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识人用人管人(大全集)
3106400000011

第11章 莫让浮云遮望眼,披沙沥金淘出优秀人才(1)

观一叶而知秋,识人无小事

水滴虽小,却能折射出太阳的光辉。谚语说见一叶落而知秋之将至也,因为从一叶飘落这一小的现象就可以知道大的事件——秋天快到了,识人也是如此。一个人的品性、志向和好恶都体现在平时生活中的小事中,只要仔细观察就可发现许多有用的东西。

看过《世说新语》的人都知道管宁与华歆的故事,本来他们算是不错的一对好朋友。后来管宁与华歆割席分坐,断绝来往,不过是因两件小事。一件是在两人锄地的时候,一块金子光灿灿地从地里露出来,管宁视如瓦石,挥锄如故;华歆却乐得心花怒放,拿着金子舍不得放下。另外一件事发生在他们读书时,一位高官的车队威风凛凛地从门外经过,管宁充耳不闻,华歆却撂下书带着几分贪恋跑去看热闹了。待他看后回来,管宁已把席子一分为二了。

察人于微,从小事上看出华歆的人生取向,管宁的眼光确实了得,后人把管宁割席载之于书,说明是赞成管宁做法的。

无独有偶,美国的一位管理学家曾受聘于一个大老板,在几次用餐时,他发现老板盛饭不是多了吃不下,就是盛少了不够吃。他想,一个连自己吃多少东西都把握不准的人,值得再为他效力吗?便辞了职。果不其然,那个老板的公司后来因决策失误真的倒闭了。

基辛格在外交上的盖世才华是举世公认的。在他初入哈佛大学拜访学界泰斗艾略特的时候,艾略特并不热情,碍于情面,他只是给基辛格开了一张书目,那上面列了25本必读书的篇名,让基辛格通读之后写出一篇读书报告。艾略特嘱咐基辛格在完成读书报告前不要再来找他。三个月后,基辛格把读书报告交给了艾略特,当天下午艾略特把电话打到了学生宿舍,要基辛格去见他。

作为一名学者,艾略特的目光是很挑剔的。但读过基辛格的读书报告,他得出的是这样两点比较:在基辛格之前,从来没有一名学生真正认真读完这25本书;也没有人写出过条理这样清楚的读书报告。对一名导师来说,要了解一名学生,看过学生的一篇读书报告就足够了。

蚁孔虽小,却能使黄河决堤、一溃千里。可见,小处虽小,但却能见大。一个大的灾害并不全是偶然而降的,它多是因为平时的毛病未被人知晓而一点一滴的积累而来;而成功也并不是一日之功,同样是平时注意自己言行从而得到的。故要找失败的原因,应多看看自己平时的所为;要成功,就应时时注意,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做起。那么,要识人以促成自己事业的成功,就应从小处识人,从人的小的言行之中看到他大的方面。

这就如同从蛛丝马迹中发现一个大的阴谋或是知道一个宝藏的所在。有一位母亲的话对我们应有启示,她告诫自己的儿子说:“如果有一个女孩跟你去吃西餐,点了‘全餐’,起初上来的开胃菜、面包、汤、沙拉,她全都吃光了,等到后面的主菜和甜点,已经撑不下去,你可别怪她。她绝不是浪费,只是不会点西餐,甚至可能没吃过‘全餐’。但你要是哪天遇见一位小姐点了全餐,而且从头到尾,每道菜只碰一点点,可就应小心了。那真是太浪费,只怕你将来养不起。”这位母亲的话可谓真有见地。人生的经验使她学会了从小处识人,而小伙子们生性豁达又被罩于情网之中,哪能想得那么深那么远呢?这点又不得不使人联想起“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句名言来。

西方一位著名银行家的经历应该对我们识才有所帮助。他早年工作极不顺利,好几次都没有应聘成功,当他带着一颗受伤的心走进一家银行,不幸的是,他又被拒绝。默默地,他走向了大厅的出口,不经意间,他发现地上有一枚闪亮的图钉,就蹲下身去把他拾了起来。这时银行的董事长恰巧从这儿经过,看到了这细小而又平常的一幕,董事长别具慧眼,认为这种人正是银行所需的,任用他的话一定会把银行的事办好。第二天,他就接到了银行的聘任书。此后,他努力工作,并把银行管理得井井有条,董事长死后由他接任,最后成为世界著名的银行大王。这位银行大王的产生得益于生前的董事长慧眼识人。如果董事长稍微粗心一点,或者是虽然看到这一幕却没有思考一番,那么这粒闪亮的“金子”还会继续埋在沙堆里。

言语举止间窥测对方的才干和品行

一个人的才能志向往往在不加留心的细节之中,这细节不时地反映在一个人言行举止当中。

男人们爱说女人的美丽动人之处常在不经意的一瞥之中,这话不无道理。如果借用到识人上,就可以说一个人的才能志向往往在不加留心的细节之中,这细节不时地反映在一个人言行举止当中。知人言行而后识人是管理者识人的一个重要手段。

