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奇幻心中的小船
31076500000044

第44章 夏季里

又到了夏天最炎热的时候。明晃晃的太阳把大地照得滚烫。地上就跟冒了白烟似的,人们都找凉快些的地方避暑,街上几乎没有什么人了。那个时候安空调的还不多,人们也还没有接受的这个东西。不像现在,楼里面没有不装空调的。

我一向是畏惧酷暑的人,整个夏天,几乎都泡在泳池里。

小的时在到公园的水泥池里面学会了游泳,于是乐此不疲,一到夏天宁可不上课,天天都去那里面耍水,把身体晒得黝黑,用手指一划,胳臂上全是白印。从这点上,姥姥就知道我又去玩水了,她倒是非常宠我,从来不指责我,而是把一些零花钱送给我,我把它们放在一个肥皂盒,当时游泳是很便宜的,门票,我记得才五分钱,家里的零钱可以让我每天都去游泳了,只是把学业给耽误了,夏天几乎就不怎么好好念书,直到放假。归来以后又困又累,倒在床上蒙住被子大睡,到了五六点钟饿了,姥姥已经做好了饭,我吃饱了以后,浑身那个爽呀,姥姥对我实在是好。

记得前年,我接到了一条消息,说是姥姥墓地所在地要拓宽公路,需要迁墓,我匆匆赶去,可是来迟了一步,她的墓已经被表弟迁走了。我有些对表弟的不满,他应该事先告我一声才对。

我看到的是两个很深的洞,心里的忧伤,无法形容。我在旁边草地坐了几个小时,然后独自回家。

人的生命似乎是漫长的一个过程,可仔细品味起来,相对于漫长的时空来说是暂短的。也许终究有一天我要和弟弟还有姥姥去团聚。

唐峰遇见了我,问我目前有何打算?我说现在闲赋在家里,孩子念书了,我也想做点什么事情?正在琢磨呢,唐峰笑了笑说,夏天,天热,你喜欢吃冰糕吗?当然喜欢啦,我从小就爱吃这个的吗嘛,大热天儿,每天都吃好几个冰糕,我肚子好不怕凉。他说你搞个冰柜放着你们麻将馆门口,放些冰糕和冰镇水。不会没销路。我只是在麻将馆代售香烟,还没有想到要卖冰糕呢,试一下嘛。我说这也是个办法。唐峰经常四处奔走,忙得很。

于是我又搞了一个冰柜,进了一些冰糕的什么的,坐个小板凳儿,支起一把凉伞,开始做起冷饮生意了,搞得像模像样的。

卖冰糕的高峰期,是中午上学前,小学生们从这里路过,拿着家里人给的零花钱,都围拢来过来买冰棍儿,而且打成一团。孩子们就没个稳当劲儿,总是你推我搡的,尤其是男孩们,总是喜欢打闹。特别有意思的是,学校竟然不给开门,让孩子们满街的乱窜。直到等到快要上课的时候,传达室的老头才把门打开。孩子们蜂拥而进,街上稍微清静一会儿。买冰糕也是非常微小的生意,我不愿在那里守着,把这个事交给了梅子,可以给她的工资多加一份钱,她在看麻将馆的时候,捎带着照看这个冰柜。梅子也很愿意。

我又觉得应该抽空出去旅行了,总是家里呆着,我会觉得惆怅,出去了,虽然很累,疲劳旅途,但是心里是舒适的,我是一个闲不住的人,这一点大头和我不一样,我有时候开玩笑说,我们两个一起出去旅游吧,他说,就在家呆着不要去。性格是不一样的,这个我承认了。

出门之前,我去看了儿子。他放假以后,自己回到奶奶家里度假去了,他在那有熟悉的伙伴,也算玩得开心,就是每天晚上也不洗脚,身上衣服也是脏兮兮的,我去了之后,立即给他把换下来的衣服,通通洗干净晾晒在院子里。

奶奶家的院子确实大。那颗杏树,结满红杏。杏树枝叶茂盛,儿子小的时候,每次回来总喜欢抓住其中的一节,在那上面荡秋千,于是那节树枝被磨得溜光铮亮的。杏树确实长高了一截,我记得儿子刚来的时候还没过墙头,现在树枝已经伸出墙外,伸手就可以摘到杏了

