渊与世民在用兵策略上发生的第一次分歧。

在大兵逼近霍邑的时候,忽有流言传来,且遇秋雨连绵,大军受阻不前,在这种情况下,攻取霍邑退守太原,是应该慎重考虑而又必须当机立断的事。李渊慑于突厥,害怕动摇根本,盲目听从了裴寂的建议,这实际是用兵策略上的失误。

而李世民对各方的力量作以对比分析,所作出的判断比较合乎客观实际。首先,李世民对突厥和刘武周的关系,既认识到他们有相互勾结、相互利用的一面,更认识到他们相互矛盾、相互制约的一面,实际上他们对太原还不会构成威胁。

其次,又分析到如果李渊一旦撤军回师,霍邑之敌乘势追击,确实可以造成李渊军队腹背受敌的危险,“敌乘于后,死亡无日”,这也并非是戏言。第三,还师太原,又与李渊决心进兵长安、号令天下的决策相矛盾,若仅为守太原一城之地而退兵,诚如世民所说,只能落到“为贼”的地步了。由上述可知,李世民初踏征程,确已显露了他果断有为的作风和卓越的军事才能。不过李渊能够及时听取正确意见而修正错误,也是英主。李渊又令建成与世民连夜追回了已经后撤的队伍,时八月初一,天晴。初二日李渊命诸军曝晒行装,整顿铠杖。初三日,沿傍山小道而向霍邑,前进七十余里,初行时,雾大,不久雾散,秋景澄明。当时李渊顾虑老生“怯而不战,闭门城守”。以致旷日持久,贻误战机。李建成、李世民则提出了引诱宋老生出城的建议。于是李渊亲率数轻骑,先到霍邑城东五六里的地方严阵以待。同时,又派遣李建成、李世民各率数十骑临其城视察地形,并且举鞭指挥,似若安营攻城的样子。老生在城上看到军逼城,乃从南门、东门两道引兵3万而出。背城而阵。李渊又以佯败,引宋老生离城里许而阵。这时李世民与军头段志玄自南原引兵驰下,堵死了宋老生的退路。宋先生遭到腹背夹击。这次大战是“鼓未及动,锋刃已交,响若山崩,城楼皆振”。同时,李渊于军中传言:宋老生已被斩首,以此鼓舞士气,动摇对方军心。宋老生战败,欲逃人城中,而城门已为建成、世民屯守。城上人下绳引之,老生攀绳欲上,结果被斩。这次战斗“数里之间,血流蔽地,僵尸相枕”,于是霍邑遂平。霍邑是由太原沿汾河通往关中的第一道坚固的防线,霍邑被克,便打开了通往关中的第一道大门。

在这次战斗中,凡有战功者,李渊都加以奖赏。但“惟有徒隶一色,勋司疑请”。于是李渊下令说:“义失取人,山藏海纳,逮乎徒隶,亦无弃者。……岂有矢石之间,不辨贵贱,庸勋之次,便有等差,以此论功,将何以劝?黥而为王,亦何妨也!赏宜从重,吾其与之。诸部曲及徒隶征战有功勋者,并从本色勋授。李渊采取这种不论出身贵贱、等级地位高低,以功行赏的措施,对于其壮大自己的势力,提高队伍战斗力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李渊还慰劳霍邑吏民。凡是关中的军士欲回关中,并授五品散官遣归。这样一来,既可以顺其归志,又可以动关中土民之心。“自是以后,未归附者,无问乡村堡坞,贤愚贵贱,咸遗书招慰,无有不至”。李渊的政策,起到收取民心的作用,确实“胜于用兵。”

攻克霍邑后,李渊、世民父子又挥军南下,“席累胜之威,鼓行而西,长安之人望风震骇,取之苦振槁叶厂长安的略取,标志着隋王朝的覆灭和李氏家族坐镇天下的开始。

李氏父子以破竹之势取西河,拔霍邑,占长安,初步完成了其控制关中以争天下的战略构想,其关键在于把握住了有利战机,以得胜之师乘胜追寇,连取几大战略要地,从而形成了以一隅牵制全国之势。

明经9身先士卒,鼓舞士气

“尝自帅轻骑南下,身先士卒,三军感恩皆饱而思者。”

——李世民

“李家军”在统一全国的过程中,大小阵仗打过无数次,而每次李世民统兵出征都能做到与三军将士同甘共苦,并在战斗中身先士卒,冲杀在前,这极大地鼓舞了三军士气,使得“李家军”战无不克,攻无不胜。武德初年,唐军对刘武周一战,就是典型的一例。

唐在灭掉西秦以后,便一面计取凉州,消灭李轨势力,一面积极准备东取洛阳。武德元年(618年)十二月,以秦王世民为太尉,使持节、陕东道大行台,蒲州、河北诸府兵马并受节度。武德二年(619年)正月,又令世民镇朝邑长春宫,以图东进。然而,突厥与梁师都、刘武周等突然联兵人寇,于是唐便转而开始北征之战。

刘武周是河间景城(今河北省交河县东北)人,其父时迁居于马邑(今山西省朔县)。他参加过进攻高丽的战争,因军功授建节校尉。回到马邑后为鹰扬府校尉。义宁元年(617年)二月,杀马邑太守王仁恭,自称太守,并得兵万余人,于是起兵叛隋,并“遣使附于突厥”。三月,突厥立武周为定扬可汗,刘武周便自称皇帝。至武二年三月,在突厥的支持下,南侵并州。四月,大将宋金刚率兵2万侵并州,驻军于黄蛇岭,“又引突厥之众,兵锋甚盛”,袭破榆次县。齐王元吉抵挡不住,太原处于危机当中。五月,攻陷石州(今山西省离石县),继而又攻陷平遥(今山西省平遥县),对太原形成了战略包围。

六月初,武周又遣其将宋金刚率兵3万攻太原。刘武周则亲率大军攻陷介州(今山西省介休县)。唐高祖李渊派左武卫大将军姜宝谊与李仲文救太原,仲文率兵至鼠谷,中伏大败。二将被擒。李渊“以刘武周入寇为忧”,遂以后右仆射裴寂为晋州道引军总管,讨伐刘武周。九月,裴寂至介休,宋金刚据城相拒,裴寂驻军于度索原,金刚断绝水源,士卒渴乏,寂移营就水,金刚纵兵袭击,唐军溃败。裴寂一日一夜逃到晋州(今山西省临汾县)。这次战役后,晋州以北城镇全部陷落,唯有西河独存。裴寂上表谢罪,李渊又使其镇守蒲州。

刘武周进逼并州,齐王元吉夜间带着妻妾,弃太原奔还长安。太原陷落。李渊十分恼怒地说:“晋阳强兵数万,食支十年,兴王之基,一时弃之。”并因此要杀掉两位辅佐元吉的大臣。

十月,宋金刚攻陷浍州,军势甚锐,裴寂性怯无将帅之略,因驱赶虞、泰二州居民人城,并焚烧百姓的积聚,“民惊忧愁怨,皆思为盗”。结果激起了农民的反抗,以响应刘武周。

当时,原隋将壬行本据蒲坂,也与刘武周相应。于是关中大震。

在这种险恶形势之下,李渊作出了极其错误的决定,他主张:“贼势如此,难与争锋,宜弃大河以东,仅守关西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