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这样说话最幽默,这样做人最艺术
3108700000014

第14章 学会制造幽默(2)

这种正话反说的幽默技巧不仅被人们广泛使用,其实古人中的智慧者很久以前就已经能够成熟运用这技巧了。

秦朝的优旃是一个有名的幽默人物。有一次,秦始皇要大肆扩建御园,多养珍禽异兽,以供自己围猎享乐。这是一件劳民伤财的事,但大臣们谁也不敢冒死阻止秦始皇。这时能言善辩的优旃挺身而出,他对秦始皇说:"好,这个主意很好,多养珍禽异兽,敌人就不敢来了,即使敌人从东方来了,下令麋鹿用角把他们顶回去就足够了。"秦始皇听了不禁破颜而笑,并破例收回了成命。

优旃的话表面上是赞同秦始皇的主意,而实际意思则是说如果按秦始皇的主意办事,国力就会空虚,敌人就会趁机进攻,而糜鹿用角是不可能把他们顶回去的。这样的正话反说,因为字面上赞同了秦始皇,优旃足以保全自己;而真正的含义,又促使秦始皇不得不在笑声中醒悟,从而达到了他的说服目的。

细微处见幽默

近来人们常说一句话:细节决定成败。细节的学问被广泛应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果我们想自我调侃或讽喻他人,也可以大胆运用"细节"法以收到意想不到的幽默效果。"细节"法就是要求人们在生活中要善于观察,在对问题或事件的推理过程中要善于发现漏洞,特别是从反面去发现一些细微的漏洞,然后把那些极其微小的可能性当作立论的出发点。"细节"法的特点是把一个极其微小的可能性引申成现实,尽管最后并不一定能防止对方提出的另一种更大的可能性。

一个名叫王强的病人问医生:"我能活到90岁吗?"

医生检查了王强的身体后,问道:"你今年多大啦?"

王强说:"40岁。"

"你有什么嗜好吗?比如说,喜欢饮酒、吸烟、赌钱、女人,或者其他的嗜好?"

"我最恨吸烟、喝酒,更讨厌女人。"

"天哪,那你还要活到90岁干什么?"

本来病人的期待是戒烟、戒酒和少亲近女人能得到医生肯定的评价,结果却恰恰相反,医生反而把这"烟、酒、女人"当成了生命的意义所在,否定了这一切,就否定了活到90岁的意义,也就是说如果没有上述的种种嗜好,即使活到90岁也是没有意义和价值的。这个事例中,医生就是运用了"细节"法,从病人没有任何有关"烟、酒、女人"的嗜好这个细节提炼出"没有爱好,生命就没有意义"这一个观点,并以幽默的方式表达出来。运用"细节"法还可以通过从事件的反面发现细微的漏洞来制造幽默。

有一天,萧伯纳收到英国著名女舞蹈家邓肯的一封热情洋溢的信。

信中说,如果他俩结合,生个孩子,那对后代将是好事,"孩子有你那样的脑袋和我这样的身体,那将多么美妙啊!"

在回信中,萧伯纳表示受宠若惊,但他不能接受这样的好意。

他说:"那个孩子的运气可能不那么好。如果他有我这样的身体和你那样的脑袋,那可就糟透了。"

女舞蹈家信中写到如果他们两个人结合,所生的孩子会同时具有他们两人的优点,而从遗传学的角度来说产生这种结果的几率本来就不大。萧伯纳则成功地运用了"细节"法,从反面钻空子,把另一种也是很微小的可能性当成立论的出发点,让对方的期待落空,以幽默的方式来表达女舞蹈家想法的孩子气和荒诞性。在这里,萧伯纳幽默地把自我调侃和讽喻他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了。

糊涂中的幽默

莎士比亚在其著作《第十二夜》中,让主人公薇奥拉说出了这样一句话:"因为他很聪明,才能装出糊涂人来。彻底成为糊涂人,要有足够的智慧。"

智慧有时就隐藏在假装糊涂的幽默中。在一些特殊的场合,我们常常会碰到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处理不好着实使人尴尬万分。遇到这类情况时,想要化解难堪,不妨假装糊涂,幽默应变。下面是俄国诗人普希金的一个"糊涂"故事。

普希金年轻的时候经常参加贵族们在家里举办的沙龙,不过,那时候的他还不是很有名气。有一次,在彼得堡一个公爵家里举办的舞会上,他邀请一位年轻而漂亮的贵族小姐跳舞,这位小姐十分傲慢地说:"我不喜欢两个人一起跳舞。"普希金微笑着说:"对不起,亲爱的小姐,我不知道你在怀着孩子。"说完,很有礼貌地鞠了一躬。

