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二十几岁要懂得的人生经验(大全集)
3105900000031

第31章 取得口头上的胜利是做人的悲哀

人与人之间需要相互帮助和忍让,缺少这两样便什么事也干不了。不要斤斤计较、小题大作,在给对方设一道门的时候,其实也把自己堵在了门外。

大多数争执都无必要

留心我们的周围,争论几乎无处不在。一场电影、一部小说、一个特殊事件,甚至某人的发式与装饰都能引发一场你黑我白的大较量。然而,争论带给我们的结果常常是不愉快的,因为每一方都以对方为“敌”,试图以一己的观念强加于别人而根本不把对方的意见放在眼里。

针对这个问题,美国耶鲁大学的两位教授进行了一项实验。

这两位教授耗费7年时间,调查了种种争论的实态。例如,店员之间的争执,夫妇间的吵架,售货员与顾客间的斗嘴等,甚至还调查了联合国的讨论会。

结果,他俩证明了凡是去攻击对方的人,绝对无法在争论上获胜。

当别人和你谈话时,他根本没有准备请你说教,你若自作聪明,拿出更高超的见解,对方绝不会乐意接受。所以,你不可随便摆出要教导别人的姿态。你的同事向你提出一个意见时,你若不能赞同,至少要表示可以考虑,但不可马上反驳。要是你的朋友和你谈天,你更要注意,太多的执拗会把一切有趣的生活变得乏味。遇上别人真的错了,又不肯接受批评或劝告时,别急于求成,后退一步,把时间延长些,隔一天或两个星期再谈吧!否则大家都固执,不仅没有进展,反而互相伤害感情,造成隔阂了。

许多人因为喜欢表示不同意见,而得罪了同事,所以常常有人说不要轻易表示不同意见。这种看法是很片面的。只要你的办法是正确的,向别人表示自己的不同意见,不但不会得罪人,而且有时还会大受欢迎,使人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快感。

那么怎样才能有效避免争论呢?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欢迎不同的意见

当你与别人的意见始终不能统一的时候,这时就要求舍弃其中之一。人的脑力是有限的,有些方面不可能完全想到,因而别人的意见是从另外一个人的角度提出的,总有些可取之处,或者比自己的更好。这时你就应该冷静地思考,或两者互补,或择其善者。如果采取的是别人的意见,就应该衷心感谢对方,因为有可能此意见使你避开了一个重大的错误,甚至奠定了你一生成功的基础。

2.不要相信直觉

每个人都不愿意听到与自己不同的声音。当别人提出与你不同的意见时,你的第一反应是要争辨,为自己的意见进行辩护并竭力去寻找根据,这完全没有必要。这时你要平心静气地、公平谨慎地对待两种观点(包括你自己的),并时刻提防你的直觉(争辨意识)对你作出正确抉择的影响。值得一提的是,有的人脾气不好,听不得反对意见,一听见就会暴躁起来。这时就应控制自己的脾气,让别人陈述观点。不然,就未免气量太小了。

3.耐心把话听完

每次对方提出一个不同的观点,不能只听一点就开始发作了,要让别人有说话的机会。一是尊重对方,二是让自己更多地了解对方的观点,以判断此观点是否可取,努力建立了解的桥梁,使双方都完全知道对方的意思,不要弄巧成拙。否则的话,只会增加彼此沟通的障碍和困难,加深双方的误解。

4.仔细考虑反对者的意见

在听完对方的话后,首先想的就是去找你同意的意见,看是否与你的见解相同。如果对方提出的观点是正确的,则应放弃自己的观点,而考虑采取他们意见。一味地坚持己见,只会使自己处于尴尬境地。

5.真诚对待他人

如果对方的观点是正确的,就应该积极地采纳,并主动指出自己观点的不足和错误的地方。这样做,有助于解除反对者的“武装”,减少他们的防卫,同时也缓和了气氛。

争吵不如让步

两个人在一座独木桥中间相遇了,桥很窄,只能容一个人通过。两人都想着让对方给自己让路。

一个说:“我有急事,你让我先过。”

另一个人说:“我们谁也不愿让,那就同时侧身过桥。”

两人一想也对,就侧过身子脸贴脸地过桥。

这时一个人暗暗推了另一个人一把,另一个在挣扎中抓住了他,两人同时掉进了水里。

墨子说:“恋人者,人必从恋之;害人者,人必从害之。”构建平和的心境,争一步不如让一步,这也是自己得到方便的根源。

做人是一生的学问,凡是在争来争去中度过时光的人,都算不上真正懂得做人底线的智者。与之相反,“求让”则是保证能够安心做事的重要的做人底线。

“争”与“让”的区别在于:“争”在于不失分寸,“让”在于敢舍一切。如果用“争”的方法,你绝不会得到满意的结果;但用“让”的方法,收获会比预期的高出许多。

生活中有很多人因为难忍一时之气,从而与人正面冲突,“伤敌一千,自损八百”,最后两败俱伤。这实在不是明智之举,毕竟牺牲是一时的,保全却是一世的。牺牲是爆发,保全是维持;牺牲是激情,保全是平淡。浓肥辛甘非真味,真味只是淡,淡淡地融化在生活里……保全也许也是一种牺牲,牺牲狂热,牺牲内心深处的原始冲动,但是却用最小的牺牲求得更多的平和与幸福。

当然,妥协总是需要付出一定代价的,这种代价有时是脸面上的,有时是物质上的,但这种代价不可能是无偿的。如果得不偿失,是没有人会去妥协的。人之所以愿意去妥协,主要还是因为这种妥协能够得到更多的利益。所以二十几岁的年轻人要知道,人不能只图虚名,只有具备能在小处妥协、包容的心态,才能在大处取胜。

晚清名臣胡林翼说:“能忍人所不能忍,乃能为人之所不能为。”能够忍,就有充分的时间、足够的弹性让自己调整步伐、修正策略。学会有原则地妥协一下,是为了在需要的时候不妥协。人生就是如此玄妙,人上人下之间也存在为人处世的大智慧,二十几岁的年轻人需要好好琢磨,细心对待。