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论语(大全集)
3115700000060

第60章 卫灵公篇第十五(6)

张居正注:“事,是职分之所当为。食,是居官的俸禄。孔子说:‘人臣之事君,职任虽有大小不同,莫不各有所司之事。若禄以劝功,则系乎上者,使才任其事,而即有得禄之心;或先治其事,而随有计禄之念,皆非忠也。必须一心敬谨,办理所管的事务。咖有官守者,则兢兢焉思以尽其职;有言责者,则兢兢焉思以效其忠。惟求职业之无忝,委托之不负而已。至于所食之常禄,则不必以是为先,而汲汲以图之也。尽人巨志存立功,事专报主,虽死生患难,有不暇计,而况爵禄能人其心乎?’知此义者,斯可谓之纯臣矣!”

解读

“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这体现了一种对待工作与薪水的态度,用一句话说就是:先工作,后享受。

很多人都是在和别人攀比收入,却从来没有去考虑自己做事的多少。难道我们的工作就只是为了工资吗?我认为不尽然吧,学习和积累经验才是最大的目的。也许你现在的收入低,但如果你在现在的低收入岗位积累了足够的经验,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之后就必定会获得丰厚的待遇也就是孔子所说的画外音:如果你能做到“敬其事”,那么以后你一定能够得到丰美的食物。

15.39子曰:“有教无类。”

译文

孔子说:“教育人不分任何类别。”

朱熹注:“人性皆善,而其类有善恶之殊者,气习之染也。故君子有教,则人皆可以复于善,而不当复论其类之恶矣。”

张居正注:“类,是等类。孔子说:‘人性虽同,而气禀或异。其中有智的,有愚的;有贤的,有不肖的,种种不齐。然君子之心,惟欲使人人皆复于善而后已。’智的、愚的、贤的、不肖的,都是一般样教训化导他,何尝分别等类,而有所拣择于其间哉?盖天地无弃物,圣人无弃人,故尧舜之世,比屋可封;文武之民,遍为尔德,亦有教无类之一验也。”

解读

“有教无类”的本义是不分贵族和平民。也不分国界,只要有心向学,都可以入学受教。孔子认为任何人,他都可以培养,并且教育其成才。有教无类思想的实施,扩大了教育的社会基础和人才来源,对于全体社会成员素质的提高无疑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在教育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孔子收取学生,没有部族、地域、身份以及尊卑、贫富、贤愚等方面的要求,他强调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所以,在孔子的学生中有贵族,但更多的还是平民。

据史料记载,孔子的弟子中有商人,甚至还有强盗。正是由于孔子的“有教无类”,才使得这样一些平民、商人,甚至强盗,受到教育后成为了社会上的显达之士。

其实,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有其人性论上的根据。孔子认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意思是说,人的本性是相近的,但由于后天的环境和习气不同,所以表现出来的差异很大。既然人的本性都是相近的,教育可以改变人的习气,那么,好的教育就可以使不同的人都趋向于善。我们不应该因为某人表现出恶的倾向而不对他施教。现代社会,特别是20世纪后,教育成为全体公民的需要和共享的权利,教育的全民性和普及性显得更为鲜明充分。所以,我们为人师长者,在面对学生时,更应该做到一视同仁,因材施教。我们也有理由相信,每个人都有成功的潜能,合理地挖掘是帮助他们成才的必要条件。

15.40子曰:“道①不同,不相为谋。”

注释

①道:此处指彼此的主张。

译文

孔子说:“主张不同,不能在一起相互谋事。”

名家注解

朱熹注:“不同,如善恶邪正之异。”

张居正注:“谋,是谋议。孔子说:‘人必道同而后其心同,心同而后可与谋议。若各人行的道路不同,则心术异趣,意见相反,与之商量计议,必乖违而阻格矣,是岂可相与为谋哉?’凡图议国事,与讲明学术者,皆不可以不慎矣。”

解读

“人各有志,不能强勉。”“燕鹊安知鸿鹄之志哉!”其意思与“道不同,不相为谋”是一致的。司马迁说:“世上学老子的人不屑于儒学,学儒学的人也不屑于老子。道不同,不相为谋。”(《史记·老庄申韩列传》)说的也是这种情况。

