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抗不住的诱惑
3108200000031

第31章 惊动了上面1

初冬的一天上午,太阳懒洋洋地从东方的天际爬过来,那温暖的阳光却无法穿透厚厚的烟云,人们只能看到天穹顶上一层黄黑的亮色。站在田边地头的人们,仍然感觉到一阵阵的阴冷和剌鼻的硫磺气味。

两辆小车缓缓地驶到了涟水河边。车门打开,几个人走下车来,有的拿着照相机,有的背着摄像机。他们一下车,就围着那些砖窑和炼焦窑四处照相和摄起像来。他们一路走来,进入了小学校。当时正逢下课,陈秋红刚走出教室,就被一个拿话筒的人拦住,那人说:“请问你是这学校的老师吗?”

陈秋红点点头,看着那摄像机的镜头正对着她,心里有点紧张,不知是怎么回事。

“我们是‘焦点报道’的记者,请问你们在这浓烟滚滚中教学和生活有什么感受?”拿话筒的记者问她。

陈秋红终于知道了这是记者们就环境问题来对她们进行采访了,她想了想,说:“这样的环境你们都看到了,空气污染厉害,那些窑旁的树木都被熏死了,河里的水也开始变黄变绿了,河里没有了鱼,庄稼大幅减产,我们经常感到呼吸困难,头晕无力。说实在话我一天也不愿在这种环境中呆下去了。更可怜的是孩子们,他们在这种环境中学习和生活了两年,长期这样下去,他们的身体会怎么样?还有这附近的农民,他们的生活和生产受到了最直接的影响。因此我们希望上级领导能够采取措施改变这种状况,关心农民和孩子们的身体健康。”

“记者们,你们看到了吧,这样恶劣的环境简直是在慢性杀人呀!”杜小艳不知从哪里钻了出来,大声地说,“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救救孩子们啊!”

记者们在校园里转了一圈,又询问了一些老师和学生们,便返回公路边,到几个砖窑和炼焦窑走了一圈,拍了好些照片和影像,便上车走了。

陈秋红想起自己还有事要办,不等放学,便匆匆收拾了一下,同班主任说一声,走出了学校。她径直来到吕世新的砖窑,看到吕世新正准备同装红砖的车一块走,便喊住他说:“吕世新,请你下来,我有话同你说。”

吕世新见陈秋红喊他,便马上下来,问:“你有什么事吗?秋红老师。”

“是这样的,”陈秋红说,“我们这屋场丘的租期已经过去两个月了,这田我们必须收回,不能再租给你们了。”

“什么?”吕世新有点吃惊地说,“租期到了,我们再继续延长不就行了吗?你要是认为租谷少了,给你增加一点就是了。”

“不是租谷的问题,这田我们必须收回。”陈秋红不容置疑地说。

“看到我挣了几个钱,你们眼红了是不是?告诉你,要收回田也得由乡政府和村委会说了算,我是按乡政府和村委会的政策办事,不是你说要收回就收回的。”吕世新说着,一步跨到车上,跟着车子走了。

“秋红,你要收回田干什么?新伢子挣了这么多钱,你们尽量把租谷定高些,赚他一笔不就行了。”陈喜良对她说。

“我们不是要租谷,主要是不让他办砖窑了,再让这些砖窑和炼焦窑办下去,这里的人还能生存下去么?”陈秋红说。

“话是这么说,可靠你一个人的力量是制止不了的。那些当官的只要有了钱,什么事都可以干。”牛卵子笑着说,“还有我们这些人,要是不办窑了,到哪里去挣钱呢?”

“秋红老师,你到这里来了啊!”梁佑民从山坡上下来,手里拿着一张报纸,高兴地喊她。

“梁秘书,看你这么高兴的,有什么好消息?”陈秋红问。

“你看,你们那个王燕同学的文章报纸上登出来了。”梁佑民把报纸给她看。

陈秋红接过报纸一看,果然在报纸的群众来信一栏里,登着王燕的那篇文章,还加了一个编者按。

“走,到你家里去,还有事同你说。”梁佑民说着就走。

陈秋红便跟在他的身后走着。

“我前不久到了市里,找了我那在环保局工作的同学,把情况同他说了,我那同学是管宣传的,马上就与电视台焦点报道栏目的记者联系,还邀请了省报的记者一同下来实地采访。说是要搞一组大型的连续报道,才有轰动效应。”梁佑民告诉她。

陈秋红这才明白上午来那么多记者,原来是梁佑民起的作用。

“只要媒体出面就好办了,把目前的状况一公布,不由他上面不重视。”梁佑民兴奋地说。

“梁秘书,我们想把租给吕世新的屋场丘收回来,行不行?”陈秋红问。

“租期到了没有?”

