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二十几岁要懂得的人生经验(大全集)
3105900000064

第64章 能屈能伸才是大丈夫

太极拳的攻守之术被公认为是登峰造极了,使用者不急不忙,见招拆招,惊涛骇浪拍来,登时成了涓涓细流;烈火烹油泼至,瞬间化作一缕青烟。无论怎样的攻击,遇到太极拳,都变得无济于事。此拳理若能用在人生的擂台上,方圆随意,通融世事,那将是为人处世的至高境界!

从“墙头草”看出大智慧

所谓变通,就是以改变自己为途径,通向成功。哲学家讲:“你改变不了过去,但你可以改变现在;你想要改变环境,就必须改变自己。”我们每天面对层出不穷的矛盾和变化,是以不变应万变,还是采取灵活机动的变通方式应万变,这是我们需要确立的一种做人做事的态度。

叔孙通是秦二世时的儒士,被任命为待诏博士。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天下纷纷响应。秦二世听说后,很忧虑,便召集待诏博士和儒生询问方略。秦二世问:“由楚地来的戍卒攻占了城池,先生们认为该当如何?”

三十多名博士和儒生异口同声地说:“百姓造反,这是不能赦免的死罪,希望陛下赶快发兵讨伐。”秦二世听后,勃然大怒。

叔孙通上前说:“如今天下合为一家,先帝毁掉郡、县的城墙,销毁天下的兵器,向百姓表示不再用兵打仗了。况且上有圣明天子,下有完善的法律,人人尽职守法,四海安宁,哪里有人想造反呢?这不过是些偷鸡摸狗的小贼罢了,何足挂齿。”

秦二世转怒为喜,笑道:“先生说得很对。”博士、儒生们中脑筋灵活的很快来了个急转弯,附和叔孙通,说是盗贼。脑筋僵硬的便依然坚持说是百姓造反。于是秦二世便把说造反的都关进监狱,却赐给叔孙通二十匹帛缝制衣服。

后来,秦朝灭亡,叔孙通便带着儒生们逃出咸阳。他先是投奔项梁,项梁去世后又侍奉楚怀王,后来又投降刘邦。刘邦最讨厌儒生,所以见到儒生,便把他们的帽子摘下来,往里面便溺,以羞辱儒生。

叔孙通知道刘邦的脾性,便脱掉儒装,改穿短小贴身的衣服,刘邦很是高兴。叔孙通既不向刘邦宣讲儒家学说,更不向刘邦推荐自己的学生,而是向刘邦推荐那些盗贼出身的壮士。刘邦更是高兴,拜叔孙通为博士,号稷嗣君。

叔孙通的学生们备受冷落,都暗地里骂叔孙通:“我们跟随先生多年了,如今不推荐我们做官,反倒天天推荐那些狡猾的盗贼,这是什么道理?”叔孙通听到后,便对学生们说:“汉王正冒着刀林箭雨争夺天下,你们这些儒生能上阵杀敌吗?你们等着我,我并没忘记你们。”

刘邦平定天下,跟随他一起打天下的都是些没有知识的武夫,更不懂什么规矩,在朝堂上喝酒争功,醉了就大喊大叫,甚至拔剑砍殿上的柱子。刘邦看着乱糟糟的景象,十分头痛。

叔孙通猜到了刘邦的心思,知道时机已到,便对刘邦说:“儒家虽不能争夺天下,却善于守成。臣愿招集鲁国的儒生,和臣的弟子们一起制定朝廷礼仪。”刘邦同意后,叔孙通便与鲁国的儒生、自己的学生一起,斟酌古代和秦朝的礼仪制度,因时制宜,制定了一套切实可行的礼仪制度。

从此,大臣们上朝,都严格遵循礼仪,稍有越轨便被一旁监视的御史拉下惩治,人人心中畏惧,朝中气象大为改观。刘邦看着驯服的臣民,慨叹道:“我直到今日才知道天子的尊贵啊!”

