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抗不住的诱惑
3108200000008

第8章 心中的情感3

在乡政府的礼堂里,正在召开全乡三级干部大会。乡党委书记毛子力在主席台上作报告:“同志们,这次区委号召我们大力发展三产业,把乡镇企业搞上来,是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举措。我们要坚决执行区委的方针,我们乡党委就贯彻执行区委决定召开了党政联席会议,确定了八字方针,那就是:家家点火,户户冒烟。希望大家回去以后认真贯彻乡党委的决定,把我们乡的三产业发展起来……”

“家家点火,户户冒烟,多大的气派。”陈汉章坐在台下,对身边的三元村支书李跃进说。

“这火怎么点子,烟怎么冒,我的心里一点底也没有,汉哥你得助我一臂之力哟。”李跃进从衣袋里拿出一盒湘南烟来,抽出一支递给陈汉章。

“乡里肯定还得详细布置的,你放心好了。回去找了小梁,我们三个研究研究,拿个方案报给乡里就是了。”陈汉章把烟点燃,深深地抽了一口,安慰李跃进。

“请三元村的李跃进同志,乡水电站的陈汉章同志留下来,到胡乡长办公室去一下。”散会前毛子力发了一个通知。

陈汉章和李跃进一同来到副乡长胡正元的办公室。

乡政府办公室秘书梁佑民在门口接着他们,热情地说:“陈站长李支书请进来坐!”

他们两人走了进去,在两条木椅上坐下。

梁佑民赶紧泡来两杯热茶,拿出一盒长沙烟来,每人敬了一支。

这种房子是乡干部通用的卧室兼办公室,里面一间摆着一张床铺,一张桌子,是卧室;外面一间摆着一张写字台,几条凳子椅子,是办公室。

他们三个刚聊了几句,胡正元就回来了。他笑着同大家打过招呼,就在写字台前坐下,说:“我们几个来商量一下,看三元村的三产业怎么发展?”

“这个嘛,乡里怎么安排我们就怎么干。”李跃进笑嘻嘻地说。

“乡里只能作政策上布置,具体的工作计划只能各村根据各村的实际情况自行安排。三元村就靠我们在座的几位拿主意了。”胡正元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

陈汉章抽了一口烟,咳嗽了一声说:“我们三元村要说发展三产业还是有条件的,一是交通便利,新修通了到城里的公路;二是资源丰富,主要是煤炭多;三是劳动力多,只要组织得好,是不成问题的。”

“问题是根据毛书记的八字方针,我们从哪些方面发展?”梁佑民接过话来。

“我们只能从煤字上做文章。”李跃进说。

“对!我们三元的小煤矿多,就从煤字上做文章,一是发展完善小煤矿,扩大产量,充分安排劳动力就业;二是利用煤炭资源,开展煤加工产业,引导农民家庭炼焦,精洗煤,做红砖窑。只要大家行动起来了,就可做到家家点火,户户冒烟。”胡正元点了点头。

“你是分管我们村的乡领导,你说怎么干我们就跟着你来。”陈汉章笑着说。

“我看这样吧,”梁佑民说,“这两天先开个村民大会进行宣传发动,然后让村民自报项目,村里再研究一下政策上的扶持,比如田土、上交以及劳动力的配置。总之要让村民享受到实实在在的优惠,就能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行!先这样,李支书回去开个支部会议一议,陈站长同梁秘书可以参加。陈站长你们水电站可从水电资源上给予支援嘛。”胡正元点头赞同。

“这个没说的,自己村组嘛,只要能做到的要什么给什么。”陈汉章表态。

从胡正元的房里走出来,陈汉章同着李跃进往村里走。从乡政府到三元村很近,不到两里路程,乡里的一些单位就在三元境内,如水电站、中学和中心小学、卫生院,所以从大范围来说三元也是属乡里。