村里家家都有杏树,也就变得不怎么珍贵了。杏子成熟还没来得及采摘,于是落到了地上。经过太阳的暴晒,杏核儿暴露出来了。我开始拿着一个簸萁,把那些杏核收拢起来。砸开尝了一个,原来是还甜核,炒熟了下酒,是一道好菜。

我把儿子叫过来,我们两个砸杏仁好不好?儿子不屑一顾的说,我不玩这个东西,我要去玩粘知了了。你玩你的,我自己来。奶奶去别人家玩牌去了,我在院子里坐着砸杏核。功夫不大,小有成绩,已经有半盆儿。回头,放些盐把它炒熟,味道会很香的。给大头带回去,让他当下酒菜,最近添了习惯,每天晚上还要来二两小酒,只要喝的不多,我不加干涉。我说,你咋这么幸福。

脑海里浮现出童年的事情,弟弟,又出现在我的眼前,多少年来,弟弟时常会来到我跟前,用那双明亮的眼睛望着我,我们在一起玩着喜欢的事情。

小孩们喜欢吃零食。我们小时候能吃到什么呢?也就是个苹果干,辣萝卜条子,两分钱一包,能够品尝好长时间。我买了会分给他,他买了一会递给我。唐峰不行,他是外人,好是好,但是在吃的方面我是不会慷慨的,那时候孩子弄点吃的,也是不容易,不像现在的孩子们,根本不拿这个当回事儿,人家奶油蛋糕都不想吃。我们那时候吃上个冰棍,就算是奢侈。

有时可以自己挣零花钱,我们去街道周围捡人们丢掉的杏核,收回来洗干净,然后,用斧子放在砖头上,小心地把它们砸开。放在盆里,端着到一家药店去出售,我记得有一次,我们两个人连续干了一个来小时,把那些杏核整理好之后,赶快跑到药房。那个一脸严肃的老大爷拿着一个小秤,算的啊很仔细,几两都算的特别清楚,后来递给我们几毛钱,我和弟弟揣着钱,也不知买了什么。

我们还去废旧的地下室里,捡过铁丝铁钉的之类的,回家把铁丝扎直,处理妥当。提到废品站去卖。那事我记得很清楚,我买了一支笔,弟弟买了一个小的笔记本。

唐峰爸爸是单位搞收发的,可以回收旧报纸,攒起来,有了一定的分量,拿车子推到废品站去卖。唐峰在后面给扶着车,他爸爸推着,他见到我和弟弟,跟我们手舞足蹈打着玩,结果,自行车一下给倒了,正好砸在旁边的一个鸟笼子上,老头们闲暇的时候没事做,养几只百灵鸟摆在路边玩儿,自行车一倒,把鸟笼子砸扁了,那只鸟也飞跑了。唐峰他爸爸红着脸,一句话不说,那个老头很厉害,执意让赔偿不可,唐峰他爸爸只好把卖报纸的钱全都交给人家。那天回去,感觉他家气氛不好。同年的事情为什么记得那么清楚呢。

对乡下的生活,我是比较向往的。农家大院子能够使我产生好感。因为比城里挤得满满当当的大杂院,要舒服的多。院子里面种几棵树,栽上许多的菜,梦想中的田园生活,展现在眼前。等到退休之后,我们会回来,好好的改建住宅,也盖一栋二层楼,弄成个小别墅。到时候家里都有汽车,去趟城里也那很容易。我酷爱游泳再建个小泳池,这似乎是一种奢望。***才有泳池,一个普通人中国人想要个带游泳池的房子,那得是多么高的想法。不过一切皆有可能。

我有一颗躁动的心,不愿意在一个地方久留,需要出去放松心情,而且越远越好,最好是能到边陲地区,当然更希望出国了,但是经济上达不到这个要求,只能在国内走得远一点,这次设想,到云南游览观光,彩云之南,已经向往多时,那里的景点我都印刻在脑海中。先准备买张打折机票,后来一想不妥,还是坐火车去,沿途可以看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