普希金用假装糊涂的办法巧妙地回击了无礼的贵族小姐,使自己体面地下了台。类似上面这种突发情况下的假装糊涂,其实是一种高超的机智应变的手段。我们再看看下面的这位女导演是如何运用这种手段的。

一次,拍完电影,演员们都去浴室洗澡了。这时有人给女主角打来紧急电话,导演慌忙去叫。

片场的三间浴室是给明星专用的,一进门是更衣室,里面才是浴室,如果人在里面洗澡,外面叫是听不到的。

导演不知道女主角在哪间浴室,情急之下推开了第一间浴室的门,哪知道却看到男主角光着身子对着门站在喷头下冲洗。

男主角的动作停顿了一下,女导演急忙转身,并赶紧把门关上。

"哦,对不起,李萍小姐!"

导演立即喊出了另一位女明星的名字,室内的男主角也灿然一笑。

这位女导演故意以假装看错了人的糊涂做法,既不使男主角感到难堪,更使自己摆脱了尴尬。

幽默感的缺乏很多时候是因为我们已经习惯于直截了当的就事论事,而实际上,如果在出现问题的时候直接向他人道歉或对他人进行反驳,只会使自己更加难堪,适当地装装糊涂,幽默一下,反而能够巧妙地解决问题。假装糊涂的妙处就在于对真、假、虚、实的灵活运用,有时候尽管自己很清醒,还是装作糊涂来迷惑对方,就能巧妙试探出对方的真正意图。

两个陌生人在别人的介绍下约会。小姐问先生:"你有奔驰吗?"先生摇摇头:"没有。""你有洋房吗?""没有。"小姐讪笑道:"那么,看来我们也没有缘分!"

先生无可奈何地起身,自言自语道:"难道非要我把宝马换成奔驰,把200平米的别墅换成洋房吗?"

这位先生的糊涂装得真是有水平,听完这位先生的"自言自语",小姐一定会后悔自己有眼无珠,同时也会为自己嫌贫爱富的势利心感到无比羞愧。

故作"痴呆"所表现出的幽默是智慧的产物,因为它往往对一些人所共知的或简单易懂的现象作出荒诞的解释或发挥,将人引向另一个不易想到的荒唐的思路上。

你不妨在适当的时候给你的朋友来点糊涂的幽默,你朋友脸红,你可以建议他少吃点苹果;你朋友脸黑,你就建议他少吃点窝头。你越是把不可能的事情凑到一块,就越能显出了你的"痴呆",你的可笑,你的幽默和你的智慧。

偷换角色中的幽默

偷换角色,就是故意将所指对象由自己换成他人,或者在明确理解对方所指对象之后,另外虚构一个不同于对方原本所指对象的新对象,不过这个虚构出来的新对象,要求用对方的话也能解释得通。然后把这个虚构的对象假想为真实对象,对它说出你幽默的话语,这样就会具有很强的幽默效果。这种情况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

在湖南的一个小山村里,人们都来为一位99岁高龄的老人庆祝生日,村长也来为这位老寿星捧场。他很自豪,因为在他的村里出了这么一位远近闻名的寿星。他高兴地向老人道喜:"老伯,我给您拜寿了:希望明年还能给您庆贺百岁大寿!"

老人故作严肃地打量了村长一番,然后说:"为什么不能呢?你的身体好像还挺结实的嘛!"

这位老寿星就巧妙地运用了偷换角色的幽默,本来村长赞美老寿星的身体好,老寿星却把所指对象由他自己换成村长,从而造成一种幽默效果,可见他虽已将近百岁,幽默之心未泯!

我们除了能将所指对象由自己换成他人,还可以通过联想或想象把角色偷换到第三者身上,请看下面这个故事。

两位老人在一家位于海边的疗养院修养,他们的身体都很虚弱。

一天早晨,一位名叫王刚的服务员陪他们在海滩散步。这时,一只海鸥从高空飞过,拉出的一团鸟屎正好落在其中一位老人光秃秃的头顶上。

王刚见了,忙关切地对老人说:"请待在这儿别动,我回去取手纸。"

就在王刚匆匆奔向他们的住所时,这位老人指着他的背影,对另一位老人说:"这个笨蛋!等他取来手纸,那只海鸥至少已经飞出一公里了。"

这位老人也真够幽默的。明明服务员是拿手纸给他擦头上的鸟屎,他却说成给海鸥擦屁股,把角色从自己转换到"第三者"海鸥身上了,这是一个典型的偷换角色的幽默故事。偷换角色,把自己表现得好像理解力很差,而实际上是大智若愚。

在大多数情况下,以温和友善的话语来代替抱怨和指责,就可以使你得到比较周到的服务,包括餐馆做的菜不如人意,商店出售的商品质量有问题等情况。不过在特殊情况下,比如你去住旅馆,而旅馆又客满了,你怎么才能让自己得到满意的服务呢?相信下面一段对话会对你有所启发。

有一次,安德鲁到一家旅馆去投宿,旅馆职员说:"对不起,我们的房间全部客满了。"

安德鲁问:"假如总统来了,你们可有房间给他?"

