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春秋那些事儿:吴越争霸卷
3117300000033

第33章 楚昭王的成长1

英雄泪

当郢都城破、楚王奔随、整个楚国一片风起云涌的时候,在夷陵山区(即三国时陆逊大败刘备的那个夷陵之战所在地)中,躲着一个几乎要被大家遗忘了的牛人———申包胥。

当年,伍子胥仓皇北顾,途中好友申包胥放了他一马,并跟他说过一句“子能亡楚,吾能存楚”这样响当当的誓言。现在,既然伍子胥已经报了仇完成了他的任务,那么申包胥也是时候实现自己的诺言了。

他一定要赶走吴兵,恢复楚国的大好河山!

于是,申包胥一面在夷陵山区组织游击战,一面给伍子胥写了一封信,义正词严地斥责他说:“你这样报仇,岂不是太过分了一点吗?怎么说你也曾当过楚平王的臣子,死者为大,虽然他曾对不起你,但你也不能鞭打他的尸体而侮辱一个死人呀?你这样真是太惨无人道了!”

确实,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一个人死了,那一切仇怨也该可以一笔勾销了。所以,伍子胥的行为,在世人的眼中,未免有些离经叛道,让人无法接受。

伍子胥接过信,沉默良久,双目泛起了泪光:老申呀,你骂我的每句话都对,可是我,我身不由己啊……

数日后,申包胥收到了伍子胥的回信,上面只有一句话:“吾日暮路远,故倒行而逆施于道也。”

申包胥长叹了一口气:伍子胥说得也没错,仇恨纠结到了这个地步,他也没办法控制自己,看来要劝他退兵是不可能了……罢罢罢,我干脆冲出山去和吴国人拼了算了!……不行,我这么披甲执刃赴强敌一死,伏尸流血,其作用也只不过是一兵一卒,还不如留得有用之身,去向诸侯搬兵来救。

而这个世界上唯一能救楚国的国家,就是秦国。

于是申包胥立刻收拾包袱,背上干粮出发。一路上,他上峭山,赴深溪,游川水,犯津关,蹶沙石,昼夜西奔,鞋子跑坏了,就光脚跑;脚后跟和脚底板都跑坏了,就撕破衣裳,包住伤脚,止住鲜血,然后接着再跑!

数日后,申包胥历经千辛万苦,徒步长征近千里,终于赶到了秦国雍城(今陕西凤翔市),对楚昭王的舅舅秦哀公说:“吴国就像一只贪吃的野猪,一条阴毒的长蛇,时时刻刻想着吞灭其他诸侯。我们大王不幸先遭到它的毒手,而逃亡于草莽之间。他大舅啊,您快点去救救您那可怜的小外甥吧!吴国那群野蛮人贪得无厌,如果让他们成了君王您的邻国,秦国也会永无宁日的。”

秦国自秦穆公霸西陲以来,一百多年间只跟晋国打过几个小仗,还大部分都输了,从此秦国的君主们放弃了称霸中原的理想,开始在关中这一片地方自得其乐,谁都不惹,过起了幸福而平静的小日子,可现在却突然跑来一个申包胥,要秦哀公帮楚国复国,这不是搞笑吗?先别说秦国打不打得过吴国,就算打得过,又何必费尽心机为别人强出头呢,这不是自找麻烦吗?

于是秦哀公委婉地辞谢申包胥,说:“寡人明白您的意思了,您先到宾馆休息,我们要商量一下再答复给您。”

申包胥明白这是缓兵之计,于是他坚决不肯离开,说:“寡君逃亡于草莽之间,还没有得到安身的地方,下臣怎么敢去休息呢?”说着像鹤一样单腿立在秦庭上(另一只脚受伤了),不停地哭了起来,一边哭还一边唱些不着调的楚辞,大抵是说楚昭王怎么怎么可怜吴国怎么怎么可恶之类的。

秦哀公派人劝了老申好几次,老申就是不为所动。他扬起梨花带雨的小脸,抽泣着说:“不,你们不答应救楚国,我就不回去。”

身为一个大国领导人,秦哀公当然不会因为几句哭声就改变自己的国策。既然申包胥你这么喜欢哭,那你就哭好了,寡人的朝堂就开放给你哭,让你尽情表演,看你能坚持多久,大不了寡人给自己和群臣们放几天假,待在后宫里不用上班,过几天悠闲日子,岂不是更美?

一天过去了,

两天过去了,

三天过去了,

四天过去了,

五天过去了,

六天过去了,

七天过去了,

……

是的,整整七日七夜,整整10080分钟,申包胥一个人单腿立在空荡荡的秦庭上,粒米未食,滴水未进,坚持了10080分钟不吃不喝,坚持了10080分钟不停哭泣。到底是什么力量支撑着这个养尊处优的楚国大夫坚持如此长的时间呢?这简直就是一个奇迹。

