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春秋那些事儿:春秋五霸卷
3108500000131

第131章 黄河大决战7

公元前595年9月,也就是申舟被杀的短短五个月后,楚国的军队已经攻至宋都商丘城下,将其团团围住,并造楼车高于城等,四面攻城。宋国人当然打不过彪悍的楚国军队,无奈只好派大夫乐婴齐到晋国求救,晋景公想出兵救援宋国,谋臣伯宗反对道:“鞭子再长,也打不到马的肚子(成语“鞭长莫及”典出于此),上天正在保佑楚国,晋国虽然强盛,也不能违背天意,况且‘川泽纳污,山薮藏疾’(成语“藏污纳垢”典出于此),当国君的应能容忍得下一些屈辱,请大王等待为好。”

伯宗的话很快被晋国的君臣所认同了,话虽然说得好听,其实骨子里晋国人已经怕了强敌楚国,他们对于打败楚国没有一点信心,要是再来个“邲之战”,他们就真的没脸见人了。

于是晋景公决定对宋国“见死不救”,只派大夫解扬去给宋国人送一张空头支票,对他们说“晋国的军队已经出发了,请你们一定要坚持住,坚持就是胜利!”

晋国人的如意算盘是这样打的,宋楚二国相距数百里,运输补给一定跟不太上,只要宋国人能撑上几个月,楚军没了粮草,到时自然就会撤退了,所以现在最好的办法是派人给宋国人精神上的支持,守城之战最重要的就是坚强的意志,至于援兵嘛那就对不起了,楚国人可不是好惹的,咱们可没有必要为了你们冒这个大险。

算盘打得不错,可惜解扬心急出发,不肯绕道卫国却由郑国借道,结果一不小心竟落在了郑国人的手里,郑国可是楚国新收的小弟,这样的大宝贝自然要拿来讨好庄王,庄王于是将计就计,想出钱买通他让他将话反过来说,以瓦解宋国人守城的决心。

解扬不答应,说:“大丈夫富贵不能淫。”

庄王怒道:“我管你大丈夫小丈夫,敬酒不喝你就喝罚酒,来人啊,把这个大丈夫拉出去砍了!”

解扬慌忙答应,说:“识时务者为俊杰。”

庄王大喜,立刻派人将俊杰解扬送上楼车,递给他一个高音喇叭,要他朝宋国人喊话劝降。

解扬接过高音喇叭,大声喊道:“宋国的兄弟们,你们听好了,我是晋国的特派员解扬,我不小心被楚国人给抓了,他们逼我诱你们出降,你们千万不能这么做。晋国的军队很快就会打过来解救你们啦,你们一定要坚持住,记住,坚持就是胜利!”

宋城内欢声雷动,楚庄王面色铁青,赶紧派人将还在喊个不停的解扬抓了下来,怒道:“臭小子,玩弄我的感情,你当我是二啊!来人,把这个不讲信用的家伙拉出去毙了。”

解扬全无惧色,徐声答道:“且慢,谁说我不讲信用了。作为臣下,接受主公的命令就叫做信用。此次我受命以出,是宁可一死也不能废弃我的使命的,所以下臣答应您,就是为了借机会完成晋君的给我的使命,就算因此而死,也是下臣的福气——这,才是下臣我应该讲的真正的信用。”(成语“不辱使命”典出于此)

庄王叹道:“你是个忠臣,也是个信臣,你走吧,寡人不杀你!”

就这样,解扬虽然经历了一番曲折,最后还是不辱使命,将晋国的这张空头支票送到了宋国人的手里。宋国人也因此重新振作起来,坚守城池,誓死不肯投降。楚国司马王子侧使军士在城外高筑土城,亲自住在上面,以窥城内动静。华元亦命人在城内筑土垒反监视之。自秋天九月围起,一直到第二年夏天五月,彼此相据九个月头,宋国城内粮草俱尽,人多饿死,甚至到了易子而食,析骸以爨(爨音cuàn,这两个词的意思就是指城内百姓没有饭吃,也没有柴伙,只好交换自己的儿子煮了吃掉,然后把这些尸骨拆散了当柴烧。)的地步,他们还是一直在等待着那不可能出现的晋国军队,坚决不肯投降。

其实,郑、宋等中原小国怪可怜的,有人做过统计,春秋时期,宋国受大国侵犯的兵灾达46次,而郑国更是有72次之多。正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这句话贯穿了中国的整个历史。

久攻不下,庄王只好决定撤退了,老百姓是无辜的,而且楚军之中也只剩下七天的粮草了。

正要回师,申舟的苦命儿子申犀不答应了,他跪在庄王的马前,抱住马腿大哭道:“我老爹宁死也没有废弃大王的命令,大王您怎么不讲信用退兵呢?大王啊,你一定要为我那可怜的老爸报仇啊!”

庄王脸上有点挂不住了,这件事确实是自己不对,可是如今楚军已经在宋国的城下耗了九个多月了,宋国人就是不肯投降,咋办好呢?