"当然有!"职员说。

"好。现在总统没来,那么您是否可以把他的房间给我?"

结果是安德鲁得到了房间。

上面故事中,安德鲁虚构了总统这个角色,然后巧妙地把总统这个角色偷换成自己,让旅馆职员完全没有理由拒绝他入住旅馆。可见,偷换角色的幽默技巧不仅能起到营造幽默气氛的作用,它对我们为人处世还有着相当大的实用价值。利用这种技巧,我们可以对他人进行有力的说服,使别人的态度由否定变为肯定,可以说,它是一张非常有效的处世良方。

借出幽默

在生活中,幽默也可以通过借力的方式产生,我们可以巧妙地利用对方的话来为自己服务,这就是所谓的"借别人的梯子,登自己的楼"。这种方法多用于应对攻击性的话语。当对方从某一角度、某一方面对你进行嘲讽、侮辱时,你可以抓住其话语中的某个破绽,顺着对方的逻辑推下去,从而得出一个令对方无地自容的自然结论。这样既能使自己脱离困境,又能给对方有力的回击。下面就是一个典型的"巧借人力,顺势而为"的幽默故事。

有两个贵族青年,骑着高头大马在路上趾高气扬地行着,迎面走来一位驼背的老妇人,手里牵着两匹瘦骨嶙峋的小驴子。

两位年轻人打趣地向老妇人"致敬":"早安,驴妈妈。"

"早安,我的孩子们!"老妇人答道。

老妇人巧妙借用对方话中的"驴妈妈"这个词语,顺其之势,取其神髓,再把自己要说的话经过刻意地加工,平和而又幽默地回击了两个贵族青年的侮辱,在和缓的气氛中,既维护了自己的尊严,又对两个贵族青年予以温和的批评和教育。

"巧借人力,顺势而为"的关键在"借"和"顺"两个字上。首先要在别人的话语中发现可借之物,把握其内在的精神,然后顺着这种内在的精神,运用可能前后并不协调的话语,表达出乎对方意料的意思,幽默也就轻松产生了。我们来看达尔文是怎样运用这种技巧的:

有一次,达尔文应邀出席一次盛大的晚宴。宴会上,他的身边正好坐着一位年轻美貌的小姐。

"尊敬的达尔文先生,"年轻美貌的小姐带着戏谑的口吻向科学家提问,"听说您认为人类是由猴子变过来的?"

"当然不是,我所指的是古代的猩猩。"达尔文耸了耸肩膀说。

"是这样啊!那么我也应该是在您的论断之内的吧?"小姐问。

"那是当然!"达尔文望了她一眼,彬彬有礼地回答,"我坚信自己的论断。不过,您不是由一般的猩猩变来的,而是由长得非常迷人的猩猩变来的。"

美貌的小姐还不肯罢休,她又以自己的容貌为题材,想再次为难达尔文一下,她说:"猩猩的脸也能变得这么美吗?"

达尔文却借她的美貌作出回答:"当然不是所有猩猩的脸都能变得这么美,自然是迷人的猩猩才能变成这样。"

达尔文从对方的话语中成功地找到了可借之物--"美"和"美貌",然后紧紧抓住这两个要素,顺着小姐的话进行幽默的回答,从而巧妙地维护了自己的进化论,而又未失绅士风度。

有时候,我们可能会遇到流氓地痞找岔或者偷、抢我们的东西,这时候如果我们孤身一人,无人相助,就可能发生危险,尤其对于女性朋友,更是要多加小心。在被流氓之类纠缠之时,如果你能急中生智,幽默一把,就很可能顺利借得人力,从而摆脱他们的威胁。下面是一个女孩凭借幽默和机智摆脱无理纠缠的故事:

晚自习后,一个女学生在教室里被几个流氓学生纠缠,她踉跄地奔出狭窄的教室,跑到外头,一面拔腿狂奔,一面大声嚷叫:

"哇!不好了!发生火灾了!发生火灾了呀!"

立马引来很多的人,那几个流氓学生自然不敢当着那么多人的面大胆妄为,她也就得以顺利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