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春秋那些事儿:吴越争霸卷
3117300000003

第3章 灾难2

费无忌大喜,嘿嘿,老家伙真是傻到家了,叫你以前跟我作对,这次我还不彻底扳倒你!

“大王,他和太子是一伙的,现在不干掉这些人,他们的阴谋就要得逞,大王您反过来就要被干掉了!”费无忌说。

楚平王大怒———君主一怒,就要死人了———他将伍奢打入天牢,择日处死,同时命令城父警备司令部司令员奋扬去捕杀太子建,以绝后患。

奋司令不干,他是太子建的铁哥们儿,要他亲手杀了自己的哥们儿,那可不行!

于是他找到太子建,说:“你快跑吧,你父王要我杀你呢!”

“那你怎么办?放了我你可就要遭殃了!”

“放心,我死不了!”

“这可是你说的,我不管你啦,拜拜!”太子建赶忙收拾东西,带着老婆孩子向宋国(今河南商丘)逃难去了。

奋扬把自己绑了,跑回都城去见楚平王。

“太子死了没?”

“太子跑了!”

“谁放跑的!”

“我!”

“承认得倒是干脆!你放跑了太子,还敢来见我,你不怕死吗?”

“大王从前嘱咐我,侍奉太子就像侍奉大王您本人,我可是听了您的话才这么做的,您要杀就杀好了!”

楚平王起了恻隐之心,叹道:“你还真是个忠臣啊,寡人不杀你了,扣你一个月奖金,回去照常上班吧!”

中国的君主对于忠于自己的奴才一般都不会杀掉的,因为这样才能给其他的奴才树立榜样。从前一代霸主楚庄王大发慈悲放了不辱使命的晋国使臣解扬,就是这么一个道理。

太子建跑了,楚平王于是改立他的心肝宝贝芈珍为太子,费无忌顶替伍奢的位子做了太师。

费无忌导演了一出绝妙好戏,他的阴谋终于得逞了。

可是费导还觉得不过瘾,到目前为止一个人都没被他害死,这简直是在侮辱他的导演天才。

不行,他一定要斩草除根,将所有潜在的敌人全部消灭掉。

于是费无忌又找到楚平王,说:“伍奢阴谋造反,必须死,而他的两个儿子伍尚和伍员也不是省油的灯,留之必为后患,大王何不将伍奢作为人质要挟他们前来送死?”

陷害别人是费无忌最为享受的一种乐趣,也是天下间所有小人最爱干的事儿。

中国历史上从来就不缺乏这种小人,多少英雄好汉,他们不惧明枪,只怕暗箭,真刀真枪的决斗只会提升他们的勇气,根本不能阻挡他们前进的步伐,但是他们最后却往往倒在了小人的暗箭之下。

于是大家都在叹息:小人可怕啊,宁愿惹恶徒,不能惹小人,否则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可是大家有没有想过:连环计,美人计,离间计,同样是这三种计策,《三国演义》中司徒王允用了就是正道,费无忌用了就是奸佞小人,为什么?因为费无忌残忍自私,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他自己。

由此可见,小人的定义并不是因其行事的方法,甚至也不是因其行事的目的,关键是看他行事的对象。如果对付的是大奸大恶之徒,那么无论使用什么手段,都不为过。落井下石、暗箭伤人,又有何不可?谣言与暗算,才是这个世界上最厉害的武器,因为软刀子永远比真刀子杀伤力更大。费无忌之所以被称做小人,只因为他对付的是代表正义的一方。这,才是其中的关键所在。

对于费无忌这个提议,楚平王当然是举双手双脚赞成。他说:“高,实在是高!好,就按你说的做!”

既然做了,就要做到底,费无忌不能回头,楚平王更加不能回头,他们现在是捆在一根绳子上的蚂蚱。

于是平王又一次提审了伍奢,说:“老家伙,赶快写封信把你两个儿子叫来,这样寡人就放了你!”

