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一本书读完经济学名著
3107200000037

第37章 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经济学说(2)

对于职业教育,其“功能是提高人类在经济上的生产力”,职业教育的主要费用是在训练期间拿不到收入,由于推迟挣钱的时期而损失的利息(机会成本),以及接受训练所需的特殊费用,如果额外报酬超过了额外费用,就会进行职业教育的投资。市场的不完全性导致了对人力资本的投资不足,但弗里德曼不赞成对职业教育进行干预,因为政府用其一般收入的款项来直接补助职业或专科学校教育这种形式的干预不合适,这会使得个人的投资减少而无法达到均衡。

总之,弗里德曼的观点可以总结为:主张对初等和高等教育的私人进行补贴而不赞成对教育机构进行补贴;对于职业教育,不主张各种干预。

6.收入的分配

弗里德曼提出在一个自由市场的社会里,收入分配的直接的道德原则是“按照个人和他拥有的工具所生产的东西进行分配”。这一原则和均等待遇的原则在一定的限度内并不矛盾;在一个市场经济中,根据产品计酬的有效作用主要不在于收入分配而在于资源分配,因为它使资源不受强迫而能有效地加以分配,但它却不大可能被付诸实施。

根据产品计酬的资本主义产生了相当程度的收入和财富不均等的特征,这往往使人误解资本主义比其他制度造成了更大范围的不均等,但弗里德曼认为资本主义的扩大和发展并不意味着不均等的加剧,资本主义的巨大成就在于不仅使财产得到了积累,更重要的是为人们扩大、发展和改进其能力提供了机会,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会使得不均等的幅度减少。

在美国,政府主要用累进的所得税和遗产税来调节收入分配。弗里德曼认为,这些措施虽然不是完全没有作用,但在缩小收入差距方面确实作用很小。其原因有两个:一是它们的一部分影响只是使税收前的分配更为不均等;二是逃税、避税、偷税和漏税。他提出的建议是:“个人所得税的最好的结构是在收入的一定的免税额以上抽取固定比例的税,而其中收入的含义应该非常广泛,并且为赚取收入的开支,规定减免税款的优待办法”。他还认为“纳税减免额可能是累进的一种合理的办法”,“用统一税率的所得税来代替累进的税率结构”等。

7.社会的福利措施

弗里德曼对一些具体的社会福利措施进行了分析。

(1)公共住房。因为公共住房具有较大的邻近影响,所以应对之收取较高赋税,使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相等。反驳者认为建议公共住房的理由不是邻近影响,而是作为帮助低收入人们的手段,还有人以家长主义为理由。家长主义的理由是:被帮助的家庭“需要”住房比“需要”其他东西更为迫切。弗里德曼作为自由主义者“趋于拒绝这一论点”,他提出的政策建议是对贫穷家庭采取现金补贴。

(2)最低工资法。弗里德曼直截了当地表明了自己的观点:“如果最低工资法有任何影响的话,那么,它们的影响显然是增加贫穷”,理由是“很难要求雇主按照最低工资雇用所有以前在最低工资率以下被雇用的人。这样做显然是不符合雇主利益的。因此,最低工资的影响是使失业人数多于没有最低工资时的情况。”

(3)农产品价格的支持。弗里德曼认为政府支持农产品的价格完全出于政治意图,这种制度使得储藏仓库和设备的供应者往往成为主要的受益者,同时对消费者也不利,即消费者要付两次款;价格支持方案还是执行外交政策的一个主要障碍,这是因为为了维持高于世界市场的价格的国内价格,就必须对许多项目的进口施加限额,政策的反复无常对其他国家具有严重的不利影响。

(4)老年和遗族保险。这可以分解为三部分,即要求广大阶层的人们必须购买被具体规定的养老金,要求必须从政府那儿购买养老金,以及提出一个收入再分配的办法。弗里德曼认为没有必要把这些合并起来:可以要求个人支付自己的养老金;可以允许个人从私人公司购买养老金;同时可以要求个人购买具体规定的养老金。他认为,政府也可以从事出售养老金的事务而又不强迫个人购买具体规定的养老金,并且要求这项事务收支相抵。此外,政府显然能够并且已经从事于收入的再分配而不需要使用养老金的办法。弗里德曼反对养老金能改变收入再分配,反对养老金机构国有化,认为国有化的唯一优点便是有助于强制执行养老金的购买,但若引入竞争,个人的自由选择和私人企业争取顾客的竞争会促进现有的各种养老金契约的改善。弗里德曼还反对强制购买养老金,“它剥夺了我们对我们相当大部分的收入的控制”。

ModelsofBusinessCycles

《经济周期模型》

〔美〕罗布特·卢卡斯(RobertLucas)