“已经过期两个月了。”

“只要到了期,你就可以收回来。”

“可吕世新他要不交田怎么办?”

“他如果硬要是不交,我们乡村可以先给他做工作,要是做工作无效,你们可以到法院起诉,由法院判决他交田。”

一路说着,他们来到了陈秋红家里。周玉春正在门口砍猪菜,见到他们回来十分高兴,连忙起身泡茶,笑嘻嘻地说:“梁秘书你坐,今天到我家吃饭呀!”

“婶婶你别客气,我坐一会儿就走。”梁佑民笑着说,然后同陈秋红走到里面房里,对她说,“秋红老师,我问你一件事好吗?”

“什么事?”陈秋红惊愕地问。

“你的对象谈好了没有?”

“你问这个做什么?”

“你要是没谈好,我就给你做个媒呀!”梁佑民嘻嘻笑着说。

“谢谢你的关心,我对这个问题不感兴趣。”陈秋红摇了摇头。

梁佑民见她不高兴,就打住了话头,转过来说自己:“我很想在你们学校找个对象,民办教师也行,你帮我物色物色好吗?有合适的人选就帮我说说。”

“你还没结婚?”陈秋红吃惊地问。

“婚是结过,”梁佑民伤感地说,“前年老婆嫌我没钱,同我分开与一个个体老板走了。”

“有没有孩子?”

“还没来得及生。”

“好吧,我帮你问问看,如果有合适的对象,我一定同你说。”陈秋红一口答应下来。

“那就谢谢你了。”梁佑民说着,就转过身去,“我到支书家里去一趟,同他扯扯冬种冬播的事儿。”

“那你好走啊!”陈秋红在背后招呼他。

看到梁佑民走了,周玉春走了进来,悄声地说:“秋红,你看梁秘书这个人怎么样?”

“挺好的嘛,怎么,您说他干什么?”陈秋红不解地问。

“他托乡里的李乡长同你爸爸说了,想同你谈对象,你爸爸说要征求你的意见。”周玉春笑了笑说,“他这个人还是很实在的,各方面条件都同你很配般,年纪只比你大得3岁,家庭条件也好,本人又有文化,人也长得不错,只是结过一次婚,也没什么了不起的事,依我看你不妨同他谈谈试一下,谈好了也就解决了一桩大事。”周玉春劝导女儿。

“妈,您是怕我在家里多吃了你的饭,急急的要把我赶出去是吗?”陈秋红翘着嘴巴说,“女儿的事我自己心里有数,您千万别给我在外面瞎咋呼,我现在也不急着要嫁给谁,到时候该怎么着就怎么着。”

“我也不是要你就嫁给他,只是把情况给你说说,主意你自己拿。”周玉春说。

“好啦,我知道了。”陈秋红不耐烦地说。

“那好,我到外面去了。”周玉春苦笑着往外走了。

陈秋红心里不平静了,她想,自己的命运怎么就这么苦呢?本想要是能转正,就想办法调到城里去工作,不就一切都好办了。这几年花了那么大的精力,送了那么多东西,甚至付出了青春的代价,最后还是功亏一篑,真叫人伤心呀!转眼就是30岁的人了,已经是嫁不出去的老姑娘了,还有什么条件去选择人家?梁佑民这个人还是很不错的,要是嫁给他,说不定今后在民办教师转正方面还能助我一臂之力呢?再说人家好歹是个乡干部,人还年轻,今后说不定还能当上乡长书记什么的。这么一想,陈秋红就觉得同梁佑民谈恋爱还是很划算的。于是她就在心里打定主意,同梁佑民接触接触看,如果谈得来,就同他发展下去。这么一想,她就想起刚才梁佑民对她说,要她帮他物色民办教师做对象的事,原来他是在试探我。陈秋红自顾自笑了,心里竟然有一种幸福的感觉。她觉得全身轻松了许多,便走出门外,准备到菜地里去帮妈妈挖土,却看到爸爸兴冲冲地回来了。

“爸爸你回来啦!”陈秋红招呼父亲。

“嗯,”陈汉章笑着点点头,“秋红,有好消息啦。”

“什么好消息?”秋红疑惑地问。

“区里已经作了决定,要把涟水河拦腰截断,扩建双江水库。稻田灌溉面积将成倍增加。我们水电站也要扩编啦。这不是好消息吗?”陈汉章兴奋地告诉女儿。

当然是好消息,不过陈秋红没有父亲那么高兴,因为这消息与她本身的利益没有多少关联,她无法像父亲一样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