“汉章,这三产业的事儿你可得好好帮帮我,到底怎么搞我的心里没一点底。”李跃进边走边说。

“这还用说,我们老哥俩还用说谁帮谁,再说还有胡乡长和小梁呢,大家同心协力,没有办不好的事。”陈汉章安慰他。

“我是担心吕家不好做工作呀!上次调整田地,三翁妈硬是要你那屋场丘,差点激发矛盾。如果这次他们又要闹,胡正元又是吕家的女婿,事情就不太好处理了。”李跃进把担忧说了出来。

“怕什么,桥归桥路归路,我们是要发展三产业,谁有本事谁就上,与屋场丘无关的。”陈汉章说。

“李支书,陈站长,你们回来啦!”一个40多岁的汉子背着一个帆布包拦在面前。

“是长根,你到哪里去?”李跃进问。

“我就是来找你哩,”肖长根说着,从衣袋里掏出一盒烟来,一人给敬了一根,“我想开一个焦碳窑,想问您一下,看要办些什么手续。”

“这是好事,我们积极支持你,你先打个报告交给村里,把规模和投入多少资金写清楚,村里研究后统一给你们办理手续。”李跃进答复。

“那好,我就回去写报告,要靠支书多关心。”肖长根说着,准备走,可又停住脚步,望着陈汉章说,“陈站长,告诉你一个事。”

“什么事?”陈汉章疑惑地问。

“前两天你家秋红差点出事了,她带着学生在喻家岭的山边边上搞春游,一个学生掉到冷水潭里,她跳下去救,结果被那学生抱住,两人都沉到潭底去了,要不是世新伢子来得快,将他俩救上来,说不定两人都没人了。”肖长根将情况告诉他。

“真的?”陈汉章感到有点吃惊。他这两天在站里领着职工维修引水干渠,一直没有回家,所以家里发生了什么事他全然不知。

“这件事我昨天也听说过,新伢子做得好,救了两条命不简单,村里要号召大家向他学习。”李跃进插话。

陈汉章点点头,说:“长根,你先代我向新伢子表示感谢,回去我会要秋红到新伢子家里来致谢。”

肖长根笑着说:“这救人嘛,谁碰上了都会要做的,是应该做的事,专门感谢就不必要了,我将陈站长的意思传达到就行了。”说着,他点点头,走了。

“陈站长,你家秋红有28了吧?”李跃进问。

“可不,到9月份就满29了。”陈汉章点点头。

“这么大的姑娘还留在家里,你也留得住?”李跃进说。

陈汉章摇了摇头,叹口气说:“不是我留她,是她自己不愿走。这妹子心气高,一般乡里伢子她看不上,总想着往外面走,可她的时运又不好,往外走的机会她又赶不上,我们当爹娘的也拿她没办法。”

“你还是要想想办法给她安排一下,或者到城里给她找个对象,现在不抓紧找,将来成了老大难就麻烦了,最主要的是,我看新伢子对她好象有点那个,要是秋红愿意就好,要是秋红不愿意,将来弄出事来就麻烦了。”李跃进提醒他。

“那是,这是个刻不容缓的问题。”陈汉章点点头。

两人边说边走下坡来,在河边上分了手,李跃进过桥去了,陈汉章转身往自己家里走。

一阵轰隆隆的声音传来,陈汉章回头一看,是自己儿子陈鑫骑着摩托车过来了。

“爸爸!”陈鑫在陈汉章身边将车停住,喊他一声。

“你从哪里来?”陈汉章问。

“我到城里去了,我找了祥姑父,他同意我到他的夜总会去打工,安排我当舞厅经理,包吃包住每月工资800元。行不?”陈鑫告诉父亲。

“你要去打工我也留不住你,可有一条你必须记住,不能干坏事,干了坏事你就小心我剁了你的手。”陈汉章告诫儿子。

“你放心吧,爸爸!我什么时候丢过你的脸。”陈鑫笑着,发动摩托就要走。

“还有一件事,”陈汉章喊住儿子,“你同祥姑父说说,要他留意一下,看城里有没有合适的伢子,帮忙给你大姐介绍一个对象。”

“好咧。”陈鑫答应一声,踩着摩托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