华文导读

《经济周期模型》是作为理性预期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的罗布特·卢卡斯在经济周期是理论方面的独到性研究。罗伯特·卢卡斯是经济学天才、理性预期学派的重量级代表,倡导和发展了理性预期与宏观经济学研究的运用理论,深化了人们对经济政策的理解,并对经济周期理论提出了独到的见解。为表彰他对“理性预期他假说的应用和发展”所作的贡献,1995年他被授予诺贝尔经济学奖。

全书由罗伯特·卢卡斯于1985年5月在赫尔辛基做的演讲组成,共8章。第1章简述研究背景与研究的基本内容。第2章至第7章是《经济周期模型》的主体。第2章“讨论一些需要考虑的普遍问题”。在卢卡斯看来,“这些问题对于决定哪一种经济模型可以使我们确定经济政策对人们的消费流和福利的影响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第3章讨论消费者偏好问题。第4章对标准经济周期模型之中的基德兰德—普雷斯科特(Kydland—Prescotl)模型进行了说明和讨论。基德兰德—普雷斯科特在讨论经济周期模型时省略了两个问题,即第5章的失业理论和第6章的货币理论。第7章展望了以货币扰动为中心的经济周期模型的前景。第8章是总结。

趣味延展

1937年,卢卡斯出生于华盛顿的雅奇马。1955年,卢卡斯从西雅图的罗斯福公立学校高中毕业。芝加哥给予他奖学金,但芝加哥没有工学院,从而终止了他做工程师的梦。那时,热门专业是学物理,但卢卡斯对此没有兴趣。真正令他激动的是芝加哥学院的人文科学,如西方文明史和知识的组织、方法及原理。这些课程中的一切对他都是新的。他选修古代史序列,并且最后变成主修历史。后来卢卡斯由于获得了一项伍德罗·威尔逊博士奖学金而进入加州大学攻读历史专业研究生。

在芝加哥,卢卡斯读到了比利时历史学家亨利·皮伦尼的书,他记述了罗马时代的终结,并强调面对政治大破坏时,人民的经济生活的连续性。对此,卢卡斯印象深刻。在伯克莱,他选修了经济史课程,并旁听经济理论课。从那时起,他开始对经济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他决定改学经济学,并因此回到了芝加哥。1963年,卡内基工学院的工业管理研究生院提供给卢卡斯一个教职。

卢卡斯在卡内基工学院的第一年,花了不少时间学习动态系统和在时间过程中优化的数学,并设法看一看这些方法如何可以最好地用于经济问题。那几年,卡内基·梅隆大学有一群杰出的经济学家对动力学和预期的形成有兴趣,卢卡斯也是其中之一。他在那时与雷纳德·莱普英合作进行了项目研究,他还与爱德华·普里斯科特合作完成了一个不完全竞争产业的动力学的理论项目,并写了一篇《不确定下的投资》的文章。在此期间,卢卡斯的经济动力学的全部观点逐渐成型。

以后,卢卡斯又对萨缪尔森的一个货币经济的交叉各代模型产生了兴趣。他的观点集中反映在1970年完成、1972年发表的《预期和货币中性》的文章中。这篇文章是他的代表作。货币中性是他获得诺贝尔奖的演讲主题之一。1995年5月,在明尼亚波列斯联邦准备银行的赞助下,为此文专门组织了一个25周年的纪念会。

1974年,卢卡斯回芝加哥教书,1980年成为芝加哥有优异贡献的教授。1995年10月10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把该年度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卢卡斯,以表彰他对“理性预期假说的应用和发展”所作的贡献。他的研究,“改变了宏观经济的分析,加深了人们对经济政策的理解”,并为各国政府制定经济政策提供了崭新的思路。

卢卡斯从20世纪70年代初起,率先将理性预期假说成功地运用于宏观经济分析,开创并领导了一个新的宏观经济学派——理性预期学派或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在其获奖前,卢卡斯在宏观经济模型构造、计量方法、动态经济分析及国际资本流动分析等方面都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理论精读

1.经济政策

卢卡斯认为,有关经济政策的讨论,如果要它们在实践上有意义,就必须对这些政策影响资源分配和个人财富的可能方式做出定量评价。卢卡斯通过对经济系统进行简化式描述和结构式描述后认为,两种描述都不能使我们确定政策变动的结果。为此,卢卡斯介绍了一个一般化的公式,以期确定政策变动的结果。但是卢卡斯仅仅列出了公式,却没有对代理人在每一时期参与博弈的特征做出任何具体的描述。他将代理人同时选择的行动看成一个纳什均衡,但实际上这个均衡并不稳定。卢卡斯的这一公式的全部意义是:在模型中,每一个代理人的目标和他面对的形势是明确的,每一个代理人根据其他人采取的行动做出自己最优的选择,而且同时采取这些行动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卢卡斯还回顾了凯恩斯模型并对其进行了批评。卢卡斯最后得出结论:如果使用动态博弈是思考政策的一种有效方式,那么使用凯恩斯主义模型逐年制定政策的方式则不是一种好的方法。

