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道德经(白话全译)
3106100000010

第10章 名遂身退

原典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译文持执盈满,自满自骄,不如适可而止;将铁器锤打得非常锐利,却难以长时间保持这种锋锐。黄金碧玉堆满厅堂,无人能长久守住这些财富;一个人若富贵且骄慢,那是自取其祸。功成了,名就了,就应急流勇退,这才合乎天地自然之大道。

名家注解河上公:嗜欲伤神,财多累身。夫富当赈贫,贵当怜贱;而反骄恣,必被祸患也。人所为功成事立,名迹称遂,不退身避位,则遇于害,此乃天之常道也。譬如日中则移,月满则亏,物盛则衰,乐极则哀。

王弼:持,谓不失德也。既不失其德,又盈之,势必倾危。故不知其已者,谓乃更不如无德无功者也。既揣末令尖,又锐之令利,势必摧衄,故不可长保也。

朱元璋:世之有富贵者,每每不能保者何?盖为因富贵而放肆,高傲矜夸不已,致生他事,有累身名,是自遗其咎,莫之能保也。

经典解读本章就“盈”、“满”与“功成身退”进行了论述。贪图功名利禄的人,总是得寸进尺;恃才傲物的人,往往锋芒毕露;富贵骄纵的人,难免招来祸患。在老子看来,这些都应引以为戒。就普通人而言,谋取功名利禄不易,但功成名就之后,如何善加对待则更难。

世上有两种东西是最难填满的,一个是大海,一个便是欲望。大海填不满,是因为它博大而包容;欲望填不满,却是因人性的贪婪与丑恶。欲望之火可以焚身,要想保身立命、善始善终,还是听一听老子的劝诫吧!他说:“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世人若能依老子所言,功成不居,急流勇退,足可得以善终。然而,总是有些人贪心不足,居功自傲,忘乎所以,最终身败名裂。李斯贵为秦国丞相,辅助始皇帝一统海内,功业之大,足以彪炳史册,富贵权势,可谓无以复加,然而最终一步走错,遂落得身首异处。临刑时,他对儿子说:“吾欲与若复牵黄犬,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曾经位极人臣,最终却连做一个普通百姓、与儿子外出狩猎的机会也没有了,着实可悲可叹!

然而,若非大智之人,非到身败名裂之时,是很难领会“功成身退”的真谛的。其实,要想做到“功成身退”,必先能够淡泊名利。须知,“反者道之动”,事物的发展本来就是向着自己的反面变化的,否泰相参、祸福相依。纵观古今中外的历史,长盛不衰者能有几人?“功成名就”固然是好事,但其中却也潜藏着巨大的祸端。

老子精通辩证法,深知进退、荣辱、正反等是互相转化的。因而,他提醒世人,水满则溢,盛极必衰,若不及时退身,便会招致灾祸;奉劝世人,须趁早罢手,见好即收。在大功告成之后,不要贪婪权位名利,不要尸位其间,而要收敛意欲,含藏动力。宋代大文豪欧阳修的词句“定册功成身退勇,辞荣辱,归来白首笙歌拥”,正体现了“功成身退”的精神。

老子还说,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难道不是吗?一个人手中的武器越锋利,锋刃也就越薄,砍削东西也就更容易卷刃,因此这种锋利是难以长久保持的。物极必反,任何事物发展到极限,都必然走下坡路。所以,一个人即使功勋卓著,也要懂得谦虚;即使才华横溢,也要懂得韬光养晦。

智慧典例

富贵骄慢是祸患之根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意思是说,一个人如果富贵而且骄慢,那是自取其祸。古语说:地广而不平,人将平之。财聚而不散,人将争之。只懂得聚财,不懂得散财,必然没有好下场。然而大多数富人都缺乏“散财”意识,他们不是花天酒地、任意挥霍,就是炫富、斗富。

中国古代有个因斗富而出名的人,读史书,读唐诗,读《金瓶梅》,读《桃花扇》,甚至读冯梦龙的《三言二拍》,都能见到他的身影。这个人便是晋朝的石崇,他曾任侍中、荆州刺史等职,也是当时的首富。

石崇斗富的对象是王恺。王恺是一位贵族,他竟然用饴糖水洗锅。石崇不服气,就用白蜡当柴烧。就这样,两人你来我往斗开了。王恺做四十里的紫丝布屏障,石崇就做五十里的锦绸屏障;石崇在屋上涂香椒泥,王恺就在屋上涂赤石脂;王恺拿高三尺的珊瑚树到石崇面前炫耀,石崇就拿出自己的六七株珊瑚,都有三四尺高。王恺只有甘拜下风。

没有了斗富的对象,石崇就开始炫富。他在厕所里放上十余个美丽的奴婢伺候着,并备下锦香囊、沉香汁、新衣服等物,等客人一出厕,就给他们换上新衣服。上厕所前所穿的衣服就直接扔了,以免把厕所里的臭味带出来。

石崇在《思归引》中自述说“余少有大志,夸迈流俗,弱冠登朝,历位二十五年,以事去官。晚节更乐放逸”等等,看上去好不洒脱。但实际上,他是一个官匪,其钱财多为不义之财!

庸懦的晋惠帝登基后,大权落入贾南风皇后手中。贾后的侄子贾谧“权过人主”,石崇便是他的门下的重要人物。背靠贾谧这棵大树,石崇官运亨通,这也为他聚财创造了条件。

台静农曾撰文说,石崇集诗人、名士、富豪于一身都不算奇,“所奇者,崇身居方镇大员,居然杀人劫财,干那强盗的勾当”。他还引述史家记录加以证明:“石崇为荆州刺史,劫夺杀人,以致巨富。”“石崇为荆州刺史数劫商贾。”“在荆州劫远使商客,至富不赀。”史书正传,虽寥寥数十字,却明白地记述了石崇是怎样一个人,以及他是如何富起来的。

靠劫杀商贾富起来的石崇,在洛阳西北建了金谷园。他在《金谷诗序》中这样描述:“金谷涧中,清泉茂树金谷园,众果竹柏药物具备。”可见,金谷园的规模是多么庞大。传说,园中有八百多奴仆,而他就是在这里与王恺斗富的。石崇在金谷园过着极其奢侈、糜烂的生活,例如,他只吃用人乳饲养的小猪。

后来,贾谧倒台。失去靠山的石崇,被眼红他钱财的政敌们逮捕,并抄没家产。其爱妾绿珠跳楼自杀,他自己也被处死。有意思的是,石崇受刑之际曾哀叹说:“你们这些人,完全是图财害命啊!”刽子手说:“你既知财多害己,何不早散之?”说罢,手起刀落。

石崇死了,死于政治斗争,死于多行不义,更死于为富不仁。

古往今来,有多少人为聚敛钱财,而挖空心思、不择手段;又有多少人因贪图货利,而卑躬屈膝、丧失气节。那些只顾聚财供自己享受,而不愿周济天下的为富不仁者,常被世人唾弃。而那些能聚财亦能散财的轻财好义者,则往往为世人尊崇,如“商圣”范蠡、世界首富比尔?盖茨以及华人首富李嘉诚。

正如老子所说,天之道,损有余以补不足。不为富贵所动的人,是高尚的君子;而懂得散财的人,是知“天道”的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