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春秋那些事儿:吴越争霸卷
3117300000014

第14章 嗜血的王冠6

第二年,也就是王僚八年(前519年),吴公子光率兵攻打楚国小弟州来,楚司马薳越率领楚国和手下一帮附属国的军队前往救援,两军在钟离(今安徽凤阳东北)相遇,这时楚国令尹子瑕突然病死,楚军士气低落,遂按兵不动。公子光说:“楚国手下小弟虽多,但都是被楚国逼来的小国,同伙而不同心,不足为惧。如果我们分兵攻打他们中最弱的胡、沈、陈三国,他们必然首先逃跑。此三国一败退,这帮乌合之众必定军心动摇,如此楚军必败。”吴王僚听从了他的意见。

七月二十九日,两军在鸡父(今河南固始县南)展开了大决战。公子光使出分兵诱敌、先攻虚弱的战法,派三千死士为敢死队,先冲乱胡、沈、陈三小国的军队,然后以主力三个整编军突然发起强攻,在后趁乱掩杀,三国败逃,吴军俘虏了胡、沈两国的君主和陈国的大夫夏啮。紧接着公子光又故意释放了几个敌军俘虏,让他们奔逃到楚军阵中,大喊:“我们的国君死了!咱们全完了!”而吴军在后擂鼓发起了最后的冲锋,楚联军大溃败。

看来公子光还真是一个人才,而有才能有野心的人都是不安于现状的,他们渴望权力,渴望成功,即使这个成功需要流血作为代价。

同时,避居在郹邑(今河南新蔡县)的楚故太子建的母亲,因怨恨平王废逐她的儿子,也引吴兵入郹,将藏在郹邑的楚国宝器一掳而空。楚司马薳越追赶吴兵不及,众将劝薳越拼死进攻吴国,或许可以侥幸取胜,将功赎罪。薳越仰天叹道:“我是赔了夫人又折兵,还有什么颜面再见大王,我死了算了!”说完就在薳水(今湖北京山县西汉水东岸)边自缢而死。

经此一役,楚人惧怕吴国到了极点,日夜担心吴军攻来。新任令尹囊瓦于是加修国都郢城,将郢都扩建为三个城池,分别称纪南城、郢城和麦城(就是关羽败走的那个麦城),三城以“品”字之形,互为犄角。囊瓦自以为其城坚池高,牢不可破。

其实平王任命的这个囊瓦胆小无能,根本不是宰相之才。当时的楚国贤臣沈尹戊因而嘲笑他说:“子常(囊瓦字)当政不懂得为百姓谋福利,就知道挖沟建墙。没了民心,别说三个城,十个城也挡不住吴国的虎狼之师!”

果然,第二年,吴楚的边境又发生了冲突。导火索就是楚边邑和吴边城的两帮太妹,她们为了争夺边境桑林的桑叶采摘权大打出手,结果楚国的太妹不是吴国太妹的对手,很多人被抓花了脸撕破了裙子,她们的家人气不过,就带着这些受伤的太妹去找吴国太妹的家人吵吵,吴国人出言不逊,楚国人吵不过人家,一怒之下杀了几个吴国人扬长而去。

吴国人很生气,后果很严重,他们冲到楚边邑杀了对方全家。

楚边邑的守将大怒,后果更严重,发兵攻打吴国边城,把全城老弱全部杀死。

吴王大怒,后果更加更加严重,他派公子光讨伐楚国,连破楚邑巢和钟离。楚人只好又连连筑城迁民,全国闹得鸡犬不安。

公子光连胜楚国,在吴国百姓中威望大增,他抢班夺权的筹码又增加了几分。

而楚平王听说二邑被灭,心中更是害怕,最后忧惧成疾,在楚平王十三年(前516年)一个寒冷的冬夜里病死了。楚太子珍继位,改名为轸,是为楚昭王。他的老师费无忌也跟着鸡犬升天,得以和令尹囊瓦、左尹郤宛同执国政。

至此,吴楚的冤仇越结越深,越结越浓,浓重到连鲜血都化解不开了。

伍子胥听说狡猾的楚平王不通知自己一声就偷偷死了,捶胸大哭,终日不止。他好恨,为什么这家伙死得这么快,让自己不能亲手报杀父之仇。———还好,费无忌这个小人还没有死,还有机会杀了他以告慰父兄在天之灵。

伍子胥觉得自己要加快复仇的步伐了,要不然时间一长,费无忌也死了,自己就真的要抱憾终生了。他苦思三夜,终于想得一个妙计,找到公子光说:“公子,你成大事的机会到了!”

“此话怎讲?”

“今楚王新丧,公子何不劝吴王僚乘机发兵伐楚,遣开掩余、烛庸、庆忌这三个手握兵权的吴王爪牙,这样我们就可以趁国内空虚以图大事了!”