不是荣华富贵,也不是高官厚禄;而是承诺、信念、使命,还有责任。

而当申包胥觉得自己快不行的时候,他想起了很多人很多事。他想起了楚昭王,那个令自己又爱又恨的年轻君王,希望他经过这次巨变后能真的成熟起来,不再受类似囊瓦这样的奸臣所摆布;他还想起了伍子胥,很多人说过他当年不该放过伍子胥,是啊,自己那时候要是杀了伍子胥,楚国或许就不会亡了。但是,他从来没有为这件事情后悔过。楚国就像一个病入膏肓的病人,即使没有伍子胥,也总有一天会亡的,早晚而已。让事情早点爆发,惊醒大王与国人,也许还是件好事儿!其实伍子胥也没有错,他不过就是想为父兄报仇嘛!虽然,因为命运,我们各自选择了不同的道路,但我们终究还是一生一世的好朋友。你报了仇,身为好朋友,我为你高兴,但身为楚国的臣子,我却一定要打败你。我要让全天下人都知道,我申包胥一定能救得了楚国,不能救楚,我就为楚国而死。

正是抱着这颗必死之心,反而让申包胥爆发出了无穷的求生力量,让他坚持,并一直坚持到了最后一刻。

有时候,精神力量真的可以超越人类的生理极限,强大到让所有人都无法相信的地步。

这种力量,打不死的蟑螂小强、圣斗士星矢称之为“燃烧的小宇宙”。

这些天,秦哀公过得并不如自己想象般的那么美,没有心思批阅奏章,女乐也奏不欢快。他的脑海中时刻回响着申包胥那沙哑的哀号声,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哪:蓬头垢面,双脚淌血;满身的坚忍执拗,满面的苦大仇深;一低头血泪成河,一抬头长歌当哭。

———难道亡国之痛真的能将一个人折磨成这等模样吗?他想不通。

七天后,秦哀公觉得自己这七天长假也放得差不多了,再放的话员工们的心都要收不回来了,那个申包胥即使没走,也应该早就放弃了,于是他决定招呼大家一起去上朝,左右忙说:“主公不可,楚国来的那个申包胥还在朝堂上哭呢,你们去了也上不成朝!”

“什么?还在哭!你们不要跟我说申包胥那家伙在寡人的朝堂上哭了整整七天七夜!”

“正是如此,申包胥依于庭墙而哭,日夜不绝声,勺饮不入口七日矣。”

“天哪!这家伙的生命力未免也太顽强了一点吧!”秦哀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完全完全被申包胥的伟大精神给感动了:“楚国有这样的贤臣,吴国都想灭了它,我老秦家半个这样的人都没有,吴国岂不是更不会放过我们?”

不管是因为真的被感动,还是基于利害的权衡,总之,秦哀公决定帮助楚国了。他甚至来不及系好衣帽,就带着左右赶到朝堂上,远远地还听到申包胥在那儿扯着嗓子边哭边唱:“男人哭吧哭吧不是罪……”

哀公一个箭步冲到申包胥面前,说:“好了好了,寡人被你打败了还不行嘛!你别再哭了,再哭下去你真的会死的!”

申包胥面如死灰,大把大把的眼泪鼻涕纵横在漆黑没有一点血色的脸上,遮得五官都看不明晰了。他傻傻而满足地一笑,感觉支撑他到现在的所有精神力量刹那间全部崩溃,顿时气绝晕倒,不省人事。

秦哀公赶忙伸手扶住他,用左手捧着他的头,而用右手亲自给他灌水。

申包胥慢慢苏醒过来,看着哀公,嘴唇翕动却说不出话来。

秦哀公饱含在眼眶中的泪水终于决堤,奔涌而出,逆流成河。他紧紧握住申包胥的手,高声唱道: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这首诗叫做《无衣》,选自《诗经·秦风》,翻译过来就是:

谁说没有衣裳?和你穿一件大衣。君王要起兵,修整好戈和矛,和你同仇敌忾!

谁说没有衣裳?和你同穿一件内衣。君王要起兵,修整好矛和戟,和你共同做准备!

谁说没有衣裳?和你同穿一件下衣。君王要起兵,修整好铠甲和兵器,和你共同上前线!

秦国群臣听了自己君王的豪言壮语,也都群情激昂,纷纷跟着一起唱了起来,一遍又一遍,一遍又一遍。那一刻,他们的伟大祖先秦穆公与孟明视仿佛重新活了过来,一声接着一声地鞭策着他们:你们忘了崤之战三万秦军埋骨异乡的事情了吗,我们秦人个个都是黄土高坡上响当当的硬汉子,难道还会怕了他东海边上的小小吴国!

七日七夜,申包胥只是刚才才喝了一点儿水,身上软绵绵的一点儿力气都没有,但当听到秦人山呼海啸般的呐喊声,他再也忍不住内心澎湃的情绪,挣扎着站起身来,朝秦哀公连连顿首九次,然后又一次地昏了过去!

“伍子胥鞭尸三百”与“申包胥长哭七日”可以说是春秋末年历史上最为凄惨、最为壮烈的两篇乐章:对与错、报仇与忠君、家仇与国恨、私情与公义,纠结在这两个烈丈夫、好朋友之间,演绎了一段壮怀激烈的千古悲歌。它让我们赫然发现。眼泪,并不一定是弱者的表现,当伍子胥瘫坐在楚平王的尸体旁黯然落泪,当申包胥傲立在秦庭上长歌当哭,强权在无数颗坚定的眼泪面前轰然崩塌。谁说英雄只与刀光剑影相伴,当一切功名被覆盖上数千年厚厚的尘土,在英雄们孤独而幽深的双眼之中,也许只会留下一颗晶莹剔透、闪闪发亮的———英雄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