2.偏好

卢卡斯认为任何一个经济模型在其中心环节上都要有一群假设的消费者,这些消费者的决策与技术和市场结构一起决定了系统的运行特征,这些消费者的福利是规范分析的主题。

一个典型的家庭会在某一时期消费一定的商品和服务,这些消费量可能会随着某些随机事件而变动。该家庭会根据效用函数对消费序列或消费过程做出评价。接着卢卡斯引入一个具体化的效用函数,并以此为出发点来考虑经济政策:一是确定不同的政策是如何导致每个代理人选择不同的消费序列的;二是根据政策对代理人福利的影响来规范地评价政策。

卢卡斯将讨论限制在影响一般商品消费的政策上。他首先进行了理论分析:通过一种既反映趋势又反映周期的消费流确定消费者对于增长和波动的态度。其次,他通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消费数据加以检验,得出了一些结论:一是要使消费者愿意接受消费增长率的下降,就必须给予其一定量的全面消费的增加,而如果消费增长率增加,消费者便愿意减少一定量的全面消费(但卢卡斯没有对增长率变化的可能性进行任何评价,只是进行了实验分析);二是一个小小的消费增长率变动,会引起福利结果的巨大变化。

卢卡斯认为个人收入变动的成本限制了潜在的或实际的从社会保险而不是稳定政策中的获益,而总体收入变动仅仅是个人收入风险的原因之一,总体变动的降低——这是稳定政策所能完成的所有东西——只能期望它去除一小部分个人水平上的不可保风险。

卢卡斯觉得上述研究很有建设性,因为它暗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人们所经历的经济波动性,即使与历史上所经历的通货膨胀相比也是非常次要的,与最保守的增长率降低的成本相比更是如此。但这不意味着经济波动是一个可以忽略的问题,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经济波动总是伴随着巨大的福利成本。经济周期将帮助人们看清如何避免在那些有着轻微的、无效率的副作用的政策上犯错误,而不是去设计一个更完美的政策来消除剩余的经济周期风险。

3.基德兰德一普雷斯科特模型及启示

卢卡斯认为基德兰德—普雷斯科特(Kydland—Prescotl)模型是一个高度简化的、完全竞争的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只存在一种商品,它由劳动和资本生产出来,技术回报保持不变。所有的消费者被假定可以无限期存活,而且是同质的。系统的唯一冲击是外生的生产技术的随机变动。在基德兰德—普雷斯科特模型中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能否找到一个具体地描述技术和偏好的参数,使得模型中由这些外生冲击引起的产出、消费、就业和其他方面的变化,与战后美国经济中观测到的对应的时间序列变化相类似?卢卡斯将基德兰德和普雷斯科特对此问题的回答从三个方面加以了讨论:(1)他们使用的完成模拟的方法;(2)要使关键词“类似”便于操作的方法;(3)此模型用于解释经济周期的成功之处。

卢卡斯简述了一个比基德兰德—普雷斯科特模型更简单的体系,然后把基德兰德—普雷斯科特的模型看成这个简单体系的变通。

他通过简单模型的分析得出:家庭对其他人的行为做出预期,当每一个家庭确信其他家庭将采取的储蓄行为与每一个家庭找到的自己应采取的最优储蓄行为一致时,整个经济体系就处在理性预期的均衡之中。

卢卡斯在自己设立的简单模型的基础上介绍了基德兰德—普雷斯科特模型。基德兰德和普雷斯科特计算出了规划问题的解,其解的意思是在技术和当前冲击给定的情况下,规划者决定消费、劳动供给和资本积累的行为。但最经典的事实是,这个规划问题的最优资本积累行为与上述简单的竞争条件下的均衡的资本积累行为是一致的。

卢卡斯接下来通过模型生成了消费、就业和要素价格的人工时间序列。但这个人工时间序列与实际观测到的对应部分不符,即模型得出的就业变化与实际就业不符,前者的波动幅度要比后者低;模型得出的消费变化与实际消费不符,前者的波动幅度要比后者高;模型得出的投资变化与实际投资不符,前者的波动幅度要比后者低。为此,基德兰德和普雷斯科特改进了偏好和技术,提出了一个新的模型。在偏好方面,增加了闲暇的跨时期替代的程度,而没有改变假定的消费的跨时期替代。在技术方面,一个投资项目从t期开始在t+τ期完成,τ期固定。另外,假设技术冲击分为永久的和暂时的两部分,两者混合而代理人不能观测到。基德兰德和普雷斯科特对模型改进的结果是明显地提高了模型拟合现实数据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