“这个办法是不错,但有一个致命的漏洞,我才是三军主帅,这等大事王僚那小子肯定也会派我去,我都不在吴国了,如何能成事?”

“如此就得委屈公子您一次了,您可以在上朝的时候故意摔个跤,把腿摔瘸了,这样就不用出征了!”

“你的意思是……苦肉计?”

“没错!”

“高,实在是高!好,就这么办!为了王位,别说让我摔瘸个腿,就是把腿摔断了我都愿意!”

于是在王僚十三年(前514年),吴王借楚国国丧派公子掩余、烛庸带兵包围楚国的六、灊二邑,派季札出使晋国,观察诸侯的动静。谁知楚国派奇兵绝其后路,吴兵被阻不能回国。吴王僚忙派公子庆忌去郑、卫二国求援。至此,王僚的心腹全被遣开,公子光的机会终于到了。

鱼肠剑

天才的冶炼大师、铸剑之鼻祖、重量级武器专家越国欧冶子曾采赤堇山之锡,若耶溪之铜,经雨洒雷击,得天地精华,为越王允常打造出了五把青铜宝剑,包括三把长剑湛卢、纯钧、胜邪(又名盘郢),两把短剑鱼肠、巨阙。这五把宝剑乃是春秋时代青铜铸剑的巅峰之作,其中每一把宝剑背后都有一个惊心动魄的传奇故事。公子光早有不轨之心,所以他这些年来一直在暗中寻访一些神兵利器,这五把盖世宝剑就有三把为他所得,其中就包括刺客的终极武器———鱼肠剑。

鱼肠这个名字,据北宋科学家沈括在其著作《梦溪笔谈》卷十九“器用”篇载:“鱼肠即今蟠钢剑也,又谓之松文。取诸鱼燔熟,褫去胁,视见其肠,正如今之蟠钢剑文也。”此剑是因为剑身上的花纹犹如弯弯曲曲的鱼肠而得名,但另一个说法则认为由于它小巧得能够藏身于鱼腹之中,故而得名。

不管是哪种说法,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鱼肠剑应该是一把小巧锋利的青铜匕首,小巧则容易藏匿,锋利则足以穿透厚厚的盔甲。

据《越绝书》记载,鱼肠剑铸成后,善于相剑的薛烛被请来为它看相。薛烛的相剑本领如同通灵一般,立刻感受到了鱼肠剑中所蕴藏的信息,因此说鱼肠剑“逆理不顺,不可服也,臣以杀君,子以杀父”。

看来,这把剑自诞生之日起就注定了它嗜血与暗杀的宿命。

现在真的是万事俱备了,行动三人组于是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召开了一个秘密会议,行动负责人公子光默默地从怀里取出那把鱼肠宝剑,郑重其事地递给专诸。

三人默默对视,一切尽在不言中。

密室内死一般的寂静。

好一会儿,专诸才接过宝剑,缓缓抽出,但见幽暗的密室内顿时寒光闪耀,刺得大家睁不开眼。

伍子胥忍不住拍手赞道:“好一把宝剑,竟能自放奇光,难道神物有灵,欲饱饮王僚之血乎?”

专诸心里却在想:确实是一把好剑,拿回去给老婆切菜一定很快。

公子光笑道:“那可不,这可是本公子的压箱底宝贝,杀人灭口、居家旅行之必备武器。”

专诸道:“王僚的死期到了,他的两个弟弟被困在楚国,季札又在外出使,没有了这些绊脚石,此时行动,胜算甚大。但是我家上有八十岁老母,下有八岁小儿,所以请光哥允许我回家见他们最后一面。”

公子光抬起头来,说道:“你放心地去吧,从今以后,你的老母就是我的老母,你的儿子就是我的儿子,你的老婆就是我的老婆!啊,不对,最后一句请自动忽略。”

专诸回到家中,跪在母亲面前,不言而泣。

母亲道:“我们全家受公子恩养,总有一天是要报答的。忠孝岂能两全?你快去吧,不要挂记我。你能成此大事,垂名后世,娘我死了都有面子。”

专诸犹依依不舍,因为他明白,这是他们母子的最后一面了。

母亲长叹了一口气,说:“我渴了,你给我去外面井里打口水来。”

专诸奉命去打水,回来后,却发现母亲不在屋内,他老婆告诉他:“娘回卧室休息去了,你不要吵醒她。”专诸的心里突然产生了一种不祥的预感,忙跳窗而入,只见老母早已在卧室里自缢身亡了。

《汉书·地理志》言“吴越之君皆好勇,故其民好用剑,轻死而易发”,看来这句话说得果然没错,不但吴越的古惑仔是如此,就连渔丈人、浣纱女、专诸母亲这样的老弱妇孺也都不弱于人后。

专诸大哭了一场,草草办完丧事,辞别妻儿,来见公子光。公子光十分过意不去,安慰了一番,等专诸收拾好心情,大家开始作最后的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