伍奢当然知道他们的阴谋,他们要是来了谁也活不了。于是他说道:“没用的大王,虽然我大儿子伍尚老实厚道又孝顺,我叫他一定会来;可我二儿子伍员文能安邦,武能定国,生性坚忍,智勇双全,是个能成大事的人,岂会看不出这种幼稚的圈套?他是不会来的。”

知子莫若父,伍奢虽然最终还是被逼着写了信,但他坚信,自己的小儿子伍员绝对不会傻傻地跑来送死的,他是个能成大事的人,而且这大事还不会是一般的大,楚国从此,恐怕没有宁日了。

听了伍奢的话,楚平王却不以为然,心想:“老家伙,你不吹牛会死啊!”立即派遣使者驾着驷马高车,封装好诏书和官印丝带,来到伍家所在的樊城,前去诱骗二子。使者找到大哥伍尚,宣读诏令说:“大喜啊大喜!你们的父亲伍奢因为忠信仁慈,已经脱离灾祸得到赦免了。对于从前的误会,大王很惭愧,也很后悔,所以决定提拔伍奢为相国,还要封你们做大官,你们快点儿领了官印回去一家团聚吧!”

伍尚说:“父亲被关了三年,我们的心中都非常沉痛,日思夜想,担惊受怕。我们只希望大王能开恩将父亲无罪释放,哪里还敢贪图加官晋爵呢?”

使者说:“得了便宜还卖乖,鄙视你!我要是你,早就开开心心跑回去叩谢隆恩了,啰唆个什么劲哪!”

伍尚大喜,忙屁颠屁颠地跑进去把好消息告诉了伍员。

亡命天涯

本书的主人公终于要正式登场了:伍员,字子胥。按照《东周列国志》的夸张说法,此人“生得身长一丈,腰大十围,眉广一尺,目光如电”,活脱脱就是一个怪物史莱克。此乃小说家言,不足为信,但是伍子胥长得威武雄壮,异于常人,那是肯定的。如果他长的是一副大众脸,后来的逃亡就不会那么惊险困难了。

话说伍子胥听了老哥的“好消息”,脸上却没有半点欢容,一声冷笑,说:“父得免死,已为至幸,我们有什么功劳,值得封侯?这分明是大王在诱骗我们回去好一网打尽,我们一去,非但救不了父亲,还得搭上自己的性命。我看咱们不如逃往国外,借助别国的力量为父报仇雪恨!”

伍尚道:“话虽如此,但我实在是思念父亲,如果能在死之前见上他一面,我死而无憾。”

伍子胥道:“大哥,你不能回去啊,如果我们和父亲一起被处死,那么,我们一家的冤仇,就永远不能昭雪了,不值当不值当啊……”

伍尚忍不住放声痛哭:“我若贪生怕死,即使能寿终正寝,不能为父亲报仇,终究还是一个废物,被天下人所耻笑。可是你不一样,你文韬武略,机敏果敢,父亲的冤仇,只有你可以报得了。死很容易,报仇却很难,为兄自私,您就勉为其难让我去做那件容易的,让为兄先死吧!”

伍子胥见他主意已定,只得拜了伍尚四拜,举起酒杯,以当永诀。

伍子胥看着伍尚渐渐远去的背影,忍不住悲从心来,含泪唱道:“兄长上马两泪淋,叫人难舍又难分。流泪眼观流泪眼,断肠人送断肠人。倘若家门遭不幸,杀上楚王午朝门。”(京剧《文昭关》)

寒风冽冽,残阳如血,伍子胥负手站在樊城的城楼之上,看着兄长远去的背影,泪如雨下。

伍尚走了,他选择舍生取义,伍子胥留了下来,他选择忍辱偷生。真正的勇士,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直面惨淡的人生。其实,就像从前赵氏孤儿的那个故事,公孙杵臼从容赴死,固然难得;但是程婴能勇敢地活下来,忍受痛苦和屈辱的折磨,去完成逝者的遗志,却是更加的难能可贵。

从此,伍子胥踏上一条逃亡与复仇的不归路,无数的坎坷、不幸、饥饿、疲惫、孤独、绝望和仇恨将在前面等着他,伴随他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