他拜叔孙通为太常,又赐五百金。叔孙通这时才提出:“臣的学生们跟随臣多年了,又和臣一起制定礼仪,希望陛下重用他们。”刘邦此时已从心里喜欢儒生了,便把叔孙通的学生们都封为郎官,叔孙通又把刘邦所赐的五百金都分给学生们,学生们这才明白叔孙通的用意。

被司马迁在《史记》中称为“汉家儒宗”的叔孙通确实有其过人之处,他能历经两朝四帝而独得宠信,证明这棵树在风中老而弥坚。这些都是由于他的聪明机警、善于言辩、审时度势、善于变通得来的。

二十几岁的年轻人,身在职场需要根据当前的形势和所处的环境,适时改变自己的策略,化不利为有利,最终胜出。

收敛锋芒,韬光养晦成就大事

明人杨慎,有感于自己的人生际遇,写了一部智者处世之书——《韬晦术》。书中写道:“德高者愈益偃伏,才俊者尤忌表露,可以藏身远祸也。”正是“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若想成就大事,必须懂得韬晦之术,才能趋利避害,避祸保身,否则终究会落得“出师未捷身先死”的命运,古今多少人若此,只落得“英雄泪满襟”,实在不值得。

古往今来,善使韬晦之术者,不在少数。而能将此术使得精妙的,还得是这位以柔克刚的人物,他就是三国的蜀国国主刘备。由此一事即可看出刘备高明的处世之道,那就是“青梅煮酒论英雄”这一段历史佳话。

想当初,刘备在吕布与曹操两大势力争夺中无法保持中立,只好依附曹操,以图共同消灭吕布。后来曹操在许田围猎时故意表露出自己的篡位意图,以试探臣下的心态。当时大臣们敢怒不敢言,只有关羽“提刀拍马便出,要斩曹操”,倒是刘备“摇手送目”,拦住关羽,还要用语言恭维曹操说:“丞相神射,世所罕及!”其深沉的心机可见一斑。后来当董承、王子服等人凭汉献帝血写密诏结盟讨伐曹操时,把刘备也拉入这个反曹的政治集团之中。刘备签名入盟后,为防曹操谋害,就去后园种菜,并亲自浇灌,以为韬晦之计。

不想曹操何等精明,他想刘备这看似“胸怀大志,腹有良策,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的英雄怎么突然种起菜来了,一定有什么重大事情影响了他。一天,趁刘备的两位结拜兄弟关羽、张飞不在身边的时候,派许褚、张辽带领数十人到园中将刘备“请”往丞相府。刚一见面,曹操便出一言:“在家做得好大事!”唬得刘备面如土色。随后曹操执刘备之手将他带到后园,说了句“玄德学圃不易”,意思是说玄德你学种菜可不容易啊,这才给刘备吃了颗定心丸,他缓过劲儿来,赶紧回了句:“只是消遣罢了。”

相约来到小亭,只见亭内小桌上“盘置青梅,一樽煮酒,二人对坐,开怀畅饮”,青梅煮酒,煮出了一段脍炙人口的历史剧。当是时,酒至半酣之际,忽然阴云布满天空,骤雨将至。随从们突然看见天边乌云,酷似游龙,引来曹操的注意,他携刘备凭栏观看。曹操突然问道:“使君知龙之变化否?”刘备说:“未知其详。”曹操于是说道:“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吞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方今春深,龙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玄德久历四方,必知当世英雄。请试指言之。”

刘备其实很清楚,这是曹操要他承认自己心怀英雄之志。刘备则故意拉扯旁人,先抬出最让人看不起的袁术,曹操斥之为冢中枯骨。刘备又举出袁绍、刘表、孙策、刘璋等人,唯独不提自己。曹操自然不满意,干脆直言相告:“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刘备闻之大惊,以为讨曹联盟之事暴露,手中的筷子随之掉在地上。也算天公作美,是时雷声大作,刘备借机恢复常态,从容地将筷子捡起,并说道:“雷声太响了,一惊之下,才将筷子掉了。”曹操看到这场景,笑着说:“丈夫亦畏雷乎?”疑心顿消。刘备也得以保全自己,几天以后曹操又请刘备喝酒,席间忽然有人来报:“淮南的袁术要和淮北的袁绍联合起来对付丞相。”刘备放下酒杯,当即表示愿带兵前往沙场,曹操没有怀疑,答应了,从而使得刘备“撞破铁笼逃虎豹,顿开金锁走蛟龙”,日后方才造就三国鼎立之势。

刘备采取的就是一种“韬光养晦”的策略,是一种有所作为的“韬光养晦”。正所谓: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适时地隐藏自己的锋芒,如龙在渊一样,只要是龙,总有飞上天空的时刻,静待时机,终会成就一番大业。

当然,做到韬光养晦并非易事。要经得起风雨的打磨,要经受住世俗的纷扰,经得起口舌之勇的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