观察一个人的言行是识别人才的一个重要途径。男人们爱说女人的美丽动人之处常在不经意的一瞥之中,这话不无道理。如果借用到识人上,就可以说一个人的才能志向往往在不加留心的细节之中,这细节不时地反映在一个人的言行之中。知人言行而后知人是领导识才的一个重要手段。

东汉李命见大将军窦固平时姿意横行,便推知“他的危亡立等可见”,果不其然,没多久,窦固就被诛杀。而由于李命识人,从而保住了自己的主人也保全了自己。李命虽非为领导,但他从人眼前之言行而知之祸福,目光既锐利又远大,管理者识人用人当借鉴之。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现在发生的事往往是以前种下的根,而现在的所为则必然会对以后产生影响。那么,据此,从一个人眼前的言行也就可以知道他今后的发展,这便是由近而知其远的识人方法。

清朝的曾国藩具有异乎寻常的识人术,尤擅长于通过人的身体语言来判断的对方的品质、性格、情绪、经历,并对其前途作出准确的预言。

某天,有新来的三位幕僚来拜见曾国藩,见面寒暄之后退出大帐。有人问曾国藩对此三人的看法。

曾国藩说:“第一人,态度温顺,目光低垂,拘谨有余,小心翼翼,乃一小心谨慎之人,是适于做文书工作的。第二人,能言善辩,目光灵动,但说话时左顾右盼,神色不端,乃属机巧狡诈之辈,不可重用。唯有这第三人,气宇轩昂,声若洪钟,目光凛然,有不可侵犯之气,乃一忠直勇毅的君子,有大将的风度,其将来的成就不可限量,只是性格过于刚直,有偏激暴躁的倾向,如不注意,可能会在战场上遭到不测的命运。”

这第三者便是日后立下赫赫战功的大将罗泽南,后来他果然在一次战争中中弹而亡。

因此,在企业用人中,高明的管理者要懂得从下属的言行举止间识别一个人的才干和品行。

兼听则明,微服私访打探人才

常言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管理者如果亲自去识才的话很易受蒙蔽,也就是说管理者由于自身处于其中,很难从众多的表象之中分清真才。这时管理者何不从另一方面考虑呢?这就是“兼听民意”,看看众人对某人的评价就知道他是否是人才。

人在社会中,不可避免地要与他人发生关系。生活于人群之中,自己的一言一行都被身边的人瞧在眼中、记在心里。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所以生活于群众中,群众对人的了解是最彻底的。那么一个管理者不花多大精力就可识得一个人才,到群众中去走走,听一听他们的声音,这是最简便易行的办法。

这里要注意的是对待人言要“兼听则明”,不要只听到几个人的意见就以为是“民意”。这其实只是少数人的观点,民意是大多数人的观点,是从群众中的极多数人的观点中总结出来的,它们是相似或是相同的意思。故管理者应尽量多地听取群众的意见,并且在此基础上认真地分析,找到真正的东西。

明朝初年,朱元璋以重典治国,但由于法制不健全,不少官吏被错捕入狱,但经其所治人民为之申辩和请求,朱元璋也因此而赦免被错捕之官吏,有的因知其贤能惠政而得以擢升。

一次,永州知县余亭城等人因事被捕,其所治人民上京申辩,列举他们的善政,朱元璋立即予以纠正,赐袭衣宝钞放回。他们复任后,努力工作,政绩更显著。

从这件事我们可知,官吏的好坏,其治下的群众是最清楚的,领导如能经常倾听群众的意见,那么就能鉴别下属的好坏了。官场如此,企事业单位亦是如此。管理者若要真心识才,就有必要去群众中走走,看看他们对自己的下属有什么意见。

现在盛行的民意测试就是考察人才的一个好办法。在竞选中民意的支持度决定了侯选人能否入选,这民意其实就代表了人民对他的整体评价。管理者要用有才之人,让群众推举人才就是一策。

人是社会人,生活在社会群体之中,因为日常交往频繁,加之各种利害关系交织,在每个人的周围形成了层层人际关系圈,而从被考察对象的“圈中人”口中,我们会更多地了解这个人。管理者要想找到合适的人才,就要经常到人群中走走,通过周围的人们来了解被考察对象的才能状况。

(1)看其周围人对他的了解程度。一个长期不为周围人所了解的人,要么是韬光养晦的高人,要么是无所作为的庸人,要么是与周围人格格不入的怪人。

(2)看周围人对他的接纳程度。一个人不管才能有多大,如果不切实用,或者孤傲自绝于人,就很难被周围的人接纳,不易得到他人帮助,身单力薄,不适合委以领导重任。

(3)看周围人对他的信任程度。信任缘于对人的德性和才能的认可,通过这个可以了解到被考察对象的德行。

(4)看周围人对他的期望程度。同样为他人所敬重的人,他人对其期望值也不相同。有的指望为他们带来切身利益,有的指望为他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这种期望值的大小,大多缘于他人对其德才的透彻了解,而这就成为识别人才的重要依据。