本章中的“道”,外延较广,既指人生志向,也指思想观念、学术主张等。圣贤之人不屑与小人同道相谋,圣人之间因为禀赋不同、志向不同f也难于共成大事。换句话说就是,君子与小人共事必败,君子与君子共事亦未必不败。原因何在呢?就是因为意见不同。想要成就大事,就必须寻找志同道合的同伴。相互之间能够和谐相处,共同谋划,才不会因为意见不同而半途而废。所以,我们要遵循圣人的教导,与志同道合的人交朋友。在人生道路上,与志同道合之人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15.41子曰:“辞达而已矣。”①注释

①此句强调言辞以表达意思为目的,反对雕琢浮夸的花言巧语。

译文

孔子说:“言辞只要能表达意思就可以了。”

名家注解

朱熹注:“辞,取达意而止,不以富丽为工。”

张居正注:“辞,是词命之类。孔子说:‘凡宣上达下,与夫聘问酬答之类,皆必有赖于文辞,然古之为辞者,但以其意有所在,无以相通,不能不发之而为言。言之无文,行之不远,不能不修饰而为辞。是辞也者,惟取其达吾之意而已,意尽而止,何必为虚谈浮辞,而以富丽为工哉?’盖是时周末文胜,真意日漓,故孔子言此以救其弊也。”

解读

“辞达而已矣”,意思就是说话只要能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内容就行了。与人交流的时候不一定非得在理论上吹毛求疵,也不是看说话的时候词藻是否华丽,而是看我们如何通过这些词语、这种结构来准确无误地表达我们心里的意思。

如何用语言表达是一门艺术。我们在与他人的交流中,既需要听,也需要表达。话说出来,一是要能清楚表达自己的想法,二是要能说服对方接受自己的想法,三是即便对方不同意,也不会产生反感,这就达到了沟通的效果。

在日常生活中,与周围人交往难免会产生磨擦、冲突,处理不好就容易两败俱伤。有一种双赢的表达方法,这就是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多从对方的立场想问题。在与人说话的时候,我们应该常常问问自己:“这样说可以吗,他明白我的意思了吗?”否则的话,我们长篇大论,滔滔不绝,对方仍然不知道说的是什么,就会让彼此之间的沟通更加困难。但是,无论我们用何种方式来进行人际交流沟通,最为关键的是要有与人为善的心灵,真诚待人的情感,将心比心的交流,这样才能架起心灵的桥梁。

15.42师冕①见,及阶,子曰:“阶也。”及席。子曰:“席也。¨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师冕出,子张问曰:“与师言之,道与?”子曰:

“然,固相②师之道也。”

注释

①师冕:乐师,这位乐师的名字是冕。②相:帮助。

译文

盲人乐师冕来见孔子,走到台阶前,孔子说:“这是台阶。”走到座席前,孔子说:“这是座席。”大家坐下以后,孔子告诉乐师冕说:“某人在这里,某人在这里。”乐师冕出去以后,子张问道:“这是同乐师谈话的方式吗?”孔子说:“是的,这本来是帮助乐师的方式。”

名家注解

朱熹注:“古者瞽必有相,其道如此。盖圣人于此,非作意而为之,但尽其道而已。”

张居正注:“师,是掌乐之官。冕,是乐师之名,盖瞽目人也。古时乐师多用瞽者,以其听专能审音也。圣人矜不成人之情动于中,故扶持教导之宜详于外,乃其盛德之至,自然而然。岂作意而为之哉?而其范围曲成,欲使天下无一物不得其所之心,于此亦可见矣。”

解读

孔子接待盲乐师,礼节细致周到,反映了他“君子以诚相待”的态度,同时也通过言传身教给弟子们上了一堂礼仪之课。

中华礼仪要求为礼以诚,反对虚情假意,礼仪常常与“诚”联系在一起。很难想像,礼仪如果离开了诚信这一基本的伦理底线,还会有多少人心甘情愿地去遵奉并实行。礼的核心是敬。孟子说:“尊敬之心,礼也。”苟子也说:“人无礼而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不讲礼仪,就不能在社会上被人尊重,做事情不“按理出牌”,就不会成功,国家政治上不讲礼仪诚信,国家就会混乱,提倡礼仪其实也是在提倡诚信。

在这个知识经济时代,常常有很多人看到贵人则知敬,看到弱者往往不能以礼相待,始终受功利思想操纵而不自觉。所以,时时刻刻注意处事待人的礼仪,不仅对我们自身修养的形成非常重要,对社会风气的形成也非常重要。当我们遵守礼仪成为一种自觉的时候,礼仪的观念就已经深入人心,成为我们道德修养的一部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