这时庄王的司机申叔时为他出了个好主意,他说:“宋国人不就是想跟我们耗吗?那咱们就耗死他们,大王不如让军士们在城下盖房种地,摆出坚决不肯撤退想打持久战的强硬姿态,到时不怕宋国人不肯就犯。”

宋国人果然害怕了,无奈之下,宋国执政华元决定铤而走险,来个劫人逼和,从前鲁国的曹沫就这么干过。

于是一夜,华元悄悄缒下城来,潜入到楚军主帅王子侧营帐里,并登上他的卧榻,用力的往他的屁股上一拍,沉声道:“起床了,睡神!”

王子侧睡眼惺忪的刚要爬起来,双袖已被华元坐住,王子侧大惊,急问:“你是何人?”

华元轻轻一笑:“元帅莫怕,我乃宋国右师华元也。此行是奉主公之命来跟元帅您求和的,连夜来访,没带什么礼物,原谅则个。”

好家伙,敌人居然爬到自己床上来了,这能不怕吗?王子侧刚要大声呼救,却被华元一把捂住嘴巴。

“说了不要怕了还怕,你这不是逼我吗?”说着华元从袖中抽出一把明晃晃的匕首,抵住王子侧的小蛮腰。

王子侧吓的面如土色,慌忙道:“好,好,我不逼你,你有什么话就快说吧,大家万事好商量。”

华元见好就收,连忙收起了匕首,躬身道:“死罪,勿怪,情势已急,不得从容也。”

“好说,好说。”

“那我就好好说了,实话跟你说了吧,我们宋国已经到了易子而食,析骸以爨,山穷水尽的地步了,尽管如此,但要我们无条件投降,那是绝对不可能的。所谓城下之盟,有以国毙,只要你们肯后退三十里,我宋国将惟命是听。”

摆在王子侧面前有两条路:

一,唤军士进来,把华元给抓了,以此要挟宋国投降,这样做的优点是自己抓获宋国重臣,大功一件;缺点是万一华元拼死一博,不等军士进来就刺自己一刀,那自己就亏大了。

二,答应华元的条件,私自跟他订立盟约,早点结束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这样做的优点是自己生命不会有危险,还能和平解决问题,皆大欢喜;缺点是万一华元说话不算数,等楚军一退得到喘息之机,继续跟楚国作对,这样自己的罪过就大了。

王子侧皱着眉头苦苦思索,华元则悄悄地握住匕首心里紧张的不行,大颗大颗的冷汗从额头滴落下来。

冷夜无声,气氛紧张到了极点。

“我愿意拿自己当人质,与元帅共立誓词,决不反悔。”华元又道。

终于,王子侧做出了决定:好汉不吃眼前亏,我就信这个华元一次,先保住小命再说。

就这样,王子侧背着庄王和华元私自订立了盟约,其主要内容为:“本着互信互敬,友好协商的精神,我们双方统一思想,决定和平解决楚宋问题,我无尔诈,尔无我虞。(意思是说:我不骗你你也不骗我,成语“尔虞我诈”典出于此)””

大功告成,孤胆英雄华元不敢再在楚营停留,连夜溜回了城中。

另一边,王子侧也在第二天一早把昨晚的事情报告给了庄王,庄王是既佩服华元的豹子胆,又气愤王子侧的脓包样——堂堂楚军大营,居然被敌人出如入无人之境,丢人,丢死人了!

可是事已至此,责罚王子侧已然于事无补,不如就顺着台阶下,跟宋国结盟算了,何况老耗在宋国城下也不是个事儿,难道真的要楚国士兵在宋国城下盖房种地安居乐业最后把宋国人全给饿死?自己要做的是霸主,可不是恶霸。

只是这样做的话,那就得对不住申舟父子了,楚庄王这一辈子从没觉得自己对不起过什么人,可现在为了大局,也只好对不起这两个人了,唉,晚节不保晚节不保啊!

终于,庄王决定服从大局,下令全军后退三十里,宋国宣布投降,认楚国当老大,楚国则答应宋国只要他们乖乖听话,从今以后就不再揍他们,华元也依约到楚国当人质。在楚国的六年时间里,华元和王子侧不打不相识,交上了好朋友,宋国和楚国的关系也难得的进入了一段长时间蜜月期,当然,这是后话。

围宋之役,就这么皆大欢喜的宣告结束了,在楚国围困宋国近一年的时间里,晋国始终不敢出兵,足见楚国霸势强盛。楚庄王逼宋从楚,不轻易举兵攻城,后见其穷困难支,又主动撤兵,其表现得到了中原各国的交口称赞,这样的好老大,不跟着他混又跟谁混呢?就连一向保持中立的鲁国也迅速派出了外交使臣公孙归父,对楚国又是聘问又是进献财物。这样,鲁、宋、郑、陈诸中原的国家都归附了楚国,楚庄王的霸业,ok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