“人以群分”,观察其朋友以识人才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不同的东西被分配在一起是因为它们有相似之处;不同的人走在一起,是因他们有共同的语言,有相同的志向,所谓“意气相投”而已。很难想象一个志存高远、正直无私的人会与一个无恶不作的大恶棍成为深交。“道不同不相为谋”,不同的情操、不同的追求,决定了各人所走的不同的路,想到这些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人以群分了。志趣不投之人走在一起如一场没有爱情的婚姻,它不会长久,要识人也就有必要观其行,观其所交之人。如果一个人交的是狐朋狗友,而另一个人交的是金兰之友,毋须多言,孰是孰非一见便知。

人生活于一定的环境之中,不可避免地要与外界打交道,受人影响也是在所难免的。古人一语中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了环境的重要,也说明了对交往的人应予以重视。如果小孟珂与一帮市井之人整日混在一起,后来定不会成为“亚圣”。

要做好自己的事往往需要朋友的帮助,为此,广交朋友成为一种风气。但要交到好友应有所选择,而要识才也可看看他交的是什么样的朋友。

古人有“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之说,这是就学识而言,管理者观其所交谈之人,定知他是有学识之人。知其友而知其人,交往的人的情况实际从侧面反映了本人的情况。

隋末,王圭隐居于南山。一日,他的母亲李氏说:“你将来可能会显贵,但不知你交往的朋友是什么样的,能否找个机会让我见见他们。”过了几天,好友房玄龄、杜如晦不邀而访,李氏一边准备酒饭让他们尽情欢饮,一边暗自观察。待房杜二人走后,李氏忙说:“两位客人都是辅助帝王的人才,看来你能够显贵了。”李氏所见确实不错,后来,房杜二人果然当了太宗皇帝的左右仆从。王圭也做了侍中大臣。王母之所以能肯定地作出判断,因为她通过观察知道杜房二人的才德,观友知子,从而更深一步地了解了自己的儿子。

领导考察人才,可试着去观察一下他所结交的朋友,从而作出自己的选择。如果管理者发现其所交之尽是有才有德之人,那么领导就应大胆地任用,因为一方面这人多半是有才之人,再者“一个好汉三个帮”,自己有困难的时候,还可寻求下属的朋友的帮助,可谓“一箭数雕”,何乐而不为呢?

有比较才有鉴别,通过比照识别人才

俗话说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对人才亦是如此。对比考虑可以知人之长识人之短,从而更好地鉴别人才。比较识人既可以与自己相比较,也可以在同类人中比较,具体如何操作要看领导的习惯如何。

1.知己又知彼

人贵有自知之明,但要清楚地知道自己并不是那么简单,这需要有敢于正视自己弱点的勇气。然后根据自身的优点与缺点与所识之人进行比较,就可知己之短,识人之长,知己之长,识人之短。短与长,比较而视之,相得益彰。比较自己与他人的优劣之处最易识人。刘伯温一世相才,虽不为相,但其才智过人,并能慧眼识人,自知又知人。明初,李善长被罢相以后,朱元璋积极物色丞相的人选。当问到杨宽如何时,刘伯温说:“杨宽有相才无相器。他难以做到像水一样公平处事并以义理来评判是非。”朱元璋又问汪广洋如何,刘伯温说此人气量狭小,较杨宽有过之无不及。当问到胡惟庸时,刘说:“此人如一匹驾车的马,臣担心他把车驾翻了。”朱元璋想了想说:“我选相才,无超过你的了。”刘伯温赶忙说:“不可不可,臣嫉恶如仇,性情刚烈,又没有处理繁杂事务的耐心,让我做丞相,恐有负圣恩。”事后汪广洋等人都有不同程度的重用,胡惟庸还做了几年丞相,但都相继失败,可见刘伯温知己又知人。刘伯温通过自己与他人的比较,细数别人的优点和缺点,为皇帝用人提供了参考,不愧为一个智者。

知己知彼,不仅从自己的优缺点中发现对方的优缺点,同时根据相似的经历又可预见别人的优缺点。美国的大法官可以轻易地看出年轻律师所玩的花招,因为美国的法官都是从优秀的律师中选拔出来的,这些法官都有过律师的经历,所以对律师就了解得极为清楚。管理者也可以以自己年轻时的经历与应聘者或是下属作一下比较,从而既可以知道他们的缺点,又能发现他们中一些人的可贵之处。领导根据自己的人生经验还可对他们提出某些忠告,从而赢得他们的心。

2.同类相较而识人

同类相较,主要是横向的比较,即从同一类人中相互比较来选任人才。总的说来有两种:一是把要辨别的人同已胜任某特定职位的人相比,比如要选择一个处长,就拿这个人与其他几位处长作个比较,如果能力相差无几就可任用,万一能力较现在的处长还要高,就可以委以更重要的职位;另一种是在一群人中选择优秀者然后加以使用。这种方法往往会出现“矮子中选将军”的情况,即所选择的团体总体素质不高,就是最优秀者也不过尔尔。因此前一种更多地为领导所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